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防疲勞駕駛規則存漏洞 律師:一人一車一平臺才有效果

上週,《滴滴網約車駕駛員防疲勞駕駛規則》的公佈引發了網友熱議,其中有對於滴滴網約車司機每出車滿4小時,系統將暫停派單強制休息20分鐘明確約束,滴滴公司表示這是為了讓網約車司機注意休息,防止疲勞駕駛,以增強安全性。

一方面,很多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樣提高了乘客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有網友指出,其實規則存在漏洞:自己乘坐網約車時,看到過一個司機在一部或多部手機上接不同網約車平臺的訂單,也就是說即使司機在滴滴平臺上出車滿了4小時被強制休息20分鐘,為了多賺錢的司機也可以在這段時間裡去其他平臺繼續接單,繞開了防疲勞駕駛規則,留下安全隱患。

一線司機:有人習以為常 有人依然跨平臺接單

成都的滴滴專車司機方師傅告訴記者,其實防疲勞駕駛的規則很久之前就上線了,並非上週剛剛開始實行。

方師傅說,不出車的人光看“4小時”這樣的數據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其實這是對應著正常工作時長的,自己以前開快車時早上如果連續出車4個小時,基本一上午就過去了,本來就到了該吃飯的時間,所以即使沒有強制休息,大多數司機也會自己去吃午飯休息一下。

防疲勞駕駛規則真正影響到的,是司機們下午的工作時間,“一開始很多師兄師弟吃了午飯後就一直接單,晚飯都不按時吃,到了晚上容易打瞌睡,確實不安全。”方師傅說。

方師傅說,防疲勞的這套暫停派單強制休息的規則已經試運行很久了,大部分司機已經習以為常,是否真的休息還是要看個人選擇。

快車司機羅師傅是位女司機,她告訴記者,自己開車如果累了都會選擇停車休息,跟限制時長沒有關係,“休息時一定認真的休息,因為可以更好工作。”但她也告訴記者,有些司機確實會勞逸結合,也有很多“很拼”的司機會利用一切時間接單,開著很多手機在各種平臺接單。“都不容易。”羅女士說。

乘客小朱表示知道滴滴司機有防疲勞駕駛策略,“這挺好的,安全有保障”。但有時打車看到司機同時在幾個平臺上操作接單,就有點擔心了,“這司機要太拼了,同時幾個平臺接單,就沒法知道他是不是疲勞駕駛,乘客的安全也沒保障了”小朱說。

疲勞駕駛造成的事故與平臺無直接法律關係 接單平臺數量限制各地存差異

如果司機在A平臺出車時間很長,已經構成疲勞駕駛後,轉而去B平臺繼續出車接單,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責任該如何劃分呢?

對此,記者諮詢了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趙佔領律師,趙佔領告訴記者,如果網約車司機繞開某個平臺的防疲勞駕駛規則,去其他平臺接單,接單後因疲勞駕駛而出現交通事故,這種情況與兩個網約車平臺均沒有直接法律關係。

雖然疲勞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與網約車平臺並沒有直接法律關係,但平臺依然會受到輿論的壓力。

實際上,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去年兩會上提案,建議從全國政策層面明確一人、一車、一平臺,即一名持有網約車駕駛員證的司機,只能使用一臺合格的車在一家持證平臺登記註冊,開展營運。他表示,如果未規定一人、一車、一平臺,司機為多個服務平臺服務,在疲勞駕駛的狀態下出現事故,無法劃清主體責任歸屬,不僅為乘客安全造成隱患,也為賠付責任的劃分帶來困難。

吉利汽車旗下網約車平臺曹操專車在全國多個城市都有業務,李書福的提案也代表著網約車平臺運營公司的一種訴求。

目前,各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出臺的網約車規範,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南京、合肥就明確提出了“一人一車一平臺”的要求,但也有很多城市沒有相關約束,所以,李書福提出了從全國層面明確該規定的建議。

趙佔領律師也指出,如果沒有要求一人一車一平臺,因不同網約車平臺的數據未對接,網約車平臺無法知悉其平臺上的司機是否已在其他平臺屬於疲勞駕駛。網約車行業想在防疲勞層面整體提高安全性,除非交通運輸部出臺一人一車一平臺的的規則,否則難以普及。

(責任編輯:王晨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