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末年,董卓專權後,各地握有軍事實力的州牧、太守、刺史等紛紛起兵,以討董卓為名,實際進行爭奪地盤的割據戰爭。

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起兵討董卓的有渤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酸、豫州刺史孔他、完州朝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藏東那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以及典軍校尉曹操。他們共推袁紹為盟主,組成“關東軍”。於是“名豪大俠,富室強族,飄揚雲會,萬里相赴”,從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不斷重複出現的軍閥割據的戰爭。

四百年漢室江山,到底亡於誰人之手?

經過一番混戰,董卓見“關東軍”已威脅到洛陽,而在白波谷(今山西臨治境內) 又有10多萬黃巾軍餘部在活動,就慌忙挾漢獻帝由洛陽逃往長安。董卓是極為殘忍的軍閥,以殺人為樂,所過之處,無不殘破。

當董卓撤出洛陽時,“燒洛陽城外面百里。又自將兵燒南北宮及宗廟、府庫、民家,城內掃地殄盡”。後又“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籍,飢餓寇掠,積屍盈路”。他平時就縱士兵殺、燒、奪、掠,無所不為。有次他曾派軍隊到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把正在祭社的男子全部殺了,將頭掛在車上,掠走全部的婦女和財物,回到洛陽後,還要慶賀“凱旋”。這樣一個慘無人道的傢伙,其逃離洛陽時造成的災難是不難想象的。

四百年漢室江山,到底亡於誰人之手?

董卓到長安後,又繼續大肆聚斂,瘋狂掠奪,“淫樂縱恣,……又築塢於酈,高厚七丈,號曰‘萬歲塢’,積穀為三十年儲”。其殺人的手段更為凶殘:“先斷其舌,次斬手足,次鑿其眼目,以鑊煮之。未及得死,偃轉杯案間。會者戰果,亡失匕箸,而卓飲食自若。”

從這些資料記載來看,董卓確實殘暴不仁,廢立皇帝,殘殺百官,屠戮百姓,雖百死不足以贖其罪。但要把毀滅兩漢四百年江山基業的罪名都扣在董卓身上,卻也過於牽強了。董卓進京,好歹也是奉旨來的。而且何進當時不光召集了董卓一人,大將軍府掾王匡、東郡太守橋瑁、武猛都尉丁原都帶兵準備誅殺宦官。然而董卓之所以能篡權,恰恰在於何進被宦官殺害後,何進部下袁紹等人的禍亂京城。

四百年漢室江山,到底亡於誰人之手?

宦官該殺不該殺?自然是該。袁紹等人打著為何進報仇的名義攻打皇宮,張讓等人挾持皇帝逃亡入邙山。此時追殺張讓、救回皇帝,還朝廷以乾綱,才是正經事。但袁紹怎麼做的?亂殺一氣,見了宦官就砍,不光殺宦官,火燒宮門,連朝廷三公的樊陵、許相也直接給殺了。就算他們是宦官一黨,可這是不是也得有個說法?就這樣不分青紅皁白亂殺一氣,殺到中樞癱瘓,殺到朝廷無人理事,這才給董卓了可趁之機。

縱觀董卓進京的全過程,連他這樣的粗鄙武人都知道先去平樂大營奪了留守的軍隊,再誅殺宦官,挾持皇帝。袁紹等人能不知道這個道理麼?我想他們也是知道的,只是對比袁紹後來的行徑,他根本不在乎何進、甚至皇帝的死活。他就是巴不得天下大亂才好,亂到無以為治,才能給四世五公、實力雄厚的袁閥以替劉氏得江山的機會。事實上,袁紹也差一點成功。

四百年漢室江山,到底亡於誰人之手?

以討伐董卓為名組成的各路軍閥,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真正與董卓打仗的恐怕只有孫堅和曹操了。然而曹操打了大敗仗,孫堅是撿了玉璽就跑了。除此之外,聯軍其他勢力都在坐山觀虎鬥,實際無人與董卓進行誓死決戰。不然董卓迫於各方壓力西撤的時候,沒有一人乘勝追擊。

在這些所謂士族為首領組建的討董聯軍裡,讀書人的忠義仁良早就被他們肆意踐踏,藉機趁亂搶戰地盤才是王道。如袁紹得冀州,袁術得南陽,個個賺了個瓢滿缽滿,至於皇帝的死活,早就被他們拋之腦後。

四百年漢室江山,到底亡於誰人之手?

公元192年,董卓在長安被其部將呂布與司徒王允合謀殺死。好吧,漢朝該有希望了吧?仍然沒有,王允為首的太原王閥心中依然沒有漢朝。王允把持朝政,不光滅了董卓全家滿門,其他看不順眼的也一律殺了,連名滿天下的蔡邕也莫名其妙給砍了頭顱。真是董卓沒做的,我們來做,董卓沒殺的,我們來殺。你說,這大漢朝最終養了一群什麼士族?

王允最終逼反了董卓舊部,董卓部將李順、郭汜又殺王允,關中陷於更加混亂的狀態。李、郭二人絲毫不比董卓善良,燒殺搶掠更加瘋狂。這場兵禍中連漢獻帝都差點被餓死,何況百姓乎?

四百年漢室江山,到底亡於誰人之手?

董卓死後,所謂關東討董軍並未卷旗收兵,而是展開更大規模的混戰。在這場大浩劫中遭受損失的仍是勞動人民,在戰禍頻仍的地區,大批無辜人民被屠殺。如曹操攻陷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坑殺男女數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如東漢時涿郡有十萬餘戶,鄢陵縣有五六萬戶,兵禍後涿郡僅餘3000戶,而鄢陵只剩數百戶了。這場曾經的士族、如今的軍閥,掀起席捲天下的大混亂,使漢朝進一步落入深淵,再無生機。

歷史掀起了新的一頁,是謂四百年漢室衰微,精彩紛呈的三國時代拉開帷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