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中多次提到狄仁傑被武則天任命為“某某道黜置使”,代天巡狩,偵破了不少大案。在劇中,狄仁傑代表皇帝,對巡視區域內的官員有升賞、處分之權,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斬後奏。那麼“黜置使”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有著怎樣的權力呢?

“黜置使”正確的說法是“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對地方進行吏治監察的代表。唐代的黜陟使制度,是一項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一、黜陟使的職責 

“黜”的意思是貶黜、降低,“陟”是指提拔、升遷。黜陟使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對其任內政績進行考察和上報,並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讓朝廷瞭解官員任內的工作成績,可以根據工作成效進行職務升遷或貶黜的長官。

"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中多次提到狄仁傑被武則天任命為“某某道黜置使”,代天巡狩,偵破了不少大案。在劇中,狄仁傑代表皇帝,對巡視區域內的官員有升賞、處分之權,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斬後奏。那麼“黜置使”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有著怎樣的權力呢?

“黜置使”正確的說法是“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對地方進行吏治監察的代表。唐代的黜陟使制度,是一項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一、黜陟使的職責 

“黜”的意思是貶黜、降低,“陟”是指提拔、升遷。黜陟使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對其任內政績進行考察和上報,並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讓朝廷瞭解官員任內的工作成績,可以根據工作成效進行職務升遷或貶黜的長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狄仁傑)

據《新唐書》載,黜陟使的工作職責是“掌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巡省天下諸州,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既要對地方官吏的吏治進行監督;又要“巡察、安撫天下各州”,對全國各地地方統治加以安撫。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六道。貞觀八年正月,唐太宗頒佈《遣使巡行天下詔》,派遣十六位黜陟使到各道監察官吏的政績。李世民要求他們“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表揚獎勵孝子節婦、賑濟鰥夫寡婦、推薦有才之人。

"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中多次提到狄仁傑被武則天任命為“某某道黜置使”,代天巡狩,偵破了不少大案。在劇中,狄仁傑代表皇帝,對巡視區域內的官員有升賞、處分之權,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斬後奏。那麼“黜置使”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有著怎樣的權力呢?

“黜置使”正確的說法是“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對地方進行吏治監察的代表。唐代的黜陟使制度,是一項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一、黜陟使的職責 

“黜”的意思是貶黜、降低,“陟”是指提拔、升遷。黜陟使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對其任內政績進行考察和上報,並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讓朝廷瞭解官員任內的工作成績,可以根據工作成效進行職務升遷或貶黜的長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狄仁傑)

據《新唐書》載,黜陟使的工作職責是“掌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巡省天下諸州,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既要對地方官吏的吏治進行監督;又要“巡察、安撫天下各州”,對全國各地地方統治加以安撫。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六道。貞觀八年正月,唐太宗頒佈《遣使巡行天下詔》,派遣十六位黜陟使到各道監察官吏的政績。李世民要求他們“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表揚獎勵孝子節婦、賑濟鰥夫寡婦、推薦有才之人。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最開始是個臨時職務,後來朝著“常設化、固定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唐朝州府數量眾多,地方官吏更是多如牛毛,如果不勝任者在任上胡作非為,會影響中央政府的統治。唐代皇帝們知道“儻有政失其宜,即萬人受弊”,所以黜陟使要觀察當地民生情況、查察地方官吏斷案的檔案、檢查官吏的日常開支是否超過標準,考察當地的民風民俗;從當地的戶口增減、墾田贏縮、賦役的薄厚、囚犯的多少、奸盜的有無、選舉的眾寡等八個方面來看吏治廉潔情況;弄清當年莊稼的收成,摸清楚當地百姓收入作為收取賦稅的依據;考察官員在救疾、賑災等方面的作為;幾乎是從全方位考察、監督地方官吏,所以對地方官吏的吏治起了很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中多次提到狄仁傑被武則天任命為“某某道黜置使”,代天巡狩,偵破了不少大案。在劇中,狄仁傑代表皇帝,對巡視區域內的官員有升賞、處分之權,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斬後奏。那麼“黜置使”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有著怎樣的權力呢?

“黜置使”正確的說法是“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對地方進行吏治監察的代表。唐代的黜陟使制度,是一項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一、黜陟使的職責 

“黜”的意思是貶黜、降低,“陟”是指提拔、升遷。黜陟使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對其任內政績進行考察和上報,並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讓朝廷瞭解官員任內的工作成績,可以根據工作成效進行職務升遷或貶黜的長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狄仁傑)

據《新唐書》載,黜陟使的工作職責是“掌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巡省天下諸州,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既要對地方官吏的吏治進行監督;又要“巡察、安撫天下各州”,對全國各地地方統治加以安撫。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六道。貞觀八年正月,唐太宗頒佈《遣使巡行天下詔》,派遣十六位黜陟使到各道監察官吏的政績。李世民要求他們“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表揚獎勵孝子節婦、賑濟鰥夫寡婦、推薦有才之人。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最開始是個臨時職務,後來朝著“常設化、固定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唐朝州府數量眾多,地方官吏更是多如牛毛,如果不勝任者在任上胡作非為,會影響中央政府的統治。唐代皇帝們知道“儻有政失其宜,即萬人受弊”,所以黜陟使要觀察當地民生情況、查察地方官吏斷案的檔案、檢查官吏的日常開支是否超過標準,考察當地的民風民俗;從當地的戶口增減、墾田贏縮、賦役的薄厚、囚犯的多少、奸盜的有無、選舉的眾寡等八個方面來看吏治廉潔情況;弄清當年莊稼的收成,摸清楚當地百姓收入作為收取賦稅的依據;考察官員在救疾、賑災等方面的作為;幾乎是從全方位考察、監督地方官吏,所以對地方官吏的吏治起了很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有唐一代,黜陟使名稱雖有改動,比如稱過巡察使、採訪處置使等,但職能都沒有變。

安史之亂後,唐朝地方行政體制有所調整,由州縣兩級變為道州縣三級,地方上的觀察使多由藩鎮節度使兼任,負責所管轄地區的政務和行政監察。中央派出的黜陟使和藩鎮節度使兼任的觀察使對地方的監察是並列的,直到唐德宗之後,統一為觀察使,由觀察使行使行政監察職能。

二、黜陟使的任務

唐朝廷對黜陟使的選任,一般在朝廷擔任五品以上的官員,能做到“抗詞直筆,不憚權豪,仁恕為懷”的,才能擔任黜陟使。

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很注重任用黜陟使來加強對官吏的監督和管理。開元二十年(733),玄宗頒佈《遣使黜陟諸道敕》,規定了黜陟使監察官吏的標準,規定黜陟使可以對“貪冒贓私,及犯名教,或衰老疾病,或無政理者”立即停職並上報;那些“為政尤異者”,則大力表彰和宣傳。

"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中多次提到狄仁傑被武則天任命為“某某道黜置使”,代天巡狩,偵破了不少大案。在劇中,狄仁傑代表皇帝,對巡視區域內的官員有升賞、處分之權,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斬後奏。那麼“黜置使”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有著怎樣的權力呢?

“黜置使”正確的說法是“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對地方進行吏治監察的代表。唐代的黜陟使制度,是一項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一、黜陟使的職責 

“黜”的意思是貶黜、降低,“陟”是指提拔、升遷。黜陟使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對其任內政績進行考察和上報,並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讓朝廷瞭解官員任內的工作成績,可以根據工作成效進行職務升遷或貶黜的長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狄仁傑)

據《新唐書》載,黜陟使的工作職責是“掌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巡省天下諸州,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既要對地方官吏的吏治進行監督;又要“巡察、安撫天下各州”,對全國各地地方統治加以安撫。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六道。貞觀八年正月,唐太宗頒佈《遣使巡行天下詔》,派遣十六位黜陟使到各道監察官吏的政績。李世民要求他們“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表揚獎勵孝子節婦、賑濟鰥夫寡婦、推薦有才之人。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最開始是個臨時職務,後來朝著“常設化、固定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唐朝州府數量眾多,地方官吏更是多如牛毛,如果不勝任者在任上胡作非為,會影響中央政府的統治。唐代皇帝們知道“儻有政失其宜,即萬人受弊”,所以黜陟使要觀察當地民生情況、查察地方官吏斷案的檔案、檢查官吏的日常開支是否超過標準,考察當地的民風民俗;從當地的戶口增減、墾田贏縮、賦役的薄厚、囚犯的多少、奸盜的有無、選舉的眾寡等八個方面來看吏治廉潔情況;弄清當年莊稼的收成,摸清楚當地百姓收入作為收取賦稅的依據;考察官員在救疾、賑災等方面的作為;幾乎是從全方位考察、監督地方官吏,所以對地方官吏的吏治起了很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有唐一代,黜陟使名稱雖有改動,比如稱過巡察使、採訪處置使等,但職能都沒有變。

安史之亂後,唐朝地方行政體制有所調整,由州縣兩級變為道州縣三級,地方上的觀察使多由藩鎮節度使兼任,負責所管轄地區的政務和行政監察。中央派出的黜陟使和藩鎮節度使兼任的觀察使對地方的監察是並列的,直到唐德宗之後,統一為觀察使,由觀察使行使行政監察職能。

二、黜陟使的任務

唐朝廷對黜陟使的選任,一般在朝廷擔任五品以上的官員,能做到“抗詞直筆,不憚權豪,仁恕為懷”的,才能擔任黜陟使。

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很注重任用黜陟使來加強對官吏的監督和管理。開元二十年(733),玄宗頒佈《遣使黜陟諸道敕》,規定了黜陟使監察官吏的標準,規定黜陟使可以對“貪冒贓私,及犯名教,或衰老疾病,或無政理者”立即停職並上報;那些“為政尤異者”,則大力表彰和宣傳。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中央政府根據黜陟使上報情況考察之後對官吏進行獎懲,六品已下的官吏不必廷議,按照黜陟使的上報執行。五品以上的,中央政府再專門派人再次考察。黜陟使如果徇私舞弊,不僅要根據法令定罪,還會被通報天下,以示警誡。可見黜陟使對自己對官吏的考察情況和舉薦行為也要承擔其後果,如果考察到其所舉薦的官吏政績不屬實,那麼黜陟使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三、黜陟使的作用

黜陟使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通過對官吏的考察,將其吏治情況上奏,使上級主管人事任命的官吏能知道州縣地方官吏的表現,以便對其進行升遷或貶黜。這個制度促進了優秀人才的選拔,對官吏的監督、政績的取得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宗神龍年間,黜陟使路敬潛發現青州刺史尹思貞勸課農桑,治理有方,便上表推薦,尹思貞後來果然成為中宗時的名臣。開元年間,元德秀治理有方,黜陟使上奏政績,元德秀也因此升官。

 

"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中多次提到狄仁傑被武則天任命為“某某道黜置使”,代天巡狩,偵破了不少大案。在劇中,狄仁傑代表皇帝,對巡視區域內的官員有升賞、處分之權,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斬後奏。那麼“黜置使”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有著怎樣的權力呢?

“黜置使”正確的說法是“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對地方進行吏治監察的代表。唐代的黜陟使制度,是一項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一、黜陟使的職責 

“黜”的意思是貶黜、降低,“陟”是指提拔、升遷。黜陟使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對其任內政績進行考察和上報,並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讓朝廷瞭解官員任內的工作成績,可以根據工作成效進行職務升遷或貶黜的長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狄仁傑)

據《新唐書》載,黜陟使的工作職責是“掌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巡省天下諸州,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既要對地方官吏的吏治進行監督;又要“巡察、安撫天下各州”,對全國各地地方統治加以安撫。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六道。貞觀八年正月,唐太宗頒佈《遣使巡行天下詔》,派遣十六位黜陟使到各道監察官吏的政績。李世民要求他們“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表揚獎勵孝子節婦、賑濟鰥夫寡婦、推薦有才之人。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最開始是個臨時職務,後來朝著“常設化、固定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唐朝州府數量眾多,地方官吏更是多如牛毛,如果不勝任者在任上胡作非為,會影響中央政府的統治。唐代皇帝們知道“儻有政失其宜,即萬人受弊”,所以黜陟使要觀察當地民生情況、查察地方官吏斷案的檔案、檢查官吏的日常開支是否超過標準,考察當地的民風民俗;從當地的戶口增減、墾田贏縮、賦役的薄厚、囚犯的多少、奸盜的有無、選舉的眾寡等八個方面來看吏治廉潔情況;弄清當年莊稼的收成,摸清楚當地百姓收入作為收取賦稅的依據;考察官員在救疾、賑災等方面的作為;幾乎是從全方位考察、監督地方官吏,所以對地方官吏的吏治起了很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有唐一代,黜陟使名稱雖有改動,比如稱過巡察使、採訪處置使等,但職能都沒有變。

安史之亂後,唐朝地方行政體制有所調整,由州縣兩級變為道州縣三級,地方上的觀察使多由藩鎮節度使兼任,負責所管轄地區的政務和行政監察。中央派出的黜陟使和藩鎮節度使兼任的觀察使對地方的監察是並列的,直到唐德宗之後,統一為觀察使,由觀察使行使行政監察職能。

二、黜陟使的任務

唐朝廷對黜陟使的選任,一般在朝廷擔任五品以上的官員,能做到“抗詞直筆,不憚權豪,仁恕為懷”的,才能擔任黜陟使。

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很注重任用黜陟使來加強對官吏的監督和管理。開元二十年(733),玄宗頒佈《遣使黜陟諸道敕》,規定了黜陟使監察官吏的標準,規定黜陟使可以對“貪冒贓私,及犯名教,或衰老疾病,或無政理者”立即停職並上報;那些“為政尤異者”,則大力表彰和宣傳。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中央政府根據黜陟使上報情況考察之後對官吏進行獎懲,六品已下的官吏不必廷議,按照黜陟使的上報執行。五品以上的,中央政府再專門派人再次考察。黜陟使如果徇私舞弊,不僅要根據法令定罪,還會被通報天下,以示警誡。可見黜陟使對自己對官吏的考察情況和舉薦行為也要承擔其後果,如果考察到其所舉薦的官吏政績不屬實,那麼黜陟使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三、黜陟使的作用

黜陟使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通過對官吏的考察,將其吏治情況上奏,使上級主管人事任命的官吏能知道州縣地方官吏的表現,以便對其進行升遷或貶黜。這個制度促進了優秀人才的選拔,對官吏的監督、政績的取得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宗神龍年間,黜陟使路敬潛發現青州刺史尹思貞勸課農桑,治理有方,便上表推薦,尹思貞後來果然成為中宗時的名臣。開元年間,元德秀治理有方,黜陟使上奏政績,元德秀也因此升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武則天時期,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當時狄仁傑被人誣告,閻立本瞭解真相後,認為狄仁傑是清白的,並且是一名傑出的人才,向則天推薦,並授命仁杰任幷州都督法曹,後來狄仁傑也成為大唐名相。所以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 》中,狄仁傑對閻立本充滿了感激之情,將他稱作老師。

狄仁傑自己也曾擔任過隴右道黜陟使。當時的河西節度使蓋嘉運依託權勢,行為非法,並且想將別人的功勞佔為己有。狄仁傑不畏權勢,上奏彈劾,蓋嘉運被降職為太守。狄仁傑在這方面很好的繼承了老師閻立本的衣缽。

"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中多次提到狄仁傑被武則天任命為“某某道黜置使”,代天巡狩,偵破了不少大案。在劇中,狄仁傑代表皇帝,對巡視區域內的官員有升賞、處分之權,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斬後奏。那麼“黜置使”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有著怎樣的權力呢?

“黜置使”正確的說法是“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對地方進行吏治監察的代表。唐代的黜陟使制度,是一項監察制度,是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政績進行考察,決定對官員升遷或貶黜的依據。

一、黜陟使的職責 

“黜”的意思是貶黜、降低,“陟”是指提拔、升遷。黜陟使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對其任內政績進行考察和上報,並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讓朝廷瞭解官員任內的工作成績,可以根據工作成效進行職務升遷或貶黜的長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狄仁傑)

據《新唐書》載,黜陟使的工作職責是“掌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巡省天下諸州,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既要對地方官吏的吏治進行監督;又要“巡察、安撫天下各州”,對全國各地地方統治加以安撫。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六道。貞觀八年正月,唐太宗頒佈《遣使巡行天下詔》,派遣十六位黜陟使到各道監察官吏的政績。李世民要求他們“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表揚獎勵孝子節婦、賑濟鰥夫寡婦、推薦有才之人。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黜陟使最開始是個臨時職務,後來朝著“常設化、固定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唐朝州府數量眾多,地方官吏更是多如牛毛,如果不勝任者在任上胡作非為,會影響中央政府的統治。唐代皇帝們知道“儻有政失其宜,即萬人受弊”,所以黜陟使要觀察當地民生情況、查察地方官吏斷案的檔案、檢查官吏的日常開支是否超過標準,考察當地的民風民俗;從當地的戶口增減、墾田贏縮、賦役的薄厚、囚犯的多少、奸盜的有無、選舉的眾寡等八個方面來看吏治廉潔情況;弄清當年莊稼的收成,摸清楚當地百姓收入作為收取賦稅的依據;考察官員在救疾、賑災等方面的作為;幾乎是從全方位考察、監督地方官吏,所以對地方官吏的吏治起了很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有唐一代,黜陟使名稱雖有改動,比如稱過巡察使、採訪處置使等,但職能都沒有變。

安史之亂後,唐朝地方行政體制有所調整,由州縣兩級變為道州縣三級,地方上的觀察使多由藩鎮節度使兼任,負責所管轄地區的政務和行政監察。中央派出的黜陟使和藩鎮節度使兼任的觀察使對地方的監察是並列的,直到唐德宗之後,統一為觀察使,由觀察使行使行政監察職能。

二、黜陟使的任務

唐朝廷對黜陟使的選任,一般在朝廷擔任五品以上的官員,能做到“抗詞直筆,不憚權豪,仁恕為懷”的,才能擔任黜陟使。

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很注重任用黜陟使來加強對官吏的監督和管理。開元二十年(733),玄宗頒佈《遣使黜陟諸道敕》,規定了黜陟使監察官吏的標準,規定黜陟使可以對“貪冒贓私,及犯名教,或衰老疾病,或無政理者”立即停職並上報;那些“為政尤異者”,則大力表彰和宣傳。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中央政府根據黜陟使上報情況考察之後對官吏進行獎懲,六品已下的官吏不必廷議,按照黜陟使的上報執行。五品以上的,中央政府再專門派人再次考察。黜陟使如果徇私舞弊,不僅要根據法令定罪,還會被通報天下,以示警誡。可見黜陟使對自己對官吏的考察情況和舉薦行為也要承擔其後果,如果考察到其所舉薦的官吏政績不屬實,那麼黜陟使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三、黜陟使的作用

黜陟使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通過對官吏的考察,將其吏治情況上奏,使上級主管人事任命的官吏能知道州縣地方官吏的表現,以便對其進行升遷或貶黜。這個制度促進了優秀人才的選拔,對官吏的監督、政績的取得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宗神龍年間,黜陟使路敬潛發現青州刺史尹思貞勸課農桑,治理有方,便上表推薦,尹思貞後來果然成為中宗時的名臣。開元年間,元德秀治理有方,黜陟使上奏政績,元德秀也因此升官。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武則天時期,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當時狄仁傑被人誣告,閻立本瞭解真相後,認為狄仁傑是清白的,並且是一名傑出的人才,向則天推薦,並授命仁杰任幷州都督法曹,後來狄仁傑也成為大唐名相。所以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 》中,狄仁傑對閻立本充滿了感激之情,將他稱作老師。

狄仁傑自己也曾擔任過隴右道黜陟使。當時的河西節度使蓋嘉運依託權勢,行為非法,並且想將別人的功勞佔為己有。狄仁傑不畏權勢,上奏彈劾,蓋嘉運被降職為太守。狄仁傑在這方面很好的繼承了老師閻立本的衣缽。

狄仁傑屢次擔任過的“黜陟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兒?

唐朝中後期實行兩稅法,各種賦稅名目繁雜,這時的黜陟使按照人丁、財產等具體情況來制定稅額,並負責檢查稅法的實施情況,對唐朝的財政起了重要作用。

總體來說,黜陟使制度加強中央對地方官吏的吏治進行監督,對地方上優秀人才進行選拔、能代表中央安撫百姓,都些都有利於唐代地方的穩定和統治,所以黜陟使制度是唐代一種成功的制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