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

高文德、蔡志純《蒙古世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爾巽《清史稿·藩部世表》中華書局。

內蒙古一詞即源自內札薩克蒙古。

內札薩克蒙古是歸附清朝較早的漠南蒙古各旗札薩克,地位在外札薩克之上,屬於外藩蒙古

內札薩克蒙古原分為二十五部,編為五十一旗

康熙年間,歸化城土默特左右翼二旗改為內屬,置歸化城副都統

乾隆以後,內札薩克設六盟分為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由理藩院旗籍清吏司,王會清吏司管理。

內扎薩克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扎薩克多羅郡王世系

清代後期,內蒙古成為內札薩克四十九旗的正式稱呼。

前文說到哲裡木盟(四部十旗):科爾沁部六旗,扎賚特部一旗,杜爾伯特部一旗,郭爾羅斯部二旗。今天咋們說說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市)

內扎薩克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扎薩克多羅郡王世系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第十五世孫達延汗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再一次統一蒙古草原,設立六個萬戶。

封其三子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蒙古土默特部首領阿拉擔汗為其次子)執掌新秦中草原為鄂爾多斯萬戶。

清天聰九年(1635年)鄂爾多斯萬戶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的第五世孫孛兒只斤·額磷臣率部內附歸清,清廷冊孛兒只斤·額磷臣為鄂爾多斯濟濃,命其統管蒙古鄂爾多斯部。

清順治六年(1649年),置伊克昭盟,敕封額磷臣為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後與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合併為今伊金霍洛旗)扎薩克,晉多羅郡王爵,詔世襲罔替,兼伊克昭盟盟長。

至此,鄂爾多斯開始建盟旗制。

康熙十八年(1679年),固嚕封晉和碩親王。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部被開墾的地區設東勝廳。

伊克昭盟轄7個旗,分別是達拉特旗、準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

內扎薩克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扎薩克多羅郡王世系

“七旗會盟”始於1644年,當時蒙古族鄂爾多斯部的濟農額璘臣歸順清廷。

順治帝採取分治策略,便將鄂爾多斯部分成六個旗,即準格爾旗、達拉特旗、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杭錦旗、鄂托克旗

同年,這六個旗舉行了盛大的首次會盟。

內扎薩克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扎薩克多羅郡王世系

1736年,清廷又把六旗擴編為七旗,將鄂托克旗分為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後期

內扎薩克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扎薩克多羅郡王世系

一般三年舉行一次會盟,“七旗會盟”遂成定製,主要目的是“敘尊卑、聯族誼”,會盟的主要內容是閱兵,祭祀成吉思汗和舉辦蒙古族傳統那達慕

七旗會盟在蘇泊罕大草原延續了近400年,直至1958年才完全停止。

世系

內扎薩克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扎薩克多羅郡王世系


隨喜贊轉

不喜勿噴

關注頭條

每天精彩

不容錯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