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董卓凶殘,卻不知他武力強,張遼不是對手,呂布敬他三分

中平年間,涼州地界,兩隻軍隊在黃土高原上,針鋒相對。這兩隻軍隊各有數萬人馬,一邊的戰士,皆頭裹黃巾,另一邊則是官兵,皆身披尖銳,手握盾戟。兩支部隊整軍待戰,扎定陣腳後,黃巾軍這邊,出立一位大將,生得極其彪悍,手握閻王流星錘,身披鐵甲,甚是威風。官軍這邊也不遜色,陣中走出一位猛士,暴睜圓眼,倒豎虎鬚,右手哀怨孤鳴刀,閃閃發光,左手虎威無當盾,寒氣凜冽。

世人只知董卓凶殘,卻不知他武力強,張遼不是對手,呂布敬他三分

董卓

卻說官軍這邊的將領,正是董卓。這一年的他,才三十多歲。這場戰鬥,是皇甫嵩指揮的雍涼一帶剿滅叛賊的戰鬥,董卓當時正在皇甫嵩手下任兵馬掾一職。兩軍將領,怒目而視,黃巾軍渠帥,率先衝出,董卓見敵將猖狂,怒氣沖天,大吼一聲而上。不一會兒,二人接戰,董卓二話不說,照著黃巾渠帥頭上就是一刀,那黃巾渠帥雖生得高大威猛,卻也敏捷,忽地一閃而過,旋即回首望月,一錘拍中董卓後背,董卓應勢而倒。那渠帥見董卓倒地,猛地一回頭又是一錘,董卓翻滾著閃開,一躍而起,奮威而戰,連續使出各種刀法,左砍右揮。董卓刀快,力氣又足,震得那渠帥雙臂發麻,快招架不住時,董卓集中全身力量,猛地朝渠帥揮刀,那渠帥被劃了中,倒地再未起來。

官軍這邊見董卓贏了,皇甫嵩一聲令下,萬軍齊發,喊殺聲震天動地,排山倒海。這一戰,官軍大敗黃巾軍,董卓之功,不可磨滅。


董卓留給後世的映像,非常單一:一個肥胖油膩凶殘暴虐的老莽夫。後世知道董卓,大多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演義裡的他,暴虐成性,殺人如麻,廢掉天子,除掉太后,罪行罄竹難書。即便正史裡,董卓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一番映像,烙在世人眼中千百年,董卓已經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了,而是罪惡的代名詞。

世人只知董卓凶殘,卻不知他武力強,張遼不是對手,呂布敬他三分

董卓

可是董卓作惡那些年,都集中在他的晚年,他年輕時的模樣,卻很少有人關注。沒人問,他年輕時是否就如此惡毒,沒人問,他一生難道一件好事都沒做過麼,這些,都沒人關注。人們只是認定,董卓是惡人,而惡人,就一定沒有閃光點。

實際,董卓有一個很大優點,就是武勇過人。這一優點,因為他早年事蹟不多,晚年權力太大,又做盡壞事,使人們將他定位成一個諸侯,而被忽略了。

《三國志》裡說董卓:有武藝,力大無人能比,能夠攜帶兩支弓,在飛奔的馬上左右開弓。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這麼高的含金量,卻很少引起人們注意。對比陳壽對同時期勇猛無當的幾個狠角的記載,呂布“騎馬射箭技藝嫻熟,體力超過常人,號稱飛將”,張遼更簡單,只有“武力過人”四個字,典韋也不過“外貌體型魁梧,力量超過常人”而已。比起這幾位怪物,董卓年輕時武藝高強,力大無窮,還射得一手好弓,佔全了。

世人只知董卓凶殘,卻不知他武力強,張遼不是對手,呂布敬他三分

呂布

再看錶現。文章開篇一戰時,董卓是兵馬掾。這個官的職責,是在第一線戰鬥中,先登衝陣,在千軍萬馬裡左衝右突,是全軍的先鋒官。這個位置,決定了董卓不得不常常衝殺在第一線戰鬥中,不得不每每和敵軍近距離肉搏,而在這樣的肉搏戰中活下來的,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怪物,且看:樂進“跟隨曹操戰呂布,先登作戰立功”,曹仁“率十幾員戰騎,衝入周瑜千軍萬馬中解救牛金等人”,當然,還有張遼的“合肥八百破十萬”。

世人只知董卓凶殘,卻不知他武力強,張遼不是對手,呂布敬他三分

樂進

如果不這麼拆開了看,誰又會認為,原來董卓還不僅僅是那個張口閉口“我兒奉先何在”的老莽夫,人家自個兒的武力就直逼東漢末年巔峰呢。呂布和董卓,至少差小二十歲。呂布刺殺董卓時,最多四十出頭,而董卓至少快六十了。一個四十出頭的猛將,刺殺一個快六十的老頭,說明不了什麼。如果董卓年輕個二十歲,恐怕呂布不是他對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