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董卓 孫堅 漢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深處 2017-06-08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曆史


董卓在孫堅軍隊的逼迫下,往長安方向西撤,將東漢的長達百年的首都讓給了孫堅。從漢光武帝劉秀開始,洛陽作為東漢首都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作為帝國的中心,皇家、世家大族久居與此,繁華是可以想見的。可是在董卓一番折騰之下,孫堅帶軍隊進入的洛陽,卻是一片殘垣斷壁,空無一人,“舊京空虛,數百里中無煙火”。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1、斷壁殘垣的洛陽城(《虎牢關》)

孫堅之前也是在京城待過的,之前洛陽的繁華,他親眼目睹過。可如今再回來,看到卻是如此一番景象,孫堅心頭翻滾起來的感慨和嘆息可想而知。除了看到洛陽成了一片廢墟之外,京城周邊世家大族的陵墓都被董卓軍隊挖掘盜取,想必這些世家大族先人們的遺骨被弄的四處都是。於是,孫堅下令軍隊,修復皇家以及世家大族被挖掘盜取了的墳墓。特別是整理清掃皇家的陵園,並舉行了最高規則的祭祀儀式——太牢,獻上了牛、羊、豕(shǐ,豬)三牲

在孫堅的部隊打掃殘破的洛陽時,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而這個意外發現,成了三國演義中一條重要的主線。孫堅軍隊在城南的一口井——甄官井中,發現了寫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這件事記載在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用的《江表傳》。江表傳的記載說的套路和帝王誕生時類似,發現有五色氣之類的在這口井周邊,引起了人們注意,可沒人敢下去。之後,孫堅讓人下井,然後就打撈上來這顆在何進被殺、袁家兄弟進攻皇宮、張讓等裹脅漢少帝、漢獻帝出京時,遺失的玉璽。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2、在洛陽的孫堅發現遺失的玉璽(《虎牢關》)

稍微花一些篇幅介紹一下——傳國玉璽。傳國玉璽是皇帝印璽裡的一顆,也是最重要的一顆。依照《漢官舊儀》的記載,有“天子六璽”的說法,就是天子有六顆不同的玉璽,分別有不同的用處,這六璽分別是:皇帝行璽(封諸侯王及官員用)、皇帝之璽(賜諸侯王書用)、皇帝信璽(發兵用)、天子行璽(徵召大臣用)、天子之璽(策拜外國事務用)、天子信璽(事天地鬼神用)。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3、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不是在“天子六璽”裡說法也不一。但確實的說法是,這傳國玉璽是秦始皇嬴政滅趙,得到了藺相如誓死保護的那顆和氏璧,之後讓李斯用小篆在正面雕刻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環刻雙龍戲珠圖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線(代表大海)、雙邊(內邊線較細、外邊線較粗)。從秦始皇之後,是不是有傳國玉璽成了一個王朝是不是正統的一個重要標誌。

秦末農民起義的時候,劉邦第一個進入長安,從秦王子嬰手中拿過了傳國玉璽。之後,傳國玉璽就在西漢的皇帝中代代相傳。直到王莽登基的時候,從當時的皇太后手中拿這個傳國玉璽的時候,玉璽被這個太后憤怒的扔在地上,玉璽破了一角,王莽讓人用黃金將這角補上。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4、率先進入咸陽的劉邦

王莽兵敗之後,玉璽又輾轉來到漢光武帝劉秀手中,之後和西漢一樣,在東漢的皇帝之間代代相傳,直到漢少帝登基後不久發生的那場外戚與宦官之爭,匆忙出逃的皇帝所有的印璽都沒帶,再回來發現其他的印璽都在,傳國玉璽不見了。

傳國玉璽這麼重要的東西,在董卓挾持漢少帝、漢獻帝回京之後,一定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找,都沒找著。而孫堅在一片殘垣廢墟之中,居然找著了,也確實是巧。可以推測,是當時袁術他們屠殺宦官的時候,負責掌管印璽的宦官,投井自殺,於是帶著這顆玉璽跳到了井裡。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5、三國演義中為傳國玉璽爭執的袁紹、孫堅(《虎牢關》)

在三國演義裡,孫堅得到這顆玉璽之後,就認為天命與孫家,就急急忙忙和盟主袁紹辭行,想回到江東當皇帝。可在亂世裡,皇帝攥在手中都沒用,一顆玉璽頂多是添彩之物,對諸侯間的實力對比起不到多大作用。再說那時候的孫堅,甘願降服在袁術之下,肯定不可能因為得了一顆玉璽,就有了當皇帝想法。

已經是一片廢墟、荒蕪人煙的洛陽,供給不了孫堅的軍隊。孫堅只能帶著軍隊,回到了袁術駐紮的魯陽。傳國玉璽之後落到了袁術手上,袁術有當皇帝的想法,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為這顆玉璽在手上。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6、撤退長安之後董卓的防禦

放下孫堅不說,我們回頭看一下往西北退兵的董卓。早被董卓燒成一片廢墟的洛陽,孫堅不來,董卓帶軍隊也會西撤。沒有了供給能力的洛陽,是留不住董卓大軍的。孫堅和董卓軍隊在陵墓間大戰,透漏出的信息是,董卓的軍隊此時都在忙著挖掘陵墓裡的財富。

董卓西撤的時候,在長安和洛陽間,放了三支軍隊,作為長安的防禦。從軍事的角度,董卓放棄洛陽,退守長安是對的。洛陽四戰之地,沒有天險可以防禦。但退守到長安,一路過去有很多天險可守。從六國伐秦開始,關中這塊土地因為函谷關、武關等這些易守難攻的關卡,成了創業帝國建都的地方。可一旦到了王朝中後期,這些天險反而成了障礙,遷都到洛陽成了慣例。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7、董卓的女婿牛輔

董卓讓東中郎將董越帶兵駐守澠池,中郎將段煨帶兵駐守華陰,中郎將牛輔帶兵駐守安邑,而其餘的將領也各自帶兵駐守周邊各縣來防禦關東諸侯的進攻。之前我們一直都沒介紹董卓的核心班底,史書上介紹的也很少,也才第一次介紹了西北和董卓一起出來的幾個核心將領。

確實董卓之前試圖利用士人打造一個治理朝政的班底,用的都是知名的儒生、或世家大族的成員,董卓自己的人反而都還一個個留在軍隊裡,沒有多少露頭的機會。可如今該打仗了,這些人也要露一下頭了。

十八路諸侯53:收拾殘破洛陽孫堅得玉璽,退守長安董卓重重防禦

圖8、董卓死後把控朝局的李傕

到目前為止我們提過的董卓賬下將領有徐榮、胡軫、董越、段煨、牛輔、李傕、郭汜這麼幾位,如果按照董卓時期的職位序列看:胡軫、董越、段煨、牛輔這幾位是董卓最為信任和倚重的。胡軫是少有的被董卓任命為地方郡守的人。而牛輔是董卓的女婿,之前幷州有匈奴叛亂的時候,被派出去平亂的也是牛輔。徐榮雖然能打仗,較這幾個人和董卓的關係要稍微遠一些,雖然史書上說他也是中郎將。徐榮和董卓關係中,相比有劣勢的地方在於,他不是西北人,而是遼東襄平人。而董卓死後,把持東漢朝政很長時間的李傕、郭汜等,在董卓將領序列裡都還處在二線,遮蓋在胡軫、董越、段煨、牛輔等幾個人之下。而被演義說的神乎其神的呂布,在董卓賬下是排不上號的,董卓大部分時間都只將他看作保鏢。

成三角之勢屯兵在進攻長安的沿線佈下重兵,又派出自己的心腹的大將帶兵駐守,回到有天險可守長安的董卓真的可以放心的作威作福了嗎?之後會發生什麼?《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我們下期繼續。


感謝小王子的辛苦校對!歡迎關注【歷史深處】,細品東漢末年諸侯爭霸,看上一期,請點擊《十八路諸侯53:在董卓棄守的殘破洛陽,孫堅意外找到傳國玉璽》。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曆史,各大媒體平臺搜索【歷史深處】關注即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