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輕而易舉降服巨物的滑漂釣,不會用的現在學還不算晚!

釣魚 玉米 鯉魚 草魚 玉米粒 蚯蚓 時羊飛翔 2019-05-12

滑漂釣法是水庫釣魚時釣遠,釣大物,釣深水的一種方法,由於其帶有魚輪和卸力,所以挑戰大物完全不虛。而且調好浮漂後靈敏度不輸於臺釣的懸墜釣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水庫釣魚時滑漂都有哪些技巧。

能輕而易舉降服巨物的滑漂釣,不會用的現在學還不算晚!

磯釣竿的長度:個人覺得四米五或者五米四就可以了,不要盲目的認為竿子越長越好。太長的竿子對於拋投技術要求高,對於釣點的要求也高。因為有漁輪,即使短杆也可以通過拋投滿足距離。而且對於滑漂釣法,拋投距離也不能太遠,太遠就不能看清楚漂相了。

普通紡車輪完全夠用,李大毛老師現在是用的帶洩力的手剎輪,這是他前幾年接觸磯釣後的改變,我想好處就在於刺魚時以及障礙區可以快速制動,這一點普通紡車輪也可以通過手指摩擦線杯做到。所以,手剎輪沒多少必要,在障礙區有一定優勢,但價格較高,2000元以下的通常都不太好用。

使用單鉤、雙鉤釣組時,必須採用包食釣法,即先在鉤上掛上玉米粒、麥粒、米飯粒、蚯蚓等任意一種內餌,外面再包上一層細小顆粒和粉狀料混合的餌料,包好的餌鉤如大棗大小,而且要求外層包餌既要在拋投時不脫鉤,又要入水沉底後能短時間(10分鐘之內)溶散。

滑漂較定漂的優勢:拋得遠,拋杆難度小於定漂(漂墜間距離近,重心集中於釣線前段);在水底平坦或小斜坡的情況下到達釣點的準確度高於定漂(自動到位率高);上頂漂相較多、易於識別;抗風能力強(得益於重心靠前)在提竿時反應迅速,漂隨線下滑,避免漂受到提竿衝擊!

能輕而易舉降服巨物的滑漂釣,不會用的現在學還不算晚!

其中棉線結采用雙股棉線,在釣線上來回打5、6個結,最後系死,留1cm線頭;擋片採用塑料片剪成比第一個導線環稍大的圓片,中間用縫衣針扎一個大小適當的眼即可;浮漂採用下部帶環的滑動漂,或者採用下面帶金屬環、上面為橡膠的插漂座,上插立漂;浮漂和鉛皮座之間穿兩個太空豆,上面的太空豆限制浮漂下滑至線組、防止纏繞,下面的太空豆限制鉛皮座定位,下面拴上大號八字環,最後拴雙鉤。

調漂的時候在上邊的空心活動鉛皮座上加鉛皮,空鉤半水調漂,調7--8目或全目。然後根據遠投需要在下面的活動鉛皮座上加鉛皮就可以了。兩個鉛皮 座之間用合適的太空豆隔開,距離約7至8目就可。根據水深,上下移動棉線結,把浮漂調整至合適的位置,一般露出2---7目都可以。這時候,下墜是跑鉛狀 態,躺底,上墜懸空。

現在有了自動滑漂它自動調漂,水有多深,就定多深。老釣法在用力甩出時,經常9被上止漂豆卡住,打不遠,選用自動滑漂就不存在這問題了,打多遠,就定多遠,自動下底,不用擔心,食不到底的問題,如果要打準的話,最好在甩到釣點後,用皮筋將輪線繃住,這樣每次打就是一樣遠了。

自動滑漂,這種釣法是遠投釣底,這種漂用20克重的墜,不用上止漂豆,入水後,自動上浮,當浮出水面後有個小氣閥自動壓緊釣線,這樣就達到遠投釣底的目的了。這種釣法專攻深水大魚。當大魚吃食時,顯示為黑漂。另外,下面固定墜的兩個太空豆不是緊卡著墜,而是使墜有一定活動距離,相當於跑鉛釣法,這樣,魚吃食時,就是拉線下漂,而不是拉墜下漂。

能輕而易舉降服巨物的滑漂釣,不會用的現在學還不算晚!

打窩一次可打十斤多的苞米(即玉米),苞米要煮一下。打窩可找整體不深的位置。深中釣淺,淺中釣深。打窩可以用酒糟,能釣草魚、鯉魚等,要適量,太多了會把窩打壞打死。因為太多,時間一長,魚不吃,窩料就會發酵,使周圍的水都壞了。

這種玩法只需要下掉漂上的的鉛皮,具體組合可以搜索李大毛老師的磯竿帶漂遠投視頻,上面有詳細組合方法,此方法適合中距離釣大中小型魚,優點是比第一種方法靈敏,大小中魚通吃,除了漂是滑動的,其他和手杆沒什麼區別,缺點是比較麻煩,適合熟手,首先找底比較繁瑣,然後要拋投比較精確,在水底比較平的地方還好,水底不平的地方就很考驗釣魚者的拋投手法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