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真題題庫(3)

專項一 職業素養、法律基礎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80 題)

41. 下列行為中構成犯罪的是:

A.趙某,30 歲,醉酒駕車撞死路人

B.劉某,13 歲,盜竊價值人民幣 50 萬元的財物

C.張某,20 歲,遇人搶劫奮起反擊,將對方打成重傷

D.王某,30 歲,為了躲避仇人追殺,搶了路人的摩托車逃跑



42. 甲乙兩家有仇。某晚,兩撥人在歌廳發生鬥毆,甲、乙恰巧在場並各屬一方。打 鬥中乙持刀砍傷甲小臂,甲用木棒擊中乙頭部,致乙死亡。關於甲的行為,下列 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屬於正當防衛

B.屬於緊急避險

C.屬於防衛過當

D.屬於故意殺人



43. 社會青年小張,某夜晚在巷子口搶獲一女青年的錢包,不料發現此女青年為自己 的鄰居,立即將錢包還給女青年,並開玩笑說是在檢驗女青年的膽量。由此可以 判斷:

A.小張犯罪未遂

B.小張犯罪既遂

C.小張的行為未觸犯相關法律

D.女青年不可以據此起訴小張

44. 甲在手機店趁店員接待其他顧客時,拿了一部手機放到口袋裡,價值 3000 元。正當他想轉身離開之際,店員發現少了一部手機並懷疑甲,同時告知保安人員, 甲見狀,馬上將手機扔回櫃檯後逃離。關於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盜竊行為屬於未遂

B.甲的盜竊行為屬於已經既遂

C.甲將手機扔回櫃檯屬於中止盜竊行為

D.甲將手機扔回櫃檯屬於預備盜竊行為

45. 甲將與其有私仇的乙打昏在地後逃跑,此時丙路過,見乙不省人事,遂將其所戴 的價值 2 萬元的名錶偷走,本案中:

A.甲和丙共同構成故意傷害罪

B.甲構成故意傷害罪,丙構成盜竊罪

C.甲構成故意傷害罪,丙構成搶劫罪 D.甲和丙共同構成盜竊罪

46. 甲盜竊鄰居家的財物 3 萬元後潛逃到外地,因害怕從重處罰,為了爭取寬大處理, 即向原居住地人民法院打電話,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甲在趕回原居住地投案 的過程中被公安機關抓獲,甲屬:

A.自首並有立功表現

B.自首

C.坦白

D.立功表現

47. 甲偷走了一輛停放在某超市門口的越野車,半路上卻發現後排座位上有一個嬰 兒,便將嬰兒拋棄在荒郊野外,結果嬰兒被餓死。甲的行為構成:

A.盜竊罪、故意傷害罪

B.盜竊罪、故意殺人罪

C.侵佔罪、遺棄罪

D.侵佔罪、虐待罪



48. 張某涉嫌盜竊罪一案經某縣公安局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後,該縣人民檢察院 依法提起公訴,經過審理,該縣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 10 個月。下列關於 本案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該縣公安局是行使偵查職能的機關

B.該縣人民檢察院是行使法律監督職能的機關

C.該縣人民法院是行使審判職能的機關

D.該縣公安局、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是司法機關

49. 張某為實施搶劫,在甲縣準備作案工具,在乙縣搶劫作案兩起,到丙縣銷贓,逃 到丁縣後被抓獲。對此案無管轄權的公安機關是:

A.甲縣公安機關

B.乙縣公安機關

C.丙縣公安機關

D.丁縣公安機關

50. 某街道巷子裡發生一起凶殺案件,除當事人以外,以下四人均目睹了該案件的發 生,四人除下述描述的特點外,其餘均正常,則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不能作為證人的是:

A.10 歲的小學生紅紅

B.聾啞人趙某

C.75 歲高齡的章某

D.精神病人楊某

51. 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的時間最長為:

A.傳喚不得超過 24 小時,拘傳不得超過 8 小時

B.傳喚,拘傳均不得超過 8 小時

C.傳喚不得超過 24 小時,拘傳不得超過 12 小時

D.傳喚,拘傳均不得超過 24 小時

52. 下列關於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規定,說法錯誤的是:

A.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B.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C.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D.未被傳訊時可以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53. 下列情形中,公安機關應當依職權主動對有關人員提供保護的是:

A.一起交通肇事案的,目擊者劉某接到恐嚇電話,要其改變證詞,否則將會打斷 其手腳

B.一起販賣毒品案的證人李某收到恐嚇信,稱其不放棄作證,將對其同居女友下 毒

C.某販毒集團頭目張某因吳某向警方提供犯罪情報而被捕,張某通過律師傳遞信 息讓手下殺死吳某

D.某地黑社會性質組織“鞋城幫”頭目聽說楊某準備向公安機關舉報自己,於是 揚言要殺死楊某

54. 小強,男,16 歲,高中學生,因涉嫌盜竊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在偵查過程中, 依照我國法律的規定,偵查人員訊問小強時,下面正確的做法是:

A.可以通知其父母到場

B.應當通知其父母到場

C.應當通知其老師到場

D.應當通知團組織或者婦聯的工作人員到場



55. 派出所所長陳某駕車外出遊玩,因車速過快將行人李某撞傷。交警認定陳某負事 故全部責任,組織雙方進行了調解。李某得知陳某是警察後,便提出高額賠償要 求,雙方未達成協議。李某向法院提起的正確訴訟類別是:

A.行政訴訟

B.民事訴訟

C.刑事訴訟

D.國家賠償訴訟

56. 直接證據在刑事訴訟中往往能夠直接地、單獨地證明犯罪嫌疑人是不是犯罪行為 的實施者。下列屬於直接證據的是:

A.張某涉嫌詐騙案中,被害人何某關於張某給自己造成財產損失的陳述

B.楊某涉嫌殺人案中,證明楊某指紋與現場提取指紋同一的鑑定意見

C.李某涉嫌放火案中,現場提取的顯示電線短路引發大火的監控視頻

D.王某涉嫌故意傷害案中,證人鄧某證明王某到過案發現場的證言

57. 甲乙共謀姦淫丙女,二人到丙女家樓下後,甲心裡害怕,勸乙放棄,乙不聽勸告, 甲即獨自回家。乙上樓後將丙女打暈,對其實施姦淫後順手拿走丙價值 8000 元 的鐘表。丙女傷情經法醫鑑定構成重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甲、乙構成強姦罪、盜竊罪、故意傷害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構成強姦罪、故意傷害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構成盜竊罪、故意傷害罪的共同犯罪

D.甲、乙構成強姦罪的共同犯罪

58. 按照違反法律類型的不同,我國把違法行為主要分為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 為、民事違法行為三大類。按此分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 15 歲,騎車途中不慎將橫穿馬路的老人撞成重傷(搶救無效死亡)是刑事 違法行為

B.乙意圖殺害仇人,去市場購買了毒藥是刑事違法行為

C.丙夜間駕車在市區闖紅燈是行政違法行為

D.丁違反借貸合同,欠錢不還是民事違法行為

59. 下列關於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B.自然人從 10 週歲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C.自然人從 16 週歲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D.自然人從 18 週歲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60. 下列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是:

A.不滿 8 週歲的未成年人

B.不滿 16 週歲的未成年人

C.不滿 18 週歲的未成年人

D.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請看下回分享!

(關注+私信)獲得:完整版答案與解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