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再尋20億美元新融資,之前的60億都花完了?

6月17日,有媒體據悉,每日優鮮正在以20億美金以上的估值,尋求融資數億美元,他們已接洽DST、軟銀等,同時,連續投資四輪的騰訊,也正在內部評估過程中。但此輪融資進行時間較長,資本較為謹慎。

數據顯示,從2009年開始,大批生鮮電商湧現,到2015年眾多資本湧入,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的商戶收支平衡,88%虧損,7%鉅額虧損,1%盈利。

面對如此低迷的生鮮市場,阿里、京東、騰訊等巨頭卻紛紛入場,業內人士認為,過去十幾年生鮮市場一直難以打開,有一個原因在於:需求端的規模遲遲沒有起來。如今,市場迎來了代際的變遷,買菜人群正在快速更替中。據艾媒數據顯示,近幾年的中國線上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8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萬億元,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103.2億元,較2017年(1402.8億元)增長49.93%,滲透率只有5%。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預計2019年將會突破1600億。

每日優鮮再尋20億美元新融資,之前的60億都花完了?

作為較早入局的生鮮玩家,每日優鮮成立於2014年末,且此前已經完成多輪融資。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以來每日優鮮共收穫至少7輪融資,融資金額接近60億元。投資方包括高盛集團、騰訊、老虎基金、華創資本等。其中,騰訊從2015年5月的A輪千萬級融資開始進入,前後共四次加持每日優鮮。

而每日優鮮的最近一次融資消息發佈也才剛剛過去9個月。屢次融資的每日優鮮,錢都花在哪裡了?據業內分析,此前每日優鮮不斷建設物流冷鏈和供應鏈,截至目前,每日優鮮在全國20個主要城市開設1500多個前置倉,有10000以上配送員及倉配人員,日均補貨300萬次。前不久,每日優鮮提出在2021年實現千億規模GMV的目標,想要加強前置倉冷鏈基礎物流設施建設,三年實現“百城萬倉”的目標。

每日優鮮再尋20億美元新融資,之前的60億都花完了?

但無論是冷鏈物流還是供應鏈建設無疑都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儘管每日優鮮主打的前置倉由於模式相對較輕,可以以較快的速度覆蓋更多市場,不過當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也會面臨履約成本和用戶增長壓力。

同時業內人士對於前置倉模式的盈利問題,一直質疑不斷,尤其是在向低線城市擴張之時,如果不能形成像一線城市的訂單密度和客單價,虧損將成必然。目前來看,前置倉模式對於生鮮電商來說在便利性上確實更有競爭力,不過也需要不斷迭代。專家認為,生鮮電商本就是巨頭燒錢的遊戲,其運營面臨諸多難點,如農產品標準化程度和損耗率、自建冷鏈倉儲物流投入成本、食品安全問題等,每日優鮮想要在這場遊戲中勝出,20億遠遠不夠。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