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傳奇“地道戰”

“地道戰”是冀中抗日軍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堅持平原抗戰的一大法寶,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解放以來特別是電影《地道戰》在全國的放映後,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歷史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成為抗戰時期敵後武裝抗日鬥爭的典型代表。

冀中傳奇“地道戰”

王夫首倡冀中地道

今天人們一提起“地道戰”,都會想起河北省清苑縣的冉莊地道,其實“地道戰”的發源地在清苑東南的蠡縣。

日軍侵佔冀中後,四處“掃蕩”製造慘案。據不完全統計,至1939年,日寇在冀中就製造了10人以上的慘案100多起,殘害幹部群眾1萬餘人。蠡縣離保定不遠,環境極其殘酷,當時一些黨員幹部被逼出了一個辦法:在村外的樹林、荒僻的曠野或林木叢生的古墓地等隱蔽的地方,挖一處一丈多深的斜形洞,裡邊再鋪些乾草,白天在村裡工作,晚上便披上一件破大衣到洞裡睡覺,天亮時再悄悄回村。但由於這種地道隱蔽性差,很容易被敵偽偵知破壞。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啟發,蠡縣縣委書記王夫指示各級幹部選擇基礎好的村落,在偏僻院落挖祕密地窖藏身。這種簡陋的地道俗稱“蛤蟆蹲”,但這種地洞不能活動,不能作戰,只能消極地隱蔽,敵人一旦發現,很難逃脫。於是人們開始挖多口地洞,由一個口發展到兩三個口,由一戶發展為多戶相通,有的院院相通,洞洞相連。雖然這種初級形式的地道不能作戰,但在日偽軍經常“掃蕩”的形勢下,還是保證了抗日工作人員堅持正常工作,保護了群眾,故這種簡單的地道很快就在蠡縣一帶發展起來了。

這時,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又迫使王夫他們對這種簡陋的地道進行了改造。1940年深秋,正在鄉下開展工作的蠡縣縣長董志堅突然被敵人的大隊人馬包圍,當時董志堅所在的院落沒有地道,他一邊和敵人交火,一邊向有地道的院落撤退,但還未跑進地道就壯烈犧牲。血的代價使王夫和當地的抗日軍民明白認識到這種地道的缺陷,為了有效地保護自己、打擊敵人,王夫他們不斷地改變策略,在蠡縣的各抗日村鎮發展起了網絡地道,即家家相通、街街相連、洞洞相接。有的村還發明瞭連環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令人眼花繚亂。

在戰鬥中,這些縱橫相連的地道網很快發揮了其特有的威力。每當敵人包圍村莊前,普通群眾先進地道躲避,黨員、幹部和民兵則埋伏在村頭、路口和房頂,待敵接近時打他個措手不及。當敵人擺開進攻架式時,他們又從野外的地道口躍出,抄到敵人後路又是一陣手榴彈和排子槍,殺得敵偽膽戰心驚。

領導軍民大搞“地道戰”的王夫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竟因此捱了批判。當時地委一位主要負責同志對蠡縣一帶發展地道很不滿意,指責說:“這是逃跑主義,既然抗戰就不怕犧牲!”勒令禁止發展,統統填埋,並將縣委書記王夫免職調離。

“地道戰”在冀中平原遍地開花

填了地道以後,因日偽軍頻繁的“掃蕩”,蠡縣縣委遭到嚴重破壞,縣大隊和各區的民兵隊伍也損失慘重。然而也有幾個村莊,地道沒遭完全破壞,當地軍民利用它們藏身,幾乎沒受任何損失。此事引起了冀中區黨委和軍區主要領導同志的注意。

1941年,冀中軍區政委程子華來蠡縣、高陽一帶調查,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後,程子華向區黨委彙報了調查情況。他認為,挖地道是冀中軍民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為保存自己、抗擊敵人而採取的一種有效鬥爭方式,對這個新生事物應予肯定和推廣。經認真研究討論,區黨委和軍區領導統一了認識,要求各地普遍開展地道鬥爭。1942年3月20日,冀中軍區司令部、冀中武委會發出《關於開展地道鬥爭的指示信》,“地道戰”從此在冀中平原上蓬勃發展起來了。

1942年,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委劉少奇同志從華中返回延安,9月下旬,抵達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駐地山西遼縣(今左權縣)麻田村。冀中區黨委書記黃敬和軍區司令員呂正操隨即趕往麻田彙報工作。少奇同志對冀中群眾創造的地道戰很感興趣,再三詢問了有關情況,最後肯定地指出,這是廣大群眾在實際鬥爭中的一項重要創造,可以加以利用和發展。劉少奇對黃敬和呂正操說:“敵人不是常說我們八路軍神出鬼沒嗎?把地道戰發展起來,就是神出鬼沒的辦法之一,也是迫使進入根據地的敵人陷於草木皆兵的被動地位的一個辦法。”他還打趣地說:“《封神演義》中有一個土行孫,能夠在地底下行動,鬧得對手無法應付。我們人人都做土行孫,難道日軍還能有法來對付?”

劉少奇還提出發展地道戰的幾個重要原則:“現在的地道戰,主要還是防禦性的,如何能由防禦的形式逐步轉為既能防禦又能進攻的形式,這是發展地道戰的一個關鍵問題。同時,是否可以把地道活動和地上的武裝鬥爭結合起來,是否使村與村之間都打通一兩條地道?有沒有辦法讓地道過河,通到敵佔區邊緣,在野外開幾個萬無一失的口子?”

根據少奇同志的建議,黃敬、呂正操等區黨委和軍區領導同志對冀中地道進行全面考察,並總結經驗,對地道的構築、戰術、組織與領導做了統一的科學的規定,使冀中地道更趨完善,成為一座“人自為戰、村自為戰、戶戶相連、村村相接”的地下長城。1944年6月,八路軍總政治部將程子華編著的《冀中平原上的民兵鬥爭》一書整理髮表,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推廣了冀中的“地道戰”經驗:“敵後各根據地都應該學習冀中組織人民武裝的經驗,把敵後每一個根據地都變成敵人的火陣,把這匹吃人的野牛活活的燒死。”

孫犁將“地道戰”故事寫進小說

對於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這段傳奇歷史,人們大都是通過電影《地道戰》瞭解的。其實第一次將“地道戰”寫進文學作品的是孫犁同志。

抗戰期間,孫犁一直生活在冀中根據地,根據地無數可歌可泣的人物與事件,留給他很深的印象,並反映到他的作品裡。他曾說過:“所有這一切,都深刻地留在我的印象裡,和我的思想、情感融合起來,成為一體。”

有一次,孫犁輾轉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蠡縣某村一個幹部,對抗戰工作都很熱心,家庭生活也是和和睦睦。但從1939年春夏之交開始,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整宿整宿的不回家。妻子起疑心了,以前即便開會,到半夜或天要亮時,總是回家的,問他原因,總是支支吾吾說不清楚。妻子不瞭解詳情,夫妻常常為這事爭吵,一家人也不像以前那麼和睦了。直到有一天,妻子和婆母、小姑子晚上跟蹤他,發現這名幹部到村裡一間閒置的草棚後就不見人影兒了。後來經過家人再三追問,他才說明了情況,原來最近敵特活動厲害,為安全起見,他在草棚的地下挖了一個洞祕密藏身。後來,這名村幹部挖洞藏身的故事在全縣黨員、幹部之間祕密傳播,人們爭相效仿,普及到蠡縣的各個區、村,這也是冀中地道的最初由來。

孫犁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短篇小說《第一個洞》,發表在1943年5月19日《晉察冀日報》上。據考,這是最早以文學形式描寫冀中“地道戰”的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