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名法院人齊聚溫州,討論的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大事

法律 金融 法制 社會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2017-04-30

4月28日上午,我省“三大機制”建設督察推進會在溫州召開。省高院副院長徐建新、溫州中院院長徐亞農、省高院立案庭庭長王君以及全省各中級法院分管副院長、立案庭庭長等,共計40餘人參加。

所謂三大機制,就是通過“大立案、大服務、大調解”,構建涵蓋所有司法輔助服務功能的體系,旨在提供一站式、立體化、綜合性的訴訟服務。

四十多名法院人齊聚溫州,討論的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大事

推進會上,各家中院紛紛介紹所在地區“三大機制”建設的推進情況,亮點紛呈。

寧波中院訴訟服務中心總面積達2700平方米,其中建有一個1200平方米的矛盾糾紛多元調解平臺,內含十個面向不同專業領域的調解工作室。

作為繁簡分流試點法院的衢州市衢江區法院,將全院35.97%的審判人員放在訴訟服務中心,專職負責速裁與調解,並建立專職調解法官制度,為調解法官提供製度保障,現已實現80%以上的民商事案件化解在訴訟服務中心。

溫州甌海法院與溫州市銀行業協會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就金融借貸、信用證糾紛等與銀行有關的又適於調解的民商事糾紛確立了委託調解制度。

杭州中院聯合杭州市消保委在全市範圍內建立消費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構建消費糾紛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大調解格局……

四十多名法院人齊聚溫州,討論的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大事

徐建新在推進會上指出,在全省法院共同推動下,“三大機制”建設已經有了良好開局,工作理念有新轉變、訴服建設有新進展、隊伍建設有新進步、解紛機制有新動作。接下來,全省法院要銳意進取、真抓實幹,既要加強訴訟服務中心等硬件建設,也要加大集中送達、集中保全、繁簡分流、多元化糾紛調解等軟件建設。法院要利用浙江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天然優勢,實現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的融合,通過線上嚴格依法受理案件,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努力打響以“三大機制”建設為載體的互聯網+訴訟服務和司法為民浙江品牌,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供給產品。

四十多名法院人齊聚溫州,討論的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大事

據悉,溫州兩級法院已全面開通網上立案平臺,以特殊群體為突破口,推廣網上立案。截至目前,溫州全市法院共計網上立案3956件。其中,鹿城法院對信用卡糾紛實行網上批量立案,2016年以來網上立案394件;樂清法院向轄區各大律師事務所全面推行網上立案,爭取律師代理案件網上立案率達到90%以上,網上立案已有229件;龍灣法院則對金融糾紛案件全部網上立案,與溫州市銀行業協會召開訴調對接推進培訓會,每個銀行確定二名工作人員負責本銀行案件的網上立案;文成法院結合轄區涉僑案件特點,對涉僑案件實現100%網上立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