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地球知識局——蘇聯航天事故

NO.996-蘇聯航天事故

作者:斑馬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人類航空史上充滿了犧牲和悲劇,這和陣營無關,只源自科學和人體的脆弱。比如在蘇聯,儘管宣傳上航天成就滿滿,但其實他們遇到的問題也不少,很多宇航員因此喪命。當然這也帶來了航天技術的進步,讓後來者更加安全。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倒下的宇航員》雕塑及犧牲宇航員紀念牌

(圖片來自wikipedia)

出師未捷身先死

蘇聯的載人航天事業起步於1957年,他們從3000名候選對象中優中選優出6個人作為第一批航天員,還在莫斯科郊外修建了宇航員訓練中心(現以“加加林”為名)。

或許可以找一位在莫斯科的同學出一篇親歷記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過去幾十年,在火箭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的帶領下,蘇聯航天高歌猛進: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月球探測器都是蘇聯獨一份的榮耀,現在人們對於“太空第一人”的桂冠也是志在必得。

世界人民永遠記著他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在進行了幾次成功的無人飛行試驗後,蘇聯準備在1960年的十月革命節(11月7日)發射首架“東方”號載人宇宙飛船。但沒想到1960年10月24日,“東方”號飛船的運載火箭突然發生了爆炸,當場炸死54人,其中包括陸軍元帥米特魯番·尼德林,第一次載人航天計劃不得不暫停。

現在仍在紀念這這場發生在拜科努爾的災難

(圖片來自wikipedia@Yuriy75)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第二年3月23日,宇航員邦達連科正在密封艙中進行為期十餘天的地面訓練。為了保證其身體健康,密封艙內被灌注了足夠的純氧,但邦達連科將沾滿酒精的棉球掉在了電烤爐上,火球立刻吞噬了整個艙室,邦達連科搶救不及,當場去世。

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不斷推動著蘇聯航天系統對安全性的改良,這才有了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順利升入地球軌道的人類壯舉。

加加林成為永載史冊的英雄

而之前犧牲的戰友也不應被人類遺忘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東方號飛船之後,蘇聯研製了第二代宇宙飛船,分別是上升一號與上升二號。1965年3月18日,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在上升2號飛行期間實現了12分鐘的出艙行走,成為太空行走第一人。

再次深深刺激了美帝的神經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聯盟號則是蘇聯的第三代載人飛船。1967年4月23日聯盟1號發射升空,上面只搭載著宇航員科馬洛夫一人。按照計劃,聯盟2號將在第二天搭載兩名宇航員升空,與聯盟1號交會對接。

不過,聯盟1號進入太空後便狀況不斷:左側太陽能帆板未能自動展開,導航系統也出現故障,當飛到第13圈時,飛船的自動平衡系統竟然徹底陷入了癱瘓。危難關頭,地面控制中心決定讓科馬洛夫手動操縱返航。

前排左一就是科馬洛夫同志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科馬洛夫頂住巨大的壓力,調整飛船姿態,啟動制動發動機,終於使聯盟1號開始降落。但在下降到7000米時,魔鬼再次降臨,降落傘無論如何都無法彈出。一系列的故障使返回艙以40米/秒的速度砸在地面上,飛船和科馬洛夫在火焰和壓力中,化為了一體……。

這位烈士的故事令所有人落淚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此後,返回艙的降落傘彈出裝置才得到了改進,讓後來的宇航員能平安返回家鄉。

星空猶有未歸人

1971年4月19日,蘇聯用質子號火箭發射了世界第一個空間站“禮炮1號”。這是蘇聯對美國的彎道超車,終於一雪登月失敗的前恥。它也是太空探索的偉大進步,為人類在太空中生活奠定了基礎。

超級大國之間的強大比拼

也可以促進者人類的進步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同年6月6日,載有多勃羅沃爾斯基、帕查耶夫和沃爾科夫的聯盟11號發射升空,與禮炮1號成功對接。

宇航員在空間站工作了24天,完成了100多項科學實驗後,飛船踏上了回家的旅途——然而是黑色的歸途。在迴歸的過程中,返回艙在與軌道艙分離時,壓力閥被震開了一個小口,艙內寶貴的氧氣瞬間就洩露一空,隨之而來的則是恐怖的真空。

聯盟11號與禮炮1號對接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沒有穿著宇航服的宇航員們直接暴露在零氣壓中,他們的體液開始沸騰,肺部也突然爆裂,全身的血管破裂導致了嚴重出血和失聰、失明。

6月30日,返回艙降落在預定著陸區,前來歡迎的人們卻發現英雄已經變成了觸目驚心的屍體。

聯盟號11名船員的蘇聯紀念郵票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不穿宇航服顯然是這次事故造成死亡的主因,然而這並不是宇航員的錯。聯盟號飛船原本只能供兩人乘坐,但這是一次長期任務,兩個人不太夠用,於是蘇聯宇航局打算塞三個人進去。方法只能是不穿厚重的宇航服,改穿輕便的運動服。在進行了艙室的一些調整後,宇航局承諾這樣萬無一失。

悲劇發生後,蘇聯對聯盟號系列飛船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進。而且限制每次任務只允許搭載兩位宇航員,並規定在發射和返回過程中都必須穿上宇航服。美國也引以為戒,改進了當時存在安全隱患的航天條例。

人的生命終於被擺到比太空競賽的虛名更重要的位置上來。

不然也不可能建得這麼大

(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雄關漫道真如鐵

雖說在太空競賽後期,人們已經吸取了大量血的教訓,做好了相應的防護工作,但上天的事很難做到萬無一失,宇航員的死裡逃生之旅仍然難以避免。從火箭在發射架上被豎起,到飛船航行宇宙,再到返回地球,危險無時不刻不在窺伺著宇航員。

上文提到的“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在準備返回飛船時,航天服竟然開始膨脹變形。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消耗了5.4公斤體重,花了8分鐘才回到艙內。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返回地球時,上升2號還經歷了自動返回導航系統失效、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不暢等麻煩,好在指令長別列亞耶夫技(吉)術(星)過(高)硬(照),手動操縱系統駕駛飛船返回。不過——返回艙竟然落到了西伯利亞的森林裡,偏離預定位置2000多公里,兩位宇航員在嚴寒中捱了兩天才獲救。

1969年1月16日,聯盟4號與聯盟5號對接成功,實現了世界上第一次載人飛船對接,完成了馬卡洛夫未竟的任務。之後,沃雷諾夫駕駛聯盟5號返回地球。

示意圖

(圖片來自wikipedia@Lunokhod 2)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然而在準備進入大氣層時,服務艙未能及時分離,導致返回艙無法將隔熱底正確地對準前方,只能靠薄壁來對抗極端高溫。所幸在高溫和強震下,帶著糊味的返回艙終於擺脫了服務艙,得以調整為正確姿態。

完成地接需要出艙操作,也是風險很大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之後,聯盟5號的減速降落傘和制動發動機也出現了問題,最後幾乎成了硬著陸,沃雷諾夫牙齒都被震掉了幾顆,滿臉鮮血。可憐又命大的沃雷諾夫還偏離了預定著陸區,落在了茫茫大山裡,獨自在荒野雪地中跋涉了幾公里才獲救。

1975年4月5日,運載聯盟18A飛船的火箭上升到144公里的高空時,因制導系統發生故障,飛船在空中翻滾。這時候逃逸塔和整流罩已經從火箭上分離,飛船隻好拿出保命絕招,啟動自動逃逸程序使返回艙與飛船分離。宇航員雖然經歷了高達21.3g的過載,但總算在西伯利亞西部山區安全著陸。

1983年9月26日,聯盟T-10A飛船發射前,一個火箭助推器發生了嚴重燃料洩漏,發射塔上燃起熊熊大火。要命的是,控制逃逸塔自動啟動的線路竟然被燒燬,必須使用備用的手動方式啟動逃逸塔。幸運的是,手動啟動的流程最終還是趕在火箭完全爆炸前得以執行完畢。逃逸塔飛離火箭6秒後,大爆炸發生了,20小時後火情才被控制住。

親眼看到這個教訓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俄羅斯載人航天也發生過九死一生的險情。去年10月11日,搭載美俄兩國宇航員去往國際空間站的“聯盟MS-10”飛船在發射過程中遭遇故障。此時的火箭已經起飛123秒,逃逸塔已經與火箭分離,幫助飛船脫險的重任只好交給包裹飛船的整流罩上佈置的四個發動機來完成。首次實戰的整流罩分離發動機也不辱使命,把宇航員安全帶回地面。

聯盟MS-10飛船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可以看出,聯盟11號事件後的聯盟系列飛船的可靠性還是比較高的,科研人員為“成功逃命”設置了一道道保險:在發射前至火箭起飛後約120秒,由逃逸塔提供逃逸動力。之後,逃逸塔與火箭分離,生命可以交給整流罩上的四臺逃逸發動機。而整流罩分離後,就只能拜託飛船自身的發動機了。

不過也可能出現其他問題

比如逃逸塔無故啟動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不過,飛上天了也不能掉以輕心。1977年12月11日,聯盟26號與禮炮6號空間站對接時,宇航員羅曼年科未經地面控制中心允許,擅自出艙,這冒失鬼還沒系安全帶。萬幸格列奇科拉住了他的雙腳,才沒有漂出船艙、流浪太空。真是飛行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拜科努爾黃沙滾滾,普列謝茨克朔風勁吹,北極熊依然在寂靜的星空下緩緩前行。在這條孤獨又喧鬧,榮耀無比又灰頭土臉,急功近利又有益於全人類的太空探索之路上,北極熊還將繼續走下去。希望為偉大的航天事業犧牲的宇航員和技術人員們,能夠魂歸星辰大海。祝未來的星途,繁花盛開,不再有鮮血和葬禮。

拜科努爾要一直上天...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上個天,蘇聯出了這麼多事故 | 地球知識局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