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雙音(和音)的運用和練習

竹笛是單聲部樂器,有演奏家通過樂器的改革,使其可以同時發出兩個音,而產生和聲效果,如尹維鶴改革的“雙音笛”,就已經實現了這一效果。但是,如何在不改變竹笛結構形制的前提下,使竹笛能夠方便地發出兩個音,一直是演奏家研究的課題。經實踐證明,在口風的配合下,利用某些特殊的指法,可以在管樂器上演奏雙音,但是,這種口風極難把握,難以普及。笛子演奏家俞遜發在笛子獨奏曲《琅琊神韻》的演奏中,利用口哨的餘氣吹入笛管,發出和口哨音同時進行的氣聲,也可以看作是竹笛雙音的一種嘗試。近年,一種聲帶和聲的雙音技巧正在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接受。聲帶和聲雙音技巧,是指在演奏的同時,吹奏者利用聲帶發出歌唱似的“嗚---”聲,並使其和笛子吹出的本音相結合,奏出兩個聲部。這種雙音的演奏方法簡單易推廣,筆者的老師武漢音樂學院的演奏家榮政副教授,在該技巧的實踐和推廣上作出了不少的貢獻,他創作演奏的笛子獨奏曲《方竹》,就將這種技巧用於演奏實踐中,並將笛音與聲帶音復調穿插進行,為該技巧的使用起了示範作用。


笛子雙音(和音)的運用和練習


和音也可稱做雙音。這裡我們所說的和音練習,不是雙音笛、雙管、雙豎笛等所吹奏的雙音,而是指在原來的傳統笛子上一個音孔練發兩個音的吹奏技巧。和音的奏法有兩種:

一、泛音和音

這一吹奏技巧,就是要練習能在笛子的第一、二、三孔和筒音,每發出本音(567與高音1)的同時,能再發出它們的關係泛音,或者是八度音。

這一吹奏技巧的主要功夫是在風門和口風上。它要求風門鬆而細小,口風集中而輕緩。它需要用吹奏本音時的兩種嘴勁去吹,才能發出雙音來。

練習時要平心靜氣,琢磨體會,千萬不可性急,猛吹,要近似吹簫時的那種文雅勁。越急於求成,越是心不定神不安,就越不易找到它的巧妙之處。

這一吹奏技巧,從理論上是適用的,但由於它的發音音量太小,和音的雙聲效果比較微弱,而且也不易準確地發出,所以一般極少使用。特別在合奏、伴奏中,它的聲音將會被其它樂器聲淹沒。但在獨奏時,出奇不意地,突然亮出幾句,可能會收到奇特的效果。

這是個新的技巧探索,還有待研究和發展,所以初學吹笛的人不要先去練習它,以免因小失大,應首先努力練好那些常用的技巧。

二、自聲伴唱

一九五八年來秋,胡結續在笛子獨奏曲《我是一個兵》中,首次運用了“喉音”技巧,使該曲的演奏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不入又在笛子獨奏曲《騫馬會上》運用了“喉音”技巧。雖然變兩首曲子所表現出來的情緒、速度、節奏、調性、風格都大平相同,但也同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兩曲其所以都先後獲獎,出版、製成唱片,在全國和港澳地區流行,不能說與在該曲中成功的運用了“喉音”技巧無關。現在這一技巧已流傳開來,為笛子吹奏中的常規技巧之一。

三十多年來胡結續在長期運用這一吹奏技巧的過程中,不斷增添新的感受。80年代初,他在原“喉音”的啟示下,進而探索了另一全新的吹奏技巧——“自聲伴唱”。現把這一技巧吹奏的原理和方法,及表現力簡介如下:

“自聲伴唱”的名字,已點明瞭這一吹奏技巧的實質,它就是要求在吹奏笛子的同時(在笛子的演奏進行中),吹奏者在口腔中,發(唱)出與笛子聲音相同或不同的音。相同節奏或不同節奏的音。還能哼唱出與笛音成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八度等各種和音與簡單的復調。

此技巧雖不算很難,但不下一番功夫也難以掌握。它難就難在吹響笛子提同時,口腔哼唱出各種聲音來。倒過來講,也就是在唱出聲來的同時,要能保持自己的嘴形不變,所氣息不斷,使笛子的演奏正常進行。另外還難在它對吹奏者的音樂素養的要求提高了,音準的概念及呼吸的要求也嚴格了。特別是兩種節奏,兩個不同的旋律(對位)同時流動時,雙方都要準確無誤順利進行,則難度就更大了。以上這些都是能否掌握好‘自聲伴唱’吹奏技巧的關鍵所在。其次是對吹奏者的嗓音也有些要求,它雖不太要求嗓音的好壞,然而它卻要求嗓音能達到一般歌唱者的音域寬度。發音準確,不走(跑)調,不發尖刺的噪音。

練好這一技巧,須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級是練唱。這裡的練唱,不是要求像歌唱演員那樣,講究共鳴、位置、口形、咬字等等;也不需要大聲地唱個不停。它的練習方法是,輕輕地閉上嘴(雙脣),在口腔中哼唱出各種音高和旋律。要求把音哼唱準,節奏穩定,情緒適宜,音區的轉換自如貫。同時要通過練唱使音域儘量擴展,使之能達到十度以上。當然,音域不寬並不等於就不能吹奏和運用‘自聲伴唱’,而是說,具備寬廣的音域,就能把這一技巧吹奏和運用得更出色。

第二階段是吹唱同步練習。所謂同步練習,就是說,要練習在吹響笛子的同時,使口腔中哼(唱)出聲音來。這裡應注意的是,在口腔發音(聲)時,一定要練發“嗚”這個音,不能發“哼”的音。因為“哼”的發音共鳴是在鼻腔裡,它使氣向上提起,沒有向口外(向吹孔)的衝擊力,這樣在唱的同時就難以再吹響笛子。也難以使笛聲與唱聲協調一致。而發(唱)“嗚”的聲時,自然就會從口腔中產生一股氣流,向口外(向吹孔)衝出去,就會自然而然地使笛子不停地吹奏下去,與唱聲共同發出,糅為一體,諧和入耳。

這裡要著重指出的是,在運用自聲伴唱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吹奏口形的不變。過去不少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往往都是吹響笛子,口腔內就難唱出聲來,要唱出聲往往兩腮就要抖顫,控制不住吹奏口形的變化,致使笛子吹不響,或笛音不飽滿潤。


笛子雙音(和音)的運用和練習


為解決這個難點,學練時可採用以下辦法:

(1)笛音與伴唱要先採用同音、同度、同節奏的音來練習。

(2)先用D、E調曲笛(全按為低音5)來練習,而且要先從中音區練起(即平吹的1、2、3、4、5),逐步擴展到低音和高音區。

(3)先從吹、唱長音練起,逐步加快速度和變換節奏,吹奏旋律音調。

(4)練唱時(不吹笛子單獨哼唱時)也一定要保持吹奏笛子時的口形,以發(唱)“嗚”的音為準,並不可發(唱)“啊”、“依”、“哼”等音。

(5)注意呼吸通暢,要用胸腹聯合呼吸法。一定要避免喉頭、脖子、兩腮及雙脣的緊收去擠憋發音。這不但時身體不利,而且也難以練好這一技巧。

(6)練習要循序漸進,要先長後短,先慢後快,先中音後低音再高音,逐步進行。

(7)要量力而為,練累了稍息後再練。練習中多用心琢磨,細心巧練,不要死練硬吹。不講成效地苦練,不明確目的地拚命吹,是收不到理想效果的。

第三階段是實用練習。所謂實用練習就是練習在以後的實際運用中要經常演奏的一些實例。它的程度是無止境的,內容也是十分廣泛的。練習一般多從和音開始,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八度等,直到復調的演奏。這一步練習難度較大,沒有一番苦功,是難以如願的。

不少學生,在這階級練習中都常出現以下問題:

1、音發(唱)不準,同音同度還問題不大,特別是各種音程的和音,就常唱不準。吹、唱音不易區分,不庇和不純淨。

2、習慣的概念和錯覺,致使在吹笛的同時,難以唱確與笛音不同節奏的音。或者唱對了又難以吹準確不同的吹奏互相影響、拉扯,不能各自獨立進行。

3、吹奏對位旋律時,最難的就是各自聲部的獨立進行。其次是由於兩聲部的音高不同,所需用的氣息、嘴勁不同所以有時還會出現唱出聲來,吹不響笛子的情況。特別是笛子超吹時,而聲唱卻在低、中音區流動,這最易產生吹不響的情況。

4、練習中,有時往往由於伴唱旋律高低流動的起伏過大,致使口形發生變化,使吹奏狀態的風門不能正常,影響演奏的順利進行。

許多學生在吹奏中,凡是笛聲延長,唱聲流動的情況較易學,反過來在唱聲延長而要求笛音流動時,和吹、唱兩聲部成反向進行時就難以掌握了。形成這種規律的原因就在於如何保持吹奏氣息的充足和口形的不變。

要克服在練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這些困難,就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努力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

(2)要學習和聲與簡單復調知識。

(3)要鍛鍊自己的吹、唱不但能單獨,更能各自獨立流動的能力。

(4)加強嘴勁和氣息練習,增強自己的氣量和丹田、嘴勁的控制能力。

(5)要多練唱,努力唱準、唱熟,唱得流暢好聽。

(6)多練習哼唱在延長的同時,笛子的旋律在不斷變化著進行吹奏。

自聲伴唱是在“喉音”的啟示下探索發展的,但兩者卻區別很大。下面來談這個問題:

自聲伴唱是在“喉音”的啟示下發展而來的,但它與喉音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全新的吹奏技巧。兩種雖同屬口腔中技巧,但兩者的發音、發音的位置、發音方法、表現能力、聽覺效果,都是絕然不同的。現將兩者的區別列表對比如下:

喉音與自聲伴唱區別對照表

笛子雙音(和音)的運用和練習


自聲伴唱是一個新創的技巧。還需在實踐中不斷然地探索發展,巧妙地安排運用。在傳授的學生中,多數都能通過學習漸漸掌握,但也有極少數學生,費了很大勁也還是沒學好,節奏、音準很難達到要求。原因是吹奏者的耳朵和音樂素養差,所以,想要學好、掌握這一技巧,都需在學練這一技巧的同時,重視自己的練耳和音樂素養的提高。

在練習自聲伴唱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以下幾點:

1、每一條練習在初練時,都可分為兩步,第一步先把笛譜分別單獨練熟,之後再進行第二步吹、唱合成練習。練習開初速度要慢,要一小節一小節地來練,吹唱配合對了,弄清楚準確了再一一練下去,直到演奏出情緒來。

2、一般說要少用吐奏,要用時也應輕軟為好,最好用內吐。這樣才能使音圓潤、柔和。要切忌強硬的音頭和歷、剁手法。

3、笛聲與唱聲要同起同落(特殊藝術處理例外),不能一個地響,另一個斷了聲,既不能虎頭開始,也不能蛇尾結束。

4、要保持正確的持笛姿勢和正確的呼吸運氣方法。一般最易犯的毛病是把氣都憋到了脖子處,弄得鼓頸漲面。


笛子雙音(和音)的運用和練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