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動物 大熊貓 竹子 北極熊 花椒遊 2017-07-05

在成都近郊,有一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稱熊貓基地

不少家長都喜歡帶孩子去遊玩,近距離了解國寶君的萌態。

但是,如果在遊玩的過程中,能給孩子講一講關於大熊貓的冷知識,是不是會更有趣呢?

這58元的門票也會更值當吧!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1. 大熊貓在古代叫“食鐵獸”,1940年開始叫“貓熊”。

四川省的《北川縣誌》一書中把大熊貓稱為“食鐵獸”。大熊貓雖主食為竹,葉等,但並非完全素食主義者。大熊貓也會吃肉。而且他還有一種特異功能,就是能夠啃食“生鐵”!早在1500多年前書中就有記載。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我是食鐵獸!

2. 大熊貓是熊科,不是貓科。

不要以為大熊貓看起來呆萌沒有攻擊性,其實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熊科”動物。咬合力僅次於北極熊,可以徒手幹翻野狼,在野外基本沒有天敵。所以不要被他們的外表騙了,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咬洗你!!!

3. 熊貓的黑眼圈是為了保護眼睛。

主要防止眼睛周圍的毛將過多的陽光反射進眼睛,熊貓的黑白相間的體毛也是一種野外的保護色,會在這種多石頭的雪地不容易被發現。而黑耳朵可能是為了讓耳朵多吸收太陽輻射,畢竟耳朵是很容易凍傷的部位,需要加熱。(轉自知乎)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什麼?開飯了!

4. 熊貓的幼仔都是早產兒,是進化不完全的表現。

剛出生的熊貓重100多克,這是一種進化不完全的表現,熊貓是很古老的動物,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奶爸摸起好蘇胡

5. 大熊貓為什麼那麼喜歡爬樹?

登高望遠,可以在危險來臨之前洞察,及時做出應激反應。大熊貓的習性就是儘量待在高處,視線高於周圍事物,才有安全感。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俺黑白俠來也!

6. 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扎得滿嘴鮮血?

熊貓吃竹子只會吃鮮嫩的竹心,一口咬斷,然後像人類吃甘蔗一樣把皮撕開再吃。哼,熊貓可不傻。要吃就吃最精華的。而且大熊貓也不是什麼竹子都吃的,可以吃的竹子有30多種,但是一般吃的是箭竹。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好吃,安逸,不擺咯!


其實花椒君最不明白的一點就是,為什麼明明可以靠實力,大熊貓卻要靠賣萌為生?

如果你去過熊貓基地,相信就會有答案了。

你喜歡大熊貓嗎?

你還知道關於大熊貓的其他冷知識嗎?歡迎補充!

6個關於國寶大熊貓的冷知識,留著以後講給孩子聽

聽說長得萌的都會關注“花椒遊”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