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

最近,演員楊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已經把朋友圈設置成“一個月可見”。原因是,她覺得以前發的朋友圈信息太“傻”,卻又不知道從何刪起。更要緊的是,她擔心自己在朋友圈裡寫下的話語會被截圖,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寥寥數語,立即引來網友的熱議。在微博上,話題“不再發朋友圈的原因”的閱讀量已經超過4億。這不難理解,不願發或者不敢發朋友圈的、把朋友圈設置為“一個月可見”甚至是“三天可見”的,又何止是楊紫呢?

當初,我們為何會愛上朋友圈?早在公元前,亞里士多德就說過,“人的天性就是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是的,不必否認,每一個人都害怕孤獨,每一個人都有社交的需求。網絡時代的到來、社交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打開了又一扇窗。

但朋友圈所代表的網絡社交,又不能在真正意義上消除我們的孤獨。我們渴望被看,又害怕被看。社會學家戈夫曼認為,人生就是一齣戲,社會就是一個大舞臺。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是這個舞臺上的表演者,渴望自己能夠在觀眾面前塑造出能夠被接受的形象。

如果把觀眾視作朋友圈的讀者,把朋友圈信息視作被塑造出的形象,不難發現,戈夫曼形容的正是我們在發朋友圈時的糾結心情。就像楊紫所說的,在朋友圈裡發出的信息不夠完美,可能會使自己的形象受損;發出的信息被他人斷章取義、隨意歪曲,又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於是,許多人選擇用只顯示一個月或三天的那條線,與這個世界做一個切割。這正是網絡社交的最形象隱喻,朋友圈將我們的社交空間變得無限大,卻又讓我們能說的話變得無限窄。不是嗎?晒自拍、記錄美好生活,也許會被理解為自戀、炫耀。發洩情緒、說喪氣話,又會讓親友們擔心。

但在朋友圈裡一言不發,也未必是最明智的選擇。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屏幕組成的世界裡,不可能從中脫身,也無需從中脫身。因為,無論你是否願意承認,當代人類的存在早已和技術化為一體。

有人說,朋友圈等網絡社交方式,洩露了太多個人隱私。但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便利。信息時代的得與失、利與弊,必將構成永恆的矛盾,我們不應迴避,也無法迴避。

所以,未來主義者對技術的崇拜、沉迷,人文主義者對技術的批判、唾棄,恐怕都只是真相的一個面向。在大多數情況下,外部信息很難改變我們,你想要看的是什麼,就會看到什麼。朋友圈如此,現實社交亦如是。

所以,只要你發出的朋友圈是忠實於內心、不摻雜任何虛假和矯飾的,就大可保持淡定、坦蕩。相信,朋友圈裡的那些溫暖和光亮,也是對生活的真實記錄。至於別人是怎麼看的,又何必太過在乎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