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買買買”到“幫幫幫”,看蘇寧如何用行動助力精準脫貧

對農民來說,辛苦耕種的農副產品就是他們的所有收入來源。如果這些農副產品生產過盛,供大於求,在銷售過程中就容易出現低價傾銷或是滯銷問題。不論是低價銷售,還是產品滯銷,都會對農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如今以蘇寧為代表的電商扶貧,正在不斷改善這種狀況。

從“買買買”到“幫幫幫”,看蘇寧如何用行動助力精準脫貧

河南省盧氏縣,“中國核桃之鄉”,一度被核桃銷路問題所困擾。雖然該縣核桃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全國核桃生產重點大縣,但當地百姓依然無法徹底擺脫貧困。為幫助盧氏縣核桃打開銷路,幫助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前不久蘇寧深入當地調研考察,與盧氏縣商務局等部門利用“雙十一”O2O購物節的契機,將盧氏縣核桃確定為“雙十一”期間河南省唯一的線上線下融合聯動產品,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優先收購貧困戶的核桃,將盧氏縣公共品牌“原本盧氏”進行多渠道推廣。僅10月15日當天,河南蘇寧第一批就採購了2.6萬斤核桃。

除了核桃,去年山東日照的果農老劉,也因自家果園近萬斤的蘋果銷售不出去而犯愁。“看著辛苦種出來的果子都爛掉,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也都出現了大面積蘋果滯銷問題。因為市場小,需求有限,原本賣6元一斤的蘋果,價格掉到了2.5元一斤,還賣不出去。“即便豐收也高興不起來啊!”果農們都感嘆。

從“買買買”到“幫幫幫”,看蘇寧如何用行動助力精準脫貧

蘇寧易購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為這些滯銷的“蘋果”提供了一個大平臺。蘇寧易購在“大聚惠”頻道、“中華特色館”同步發起了愛心公益活動,在網站首頁位置推薦,呼籲消費者幫助果農消化滯銷蘋果。同時蘇寧還在線下門店、直營店發起了“愛心助農、果斷行動”活動,在現場售賣蘋果。最終,僅用三天時間,蘇寧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總計賣出了600萬斤的蘋果。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線上線下累計銷售蘋果1810萬斤,讓更多老劉這樣的果農不再犯愁,對生活重拾了信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農民在嚐到了電商銷售的甜頭之後,為進一步發展農村電商專業人才,蘇寧還專門成立了農村電商學院,通過這些人才進一步地將電商模式向更廣大的農村市場進行推廣,讓更多農民受益,進一步帶動當地就業。目前,蘇寧的農村電商學院已培養電商人才超過10萬人次,包括農村社區致富帶頭人、農戶和青年學生等。同時,蘇寧通過“三化五當”,推動農業的產業化發展、農產品的品牌化發展、農村電商人才的專業化發展,實現 “銷售、服務、就業、納稅、造富”當地的。

從“買買買”到“幫幫幫”,看蘇寧如何用行動助力精準脫貧

從“買買買”到“幫幫幫”,看蘇寧如何用行動助力精準脫貧

而在今年的“雙11”,蘇寧更是將傳統電商平臺的“買買買”升級為“幫幫幫”,讓農副產品走向電商平臺的“尋鮮記”活動就是蘇寧易購的一次小試牛刀。蘇寧走進貧困村,將最有特色的臘肉和蜜柚等鄉野美食推向更廣大的市場,既滿足了小夥伴們的嚐鮮需求,也幫助到了農戶,讓辛苦勞作的農民們看到了希望。另外,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還表示未來每個月都將打造“扶貧專場”活動,帶動區域農特產品上行。

從“買買買”到“幫幫幫”,看蘇寧如何用行動助力精準脫貧

未來,蘇寧易購計劃打造10000個易購服務站,覆蓋全國1/4以上的鄉鎮,通過將供應鏈、物流、服務等零售核心能力向貧困地區共享開放,全面將扶貧體系打通。服務站的落地,旨在將多產業聯動帶動當地產業集群發展,多渠道配合解決銷售問題,逐漸形成特色化、本地化、產業化的電商扶貧思路,最終把當地的產品推向全國,真正實現精準扶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