好法官必須德能雙馨

法律 政治 中國政法大學 時政 中國法院網 2017-05-13

在五四青年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深刻全面地闡述了法治人才培養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提出了‘立德樹人、德法兼修’的要求,對德法兼修,德能雙馨的法治人才培養寄予了厚望,同時,也為人民法官如何完善自我提出的新要求。法官作為法治社會的建設者和維護者,要不負時代,成為一名好法官,就必須以總書記的講話為遵循,做到德才兼備,又紅又專,德能雙馨。既要有深厚的法學功底,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率。總書記的講話,意義深長,發人深省。

德與才,如同一隻鳥的雙翼,互為依託,缺少哪一隻都無法暢遊於天宇。有德無才,難當重任,難做大事,甚至不能成事;有才無德,難做好事,甚至只能做壞事,貽害無窮;德才兼備才能多成事,成好事,辦大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歷來是選賢任能的重要標準。法官是法律的化身,正義的保司法公正是整個社會公正的基礎。公民的失信爽約、違法犯罪,官員的瀆職失職、腐敗濫權,最終都需要通過司法予以矯正,人民群眾對法官公正司法充滿了期待。而司法是個技術活、腦力活,更是一個良心活,司法權一旦被一個無德無才的之人濫用,它對公正的阻礙和破壞是十分可怕的。法官本人的德與才如何,對是非的評斷,法律的理解和適用關係極大。正如哈耶克所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質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內容更為重要。”為此,法官就必須牢記總書記的告誡.做到德法兼修,德才兼備,又紅又專,德能雙馨。只有德才兼備了,德能雙馨了,才能在司法實踐中,明察秋毫,分清善惡是非,守住良心,忠於法律,秉公司法,廉潔司法,公正斷案,維護公平正義,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和法治中國的建設者,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法律的溫暖。唯有如此.也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法治人才,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

司法要有公信力,法官必須要先有親和力。而要做到這一點,法官如果缺乏應有的良好道德修養是不可能的。修德。首先要把講政治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絕對忠誠,確保任何時候都經得起風浪考驗。要勤于思考。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用心思考,深入反思,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要牢固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影響,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實踐者。其次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堅持鮮明的道德導向,在司法核心價值觀上,做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法官;在時代的需求上,做有信仰、有良知、有溫度、有擔當、有智慧、有戒律的法官;在社會價值上,做向上、向善、向美的法官。

德法兼修,就是強調德與法,德與才要齊頭並進,德能雙馨。法官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職業。作為一個以法律科學為基礎的職業,法官必須具備與法官職業需要相適應的業務素質,這不僅需要儲備大量的法律知識和其他知識,還要有理解法律精神的能力,不具備法律職業素質也就失去了法官生存的根基。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和我國法制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各種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出現,各類新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要熟練掌握法律知識,適應時代的發展,履行法官的職責,這就要求法官們必須養成勤於學習、善於研究的本領,必須具有甘於吃苦、堅韌不拔的司法研習能力。法官只有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積極增加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含金量,努力做學習型、知識型的法官,才能增強運用法律的能力,增強調處疏導的能力,增強駕馭庭審的能力,增強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增強處理涉訴信訪能力,把自己鍛造為一名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品德高尚“德能雙馨”的人民好法官。

作者單位:河南省長垣縣人民法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