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小男孩第一次看電影節的動畫片,忍不住跑到銀幕前跳起來用手去“抓”畫面裡的麵包和水果……大人的第一反應是笑,好可愛啊,小朋友把銀幕裡的影像當成了實物!我多想了一層——將來,大銀幕也可以成為“任意門”,通向人們嚮往的任何真實存在抑或想象之中的時空?事實上,上海國際電影節,真的讓我們回到了2歲時才有的本能:好奇萬物是如何運轉的求知慾、開放接納各種可能的澄明心。

電影節,讓我們回到好奇與澄明

圖說:上海國際電影節 海報 官方圖

天狼星是宇宙中最亮的恆星,距離我們有8.6光年,如果24歲算一代人的話,我們抵達天狼星需要一萬代;黑人民權運動、抗議美國與越南的戰爭都是發端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廣場上;該校有6000臺左右的儀器和器械,為了降低成本,只有一臺割草機——是的,伯克利分校全校草坪只有一位員工去平整……隨著4小時紀錄片《在伯克利》的放映,我們不僅“走進”了天文系、生物系、遺傳工程系的教室,也隨著各類教職工大會的議題,瞭解到當加州伯克利政府降低了給伯克利分校的財政預算時,老師是如何應對的。大家討論著強制讓校工休假,至少能保留460個工作崗位;給到每一位年輕的助理教授每年80小時的帶娃津貼,屬於“吸引人才的競爭力”——與伯克利分校是競爭對手的5所包括斯坦福大學在內的高校裡,僅有一所高校沒有同類津貼。“雖然我們還沒有具體面臨養老問題,但是給到年輕父母帶娃津貼,事關的是人生不同階段的取捨。”一頭白髮的老校長迴應……這部紀錄片,看似展現的是校園瑣事,實則體現的是一個高校體系化的運作,一個小社會的治理,以及不同文化背景與社會閱歷人群之間的融合。在影院裡不常見的紀錄片,像是潛望鏡,讓我們在當下環境裡,能看到平時看不到的世界各地真實發生的生活日常和各類事件。

電影節,讓我們回到好奇與澄明

圖說:電影《在伯克利》美版海報

電影節期間,能最為集中地看到聚焦藝術家的影像,通常都是既基於史實又難免有些藝術加工,故而,不能簡單歸之為“紀錄片”。《月球漫步》開場是流行音樂史上的巨星邁克爾·傑克遜演唱《鏡中人》的現場。這首歌曲的最後一句歌詞“做出改變”是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奧巴馬的競選口號。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在電視熒屏上的邁爾克·傑克遜代表作,在這部超長MV中,有了完整的甚至帶有敘事性的版本,堪稱一部“短片”。同樣名垂青史的還有聚焦另一位黑人靈歌歌手阿麗莎·富蘭克林的《奇異恩典》,這部1972年由科波拉導演的片子,記錄了傳奇歌手為電視臺錄製音樂會之前以及音樂會成片。上半部看似“草臺班子”,下半部立刻進入輝煌現場,有一種奇妙的對應關係。以上兩位巨星都已離世,留下的大多為MV,難得有長片再現人及其技藝的魅力。這樣的音樂電影,特別能提醒觀眾時光的流逝——銀幕上的人啊,都是自己青少年甚至童年時的心頭好,就這樣消逝於塵世,定格於光影。

電影節,讓我們回到好奇與澄明

圖說:電影《月球漫步》海報

電影節還“打撈”出不少當年堪稱“先鋒”如今看來依然“實驗”的作品,例如據說堪比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導演)、約翰·卡薩維蒂(本屆電影節有其系列影展)的美國電影最重要作者之一——實驗電影女將雪莉·克拉克。一場放映了她的3部短片《鬥牛舞》《環繞路橋》和《摩天大樓》。其中,前兩部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雖然經過修復,但是畫面粒子依然粗。《鬥牛舞》中,鬥牛舞者與鬥牛士鬥牛競技的畫面穿插、對應,有些刻意,但技法純熟。《環繞路橋》則是一部有些令人暈眩的作品——斜拉索橋被拍出扭曲的疊影,還大幅度晃動。相比之下,拍攝於上世紀50年代的《摩天大樓》要有親和力得多,展現了紐約曼哈頓如何修建摩天大樓的過程,其中當時最高樓的地基要深入地下40英尺。而那些建築工人不繫保險帶就漫步於樓頂鋼架的圖景,幾乎就是聞名於世的一組1930年帝國大廈樓頂工人“耍酷”攝影的動態版。該片搭配了當時流行的爵士樂,歌詞與畫面完全對位,看得人賞心悅目。

電影節,讓我們回到好奇與澄明

圖說:《環繞路橋》海報 網絡圖

電影節裡,還能看到一類“美術館收藏的影片”,例如德國影片《貓有九條命》。這類影片明顯是視覺藝術家嘗試的視覺藝術片——敘事手法遠不如電影家來得純熟,更注重概念和觀點表達,以及畫面視覺美感。因而,這類影片看起來並不十分流暢,甚而從電影拍攝專業的角度而言,情節敘事實在堪憂,但是,如果定格單幅畫面,都挺好,都挺美——這也是對電影觀眾的視野拓寬。

總而言之,電影節不再僅僅是“電影”,而是影像藝術對生活、歷史、美學、社會乃至思潮的多元化記錄——《樂鼓節拍》展現了印度制鼓傳承人如何成為鼓手並通過上電視真人秀節目傳播傳統音樂文化;中國影人拍攝的《學區房72小時》展現出了焦慮父母,甚而神奇海洋世界中不可知且難以看見的生物祕密……

電影節,已經成為我們瞭解大千世界、人間萬象的“增強版眼鏡”,通過這副“眼鏡”,我們可以360度無死角地觀測非洲長頸鹿的肚皮底下;回到出生年份之前的歷史大事件現場……在這麼三面黑屏,一面繽紛的影院裡,我們都會回到2歲時才有的好奇與澄明。(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