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大猜想:董明珠聯手財團解盤?未來或無實際控制人

格力大猜想:董明珠聯手財團解盤?未來或無實際控制人

格力電器易主一事有了新的進展。

昨日,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

格力大猜想:董明珠聯手財團解盤?未來或無實際控制人

受此消息影響,格力電器今日復牌封漲停,收報51.93元/股。

價值400億的轉讓

格力電器即將易主的傳聞從愚人節的一則公告開始。

4月1日,格力電器發佈《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正籌劃轉讓所持有的部分格力電器股權。

隨後就有傳聞稱此次停牌是因為格力集團有意拋售股份所致,格力集團將以混改和國企退出競爭性行業的名義,公開拍賣格力股權。

而4月8日格力電器的轉讓公告則正式官宣實控人將變。

公開資料顯示,格力集團成立於1991年,一直由格力集團控股。格力集團前身為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2009年完成公司制改造後,成為珠海市國資委全額出資並授權經營的獨立企業法人。

截至去年三季末,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的股份為10.96億股,佔總股本的18.22%,為格力集團第一大股東。由格力電器核心經銷商組建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持股8.91%;第三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7.86%。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則直接持有格力電器0.74%股份,位列第十大股東。

格力大猜想:董明珠聯手財團解盤?未來或無實際控制人

目前,格力集團持股18.22%,轉讓之後還剩餘3.22%股權,保有董事會提名資格。但將失去絕大部分格力電器的“話語權”。

在資本市場,格力電器一直是一隻優質“白馬股”,因其大手筆分紅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甚至曾引來寶能系的舉牌。那麼格力集團為什麼要賣掉這隻下金蛋的雞呢?

出售格力電器的股權無疑會給格力集團帶來大量的資金回報。格力電器的轉讓公告顯示,本次轉讓價格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最終轉讓價格以公開徵集並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覆的結果為準。

根據粗略計算,格力電器最近30個交易日的均價為45.75元,這樣意味著出售15%的股份,將為格力集團帶來413億元的資金。有分析認為,這已經超過了格力集團歷年的分紅總和。

同時,多年來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一直處於“母弱子強”的局面。而作為一家國資控股上市公司,格力電器更是經常“脫韁”,格力電器管理層也與格力集團有多次衝突,董明珠對格力電器的話語權遠超過格力集團。

用一個管不了的“小弟”換回超過400億的資金,弱化了與格力電器之間的關係,還能進行另外的投資,對格力集團來說,這筆買賣算不上虧。

而對格力電器來說,本次股權轉讓,讓其被多家券商看好。

根據中金的報告,格力股權轉讓後,很可能變為無實控人的分眾公司,若真如此,管理層有望通過受讓或者股權激勵方式持有更多股份。屆時,公司治理結構料改善,估值提升空間大。

而中信證券和光大證券則表示,本次股權轉讓後,格力電器在管理機制、激勵機制方面會更加令人期待。

各方的看好讓格力電器折騰多年的控制權轉讓似乎終於要有了下文。那麼,誰將出資400億鉅款,成為格力電器新的實控人呢?

誰是“接盤俠”

格力電器15%股權的接盤方已經成了新的焦點。

在格力電器剛剛傳出“賣身”可能時,曾傳出阿里、京東等戰略投資者或入股,但沒多久就被二者否認了。隨後,市場再次傳言近期富士康在珠海進行了大規模投資,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接盤方。不過今日一早,富士康方面闢謠稱,“不評論媒體及市場流言”。

目前市場上對於接盤方的猜測,聲音最大的為兩種。

一是格力電器股權將“升格”,格力集團持有的股權可能由更高一級背景的國資平臺接手,比如直接劃轉給廣東省國資委或者國務院國資委等國資控股的企業。

但這種改法和目前國資控股的狀況實際上並無二致。既無法改善國資控股股東和上市公司管理層之間的相互掣肘,對格力電器的經營、發展方面也不會帶來太大的變化。

另一種呼聲更大的聲音是由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收購的MBO方案。

近年來,董明珠在各大場合都將自己跟格力深度捆綁,而格力電器管理層與格力集團不和也早已是公開的祕密。若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團隊無疑將獲得更大話語權。

但單純由董明珠接盤與目前的股權轉讓方案似乎還有所出入。

外界普遍認為,董明珠及代表格力經銷商體系的二股東京海擔保可視為一致行動人,兩者加起來持有格力電器9.65%股權。

若要發生“控制權變更”,那麼格力集團只需要轉讓大約5%左右的股份,即可形成新的股東構成排名,這部分“內部消化”的股權對應的市值只有138億,而不用拋出413億的鉅額轉讓方案。

畢竟董明珠此前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時,就自稱“借錢投資”。而截至去年9月末,董明珠的個人持股還大部分處於質押狀態,讓其出資超過400億,完成“蛇吞象”顯然困難重重。

而新的實控人一方面要面對超過400億元的鉅額資金門檻,一方面要面對掌握絕對話語權的格力電器管理層,同樣絕非易事。

因此,有分析認為,直接引入新的控股股東概率不大,格力的股權轉讓有兩種可能。

一是格力集團轉讓的這部分股權可能被多個機構或個人接盤。一部分轉讓給格力電器目前的管理團隊,一部分轉讓給引入的新投資者,多家股東持股差異不大,格力電器將進入無實控人的階段。

另一種可能則是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團隊,通過簽訂對賭協議等方式聯合其他資方共同收購,收購完成後管理團隊將成為格力電器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今年已經65歲,其董事長職務將在2022年1月期滿,屆時年滿68歲,比當年朱江洪退休年齡的67歲還長一歲,大概率不會繼續連任董事長。董明珠何時退休被長期關注,但格力電器仍未找到下一個董明珠也是事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