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亦稱釣魚臺、釣魚嶼、釣魚山,是中國東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島,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位於北緯25°44.6′,東經123°28.4′,距浙江溫州市約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約385千米、臺灣基隆市約190千米,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4萬平方公里。[1][2]

釣魚島長約3641米,寬約1905米,面積約3.9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約362米,地勢北部較平坦,東南側山岩陡峭,東側岩礁頗似尖塔,中央山脈橫貫東西。釣魚島盛產山茶、棕櫚、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貴中藥材,棲息著大批海鳥,有“花鳥島”的美稱。[1][2]

1972年美國撤離琉球時,將釣魚島“行政管轄權”混合琉球“交給”日本,而據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中國一直對釣魚島擁有領土權。因此,釣魚島爭議也由此而生。2012年9月10日起,中國政府部門對釣魚島及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

中國海監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堅持巡航執法,漁政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航和護漁,維護該海域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中國還通過發佈天氣和海洋觀測預報等,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管理。

主島

釣魚島面積居八小島之冠,約4.3平方公里,島上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層基薄,淡水水源未查明。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植物為適應海上強風環境,都長得矮而粗壯,很多是名貴藥材。海草海芙蓉生長在沿岸岩石縫,是防治風溼症和高血壓良藥。中國沿海採藥者有不少人祖輩在釣魚臺諸島採摘中草藥。

黃尾嶼

位於釣魚島東北,陡巖峭壁,無數海鳥棲居,每年4-5月,成群海鳥幾乎遮住黃尾嶼天空。海鳥在黃尾嶼產卵,數

釣魚島簡要概況

黃尾嶼

量極為驚人,登岸撿拾鳥蛋者,俯拾即得。黃尾嶼因鳥多,又稱為“鳥島”。 釣魚島一帶是太平洋的海鳥棲身所,可是海鳥好似有兩個不同的家族,只分別棲身黃尾嶼和北小島,居中的釣魚島僅是兩島之間停留站。

南小島

又稱為蛇島。面積約0.4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39m。南小島蛇多,簡直遍佈全島,最大的有碗口粗,最小的則如小手指頭細。蛇的顏色一般以黃色、黑色居多,但都是無毒的。南小島也許由於蛇太多,鳥類竟然絕跡。

北小島和南小島孤懸於海中,兩島相隔約200m,古時合稱橄欖山。與釣魚島組成一個天然的“蛇島海峽“。就地形觀察,它們原為一個島嶼,後因斷裂活動,地塹陷落,一島分裂為二。

釣魚島簡要概況

南小島

北小島

又稱為鳥島,多群鳥棲息。位於中國釣魚島以東約5千米處。寬約540米,長約880米,周長約3.2公里,面積0.31平方千米。與南小島,為無人居住的島嶼 。

釣魚島簡要概況

北小島

赤尾嶼

赤尾嶼是釣魚臺列島最東端的島嶼。其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24°34′09〞~124°33′50〞,北緯25°53′54〞~25°54′06〞,面積為0.0609平方公里。亦稱赤嶼、赤坎嶼、赤尾山、赤尾島、赤尾礁。

釣魚島簡要概況

赤尾嶼

北嶼

原名大北小島,是臺灣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的東段島鏈釣魚臺列島的組成部分,位於釣魚島東北約6千米處,行政上隸屬於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大北小島和北小島同為釣魚島群島8大主島之一,由於名稱上有所混淆,中國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將大北小島的標準名稱定為北嶼。

釣魚島簡要概況

北嶼

南嶼

原名大南小島,是臺灣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的東段島鏈釣魚臺列島的組成部分,位於釣魚島東北約7.4千米處,行政上隸屬於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也稱蛇島,因該島上多蛇而得此名,該島嶼無人居住。大南小島和南小島同為釣魚島群島8大主島之一,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現將大南小島的標準名稱定為南嶼。

釣魚島簡要概況

南嶼

飛瀨嶼

原名飛瀨島,釣魚島列島8個小島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面積為0.0008平方公里,無人島,位於福建正東,臺灣東北,東經123°-124°34′,北緯25°40′-26°左右,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處在中國陸地領土自然延伸的大陸架上,以沖繩海溝與琉球群島相隔,周邊海域為新三紀沉積盆地,富藏石油。臺灣島附屬島嶼。行政上隸屬於中國臺灣宜蘭縣頭城鎮,郵編為290。

釣魚島簡要概況

飛瀨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