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縣看守所打贏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爭奪戰'

"

——歷經43小時輾轉300公里服刑人員

“大面積腦梗死”的病死率約為10%,致殘率可達50%以上。存活者的複發率高達40%,腦梗死復發可嚴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而且可明顯增加死亡率。準確判斷和快速有效急救,對救治患者起著關鍵作用。

"

——歷經43小時輾轉300公里服刑人員

“大面積腦梗死”的病死率約為10%,致殘率可達50%以上。存活者的複發率高達40%,腦梗死復發可嚴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而且可明顯增加死亡率。準確判斷和快速有效急救,對救治患者起著關鍵作用。

定邊縣看守所打贏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爭奪戰

資料配圖

近日,定邊縣看守所民警打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爭奪戰,成功搶救一名因“大面積腦梗死”病危的服刑人員。在與死神賽跑期間,他們43小時奔赴300多公里路程,跨省輾轉寧夏銀川,治療5個多月,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救援場景,生動演繹了監管民警默默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

3月10日清晨5時許,定邊縣看守所205監室服刑人員郭某因頭昏、肢體麻木無力、噁心嘔吐,被民警緊急送往監所門診救治。值班醫生檢查發現,郭某心律過快和血壓較高,需進一步觀察病情變化。

當日清晨6時,郭某病情出現變化,發現郭某有偏癱、失語、昏迷等症狀及體徵,值班醫生初步判斷為“腦梗死”。這種疾病十分凶險,死亡率高,郭某生命危在旦夕。看守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將其送往醫療協作單位——定邊縣人民醫院救治。縣人民醫院醫生隨即對陳某進行檢查,通過系列的醫療檢查發現郭某的腦部“大面積腦梗死”,病情及其嚴重,並下發了《病危通知書》。由於縣人民醫院沒有相關救治經驗,建議立即轉到省級醫院進一步救治。由於定邊位於陝西的最西北部,距離省會西安達600公里,路程遙遠,不易將郭某這樣的高危病人轉送進行救治。看守所立即研究決定將郭某送至寧夏銀川市的寧夏大學總醫院進行救治。

時間就是生命,經過近3個小時車程,當日下午3時,民警順利將郭某送到位於寧夏銀川市的寧夏大學總醫院,看守民警用自己的公務卡湊了10餘萬元的治療費用,寧夏大學總醫院立即對郭某進行了救治。後來,搶救主治醫生說:“幸好你們送得及時,途中處理得當,再晚幾個小時來就危險了。”

寧夏大學總醫院醫生通過仔細的檢查和會診後說:“郭某當前的病情已十分嚴重,只有通過開顱手術還有一線生機,但是手術風險極大,手術成功的概率僅有20%,而且就算手術成功了郭某也可能會成植物人,你們要慎重的考慮是否做手術”。隨後,定邊縣看守所立即將此情況彙報相關領導,相關領導經慎重考慮研究決定,就算手術僅有1%的成功率也要爭取。但是,做出這個決定是承擔著極大的風險和重大事故責任。

3月11日下午1時許,郭某家屬從甘肅環縣趕到寧夏銀川,簽寫同意手術書,當日下午6時許,醫院給郭某安排了開顱手術。看守民警一直堅守在手術室外等候。經5個多小時手術,郭某生命體徵恢復平穩,脫離生命危險,之後,郭某轉入ICU病房觀察治療。從郭某病情被發現到從手術室出來,歷時43小時。後經18天的救治,郭某病情基本穩定,但一直處於昏迷無意識狀態,類似植物人。3月29日下午3點25分,郭某終於醒來,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郭某的哥哥眼含熱淚緊緊握住民警的手說:“謝謝警官們救了我弟弟,謝謝你們!”

6月25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對郭某進行二次手術。由於郭某當時病情嚴重,術後雖然恢復較好,但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7月1日,郭某轉至定邊縣人民醫院進行康復治療。8月6日,定邊縣看守所將郭某安全投送到榆林監獄進行服刑。

據悉,郭某目前病情穩定,身體逐步恢復。

此次成功搶救郭某,是定邊縣看守所踐行改造宗旨、保障服刑人員合法權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定邊縣看守所極力打造“忠誠、平安、法治、文明、智慧、有為”六個監管,推進人性化監管,堅持公正文明執法,努力營造希望、溫暖、公開的監管環境。

(定邊縣公安局 張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