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豆沙關,現在是豆沙鎮的一個旅遊景點。

豆沙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西南部,東接鹽井鎮,南靠柿子鄉,西鄰大關縣吉利鎮,北與中和、艾田鄉接壤,距鹽津縣城23公里。癸巳年四月初三,我到威信辦事返昆,途經鹽津豆沙關,乘憩一遊。感到豆沙古鎮雖小,歷史內涵卻極其豐富。參看相關材料之後,思緒怡然,浮想聯翩,頗多感悟。

到了豆沙關,都說是“入滇第一關”。其實,在數千年前的藏彝走廊時期,這裡就是一條險峻通道,屬於自然天塹,而非人為關隘。此地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有資料說:千百年來,從杜宇經此入巴蜀,僰人經商到印巴,諸葛亮揮師返四川,南詔諸王出關進長安,馬可·波羅過石門,李蘭義軍出雄關,蔡鍔討袁出石門,朱德數度石門鎮……所有這些都給巍巍雄關刻下了永久而光輝的歷史。杜宇是傳說當中的人物,《彝族史要》認為杜宇就是六祖分支當中的篤慕,是彝族六祖分支當中的重要始祖,但篤慕不歸入氐羌之屬。杜宇與古蜀國有關係,倘若把杜宇認定為篤慕的話,肯定就是氐羌無疑。為什麼呢?因為沿著石門關北行,到達綏江的新灘,有一處石刻巖畫為全國唯一的先彝文化遺址,至今尚存古彝文和六祖分支的主要證據,即可證明這裡曾經是藏彝走廊的主要通道。我的《雲南兩萬年》研究認為新灘巖畫出現於7000年前,據此推論,石門關就是古滇土著民族向中原遷徙的通道之一,六祖分支之前的氐羌民族途經此地,從而在綏江新灘其地留下了六祖分支的記錄。當時,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石頭甬道,人們完全是翻山越嶺的原始攀爬。至少在秦修“五尺道”之前,原始攀爬出來的山路是人們遷徙、商貿、征戰留下的痕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著“零關道”舊徑,開始了“五尺道”的建設,隋朝又在原始路徑上到巖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

修築城堡之處地勢險要,千仞壁立,宛如石門洞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和氣勢,關隘亦據此得名。至於後來為何俗稱“豆沙關”,當地留有這樣兩個傳說:一是“豆沙關”名始於蜀漢時期。諸葛亮大軍入滇時,途徑此地。據守關隘的將領提出要求,漢軍要和平通過“石門關”,必須在三天之內把堆積在河沙當中的豆粒清理出來,否則免談過關之事。這個難題常人難解,因為沙中豆粒三個月也清理不出來,但諸葛亮就地取材,吩咐將士砍來竹子,劃成篾片,編出篩子,萬眾一心,一夜之間篩遍河沙,把夾雜在河沙當中的豆子完全清理出來,折服了“石門關”守將,雙手拱讓石門雄關,諸葛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通過。於是,“石門關”據此改名“豆沙關”至今。實際上,“豆沙關”建於隋朝時期,與諸葛亮大軍入滇時的故事無涉。第二個傳說是:元代駐守關隘的將領叫做“竇勺”,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豆沙關與古城堡其實是同一概念。兩道山門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巖壁自河面筆直而上,高達五六百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據說古城堡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政權和邊疆王朝就隔絕於門板之外。唐朝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閉關40多年。袁滋受命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王之後,石門方才開啟與中原王朝溝通。《蠻書》有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古今五道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如今沿著甬道,到達城堡,上書“石門關”三字,出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楚圖南之手。題字者早已駕鶴西去,其文筆依然滲透出錚錚浩然正氣,留存於僻鄉峻嶺之中。人生如夢,妙筆尚存。數千年的風雲恍如隔世,倘若豆沙關因蜀國漢相和元代守將的故事得名,城堡為何不直書“豆沙”,而書“石門”?而城堡為隋代所建,何來諸葛之兵篩豆之說呢?看來,傳說就是傳說,歷史就是歷史!關隘、城堡,皆是依據地勢得名,而古鎮應該是依據民俗見稱。既然作為關隘,長途跋涉之人到此歇腳、休息、住宿,當地應該有名特小吃留名稱譽。我品嚐過小鎮上一種新鮮出爐的麵粉豆餡餅,不就是可口香甜的“豆沙餅”麼!本來,我出差在外一般不帶小吃回家,耐不住其味鮮可口,便與同伴買了幾個帶回。於是突發奇想,遠古時期,這裡是否也生產這種“豆沙餅”呢?倘若生產有這種名特食品,因而受到路人的垂青和關愛,“豆沙”古鎮、“豆沙”古關,何嘗又不是因此得名呢?

事述至此,當地關隘已有“石門”“豆沙”2名,孰先孰後,孰真孰假,實屬難辨。有人說,這裡還有“美人關”和“情關”的美譽。說的是鹽津、普洱自古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選美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當地流傳著“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美人關”的佳話!對於關隘而言,作戰是兵家常事,外出作戰,將士出征,家人常在這裡翹首等候親人歸來,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情關”!由此衍生而去,就出了石門關之後沒有歸來的親人而言,這裡是不是可以稱為“鬼門關”呢?

經過豆沙關,走的是古驛道。古道悠悠,人背馬馱的現象蕩然無存,歷史遺留下來的景緻蔚然可觀:一是途經秦代五尺道舊跡。現存五尺道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全國五尺道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的古驛道。二是可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觀音閣。據歷史記載,觀音閣於清代由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左、右、後三面據巖為壁,挺立於懸巖之間,屬於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此處崖壁上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曆二、六、九月十九,為當地的觀音會,有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信徒到此進香祈福。三是經過建於隋朝的古城堡。該城堡系利用五尺道雄奇險峻的自然形勢,用大石條支砌,通高15米,寬約5米,中開卷洞形城門,上書“石門關”三個古樸雄渾的大字。四是沿途可以觀賞一些歷代文人到此一遊的墨寶,正草隸篆各體書法字體皆有,或陰刻,或陽雕,龍飛鳳舞,字裡行間透露出古樸遙遠的歷史煙雲。其中有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其邊疆險行之往事。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一個比一個深的馬蹄印,無不蘊含著風霜無限的成年舊事,鐫刻著悠悠綿綿的歷史陳顏,演繹著一幕幕折戟沉沙的風高月黑之夜影。

巋然屹立在豆沙關的石門絕壁,是一部巧奪天工的無字天書。在這壁立千仞的絕壁上,藏匿著“僰人懸棺”。在《滇國研究》當中,我就對“僰人懸棺”做過研究,從研究人員提取其中的遺骨進行DNA鑑定的結果知道,僰人大多與今傣族的血統有關係。但是,這類在高山峻嶺留存的懸棺不是雲南獨有,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量可見。為何在巖崖峭壁的山腰埡口當中懸棺,一直是個精深玄奧的千古之謎,無人確解。石門絕壁奇形怪狀,後人附會編織出了宛如仙人指路、雀籠高掛、犀牛望月等美麗動人的故事,徒然讓遊人生髮出許多夢迴縈繞的幻想。碰到大雨傾盆,石壁還會出現季節性的大瀑布。一旦山洪暴發,峽谷當中,就是虎嘯震天的千軍萬馬在集結,就是鼓角相鳴的戰鬥隊列在吶喊,就是絕壁飛花亮麗的天籟絕唱,就是珠寶博覽會進行曲的交響…但在恬靜的時節,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晨曦霧靄嫋嫋升騰的瞬間,石門絕壁更像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不斷吸引著無數到此一遊者的眼球。一個個攝影、攝像鏡頭無不對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作,把它們帶回家中觀賞,帶給友人品味,或作為家中壁間的裝飾,或作為電視當中的節目,或作為微博當中的奇妙亮點,或作為攝影畫冊當中賞心悅目的彩頁。

就客觀事實而言,關隘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石門關”。豆沙關之名,應該來自豆沙古鎮。但是,古鎮不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的豆沙古鎮,乃是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建,2008年始開放旅遊。重建之後的豆沙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煙雲,濃縮了遠古云南數千年的遷徙史、商貿史、軍旅史、文化交流史和民族融合史。青石板街道和各種商鋪與“馬棧”,懸掛著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的匾額楹聯;繞著古鎮清澈潺動的流水,仿古雕塑的馬隊和過客,或飽含歷史的滄桑,或幻化成為流動的畫廊。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就是一條凝固的時光隧道;夾雜而居的各種民族,就是一部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長廊;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的現實,就是古往今來水乳交融、寧靜祥和的滄桑鉅著。大筆如椽,書寫不盡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如夢;蒼山如畫,涵蓋不了藏彝走廊的苦辣辛酸。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民眾趨於穩定,古鎮其地居住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廟宇(會館)。目前,廟宇不見,遺址尚留。現存民居建築123間,其中清代65間,民國16間,新中國初期42間。其中最早的房屋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曆史。董家聰攝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走進豆沙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