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前言

地下鐵的深處,一個角落裡閃著昏暗的燭光,一位老人站在一塊白色的幕布前,正在與圍坐在老人身邊的孩子們做遊戲。

“我來擺手影,你們來猜這是什麼生物好不好?”老人親切地向孩子們問道。

“好!”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老人擺了一個小狗的手影。

“諾薩里斯!”孩子們自告奮勇的回答道。

老人搖了搖頭:“不,其實是一隻溫順的小狗。”

老人又擺了一個小鳥的手影。

“惡魔!”孩子們又激動地跳腳。

老人無奈:“嗯...其實是一隻小鳥。”

孩子們感到疑惑“鳥是什麼?會吃人嗎?”

“不...它會飛,比惡魔小,不會吃人...早上還會叫你起床。”

孩子們對老人的回答感到非常意外。

老人隨後又擺出了大象、兔子等等不同的手影。

孩子們紛紛表示不解。

“這些都是童話裡才有的吧?”

核戰引發的“後啟示錄”浪潮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玩意”在美國試爆成功,標誌著當今世界已進入核武器時代。隨後,美國又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二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天皇作出了投降決定。雖然原子彈的威力使二戰得以提前結束,但它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嚴重的破壞,因此,愛好和平的人們呼籲:人類今後不應再使用這類武器!從那之後,核戰爭的陰霾便蒙在了每個人的心上。在此期間,核戰爭的影響也引發了許多文學創作者的聯想,就此也誕生了許多在核戰爭後,人們如何求生的後啟示錄風格作品。其中流傳度最廣的作品要數《瘋狂麥克斯》與《輻射》。而在大洋的這一邊,當然也有人在創作這一題材的作品。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瘋狂麥克斯》

德米特里·格魯克夫斯基,1979年出生於莫斯科,代表作為《地鐵2033》。《地鐵2033》是一本災難題材小說。故事發生在公元2033年,由於核戰導致整個世界都籠罩在核輻射之下,地表之上不再安全,人類幾乎絕跡,倖存者們被迫移居到莫斯科的地下鐵中生活。而故事的主角阿爾喬姆是核爆之後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某日一起突發的事件迫使阿爾喬姆踏上路途,前往其他的站臺求援,以拯救自己居住的地鐵站及人類最後的命運。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作者德米特里

2002年,小說在網絡上由德米特里自主免費發佈,作者甚至願意與讀者一通討論修改劇情走向。後來憑藉其出色的劇情與新奇的閱讀方式,吸引了全球超過300多萬的讀者。2005年,《地鐵2033》的實體小說終於有機會得以出版。而續作《地鐵2034》的實體小說更是在在2009年一經推出便奪得了俄羅斯年度暢銷小說榜首。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地鐵2033》與《地鐵2034》小說封面

4A Games的“橄欖枝”

早在《地鐵2034》出版前的2006年,一家來自烏克蘭的工作室主動找上了德米特里,他們想以《地鐵》為藍本創作一款廢土風格的遊戲,而這家工作室就是4A Games

說起4A Games這個名字你可能會感覺很陌生,但他們的幾位成員都是遊戲界如雷貫耳的人物。玩遊戲有一點年頭的玩家一定對《S.T.A.L.K.E.R(潛行者)》這個名字不會陌生,而工作室的兩位創始人都是來自此遊戲的開發商GSC Game World。對於從小就喜歡玩遊戲的德米特里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欣然接受,但要求是他也要參與到遊戲的開發中,負責遊戲的一部分劇本。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遊戲《S.T.A.L.K.E.R(潛行者)》

2010年,小說同名改編遊戲《地鐵2033》正式發售。不愧對於“戰鬥民族”這個稱呼,遊戲的質量不負眾望。作為一款線性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同時藉助4A Games自主研發的引擎4A Engine強大的畫面表現力,遊戲中儘可能還原了小說中的場景與情節,將這個末世下的莫斯科刻畫的栩栩如生,選用第一人稱視角也使遊戲的代入感大大提升。

在遊戲中,各項內容也是做得面面俱到。可自主選擇方式的戰鬥,種類複雜多樣的武器與敵人,精簡的UI設計,擬真的遊戲道具與恰到好處的恐怖元素讓不少硬核玩家大呼過癮。遊戲一經推出,便斬獲各路媒體和玩家的優秀評價,儘管有一些美中不足,但也無傷大雅。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遊戲《地鐵2033》封面

遊戲在發售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使得4A Games在《地鐵2033》發售後沒有多長的時間,便開始著手續作《地鐵:最後的曙光》的開發。在2011年的E3展上,玩家第一次與《最後的曙光》見面。遊戲依舊保持著良好的質量與氣氛渲染,讓看過的所有玩家都翹首以盼。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地鐵》系列的發行商THQ在2012年底宣佈破產,旗下的遊戲IP被悉數強制拍賣。就這樣,《地鐵》這個IP被另一家開發商Deep Sliver收入囊中,但好在沒有影響到遊戲的開發。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遊戲《地鐵:最後的曙光》

2013年中旬,《地鐵:最後的曙光》正式發售。與《地鐵2033》不同,這次續作的開發並沒有像前座那樣有原作小說打底,也沒有按照小說《地鐵2034》的劇情開發,而是延續了前作的結局之一為模板而撰寫的全新故事,並且由原作者德米特里繼續擔任腳本編劇以保證故事劇情的純正血統。

而在編寫《最後的曙光》劇情的過程中,德米特里發現自己編寫的劇情世界觀越來越龐大,僅用一部遊戲是講不完的,於是便將這多出來的部分獨立編寫成了一部新的小說,這就是《地鐵2035》。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地鐵2035》小說封面

戰火下的倔強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頓巴斯戰爭

2014年2月,烏克蘭頓巴斯戰爭爆發,局勢至今都還不明朗。同年的八月份,由4A Games開發的《地鐵:歸來》上市發售。

《地鐵:歸來》是《地鐵2033》與《地鐵:最後的曙光》的高清重置版合集,以新技術提升了遊戲畫面的同時添加了一些新的內容。重點不在於遊戲本身,最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戰火就在城市響著,他們與其他烏克蘭遊戲公司面臨著沒有國家政府,安全沒有保障,海外公司的投資受阻,開發設備與網絡頻頻出現問題,這群人不得不背井離鄉躲避戰爭,把公司搬到了地中海,就這麼硬著頭皮把遊戲做了出來。

轉眼來到三年後,在2017年的E3展上,地鐵的正統續作《地鐵:離鄉》正式公佈。誰能料想,在處境這麼艱難的條件下,4A Game居然還能堅持做遊戲。

這還不算完,這次的新作摒棄了前座的純線性FPS,變成了半開放式的FPS,這對於《地鐵》系列來說無疑是一次質的革新。儘管本質上有了質的改變,但遊戲的玩法、系統卻依舊是那麼的原汁原味,《地鐵》還是那個《地鐵》,不得不讓人感到對他們的欽佩。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遊戲《地鐵:歸來》

至今為止,《地鐵:離鄉》已經發售了一月有餘,遊戲的質量也是有目共睹,保持著以往的高水準。起初在發售之前,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發行商Deep Sliver宣佈PC版《地鐵:離去》由Epic商城限時獨佔一年,而Epic商城本身是鎖中國IP的,這就意味著要麼想玩就只能去購買昂貴的主機板,要麼就等著,曾一度惹惱了喜愛《地鐵》系列的玩家。

遊戲本身支持簡體中文卻不在中國發售,想想就覺得諷刺。但歸根究底跟遊戲與開發商無關,這是發行商自己的決策,本身處境艱難的4A Games對此也是有苦說不出。好在遊戲本身的素質足夠優秀,這場風波才這樣不了了之。

廢土之下綻放的鮮花-淺談《地鐵(Metro)》系列的前世今生

遊戲《地鐵:離鄉》

結語

不管是《地鐵》的作者,還是4A Games,他們既經歷過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又經歷過2014年的頓巴斯戰爭,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什麼是真正的戰爭,什麼是真正的廢土。

所以他們筆下的、遊戲中的廢土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栩栩如生。面對這些困難,他們並沒有抱怨,也沒有退縮,他們有著比常人更加堅韌的意志與頑強的生命,就彷彿一朵綻放於廢土中的花朵。這份對於遊戲的熱愛與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尊重與讚揚。也希望4A Games能儘快度過難關,期待今後能為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