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1.

董卿美嗎?

她不美。她沒有開眼角的眼睛不夠大,沒有墊鼻樑的鼻子不夠挺,沒有漂脣的脣不夠紅,沒有填充的身材不夠凹凸有致。

董卿不美嗎?

她美。一個七十三歲大字不識幾個的老太太,有那麼一段時間,天天趴電視機前看直播、

直播後又重播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問她看得懂嗎?她說看不懂怎麼了,她又不是在看節目,不過是在看董卿。

問她為什麼非要看董卿?

她說看了董卿後,她心裡舒坦。

我想,關於董卿到底美不美,這位不識幾個大字農村老太太的話最值得揣摩。

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2.

美人在骨不在皮,歲月從不敗美人。

相由心生。

讀書不能直接改變人類,但能間接改變人類。

隨著讀書過程的延長,一個普通的人會變得有思想,有深度,有高屋建瓴的意識,有慈悲為懷的愛,有縱橫捭闔的心胸,有放眼世界的格局,有預知未來的智慧,有塵埃裡開花的樸素,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風情。

這些說套了的話,還要永遠走在說套的路上,因為它經久不衰,需要一遍遍重述和喚醒人類內心沉睡的意識。

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3.

董卿生長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的家庭,父母均畢業於復旦大學。

董卿出生後,父母在給予她照顧的同時也給予她嚴格的要求。她是個女孩子,但她小時候,父親就不允許她照鏡子。為此,父親還舉了個讓人無法辯駁的例子: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點書。

從她識字起,父親就讓她抄成語、抄古詩,並要求她大聲朗讀大聲背誦下來;

稍微大一點,又讓她抄古文。

父親為什麼要逼迫董卿讀書?

我想,這位畢業於復旦大學的男人應該深知他在做什麼?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父母是幫助孩子自律的藩籬;可總有一天,父母會離開我們,那時候,唯有自己的心才是自己自律的藩籬。自律是和人生的幸福平安直接掛鉤的,自己能夠自律起來的內心,需要強大的思想體系,而細想體系的構建,讀書佔的比重最大。

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4.

董卿上中學後,在對她的嚴格要求上,父親換做了母親。母親給她開出一系列名著要她讀。《紅樓夢》、《基督山伯爵》、《簡愛》、《茶花女》等。為了檢驗董卿的讀書效果,母親會時不時抽查一下,找出名著中的某一章節,讓董卿羅列其中的人物關係。

同樣畢業於復旦大學的才女,更會懂得書籍之於女孩一生的意義。

因為終究會有一天,我們的皮膚會在歲月中鬆弛;我們的身材會在歲月中走形;可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含著書香的靈魂,我們就不會變成醜陋不堪的人。

董卿的母親深諳生命的真妙,所以以這樣的教育方式幫助董卿完成生命的轉身與蛻變。

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5.

董卿不可遏制地走在了讀書的路上。

也許以前讀書的日子,有父母逼迫的成分在內;但離開父母后的董卿,是徹底和書痴纏在了一起。她喜歡讀餘華的書,她被這個南方作家書裡的大氣深深折服。一次坐飛機看餘華的《兄弟》,被深深吸引,下飛機到賓館後沒有洗漱睡去,而是繼續與書同在,直到次日凌晨三點,書被她翻到了最後一頁,她才在感動的淚水裡疲憊而眠。

餘華的作品有溫度,有深度,有對人性與社會入木三分的刻畫,也有愛的執著。

在餘華的作品裡徜徉後,讀者會對這個社會及人類有深刻的同情,會有種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情懷在心裡滋生。

書讀多了,董卿就有了自己的讀書感悟與名言:

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

比起漲潮的“年少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董卿的讀書感悟樸素如粗布。

然而,就是這樣的把不讀書的難受比作不洗澡難受的落到煙火裡的讀書感悟,才更深層地貼在了人的心坎上,點到了人的心窩裡。

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6.

《朗讀者》火了,《中國詩詞大會》火了。

大人愛看,小孩愛看,老人也愛看。有文化的人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村老太太也看。

我想置換幾個畫面給大家:

如果主持者不是董卿那樣腹有詩書的女子;

如果主持者不是能在專家討論李賀的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時,瞬間就接上“月如無恨月長圓”的女子;

如果主持者點到“好風須借力”,愣怔著不知道接“送我上青雲”的女子;

如果主持者是為了節目臨時抱佛腳讀上幾本書的女子;

如果主持者是空有一副好皮囊,原來腹中草莽的某些當紅明星;

如果……

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7.

董卿因《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而成為高規格的主持人;《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又何嘗不是因為這個書香女子而成為高規格的節目?他們兩個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都不會達到萬人空巷的效果。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然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裡,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星雲大師關於讀書的感悟,更是使人深思:

在等待的日子裡,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

生命是如此的樸素又絢爛,我們何不拿起書來,讓這份樸素又絢爛享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曼妙呢?

讀書吧,因為讀書到最後,它能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複雜;能讓我們在歲月裡不會言敗;能讓我們像董卿那般,養出骨子裡的靜氣和芬芳!

持讀書無用論的人,被骨美的董卿輕輕撞了一下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