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張遼早年的經歷,只能用“曲折”來形容。幷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交戰中被殺,丁原繼任後便提拔張遼為從事。張遼奉丁原之命前往京城受大將軍何進的統領,又受何進所派前往河北募兵。在募得千餘士卒返京後,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因為董卓救駕有功,所以入朝後掌握了大權,張遼就這樣率兵歸了董卓。在董卓麾下,張遼和呂布互不統屬。董卓被誅殺之後,張遼便“以兵屬呂布”。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張遼早年的經歷,只能用“曲折”來形容。幷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交戰中被殺,丁原繼任後便提拔張遼為從事。張遼奉丁原之命前往京城受大將軍何進的統領,又受何進所派前往河北募兵。在募得千餘士卒返京後,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因為董卓救駕有功,所以入朝後掌握了大權,張遼就這樣率兵歸了董卓。在董卓麾下,張遼和呂布互不統屬。董卓被誅殺之後,張遼便“以兵屬呂布”。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呂布麾下其他將領不同,張遼比他們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因為他的家底都是自己積累的。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呂布是老闆的話,張遼並不全然是一個打工仔,他更像是一個就職的小股東。建安三年(199年),呂布麾下的侯成、宋憲、魏續三員將領,抓了軍師陳宮並率部投降了曹操。不久之後,呂布本人也被曹操擊敗投降然後被殺,張遼便持著自己的股份加入了曹操的公司。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張遼早年的經歷,只能用“曲折”來形容。幷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交戰中被殺,丁原繼任後便提拔張遼為從事。張遼奉丁原之命前往京城受大將軍何進的統領,又受何進所派前往河北募兵。在募得千餘士卒返京後,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因為董卓救駕有功,所以入朝後掌握了大權,張遼就這樣率兵歸了董卓。在董卓麾下,張遼和呂布互不統屬。董卓被誅殺之後,張遼便“以兵屬呂布”。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呂布麾下其他將領不同,張遼比他們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因為他的家底都是自己積累的。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呂布是老闆的話,張遼並不全然是一個打工仔,他更像是一個就職的小股東。建安三年(199年),呂布麾下的侯成、宋憲、魏續三員將領,抓了軍師陳宮並率部投降了曹操。不久之後,呂布本人也被曹操擊敗投降然後被殺,張遼便持著自己的股份加入了曹操的公司。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加入了曹操陣營的張遼,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正所謂“賢臣擇主而事”,張遼這位忠臣良將幾經波折終於遇到了自己的明主。在曹操麾下,張遼立下了許多的戰功:斬殺烏桓單于、驅逐遼東大將、平定叛亂並長期鎮守合肥。張遼曾以800人衝擊孫權10萬大軍,甚至差點生擒孫權,也因此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相比於張遼的功成名就,呂布麾下的另一員良將就沒這麼幸運了。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張遼早年的經歷,只能用“曲折”來形容。幷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交戰中被殺,丁原繼任後便提拔張遼為從事。張遼奉丁原之命前往京城受大將軍何進的統領,又受何進所派前往河北募兵。在募得千餘士卒返京後,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因為董卓救駕有功,所以入朝後掌握了大權,張遼就這樣率兵歸了董卓。在董卓麾下,張遼和呂布互不統屬。董卓被誅殺之後,張遼便“以兵屬呂布”。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呂布麾下其他將領不同,張遼比他們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因為他的家底都是自己積累的。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呂布是老闆的話,張遼並不全然是一個打工仔,他更像是一個就職的小股東。建安三年(199年),呂布麾下的侯成、宋憲、魏續三員將領,抓了軍師陳宮並率部投降了曹操。不久之後,呂布本人也被曹操擊敗投降然後被殺,張遼便持著自己的股份加入了曹操的公司。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加入了曹操陣營的張遼,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正所謂“賢臣擇主而事”,張遼這位忠臣良將幾經波折終於遇到了自己的明主。在曹操麾下,張遼立下了許多的戰功:斬殺烏桓單于、驅逐遼東大將、平定叛亂並長期鎮守合肥。張遼曾以800人衝擊孫權10萬大軍,甚至差點生擒孫權,也因此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相比於張遼的功成名就,呂布麾下的另一員良將就沒這麼幸運了。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在《英雄記》中有這麼一段話:“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沒錯,呂布麾下這第二員良將便是高順。和張遼的小股東資質不同,高順相當於一個徹頭徹尾的“打工仔”。但高順在呂布心中的地位卻並非張遼可比的,他僅次於陳宮、位在“八健將”之上。高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手下的700陷陣營了。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張遼早年的經歷,只能用“曲折”來形容。幷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交戰中被殺,丁原繼任後便提拔張遼為從事。張遼奉丁原之命前往京城受大將軍何進的統領,又受何進所派前往河北募兵。在募得千餘士卒返京後,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因為董卓救駕有功,所以入朝後掌握了大權,張遼就這樣率兵歸了董卓。在董卓麾下,張遼和呂布互不統屬。董卓被誅殺之後,張遼便“以兵屬呂布”。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呂布麾下其他將領不同,張遼比他們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因為他的家底都是自己積累的。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呂布是老闆的話,張遼並不全然是一個打工仔,他更像是一個就職的小股東。建安三年(199年),呂布麾下的侯成、宋憲、魏續三員將領,抓了軍師陳宮並率部投降了曹操。不久之後,呂布本人也被曹操擊敗投降然後被殺,張遼便持著自己的股份加入了曹操的公司。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加入了曹操陣營的張遼,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正所謂“賢臣擇主而事”,張遼這位忠臣良將幾經波折終於遇到了自己的明主。在曹操麾下,張遼立下了許多的戰功:斬殺烏桓單于、驅逐遼東大將、平定叛亂並長期鎮守合肥。張遼曾以800人衝擊孫權10萬大軍,甚至差點生擒孫權,也因此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相比於張遼的功成名就,呂布麾下的另一員良將就沒這麼幸運了。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在《英雄記》中有這麼一段話:“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沒錯,呂布麾下這第二員良將便是高順。和張遼的小股東資質不同,高順相當於一個徹頭徹尾的“打工仔”。但高順在呂布心中的地位卻並非張遼可比的,他僅次於陳宮、位在“八健將”之上。高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手下的700陷陣營了。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後漢書》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將眾整齊,每戰必克。”一個“每戰必克”就足以說明高順的能力之強,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得到呂布的重用,後者反而還將他的700陷陣營的指揮權奪走轉交他人,直到要他去賣命的時候才還給他。但即便如此,高順也沒有心懷怨言,反而時常規勸呂布:“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張遼早年的經歷,只能用“曲折”來形容。幷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交戰中被殺,丁原繼任後便提拔張遼為從事。張遼奉丁原之命前往京城受大將軍何進的統領,又受何進所派前往河北募兵。在募得千餘士卒返京後,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因為董卓救駕有功,所以入朝後掌握了大權,張遼就這樣率兵歸了董卓。在董卓麾下,張遼和呂布互不統屬。董卓被誅殺之後,張遼便“以兵屬呂布”。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呂布麾下其他將領不同,張遼比他們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因為他的家底都是自己積累的。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呂布是老闆的話,張遼並不全然是一個打工仔,他更像是一個就職的小股東。建安三年(199年),呂布麾下的侯成、宋憲、魏續三員將領,抓了軍師陳宮並率部投降了曹操。不久之後,呂布本人也被曹操擊敗投降然後被殺,張遼便持著自己的股份加入了曹操的公司。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加入了曹操陣營的張遼,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正所謂“賢臣擇主而事”,張遼這位忠臣良將幾經波折終於遇到了自己的明主。在曹操麾下,張遼立下了許多的戰功:斬殺烏桓單于、驅逐遼東大將、平定叛亂並長期鎮守合肥。張遼曾以800人衝擊孫權10萬大軍,甚至差點生擒孫權,也因此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相比於張遼的功成名就,呂布麾下的另一員良將就沒這麼幸運了。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在《英雄記》中有這麼一段話:“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沒錯,呂布麾下這第二員良將便是高順。和張遼的小股東資質不同,高順相當於一個徹頭徹尾的“打工仔”。但高順在呂布心中的地位卻並非張遼可比的,他僅次於陳宮、位在“八健將”之上。高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手下的700陷陣營了。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後漢書》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將眾整齊,每戰必克。”一個“每戰必克”就足以說明高順的能力之強,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得到呂布的重用,後者反而還將他的700陷陣營的指揮權奪走轉交他人,直到要他去賣命的時候才還給他。但即便如此,高順也沒有心懷怨言,反而時常規勸呂布:“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呂布被曹操擊敗之前,曾派夏侯惇率軍前來攻打。夏侯惇之所以拔矢啖睛成了獨眼龍,便是因為此戰被高順聯合張遼所致。高順不僅忠心事主,他還“不飲酒,不受饋遺。”這樣一個有能力、有品行,還忠誠的將領,在當時也算是不可多得的良將。別的且不說,僅僅素質這一點,高順就比喝高了動輒鞭撻士卒的張飛要強。高順被俘後卻不願意投降曹操,最終選擇了為故主呂布赴死。

"

即便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也一定不會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感到陌生。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能征善戰的武將絕對是最耀眼的存在。呂布因為有著羅貫中的描繪,成為了後世印象中那個時代最強的武將。呂布曾先後侍奉丁原和董卓,並拜二人為義父,後又將其一一殺害,最後得了個“三姓家奴”的罵名。以至於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呂布也曾是一路諸侯。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曹操劉備一樣,呂布身為主公(雖然地盤是搶來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謀臣和武將。和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一樣,呂布也只有一個陳宮。雖然是漢末三國最強的武將,但呂布麾下的兩員武將,也是當世之良將。首先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張遼張文遠。張遼雁門郡吏出身,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和呂布。但張遼並不像呂布一樣背主,而且在主公敗亡之後才跟新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張遼早年的經歷,只能用“曲折”來形容。幷州刺史張懿在和胡人交戰中被殺,丁原繼任後便提拔張遼為從事。張遼奉丁原之命前往京城受大將軍何進的統領,又受何進所派前往河北募兵。在募得千餘士卒返京後,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因為董卓救駕有功,所以入朝後掌握了大權,張遼就這樣率兵歸了董卓。在董卓麾下,張遼和呂布互不統屬。董卓被誅殺之後,張遼便“以兵屬呂布”。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和呂布麾下其他將領不同,張遼比他們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因為他的家底都是自己積累的。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呂布是老闆的話,張遼並不全然是一個打工仔,他更像是一個就職的小股東。建安三年(199年),呂布麾下的侯成、宋憲、魏續三員將領,抓了軍師陳宮並率部投降了曹操。不久之後,呂布本人也被曹操擊敗投降然後被殺,張遼便持著自己的股份加入了曹操的公司。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加入了曹操陣營的張遼,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正所謂“賢臣擇主而事”,張遼這位忠臣良將幾經波折終於遇到了自己的明主。在曹操麾下,張遼立下了許多的戰功:斬殺烏桓單于、驅逐遼東大將、平定叛亂並長期鎮守合肥。張遼曾以800人衝擊孫權10萬大軍,甚至差點生擒孫權,也因此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相比於張遼的功成名就,呂布麾下的另一員良將就沒這麼幸運了。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在《英雄記》中有這麼一段話:“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沒錯,呂布麾下這第二員良將便是高順。和張遼的小股東資質不同,高順相當於一個徹頭徹尾的“打工仔”。但高順在呂布心中的地位卻並非張遼可比的,他僅次於陳宮、位在“八健將”之上。高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手下的700陷陣營了。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後漢書》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將眾整齊,每戰必克。”一個“每戰必克”就足以說明高順的能力之強,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得到呂布的重用,後者反而還將他的700陷陣營的指揮權奪走轉交他人,直到要他去賣命的時候才還給他。但即便如此,高順也沒有心懷怨言,反而時常規勸呂布:“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呂布被曹操擊敗之前,曾派夏侯惇率軍前來攻打。夏侯惇之所以拔矢啖睛成了獨眼龍,便是因為此戰被高順聯合張遼所致。高順不僅忠心事主,他還“不飲酒,不受饋遺。”這樣一個有能力、有品行,還忠誠的將領,在當時也算是不可多得的良將。別的且不說,僅僅素質這一點,高順就比喝高了動輒鞭撻士卒的張飛要強。高順被俘後卻不願意投降曹操,最終選擇了為故主呂布赴死。

呂布麾下有兩員良將,曹操卻只得了張遼,另外一個死得可惜

​高順的死是曹操的一大損失,如果他能夠和張遼一起歸降曹操。在曹操提供的廣闊舞臺上,高順取得的成就不一定輸給張遼。大家覺得呢?只可惜高順太過愚忠,呂布“三姓家奴”不值得他以死報答。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而呂布並非高順的知己。高順的死,的確可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