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入村道路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入村道路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東頭並矗的花門樓

一代名吏餘濂不只為高氏捐建門樓,還應邀為甫修的《高氏宗譜》撰寫序。餘濂在譜序中這樣寄語高氏:“以耕讀為業,以禮義廉恥為坊表,其最下者不失為願謹自守,一時習尚無愧標示,卒以此垂裕,吾知高氏之必有興也。”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入村道路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東頭並矗的花門樓

一代名吏餘濂不只為高氏捐建門樓,還應邀為甫修的《高氏宗譜》撰寫序。餘濂在譜序中這樣寄語高氏:“以耕讀為業,以禮義廉恥為坊表,其最下者不失為願謹自守,一時習尚無愧標示,卒以此垂裕,吾知高氏之必有興也。”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村巷道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入村道路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東頭並矗的花門樓

一代名吏餘濂不只為高氏捐建門樓,還應邀為甫修的《高氏宗譜》撰寫序。餘濂在譜序中這樣寄語高氏:“以耕讀為業,以禮義廉恥為坊表,其最下者不失為願謹自守,一時習尚無愧標示,卒以此垂裕,吾知高氏之必有興也。”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村巷道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大門塘

為《高氏宗譜》作序的還有明崇禎年間曾任湖廣巡撫、兵部右侍郎的餘應桂。封疆大吏餘應桂(1585-1648)又名二磯,是距花門樓村不遠的餘呈灣村(今春橋鄉餘二磯灣村)人。餘應桂為《高氏宗譜》作序,時在明崇禎十三年(1640),比餘濂為之撰序晚了130餘年,《高氏宗譜》已是經歷了七修。其時餘應桂因熊文燦誣害受了牢獄之災,熊文燦後來伏誅,餘應桂才得返家鄉都昌謫居。餘應桂與同邑的花門樓村的交集是,他的連襟是花門樓村的高寅伯。餘應桂少時在花門樓村蒙館求學,受教於老儒高文垣。高文垣是花門樓臨村的舊舍高村人,對家貧的餘應桂呵護有加,餘應桂在恩師辭世後,這樣評價他:“意氣若虹,肺肝如雪,遇有公憤抵掌操觚,絕無趨卻。”其浩然秉性給餘應桂的人格以滋養,以至餘應桂感嘆“觀斯譜如見其人”。餘應桂在序言中這樣稱讚高氏“宗子者”:“族約而俗剛,風清而氣朗。”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入村道路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東頭並矗的花門樓

一代名吏餘濂不只為高氏捐建門樓,還應邀為甫修的《高氏宗譜》撰寫序。餘濂在譜序中這樣寄語高氏:“以耕讀為業,以禮義廉恥為坊表,其最下者不失為願謹自守,一時習尚無愧標示,卒以此垂裕,吾知高氏之必有興也。”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村巷道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大門塘

為《高氏宗譜》作序的還有明崇禎年間曾任湖廣巡撫、兵部右侍郎的餘應桂。封疆大吏餘應桂(1585-1648)又名二磯,是距花門樓村不遠的餘呈灣村(今春橋鄉餘二磯灣村)人。餘應桂為《高氏宗譜》作序,時在明崇禎十三年(1640),比餘濂為之撰序晚了130餘年,《高氏宗譜》已是經歷了七修。其時餘應桂因熊文燦誣害受了牢獄之災,熊文燦後來伏誅,餘應桂才得返家鄉都昌謫居。餘應桂與同邑的花門樓村的交集是,他的連襟是花門樓村的高寅伯。餘應桂少時在花門樓村蒙館求學,受教於老儒高文垣。高文垣是花門樓臨村的舊舍高村人,對家貧的餘應桂呵護有加,餘應桂在恩師辭世後,這樣評價他:“意氣若虹,肺肝如雪,遇有公憤抵掌操觚,絕無趨卻。”其浩然秉性給餘應桂的人格以滋養,以至餘應桂感嘆“觀斯譜如見其人”。餘應桂在序言中這樣稱讚高氏“宗子者”:“族約而俗剛,風清而氣朗。”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文祥在研讀家訓家規

歲月匆匆,白雲悠悠。花門樓村前村後的“雙溪”依舊在,潺潺溪水,匯入徐埠港,注入鄱陽湖,奔流到江不復返;花門樓上的“雙溪”石匾依舊在,古樸凝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矚望了這方水土上耕讀傳家的人文之源。新時代的花門樓高村人,在溪上溪下唱著幸福的歡歌,奔向花團錦簇的遠方……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入村道路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東頭並矗的花門樓

一代名吏餘濂不只為高氏捐建門樓,還應邀為甫修的《高氏宗譜》撰寫序。餘濂在譜序中這樣寄語高氏:“以耕讀為業,以禮義廉恥為坊表,其最下者不失為願謹自守,一時習尚無愧標示,卒以此垂裕,吾知高氏之必有興也。”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村巷道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大門塘

為《高氏宗譜》作序的還有明崇禎年間曾任湖廣巡撫、兵部右侍郎的餘應桂。封疆大吏餘應桂(1585-1648)又名二磯,是距花門樓村不遠的餘呈灣村(今春橋鄉餘二磯灣村)人。餘應桂為《高氏宗譜》作序,時在明崇禎十三年(1640),比餘濂為之撰序晚了130餘年,《高氏宗譜》已是經歷了七修。其時餘應桂因熊文燦誣害受了牢獄之災,熊文燦後來伏誅,餘應桂才得返家鄉都昌謫居。餘應桂與同邑的花門樓村的交集是,他的連襟是花門樓村的高寅伯。餘應桂少時在花門樓村蒙館求學,受教於老儒高文垣。高文垣是花門樓臨村的舊舍高村人,對家貧的餘應桂呵護有加,餘應桂在恩師辭世後,這樣評價他:“意氣若虹,肺肝如雪,遇有公憤抵掌操觚,絕無趨卻。”其浩然秉性給餘應桂的人格以滋養,以至餘應桂感嘆“觀斯譜如見其人”。餘應桂在序言中這樣稱讚高氏“宗子者”:“族約而俗剛,風清而氣朗。”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文祥在研讀家訓家規

歲月匆匆,白雲悠悠。花門樓村前村後的“雙溪”依舊在,潺潺溪水,匯入徐埠港,注入鄱陽湖,奔流到江不復返;花門樓上的“雙溪”石匾依舊在,古樸凝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矚望了這方水土上耕讀傳家的人文之源。新時代的花門樓高村人,在溪上溪下唱著幸福的歡歌,奔向花團錦簇的遠方……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文\\圖:汪國山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氏宗譜》序言中稱:“以家教移之國,以孝悌移之忠。”“以忠孝為首,廉恥次之,而歸重於四民之生理,不率有樸犁然凜然。”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在都昌,以“花門樓”命名的不只一個村莊,每座花門樓都有其出處,蘊含著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故事。徐埠鎮平塘村委會花門樓高村,現有村民480餘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從都昌高姓的發脈地桃源鄉荻坑(今屬多寶鄉羅壠村)遷入,距今已770年了。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祖祠

都昌高姓承襲“渤海世家”,尊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的高傒為一世祖。至於“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為黃帝主管建築宮殿的大臣,皇殿以“高”為尊貴,其後裔便以“高”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於高(今河南省禹縣),人稱公子高,其後裔以高為氏。遷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敘輩下來,屬六十一世了。花門樓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孫,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於他的進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僉判。秩滿後於端平初年(1234)擇居都昌縣桃源鄉荻坑,此處當初可是“生態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蘆荻一片。高光後裔遷居離發祥地300米,形成現在的多寶鄉羅壠村委會東高村。悠悠近八百載,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分徙出23個高姓村莊,散居於徐埠、周溪、多寶、土塘、都昌鎮、蘇山、北山、蔡嶺、左裡等鄉鎮,尤以徐埠鎮平塘一帶為最盛。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徐埠港上徐埠橋

1944年出生的花門樓村人高文祥,從科級領導崗位退休後,熱心地方文化研究和從事老年門球、老年科協等工作,著有《曦陽剪影》文集,讓老年生活變得充實無比。高文祥談及,花門樓村原本叫花園丘村,高村人的女婿餘濂在明代宏治年間捐資為岳父高淵村上興建門樓,自此村莊便稱“花門樓”。餘濂1463年出生於都昌蘇山新屋餘村,29歲中舉,30歲榮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遼東、江蘇武進縣知縣、蘇州府同知等職。餘濂在任監察御史時,以敢言直諫聞名,明孝宗褒揚餘濂“按部有聲,久負澄清之志;犯顏無隱,屢陳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職雖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觸東廠,捲入“張天祥案”而遭貶謫。《明史》有極為簡略的“餘濂”傳條目,附後的便是“張天祥案”相涉的“王獻臣、吳一貫傳”。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重修餘濂捐建的花門樓

餘濂正妻高氏,在餘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隨夫貴”,高氏被敕封為“孺人”。敕文中這樣評價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門,嬪興儒彥,賢良有則,恪供饋祀之勤;敬戒無違,克守圖箴之訓。”餘濂與高氏所生一女,嫁給蘇山大阪上徐村的徐文表。餘濂感岳父之恩為高村建門樓,應在他在宏治年間的公元1500年前後討叛凱旋,回故里時所建。這樣推斷,舊時花門樓建造時間距今有500餘年了。門樓高三層,頂部冠紅、黃、蘭三色瓷瓶,大門為拱形,樓前有旗杆石、繫馬樁石。門樓上嵌有據說是餘濂親書的“雙溪世族”四字的長方形青石,“雙溪”喻指門樓前後流過的兩條發源於武山山脈的溪流,雙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陽湖。據考證,其實在餘濂捐資建造花門樓原址的“秧田腳”,原是有一座簡易門樓,建於南宋滅亡的祥興二年(1279),200餘年的風雨侵蝕,至明中期已破敗不堪。餘濂捐資重建的花門樓其時可謂氣派、堂皇。1940年前後,日寇入侵都昌蘇山、徐埠一帶,花門樓頂端的黃、蘭二瓶被子彈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間,花門樓被拆毀,村民將剩下的一隻祭紅瓶和“雙溪世族”石匾藏匿下來。1995年,花門樓村在八旬鄉賢高聖虞老人的倡議下,籌資重修門樓,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門樓基本仿製舊式,主樓三層,琉璃飛簷,殘存下來的祭紅瓶仍被置於樓頂,傲然而立;“雙溪世族”石匾仍被鑲嵌於門楣之上,讓斯樓古韻猶存。門樓之後是花門樓西頭和中間堂前兩族房的簡易祖廳。重修的花門樓門前是一條硬化入村大道,對面是連綿的蜈蚣嶺。1997年花門樓東頭族人興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門樓,與西頭門樓形成雙門並矗、巍然壯觀之勢。1998年,鄱陽湖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門樓村人享受移民建鎮政策,數十戶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時對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也進行了修繕。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入村道路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東頭並矗的花門樓

一代名吏餘濂不只為高氏捐建門樓,還應邀為甫修的《高氏宗譜》撰寫序。餘濂在譜序中這樣寄語高氏:“以耕讀為業,以禮義廉恥為坊表,其最下者不失為願謹自守,一時習尚無愧標示,卒以此垂裕,吾知高氏之必有興也。”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村巷道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大門塘

為《高氏宗譜》作序的還有明崇禎年間曾任湖廣巡撫、兵部右侍郎的餘應桂。封疆大吏餘應桂(1585-1648)又名二磯,是距花門樓村不遠的餘呈灣村(今春橋鄉餘二磯灣村)人。餘應桂為《高氏宗譜》作序,時在明崇禎十三年(1640),比餘濂為之撰序晚了130餘年,《高氏宗譜》已是經歷了七修。其時餘應桂因熊文燦誣害受了牢獄之災,熊文燦後來伏誅,餘應桂才得返家鄉都昌謫居。餘應桂與同邑的花門樓村的交集是,他的連襟是花門樓村的高寅伯。餘應桂少時在花門樓村蒙館求學,受教於老儒高文垣。高文垣是花門樓臨村的舊舍高村人,對家貧的餘應桂呵護有加,餘應桂在恩師辭世後,這樣評價他:“意氣若虹,肺肝如雪,遇有公憤抵掌操觚,絕無趨卻。”其浩然秉性給餘應桂的人格以滋養,以至餘應桂感嘆“觀斯譜如見其人”。餘應桂在序言中這樣稱讚高氏“宗子者”:“族約而俗剛,風清而氣朗。”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高文祥在研讀家訓家規

歲月匆匆,白雲悠悠。花門樓村前村後的“雙溪”依舊在,潺潺溪水,匯入徐埠港,注入鄱陽湖,奔流到江不復返;花門樓上的“雙溪”石匾依舊在,古樸凝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矚望了這方水土上耕讀傳家的人文之源。新時代的花門樓高村人,在溪上溪下唱著幸福的歡歌,奔向花團錦簇的遠方……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文\\圖:汪國山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一丨徐埠鎮花門樓高村:“雙溪”依舊在

長按識別二維碼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