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之後,再開始運行風洞,用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來模擬斑頭雁們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式開始實驗之後,挑戰卻來了。

斑頭雁們剛被放進空洞,這些長時間在封閉無風的空間裡飛習慣了的鳥兒們,突然到了迎風而來的“模擬高海拔自然環境”,斑頭雁們突然手足無措,在被風洞的人造風吹到一臉懵逼之後,不少斑頭雁拔腿就跑,整個風洞裡亂成一團……

這是斑頭雁風洞實驗開始之後,遇到的少有的挫折了。為

了讓斑頭雁們習慣自然環境中迎風飛翔的感覺,Meir教授這位代理鳥媽媽騎著摩托,帶著斑頭雁孩子在路上飛馳,讓它們習慣迎風飛翔的感覺…..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之後,再開始運行風洞,用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來模擬斑頭雁們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式開始實驗之後,挑戰卻來了。

斑頭雁們剛被放進空洞,這些長時間在封閉無風的空間裡飛習慣了的鳥兒們,突然到了迎風而來的“模擬高海拔自然環境”,斑頭雁們突然手足無措,在被風洞的人造風吹到一臉懵逼之後,不少斑頭雁拔腿就跑,整個風洞裡亂成一團……

這是斑頭雁風洞實驗開始之後,遇到的少有的挫折了。為

了讓斑頭雁們習慣自然環境中迎風飛翔的感覺,Meir教授這位代理鳥媽媽騎著摩托,帶著斑頭雁孩子在路上飛馳,讓它們習慣迎風飛翔的感覺…..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之後,再開始運行風洞,用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來模擬斑頭雁們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式開始實驗之後,挑戰卻來了。

斑頭雁們剛被放進空洞,這些長時間在封閉無風的空間裡飛習慣了的鳥兒們,突然到了迎風而來的“模擬高海拔自然環境”,斑頭雁們突然手足無措,在被風洞的人造風吹到一臉懵逼之後,不少斑頭雁拔腿就跑,整個風洞裡亂成一團……

這是斑頭雁風洞實驗開始之後,遇到的少有的挫折了。為

了讓斑頭雁們習慣自然環境中迎風飛翔的感覺,Meir教授這位代理鳥媽媽騎著摩托,帶著斑頭雁孩子在路上飛馳,讓它們習慣迎風飛翔的感覺…..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實驗挑戰之後,19只斑頭雁們再一次進入了承載科學使命的風洞。

這一次,它們在感受到迎面而來的風之後,很快就揮動翅膀飛了起來…..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之後,再開始運行風洞,用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來模擬斑頭雁們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式開始實驗之後,挑戰卻來了。

斑頭雁們剛被放進空洞,這些長時間在封閉無風的空間裡飛習慣了的鳥兒們,突然到了迎風而來的“模擬高海拔自然環境”,斑頭雁們突然手足無措,在被風洞的人造風吹到一臉懵逼之後,不少斑頭雁拔腿就跑,整個風洞裡亂成一團……

這是斑頭雁風洞實驗開始之後,遇到的少有的挫折了。為

了讓斑頭雁們習慣自然環境中迎風飛翔的感覺,Meir教授這位代理鳥媽媽騎著摩托,帶著斑頭雁孩子在路上飛馳,讓它們習慣迎風飛翔的感覺…..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實驗挑戰之後,19只斑頭雁們再一次進入了承載科學使命的風洞。

這一次,它們在感受到迎面而來的風之後,很快就揮動翅膀飛了起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第一次實驗的效果就非常驚人,Meir教授和同事們很快發現,實驗中85%的斑頭雁都能飛到海拔5500米的環境。

而其中40%的斑頭雁,似乎很享受在高海拔低氧環境中的飛翔,它們甚至在相當於海拔9000米的低氧低壓環境裡,還在自如地撲騰著翅膀。

而海拔9000米,已經是有史以來,人類所探測到的斑頭雁的最高飛行高度。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之後,再開始運行風洞,用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來模擬斑頭雁們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式開始實驗之後,挑戰卻來了。

斑頭雁們剛被放進空洞,這些長時間在封閉無風的空間裡飛習慣了的鳥兒們,突然到了迎風而來的“模擬高海拔自然環境”,斑頭雁們突然手足無措,在被風洞的人造風吹到一臉懵逼之後,不少斑頭雁拔腿就跑,整個風洞裡亂成一團……

這是斑頭雁風洞實驗開始之後,遇到的少有的挫折了。為

了讓斑頭雁們習慣自然環境中迎風飛翔的感覺,Meir教授這位代理鳥媽媽騎著摩托,帶著斑頭雁孩子在路上飛馳,讓它們習慣迎風飛翔的感覺…..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實驗挑戰之後,19只斑頭雁們再一次進入了承載科學使命的風洞。

這一次,它們在感受到迎面而來的風之後,很快就揮動翅膀飛了起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第一次實驗的效果就非常驚人,Meir教授和同事們很快發現,實驗中85%的斑頭雁都能飛到海拔5500米的環境。

而其中40%的斑頭雁,似乎很享受在高海拔低氧環境中的飛翔,它們甚至在相當於海拔9000米的低氧低壓環境裡,還在自如地撲騰著翅膀。

而海拔9000米,已經是有史以來,人類所探測到的斑頭雁的最高飛行高度。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隨著斑頭雁在“模擬高海拔”風洞裡的展翅飛翔,它們的心跳,氧氣消耗,二氧化碳產生量,以及血液的溫度,都被傳到了相關的儀器上。

Meir教授和同事們經過對比分析,立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在8000米的高海拔環境飛行時,斑頭雁們處在低氧的稀薄空氣中,而心跳卻和在低海拔時的數據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在高海拔環境飛行時,斑頭雁們體內血液的溫度竟然也隨之降低了,新陳代謝也在相應變慢。

Meir教授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血液的溫度降低了,而心跳又沒有加快,這意味著它們的身體裡依舊有足夠的氧氣。我們由此可以假設,當處於高海拔時,它們的血液搬運氧氣的能力會大大增加。”

“而數據也表明,當它們在氧氣供給有限的情況下,身體的代謝能力也會隨之相應降低。”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之後,再開始運行風洞,用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來模擬斑頭雁們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式開始實驗之後,挑戰卻來了。

斑頭雁們剛被放進空洞,這些長時間在封閉無風的空間裡飛習慣了的鳥兒們,突然到了迎風而來的“模擬高海拔自然環境”,斑頭雁們突然手足無措,在被風洞的人造風吹到一臉懵逼之後,不少斑頭雁拔腿就跑,整個風洞裡亂成一團……

這是斑頭雁風洞實驗開始之後,遇到的少有的挫折了。為

了讓斑頭雁們習慣自然環境中迎風飛翔的感覺,Meir教授這位代理鳥媽媽騎著摩托,帶著斑頭雁孩子在路上飛馳,讓它們習慣迎風飛翔的感覺…..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實驗挑戰之後,19只斑頭雁們再一次進入了承載科學使命的風洞。

這一次,它們在感受到迎面而來的風之後,很快就揮動翅膀飛了起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第一次實驗的效果就非常驚人,Meir教授和同事們很快發現,實驗中85%的斑頭雁都能飛到海拔5500米的環境。

而其中40%的斑頭雁,似乎很享受在高海拔低氧環境中的飛翔,它們甚至在相當於海拔9000米的低氧低壓環境裡,還在自如地撲騰著翅膀。

而海拔9000米,已經是有史以來,人類所探測到的斑頭雁的最高飛行高度。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隨著斑頭雁在“模擬高海拔”風洞裡的展翅飛翔,它們的心跳,氧氣消耗,二氧化碳產生量,以及血液的溫度,都被傳到了相關的儀器上。

Meir教授和同事們經過對比分析,立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在8000米的高海拔環境飛行時,斑頭雁們處在低氧的稀薄空氣中,而心跳卻和在低海拔時的數據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在高海拔環境飛行時,斑頭雁們體內血液的溫度竟然也隨之降低了,新陳代謝也在相應變慢。

Meir教授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血液的溫度降低了,而心跳又沒有加快,這意味著它們的身體裡依舊有足夠的氧氣。我們由此可以假設,當處於高海拔時,它們的血液搬運氧氣的能力會大大增加。”

“而數據也表明,當它們在氧氣供給有限的情況下,身體的代謝能力也會隨之相應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在高海拔缺氧環境中,氧氣搬運能力增強,加上新陳代謝能力相應降低,這一升一降,讓飛翔在8000多米的斑頭雁,自動切換到了高海拔適應模式,

因此,它們在飛躍喜馬拉雅山的時候,才能無比自如地,身體不疲倦,心跳不加速,一個大氣不喘地飛躍我們大多數人類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屋脊。

"

太史公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這絕不是一句虛言,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統指代雁亞科鳥類,在遙遠的時代,人們對大雁這類鳥的強大飛行能力就有了深刻的認知,然而鮮少有人瞭解,雁亞科鳥類的飛行能力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當屬斑頭雁,它們在遷徙途中,能飛躍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飛行高度竟達到9000米,堪稱地球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也是無可匹敵的,地球上飛翔能力最為逆天的動物之一!

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從空氣稀薄的雪山之巔輕鬆掠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甚至在這樣的高空中一邊飛翔,一邊鳴叫....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人類知曉斑頭雁逆天的飛行能力,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很多年以前,不少活躍於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家們,就宣稱他們看見一些大雁一樣的鳥類從那些險要的頂峰飛過。

1953年,探險家George Lowe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以上的死亡區域親眼目睹了它們的身影。

之後的一些年,科學家們抓到了一些斑頭雁,在它們身上裝上設備做了追蹤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平均飛行高度達到了7,290米。

之後,科學家們又陸陸續續通過測驗獲得數據,發現斑頭雁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9000米,直逼大型客機飛行的平流層海拔高度。

從這幅圖可以直觀看到斑頭雁的飛行能力,它僅僅排在有時候會撞上客機的非洲黑白禿鷲之下(飛行高度達10000米),並常年挑戰海拔8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雖然人類記錄的數據不斷刷新斑頭雁的飛行高度,但是對於斑頭雁坐擁逆天飛行能力的原因,人們卻知之甚少。

要知道,在海拔9000的高空,空氣無比稀薄,氣壓也低得出奇,攀登珠峰的人類根本不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長時間停留,斑頭雁是如何做到輕鬆飛躍珠峰的?

之前有一些科學家作出過一些猜測,認為斑頭雁或許進化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理機制。

直到不久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長期實驗的成果,才算真正揭開了斑頭雁逆天飛行的祕密!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Jessica Meir教授一直對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著迷,為了揭開背後的祕密,她首先買了19個斑頭雁蛋。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她將這19只斑頭雁從蛋開始孵化,之後Meir教授將一直照顧它們到成年。

這一期間,Meir教授必須全神貫注,確保在孵化那一天到來時,小斑頭雁們破殼而出時,第一個見到的是她本人。

因為根據鳥類的天性,出生時見到的第一個活物,將會被它們認為是母親,Meir教授主動當起小斑頭雁們的養母責任,就是為日後訓練小斑頭雁們按自己的要求進行實驗。

小傢伙們一個接一個地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斑頭雁和小鴨子一樣,都長著黃色的毛,Meir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給它們佩戴上穿戴設備和頭盔,讓它們先習慣穿戴設備,以便科學家們從小就開始記錄它們的生理數據。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等它們稍大一點,Meir教授開始帶著它們到戶外,開始鍛鍊簡單的飛行能力。

之後,Meir教授和同事們開始訓練斑頭雁們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以便它們適應將來的實驗測試。一開始,小斑頭雁們並不是很適應,不過慢慢地,它們也習慣了在封閉的空間裡飛行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習慣了穿戴設備和頭盔,又習慣了在封閉空間裡飛行,似乎可以開始實驗了。

Meir教授和同事們早就想好了,用風洞模擬海拔8000多米的山頂,將風洞裡的空氣抽掉一些,讓空氣變得稀薄,氣壓也隨之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之後,再開始運行風洞,用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來模擬斑頭雁們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

萬萬沒想到的是,正式開始實驗之後,挑戰卻來了。

斑頭雁們剛被放進空洞,這些長時間在封閉無風的空間裡飛習慣了的鳥兒們,突然到了迎風而來的“模擬高海拔自然環境”,斑頭雁們突然手足無措,在被風洞的人造風吹到一臉懵逼之後,不少斑頭雁拔腿就跑,整個風洞裡亂成一團……

這是斑頭雁風洞實驗開始之後,遇到的少有的挫折了。為

了讓斑頭雁們習慣自然環境中迎風飛翔的感覺,Meir教授這位代理鳥媽媽騎著摩托,帶著斑頭雁孩子在路上飛馳,讓它們習慣迎風飛翔的感覺…..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實驗挑戰之後,19只斑頭雁們再一次進入了承載科學使命的風洞。

這一次,它們在感受到迎面而來的風之後,很快就揮動翅膀飛了起來…..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第一次實驗的效果就非常驚人,Meir教授和同事們很快發現,實驗中85%的斑頭雁都能飛到海拔5500米的環境。

而其中40%的斑頭雁,似乎很享受在高海拔低氧環境中的飛翔,它們甚至在相當於海拔9000米的低氧低壓環境裡,還在自如地撲騰著翅膀。

而海拔9000米,已經是有史以來,人類所探測到的斑頭雁的最高飛行高度。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隨著斑頭雁在“模擬高海拔”風洞裡的展翅飛翔,它們的心跳,氧氣消耗,二氧化碳產生量,以及血液的溫度,都被傳到了相關的儀器上。

Meir教授和同事們經過對比分析,立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在8000米的高海拔環境飛行時,斑頭雁們處在低氧的稀薄空氣中,而心跳卻和在低海拔時的數據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在高海拔環境飛行時,斑頭雁們體內血液的溫度竟然也隨之降低了,新陳代謝也在相應變慢。

Meir教授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血液的溫度降低了,而心跳又沒有加快,這意味著它們的身體裡依舊有足夠的氧氣。我們由此可以假設,當處於高海拔時,它們的血液搬運氧氣的能力會大大增加。”

“而數據也表明,當它們在氧氣供給有限的情況下,身體的代謝能力也會隨之相應降低。”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在高海拔缺氧環境中,氧氣搬運能力增強,加上新陳代謝能力相應降低,這一升一降,讓飛翔在8000多米的斑頭雁,自動切換到了高海拔適應模式,

因此,它們在飛躍喜馬拉雅山的時候,才能無比自如地,身體不疲倦,心跳不加速,一個大氣不喘地飛躍我們大多數人類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屋脊。

她養了19只斑頭雁,終於搞懂它們穿越喜馬拉雅這逆天的飛行能力

Meir教授用自己做斑頭雁養母的方式,揭開了這種擁有逆天飛翔能力鳥類的祕密:

它們擁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一旦上升到高海拔,它們的血液溫度會降低,新陳代謝會變慢,身體搬運氧氣的能力會迅速提升,它們,天生就擁有這種憑著血肉之軀觸摸平流層的能力。

這項意義重大的實驗成果,最近被總結寫成了論文,發表在了eLife的網站上,而實驗結束之後,這19只由Meir教授這位人類養母一手帶大的斑頭雁們,也已經成年,它們被溫哥華一位鳥類愛好者收養,將去新家開始它們的新生。

而實驗找出斑頭雁逆天飛行能力之謎的Meir教授,和自己收養孩子們一樣擁有鴻鵠之志,她將去NASA,開始自己的宇航員生涯,並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

破解了斑頭雁飛行奧祕的Meir教授,和她曾經的鳥類孩子們一樣,都將在各自的領域裡,繼續自己的逆天飛翔。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7434693/Bar-headed-geese-survive-trips-Himalayas-lowering-temperature-BLOOD.html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44986

--------------------------------------

雲帆高張_0426:斑頭雁—雁亞科裡的飛行王者

情緒垃圾城:降低血溫和新陳代謝,增加攜氧能力

一週睡七天:下輩子想當這種鳥(´▽`)......俺也想飛這麼高!!!

好漢楊小柒:教授和雁寶寶們都將繼續征服各自的星辰大海,真棒啊

吸兔:教授飛的比小雁還要高。大家都努力啊。

維他檸檬陳:天吶 太厲害了!!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

包郵包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