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有青山無古今

一眼愛上董橋的這筆字。

摩挲老眼從頭看,只有青山無古今。

好字好意思,不愧董橋。

我讀董橋,從《舊時月色》開始,就此愛上疊加長句子,成為標題黨。

也曾模仿他寫過幾篇人物,自覺十分受益。

董橋文章四字概括,文字和古意。

陳子善說一定要讀董橋!

董橋耳順之年寫:“我紮紮實實用功了幾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幾十年,我計計較較衡量了每一個字,我沒有辜負簽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馮唐嘴損,他說如果評小資作家,董橋比列其中,他一定得意他的文字,寫過兩篇散文,一篇叫《鍛句煉字是禮貌》,另一篇叫《文字是肉做的》。這些話,聽得我毛骨悚然。好象面對一張大白臉,聽一個六十歲的藝妓說:“我紮紮實實用功了幾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幾十年,我計計較較每天畫我的臉,一絲不苟,筆無虛落,我沒有辜負見過我臉蛋上的肉的每一個人。”

說的真刻薄。彷彿罵了罵還覺不暢快,再踏上一萬隻腳,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董橋的背景燦爛:臺灣外國語文學系的科班、倫敦大學的訪問學者、美國新聞處《今日美國》叢書編輯、英國BBC時評員、《明報月刊》總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明報》總編輯、中年藏書家、英國藏書票協會會員。

董橋自稱文化移民,他祖籍福建,生於印尼,17歲踏上臺灣的土地,後來在英國、香港工作生活,一生輾轉,董橋始終抱著遊子的心態,眷戀著舊時月色。

董橋的文字,滿是舊時風物,文人逸事,閒情雅物。這不是他故作矯情,而是他就在這樣的傳統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

董橋說小時候,父親一出門,他總是偷偷翻遍櫥裡的舊書和藏畫。

宋代花鳥、明人山水、清朝碑帖,自忖都可以閉著眼睛臨出來。

被舊書畫浸潤著長大的董橋,如同一卷溫雅雋細的宣紙,紋理之中都散發著古意。

到現在,董橋寫文章還用稿紙,用筆將方格子一個一個填滿,再逐字逐句修改。

董橋不僅文字清新雅緻,他的書法也沉靜內斂,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從不怠慢,讓看的人也慢慢靜下心來,如沐微雨春風。

董橋的書法,學何紹基很到位,加上文人的浸潤,更顯文氣雅緻。

特別喜歡董橋寫在大紅灑金宣上的幾個字:佳且吉兮~

"
只有青山無古今

一眼愛上董橋的這筆字。

摩挲老眼從頭看,只有青山無古今。

好字好意思,不愧董橋。

我讀董橋,從《舊時月色》開始,就此愛上疊加長句子,成為標題黨。

也曾模仿他寫過幾篇人物,自覺十分受益。

董橋文章四字概括,文字和古意。

陳子善說一定要讀董橋!

董橋耳順之年寫:“我紮紮實實用功了幾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幾十年,我計計較較衡量了每一個字,我沒有辜負簽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馮唐嘴損,他說如果評小資作家,董橋比列其中,他一定得意他的文字,寫過兩篇散文,一篇叫《鍛句煉字是禮貌》,另一篇叫《文字是肉做的》。這些話,聽得我毛骨悚然。好象面對一張大白臉,聽一個六十歲的藝妓說:“我紮紮實實用功了幾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幾十年,我計計較較每天畫我的臉,一絲不苟,筆無虛落,我沒有辜負見過我臉蛋上的肉的每一個人。”

說的真刻薄。彷彿罵了罵還覺不暢快,再踏上一萬隻腳,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董橋的背景燦爛:臺灣外國語文學系的科班、倫敦大學的訪問學者、美國新聞處《今日美國》叢書編輯、英國BBC時評員、《明報月刊》總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明報》總編輯、中年藏書家、英國藏書票協會會員。

董橋自稱文化移民,他祖籍福建,生於印尼,17歲踏上臺灣的土地,後來在英國、香港工作生活,一生輾轉,董橋始終抱著遊子的心態,眷戀著舊時月色。

董橋的文字,滿是舊時風物,文人逸事,閒情雅物。這不是他故作矯情,而是他就在這樣的傳統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

董橋說小時候,父親一出門,他總是偷偷翻遍櫥裡的舊書和藏畫。

宋代花鳥、明人山水、清朝碑帖,自忖都可以閉著眼睛臨出來。

被舊書畫浸潤著長大的董橋,如同一卷溫雅雋細的宣紙,紋理之中都散發著古意。

到現在,董橋寫文章還用稿紙,用筆將方格子一個一個填滿,再逐字逐句修改。

董橋不僅文字清新雅緻,他的書法也沉靜內斂,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從不怠慢,讓看的人也慢慢靜下心來,如沐微雨春風。

董橋的書法,學何紹基很到位,加上文人的浸潤,更顯文氣雅緻。

特別喜歡董橋寫在大紅灑金宣上的幾個字:佳且吉兮~

只有青山無古今

自稱舊派人的董橋顯然是自覺與古為新的。

"…那一代人一走,月光下的茶也涼了,害我這樣的半吊子舊派人熬過了大半個世紀還嫌自己舊得不夠地道。"

馮唐說學古者昌,似古者亡,說周樹人的文字,凌厲如青銅器,周作人的文字,內斂如定窯瓷器。他們用功的地方不是如皮肉的文字本身,而是皮肉下面的骨頭,心肝,腦漿。

而董橋生於南洋,求學於臺灣,後來又去倫敦,也在香港工作和生活,他寫漂泊與離合是有感而發、有情可寄的。

但他偏偏不放大離愁別緒,或許是內斂使然,或許英倫修養所致,董橋回憶往事的姿態是高貴和節制的。

他寫人生際遇亦常懷悲憫,不置臧否,止於不勝唏噓。

中國畫的留白引人遐思,董橋深諳此道,他嫻熟地穿梭於自己架構的敘事時空並感到舒適。

他書的題目我都喜歡。

他喜用疊詞,用不好有絮叨之嫌,但董橋卻用得妥帖;

他以訓練有素的精細筆法描人摹景狀物,工筆設色般隨類賦彩,將胸中錦繡盡付筆端。

那些古詩文裡化來的字詞句啊典意境啊被他雜糅鋪陳得如同蘇州園林的掇山疊石,精緻機巧了得。敘事上的取捨也合了他的雅趣。

往往最後一筆驟然轉向收稍,旁人說突兀,雖有一副熱心腸卻是一副生冷的腔子,讀的多了愈發只見皮肉,不見筋骨。我卻十分不以為然。

活了幾十年的人了,煙水池臺,風景闌珊,荒村客路,斜陽無主。

他用歷史做飯,用人情熬湯,末了,也沒忘來點文字做一盤清新可人的小蔥伴豆腐。

朋友給他的文章寫序,用“一泓秋水照人寒”,說他的文章冷。

讀者讀他的文章,說只有感慨,沒有感動,說他的文章淡。無論冷,淡,他都含笑照收了。

只看到他的冷,只看到他的淡,那是辜負他了。

剛柔兼濟,才是他的本色。

《聽那立體的鄉愁》,《給後花園點燈》,《蘿蔔白菜的意識》,《只有敬亭,依然此柳》……看他的題名,就知道他絕非心如止水,拈花微笑。

他自有著他的文字鍊金術。

他說鄉愁立體。 他說張愛玲不聽電話,鄭振鐸炒焦了股票,傅斯年是母雞。 他說你要善待這個人,最要緊是有種,我們吃豬腳麵線去!

他還說窗外一樹茉莉,水聲樹影舊橋邊,聽那槳聲,看那燈影。

其實我手我口我心,文章冷暖,只有他自己才能會意。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只有偏好罷了

我聽陳子善的,一直在讀董橋。

"
只有青山無古今

一眼愛上董橋的這筆字。

摩挲老眼從頭看,只有青山無古今。

好字好意思,不愧董橋。

我讀董橋,從《舊時月色》開始,就此愛上疊加長句子,成為標題黨。

也曾模仿他寫過幾篇人物,自覺十分受益。

董橋文章四字概括,文字和古意。

陳子善說一定要讀董橋!

董橋耳順之年寫:“我紮紮實實用功了幾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幾十年,我計計較較衡量了每一個字,我沒有辜負簽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馮唐嘴損,他說如果評小資作家,董橋比列其中,他一定得意他的文字,寫過兩篇散文,一篇叫《鍛句煉字是禮貌》,另一篇叫《文字是肉做的》。這些話,聽得我毛骨悚然。好象面對一張大白臉,聽一個六十歲的藝妓說:“我紮紮實實用功了幾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幾十年,我計計較較每天畫我的臉,一絲不苟,筆無虛落,我沒有辜負見過我臉蛋上的肉的每一個人。”

說的真刻薄。彷彿罵了罵還覺不暢快,再踏上一萬隻腳,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董橋的背景燦爛:臺灣外國語文學系的科班、倫敦大學的訪問學者、美國新聞處《今日美國》叢書編輯、英國BBC時評員、《明報月刊》總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明報》總編輯、中年藏書家、英國藏書票協會會員。

董橋自稱文化移民,他祖籍福建,生於印尼,17歲踏上臺灣的土地,後來在英國、香港工作生活,一生輾轉,董橋始終抱著遊子的心態,眷戀著舊時月色。

董橋的文字,滿是舊時風物,文人逸事,閒情雅物。這不是他故作矯情,而是他就在這樣的傳統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

董橋說小時候,父親一出門,他總是偷偷翻遍櫥裡的舊書和藏畫。

宋代花鳥、明人山水、清朝碑帖,自忖都可以閉著眼睛臨出來。

被舊書畫浸潤著長大的董橋,如同一卷溫雅雋細的宣紙,紋理之中都散發著古意。

到現在,董橋寫文章還用稿紙,用筆將方格子一個一個填滿,再逐字逐句修改。

董橋不僅文字清新雅緻,他的書法也沉靜內斂,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從不怠慢,讓看的人也慢慢靜下心來,如沐微雨春風。

董橋的書法,學何紹基很到位,加上文人的浸潤,更顯文氣雅緻。

特別喜歡董橋寫在大紅灑金宣上的幾個字:佳且吉兮~

只有青山無古今

自稱舊派人的董橋顯然是自覺與古為新的。

"…那一代人一走,月光下的茶也涼了,害我這樣的半吊子舊派人熬過了大半個世紀還嫌自己舊得不夠地道。"

馮唐說學古者昌,似古者亡,說周樹人的文字,凌厲如青銅器,周作人的文字,內斂如定窯瓷器。他們用功的地方不是如皮肉的文字本身,而是皮肉下面的骨頭,心肝,腦漿。

而董橋生於南洋,求學於臺灣,後來又去倫敦,也在香港工作和生活,他寫漂泊與離合是有感而發、有情可寄的。

但他偏偏不放大離愁別緒,或許是內斂使然,或許英倫修養所致,董橋回憶往事的姿態是高貴和節制的。

他寫人生際遇亦常懷悲憫,不置臧否,止於不勝唏噓。

中國畫的留白引人遐思,董橋深諳此道,他嫻熟地穿梭於自己架構的敘事時空並感到舒適。

他書的題目我都喜歡。

他喜用疊詞,用不好有絮叨之嫌,但董橋卻用得妥帖;

他以訓練有素的精細筆法描人摹景狀物,工筆設色般隨類賦彩,將胸中錦繡盡付筆端。

那些古詩文裡化來的字詞句啊典意境啊被他雜糅鋪陳得如同蘇州園林的掇山疊石,精緻機巧了得。敘事上的取捨也合了他的雅趣。

往往最後一筆驟然轉向收稍,旁人說突兀,雖有一副熱心腸卻是一副生冷的腔子,讀的多了愈發只見皮肉,不見筋骨。我卻十分不以為然。

活了幾十年的人了,煙水池臺,風景闌珊,荒村客路,斜陽無主。

他用歷史做飯,用人情熬湯,末了,也沒忘來點文字做一盤清新可人的小蔥伴豆腐。

朋友給他的文章寫序,用“一泓秋水照人寒”,說他的文章冷。

讀者讀他的文章,說只有感慨,沒有感動,說他的文章淡。無論冷,淡,他都含笑照收了。

只看到他的冷,只看到他的淡,那是辜負他了。

剛柔兼濟,才是他的本色。

《聽那立體的鄉愁》,《給後花園點燈》,《蘿蔔白菜的意識》,《只有敬亭,依然此柳》……看他的題名,就知道他絕非心如止水,拈花微笑。

他自有著他的文字鍊金術。

他說鄉愁立體。 他說張愛玲不聽電話,鄭振鐸炒焦了股票,傅斯年是母雞。 他說你要善待這個人,最要緊是有種,我們吃豬腳麵線去!

他還說窗外一樹茉莉,水聲樹影舊橋邊,聽那槳聲,看那燈影。

其實我手我口我心,文章冷暖,只有他自己才能會意。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只有偏好罷了

我聽陳子善的,一直在讀董橋。

只有青山無古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