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

一個多世紀建成的巴黎聖母院,在一場大火後,需要多久才能重現原貌?大火後的第二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給出了答案:五年。

“馬克龍似乎只想著抓緊時間迅速開工,僅憑精神意念設定了一個期限。”《西班牙日報》對此評價說,這可能是考慮到,巴黎定於2024年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殘疾人奧運會。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則對總統的姿態表示讚賞。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法國里爾政治學院教授皮埃爾·馬蒂奧告訴《鳳凰週刊》。

"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

一個多世紀建成的巴黎聖母院,在一場大火後,需要多久才能重現原貌?大火後的第二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給出了答案:五年。

“馬克龍似乎只想著抓緊時間迅速開工,僅憑精神意念設定了一個期限。”《西班牙日報》對此評價說,這可能是考慮到,巴黎定於2024年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殘疾人奧運會。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則對總統的姿態表示讚賞。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法國里爾政治學院教授皮埃爾·馬蒂奧告訴《鳳凰週刊》。

五年重建:馬克龍需要修復的是巴黎聖母院還是法國社會?

主體結構得以保全

這原本是一場可以被避免的大火。法國的調查人員將之稱為“一系列人為失誤的結果”。

4月15日傍晚6時20分,火苗觸發了聖母院的報警器。工作人員一開始並沒找到火源,還以為發生了誤報。又過了20多分鐘,警報第二次響起時,工作人員才確定真正發生了火災。等工作人員找到火源,並通知消防警時,距離第一次警報響起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此時,大火已經勢不可擋。

參加了聖母院滅火任務的消防員米莉亞姆回憶道:“趕去現場的路上,我看到群眾站在路邊,舉起手機拍攝。到了聖母院,整個房頂都在燃燒。”六個月前,她曾在聖母院進行過滅火演習。抵達後,她和同事熟練地攀上了聖母院的陽臺開始滅火。另一些消防員們則將聖母院珍寶館的文物搶救了出來。

但隨著火勢的快速蔓延,整個建築都有倒塌的危險。兩次撤退令之後,包括米莉亞姆在內的所有消防員撤出聖母院:“我們知道必須要請求支援,也是因為人多勢眾,我們才戰勝了火焰。”當晚,超過500名巴黎市政消防員參加了救火行動,整個行動持續了超過九個小時。

儘管屋頂、木質框架和閣樓全部燒燬,但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還是得以保全。兩座塔樓中,只有北塔受到了影響,南塔樓完好無損。教堂內,十字架、聖壇、大型管風琴和三面玫瑰窗全部倖免於難。聖母院的專職管風琴家奧利維耶·拉特里將這一結果稱為“奇蹟”。

救火的過程中還能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據外媒報道,巴黎消防員使用大疆無人機來實時監測聖母院火災的最新進展,通過空中巡邏尋找到架設消防水帶的最佳位置,很快拯救了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大大降低了滅火的困難程度。

火災帶來的損壞程度也許比想象的更嚴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工程師保羅·範努奇指出,大火影響了聖母院的平衡性,使之抵抗大風的能力陡然下降了六成。“建築受到了重創,不僅來自可見的火災,還有不可見的原因——救火時注入的幾千噸的水。而水是建築的死敵。”索邦大學藝術史教授亞歷桑德·加迪說。

對大教堂內珍貴藝術品的修復和評估也在進行。據英國《衛報》報道,教堂內的大型畫作雖被煙霧損害,但基本上保持完好。這些畫作很可能會被轉移到盧浮宮。4月16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致信法國盧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信中寫道:“中國國家博物館願在巴黎聖母院的災後重建、文物修復工作中向法國同仁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幫助。”

"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

一個多世紀建成的巴黎聖母院,在一場大火後,需要多久才能重現原貌?大火後的第二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給出了答案:五年。

“馬克龍似乎只想著抓緊時間迅速開工,僅憑精神意念設定了一個期限。”《西班牙日報》對此評價說,這可能是考慮到,巴黎定於2024年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殘疾人奧運會。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則對總統的姿態表示讚賞。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法國里爾政治學院教授皮埃爾·馬蒂奧告訴《鳳凰週刊》。

五年重建:馬克龍需要修復的是巴黎聖母院還是法國社會?

主體結構得以保全

這原本是一場可以被避免的大火。法國的調查人員將之稱為“一系列人為失誤的結果”。

4月15日傍晚6時20分,火苗觸發了聖母院的報警器。工作人員一開始並沒找到火源,還以為發生了誤報。又過了20多分鐘,警報第二次響起時,工作人員才確定真正發生了火災。等工作人員找到火源,並通知消防警時,距離第一次警報響起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此時,大火已經勢不可擋。

參加了聖母院滅火任務的消防員米莉亞姆回憶道:“趕去現場的路上,我看到群眾站在路邊,舉起手機拍攝。到了聖母院,整個房頂都在燃燒。”六個月前,她曾在聖母院進行過滅火演習。抵達後,她和同事熟練地攀上了聖母院的陽臺開始滅火。另一些消防員們則將聖母院珍寶館的文物搶救了出來。

但隨著火勢的快速蔓延,整個建築都有倒塌的危險。兩次撤退令之後,包括米莉亞姆在內的所有消防員撤出聖母院:“我們知道必須要請求支援,也是因為人多勢眾,我們才戰勝了火焰。”當晚,超過500名巴黎市政消防員參加了救火行動,整個行動持續了超過九個小時。

儘管屋頂、木質框架和閣樓全部燒燬,但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還是得以保全。兩座塔樓中,只有北塔受到了影響,南塔樓完好無損。教堂內,十字架、聖壇、大型管風琴和三面玫瑰窗全部倖免於難。聖母院的專職管風琴家奧利維耶·拉特里將這一結果稱為“奇蹟”。

救火的過程中還能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據外媒報道,巴黎消防員使用大疆無人機來實時監測聖母院火災的最新進展,通過空中巡邏尋找到架設消防水帶的最佳位置,很快拯救了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大大降低了滅火的困難程度。

火災帶來的損壞程度也許比想象的更嚴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工程師保羅·範努奇指出,大火影響了聖母院的平衡性,使之抵抗大風的能力陡然下降了六成。“建築受到了重創,不僅來自可見的火災,還有不可見的原因——救火時注入的幾千噸的水。而水是建築的死敵。”索邦大學藝術史教授亞歷桑德·加迪說。

對大教堂內珍貴藝術品的修復和評估也在進行。據英國《衛報》報道,教堂內的大型畫作雖被煙霧損害,但基本上保持完好。這些畫作很可能會被轉移到盧浮宮。4月16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致信法國盧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信中寫道:“中國國家博物館願在巴黎聖母院的災後重建、文物修復工作中向法國同仁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幫助。”

五年重建:馬克龍需要修復的是巴黎聖母院還是法國社會?

五年重建並不現實

為了趕工期,法國政府草擬了一項法案,企圖繞過現有法律在政府工程的招標、環評等方面的限制,儘快重建聖母院。但建築界人士普遍認為,五年計劃並不現實。

“我們感到悲哀,花了好幾個世紀才完成的建築,人們想十天之內就把它重建。”法國城市規劃師讓-路易·蘇比羅感嘆說。他曾在前總統密特朗時期負責過多項工期緊迫的重大工程。

當下,法國古建築修繕集團公司的8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加固和清理工程。隨後專業人員才能對建築的損壞程度進行勘察和鑑定,這一階段至少需要一年。該公司的兩位負責人給出的重建期限是十到十五年。

曾負責修繕巴黎錢幣博物館的建築師菲利普·普洛斯特亦堅信,重建工作不會馬上開始:整個建築需要晾晒風乾,可能需要“數月至一年”;之後石料會顯示出更嚴重的損壞,需要先行替換;正式開工前,施工方還需開發一個能夠覆蓋整個中殿的腳手架系統,以保證工程的安全性。

上述工作結束後,有關人士將商討確定重建巴黎聖母院的主體思路——是百分之百恢復原有的一切,還是創新性應用一些當今先進的技術和材料?馬克龍傾向於第二種思路。他說:“可以考慮添加一些當代氣息。”法國文化部長弗蘭克·里斯特也說:“不應該阻止在歷史建築物中融入當代建築元素,盧浮宮的金字塔入口就是一個證明。”

法國政府還宣佈,將舉行一項國際性的建築比賽,選出聖母院尖塔的最佳設計。總理愛德華·菲利普稱,在這項設計比賽開始前,政府將會廣泛徵集意見,決定到底要原樣複製還是添加現代元素。

眾多建築師及建築愛好者也加入了競賽的行列,他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自己的意向、效果圖及方案,表達對重建巴黎聖母院的設想:來自英國倫敦的福斯特建築事務所提出了一個玻璃和鋼鐵的替代方案,使教堂被毀的屋頂變得“輕盈而通風”;意大利的兩位建築師則建議在大教堂的設計中添加一個由百家樂水晶製成的現代屋頂和尖頂,並在夜晚點亮;俄羅斯建築師 Alexader Nerovnya 建議將全玻璃屋頂與更傳統的尖頂結構相結合。其他方案還包括將屋頂變成植物牆,或者乾脆建成一個大溫室。

在普洛斯特看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要不要複製原來的木質框架。巴黎聖母院的木質框架由1300多棵橡樹建成,因此被稱作擁有整個“森林”。但不清楚法國是否還有這麼多的橡樹資源,即使有,一棵橡樹從砍伐到風乾成為可用之材也要兩三年時間。“法國已經有過使用鋼鐵、水泥等材料重建木結構教堂的先例,選擇使用其他材料進度會快一些。”普洛斯特說。

曾負責過聖母院修繕工程的建築師本傑明·穆彤則希望仍用木材進行重建,因為這是巴黎聖母院“靈魂的一部分”。但他也承認,木材來源確實是一個問題。

另一個難題是人手。眼下的法蘭西島,奧運場館、奧運村、大巴黎快速公交系統等大型基建項目正在同時上馬。建築工人本來就處於短缺狀態,石匠、木匠、屋頂工更是難尋。“建築公司開價水漲船高,許多投資方都負擔不起,許多招標都因此以失敗告終。”普洛斯特表示。據他推測,五年內最多能重現聖母院的原有輪廓,但不會完全竣工。

“我們不能說五年期限是一時興起的說法。”里爾政治學院的馬蒂奧說,“但毋庸置疑,這不是一個技術決定,而是一個政治決定。”

"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

一個多世紀建成的巴黎聖母院,在一場大火後,需要多久才能重現原貌?大火後的第二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給出了答案:五年。

“馬克龍似乎只想著抓緊時間迅速開工,僅憑精神意念設定了一個期限。”《西班牙日報》對此評價說,這可能是考慮到,巴黎定於2024年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殘疾人奧運會。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則對總統的姿態表示讚賞。

“馬克龍的野心不僅在於重建這座法國的象徵性建築,也包括重建法國人的團結精神。而在黃馬甲運動持續了半年多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野心。”法國里爾政治學院教授皮埃爾·馬蒂奧告訴《鳳凰週刊》。

五年重建:馬克龍需要修復的是巴黎聖母院還是法國社會?

主體結構得以保全

這原本是一場可以被避免的大火。法國的調查人員將之稱為“一系列人為失誤的結果”。

4月15日傍晚6時20分,火苗觸發了聖母院的報警器。工作人員一開始並沒找到火源,還以為發生了誤報。又過了20多分鐘,警報第二次響起時,工作人員才確定真正發生了火災。等工作人員找到火源,並通知消防警時,距離第一次警報響起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此時,大火已經勢不可擋。

參加了聖母院滅火任務的消防員米莉亞姆回憶道:“趕去現場的路上,我看到群眾站在路邊,舉起手機拍攝。到了聖母院,整個房頂都在燃燒。”六個月前,她曾在聖母院進行過滅火演習。抵達後,她和同事熟練地攀上了聖母院的陽臺開始滅火。另一些消防員們則將聖母院珍寶館的文物搶救了出來。

但隨著火勢的快速蔓延,整個建築都有倒塌的危險。兩次撤退令之後,包括米莉亞姆在內的所有消防員撤出聖母院:“我們知道必須要請求支援,也是因為人多勢眾,我們才戰勝了火焰。”當晚,超過500名巴黎市政消防員參加了救火行動,整個行動持續了超過九個小時。

儘管屋頂、木質框架和閣樓全部燒燬,但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還是得以保全。兩座塔樓中,只有北塔受到了影響,南塔樓完好無損。教堂內,十字架、聖壇、大型管風琴和三面玫瑰窗全部倖免於難。聖母院的專職管風琴家奧利維耶·拉特里將這一結果稱為“奇蹟”。

救火的過程中還能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據外媒報道,巴黎消防員使用大疆無人機來實時監測聖母院火災的最新進展,通過空中巡邏尋找到架設消防水帶的最佳位置,很快拯救了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大大降低了滅火的困難程度。

火災帶來的損壞程度也許比想象的更嚴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工程師保羅·範努奇指出,大火影響了聖母院的平衡性,使之抵抗大風的能力陡然下降了六成。“建築受到了重創,不僅來自可見的火災,還有不可見的原因——救火時注入的幾千噸的水。而水是建築的死敵。”索邦大學藝術史教授亞歷桑德·加迪說。

對大教堂內珍貴藝術品的修復和評估也在進行。據英國《衛報》報道,教堂內的大型畫作雖被煙霧損害,但基本上保持完好。這些畫作很可能會被轉移到盧浮宮。4月16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致信法國盧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信中寫道:“中國國家博物館願在巴黎聖母院的災後重建、文物修復工作中向法國同仁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幫助。”

五年重建:馬克龍需要修復的是巴黎聖母院還是法國社會?

五年重建並不現實

為了趕工期,法國政府草擬了一項法案,企圖繞過現有法律在政府工程的招標、環評等方面的限制,儘快重建聖母院。但建築界人士普遍認為,五年計劃並不現實。

“我們感到悲哀,花了好幾個世紀才完成的建築,人們想十天之內就把它重建。”法國城市規劃師讓-路易·蘇比羅感嘆說。他曾在前總統密特朗時期負責過多項工期緊迫的重大工程。

當下,法國古建築修繕集團公司的8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加固和清理工程。隨後專業人員才能對建築的損壞程度進行勘察和鑑定,這一階段至少需要一年。該公司的兩位負責人給出的重建期限是十到十五年。

曾負責修繕巴黎錢幣博物館的建築師菲利普·普洛斯特亦堅信,重建工作不會馬上開始:整個建築需要晾晒風乾,可能需要“數月至一年”;之後石料會顯示出更嚴重的損壞,需要先行替換;正式開工前,施工方還需開發一個能夠覆蓋整個中殿的腳手架系統,以保證工程的安全性。

上述工作結束後,有關人士將商討確定重建巴黎聖母院的主體思路——是百分之百恢復原有的一切,還是創新性應用一些當今先進的技術和材料?馬克龍傾向於第二種思路。他說:“可以考慮添加一些當代氣息。”法國文化部長弗蘭克·里斯特也說:“不應該阻止在歷史建築物中融入當代建築元素,盧浮宮的金字塔入口就是一個證明。”

法國政府還宣佈,將舉行一項國際性的建築比賽,選出聖母院尖塔的最佳設計。總理愛德華·菲利普稱,在這項設計比賽開始前,政府將會廣泛徵集意見,決定到底要原樣複製還是添加現代元素。

眾多建築師及建築愛好者也加入了競賽的行列,他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自己的意向、效果圖及方案,表達對重建巴黎聖母院的設想:來自英國倫敦的福斯特建築事務所提出了一個玻璃和鋼鐵的替代方案,使教堂被毀的屋頂變得“輕盈而通風”;意大利的兩位建築師則建議在大教堂的設計中添加一個由百家樂水晶製成的現代屋頂和尖頂,並在夜晚點亮;俄羅斯建築師 Alexader Nerovnya 建議將全玻璃屋頂與更傳統的尖頂結構相結合。其他方案還包括將屋頂變成植物牆,或者乾脆建成一個大溫室。

在普洛斯特看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要不要複製原來的木質框架。巴黎聖母院的木質框架由1300多棵橡樹建成,因此被稱作擁有整個“森林”。但不清楚法國是否還有這麼多的橡樹資源,即使有,一棵橡樹從砍伐到風乾成為可用之材也要兩三年時間。“法國已經有過使用鋼鐵、水泥等材料重建木結構教堂的先例,選擇使用其他材料進度會快一些。”普洛斯特說。

曾負責過聖母院修繕工程的建築師本傑明·穆彤則希望仍用木材進行重建,因為這是巴黎聖母院“靈魂的一部分”。但他也承認,木材來源確實是一個問題。

另一個難題是人手。眼下的法蘭西島,奧運場館、奧運村、大巴黎快速公交系統等大型基建項目正在同時上馬。建築工人本來就處於短缺狀態,石匠、木匠、屋頂工更是難尋。“建築公司開價水漲船高,許多投資方都負擔不起,許多招標都因此以失敗告終。”普洛斯特表示。據他推測,五年內最多能重現聖母院的原有輪廓,但不會完全竣工。

“我們不能說五年期限是一時興起的說法。”里爾政治學院的馬蒂奧說,“但毋庸置疑,這不是一個技術決定,而是一個政治決定。”

五年重建:馬克龍需要修復的是巴黎聖母院還是法國社會?

如何修復法國社會

聖母院火災後的第三天,法國政府任命70歲的退休將軍讓-路易·喬治朗作為聖母院重建工程的總監工。總統府官員透露,馬克龍想找一個“信教、擔當過重任並且樹立了威信的人”,喬治朗符合上述所有要求。他曾任前總統希拉剋的特別參謀,又在前總統薩科齊時代出任參謀長,成功指揮過多次軍事行動。他還因講話直接出名,法國媒體給他的評價是“很會批評人”。

2017年,執政不久的馬克龍因軍費預算問題與時任參謀長皮埃爾·德·維耶發生了爭吵,後者憤然辭職。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曆史上第一次有參謀長主動請辭。一向低調的喬治朗在這次危機中罕見發聲,批評馬克龍言語上“侵犯”了自己的參謀長。

“這項任命顯然有與軍方修復關係的意味。”馬蒂奧向《鳳凰週刊》分析說,“事實上,馬克龍更想借著這次挑戰修復法國社會的裂痕,讓人們覺得需要團結起來,共同完成重建這個歷史性任務。雖然這並不容易。”

馬克龍上臺後施行的取消“富人稅”、降低困難家庭的住房補貼等措施,引起不少法國人的不滿,並於去年10月集中爆發,進而形成持續至今的“黃馬甲”運動。聖母院失火後的第二天,馬克龍在電視演講中稱讚“不同地域、不同階層”的法國人都做了力所能及的貢獻,包括“富人和不那麼富的人提供的捐助”。

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Kering)的大股東皮諾家族率先宣佈捐款一億歐元幫助災後重建。很快,另一大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公司(LVMH)及其所有人阿諾家族也承諾將捐出兩億歐元。“我寧願億萬富翁們把錢捐給聖母院,而不是去巴哈馬海灘度假。畢竟聖母院不是一堆石頭而已,而是這個國家的象徵。”年輕的法國記者克里斯多夫·郎德里告訴《鳳凰週刊》。

短短几天內,各界為巴黎聖母院重建的捐款達到10億歐元,超過了法國10大慈善機構全年受贈金額的總和。除了企業和集團的捐款,普通民眾也捐出2000萬歐元,法國電視二臺還在4月20日晚舉辦了慈善演唱會。

但許多法國人對此卻並不領情。4月22日,來自某住房權利協會的數十名抗議人士打出抗議標語牌,高呼口號:“聖母院需要一個屋頂,我們也需要一個屋頂!”法國工會聯合會(CGT)主席馬丁內斯說:“(富豪們)瞬間就捐出一兩億歐元,他們能出資上億重建巴黎聖母院,為什麼沒錢來解決社會上的緊急問題?”

尤當進行慈善捐贈可以從減稅政策中獲得豐厚的優待,也引發外界對於企業動機的質疑。按照法國稅法,個人捐款總額的66%可以用來抵扣個人所得稅,抵稅總額不得超過收入的20%。企業捐款總額的60%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但總額不得超過企業營業額的0.5%。

爭議中,皮諾家族主動放棄了稅務抵扣,並表示“絕不會把經濟負擔轉嫁給法國納稅人”。LVMH公司總裁阿諾則在股東大會上宣佈,他本人和公司的兩筆捐款本來就無法抵稅,因為額度早在捐建路易威登基金會時用完。“在法國,即便做了有利於公共利益的事,還是會被批評。在其他國家這種行為將會受到表揚。”阿諾抱怨說。

和富豪們一樣,馬克龍也沒能借助聖母院重建的契機扭轉頹勢。儘管4月21日的一項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回升至32%,回到黃馬甲運動爆發前的水平。但一週後的另一項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比3月下降了5個百分點,跌至27%,為就任以來的新低。

自就任以來,馬克龍艱難維持著30%左右的支持率和其一貫的“精英”形象。4月25日他舉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新聞發佈會,提出50億歐元的額外減稅政策及政府改革方案,被認為是對“黃馬甲”抗議者的安撫措施。“大災大難後領導人支持率上升幾乎是所有國家的政治規律,但這次在法國似乎尚未應驗。”馬蒂奧說。

不過,巴黎聖母院的失火仍讓國際社會感受到了更深層次的力量。“在我的一生中,從未感覺到法國文明如此重要。”《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傑·科恩撰文稱,未來幾周,一旦第一波震顫過去,關於誰該對此負責、這場災難是如何發生的、涉及了哪些疏忽,將會出現醜陋的爭論。

“但在巴黎街頭那些沉默、虔誠、唱著聖歌的人身上,我看到了法國人團結起來、下定決心進行重建的可能——不僅要重建大教堂,還要重建一個被黃馬甲運動的暴力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分裂所動搖的國家。”羅傑·科恩如此寫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