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鱅千萬不要用顛倒,早晚水皮中午半水的釣法!

釣魚 鱅魚 魚粉 鯉魚 鯽魚 時羊飛翔 2019-04-22

鰱鱅屬於水中上層魚類,逐食而動,哪裡有實物哪裡就有鰱鱅的身影。這點跟其他魚類不太相同,比如鯉魚鯽魚這些有魚道和魚窩的概念,但是鰱鱅就完全沒有。憑藉鰱鱅的發達嗅覺,通過打窩和頻繁拋竿,理論上可以把任何地方做成窩點。所以釣鰱鱅通常需要考慮的是水深和風向,水淺鰱鱅不來,風大或者逆風,不利於拋竿更不利於立體窩點的形成。春季多颳風天,風會把水中的漂浮物、藻類等食物吹到下風口,所以釣鰱鱅可以選擇下風口水深超過1.5米的地方,釣浮釣底在仲春都是可以的。

釣鰱鱅千萬不要用顛倒,早晚水皮中午半水的釣法!

釣鰱鱅浮漂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浮漂上下輕輕抖動,這種情況主要是魚喝食霧化絮狀餌時嘴一張一合對鉤餌牽動引起的,這時提竿很可能空竿;浮漂上下抖動突然一個有力頓口,這時提竿正口中魚的機會大大提高,成功率在90%以上;浮漂上下抖動忽然一個大黑漂,這時很可能錨到魚,只要線和手法夠強還是可以上魚的。這種情況有餌料霧化太快和魚太躁有關,魚太躁橫衝直闖蹭線黑漂也正常,適當調整霧化時間;先送後黑或先黑後送,提竿都可能是正口,這漂相大多是魚就餌時先上浮後下潛,或者是先潛後浮;直黑這種正口的機會也很大,截口性比例很大。

釣組篇既然是釣鰱鱅,就不要裝什麼大師,小鉤、細線、軟竿之類的。至於線組,子線不推薦尼龍線,最好大力馬,原因有二,其一強度好,釣鰱鱅如果沒有很好的找到水層和看漂信號,基本上一半以上是錨上來的,低於5斤左右的鰱鱅,還有可能,若高於5斤以上,3.0的子線都是很玄的事情。

其二是大力馬子線本身特點比尼龍線更適合釣鰱鱅,大力馬見水後會變得極其之軟,更利於鰱鱅的吸入。線組就選擇0.6的大力馬子線,3.0的尼龍主線(0.8子4.0主更保險一些,對切水性,柔軟性要求不高,越紮實越好。),還要記住一點,主線千萬不要用大力馬,因為大力馬不光沒有切水性,而且會隨著水流的流動而走動,釣鰱鱅是以釣半水為主,如果主線走動而帶動漂走動的話,是沒有戲的。

釣鰱鱅千萬不要用顛倒,早晚水皮中午半水的釣法!

其次,在垂釣鰱鱅時,餌料的味型一定要符合鰱鱅的口味,這樣才能成功的將它釣獲。建議釣友們使用農作物發酵製成餌料,或者玉米麵發酵而成餌料、豆餅+麩皮+玉米麵混合發酵而成餌料等進行垂釣。當然,不管使用什麼樣的餌料進行垂釣,餌料都是要具備酸味、臭味以及微甜味的,並且揉捏成團投進水中後,短時間就膨脹、散開。因為是在夏季垂釣花鰱,建議釣友儘量釣淺,水位深度不要超出2米並且要距離岸邊遠一些。這是因為鰱鱅吸熱,當氣溫不到10度時,就會食慾不振。當氣溫在30-35度之間時,鰱鱅的食慾最旺盛。因此,春末夏季的中午時分是最適合垂釣鰱鱅的時機。

打窩是垂釣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尤其對大水面而言,如果誘魚不到位,本次釣魚就可能極度興奮變成極度掃興。鰱鱅魚的窩料配方,通常是小雞飼料、麩皮、玉米碴、花生餅、魚粉按大概比例摻在一起,用水泡開。小雞飼料和花生餅霧化效果奇佳,魚粉味道也是鰱鱅所愛。一般情況下,打窩後一小時左右魚就進窩了。

一個人釣要先從60公分左右釣起,10秒鐘一杆的頻率打個十多分鐘,沒口的話調整到80公分左右在打一下頻率,浮漂有晃動和假動作就表明釣了有點深了,沒口的話再下調。頻率在沒有上魚之前肯定不能降低多少的。一有口時就可以將餌料弄粘一些,延長餌料的霧化時間,等魚上鉤了。

釣鰱鱅千萬不要用顛倒,早晚水皮中午半水的釣法!

在手竿釣鰱鱅魚時,浮漂出現晃動,下滑,多是鰱鱅魚在蹭線,關鍵點是看浮漂的頓口,頓口越有力,上魚可能性越大,反之則上魚可能性越小。鰱鱅是濾食型魚類,只有明顯的下頓,才會是魚鉤入嘴的表現,而上下滑動,八成是因為魚嘴張合帶來的水流晃動,魚鉤其實並未入嘴。

釣鰱鱅可以釣底也可以釣浮,主要還是看天氣。氣溫高的時候深水溶氧不足,鰱鱅就會在淺水層覓食,氣溫低或者比較涼爽的天氣可以釣深甚至是釣底,不過這裡說的釣底通常是釣離底,並非餌料到底的狀態。餌料到底非常不利於鰱鱅吃餌,正口不多,很多時候都是錨上來的。鰱鱅十分貪食,可以通過餌料把鰱鱅引導一定的水層垂釣,也可以邊釣邊變換水層,直到找到正口為止。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