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電視劇小歡喜 吐槽電影院 2019-09-19
"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社會實現相對公平,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漸小。

即便攀比,比的也是情操、教養,而非誰的名牌包更好看,誰的跑車更高檔……

不標籤孩子,不貶低孩子,就算有誰某一科確實學得很差勁,老師也習慣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問題,而不會一味指責孩子“不聰明”。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社會實現相對公平,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漸小。

即便攀比,比的也是情操、教養,而非誰的名牌包更好看,誰的跑車更高檔……

不標籤孩子,不貶低孩子,就算有誰某一科確實學得很差勁,老師也習慣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問題,而不會一味指責孩子“不聰明”。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每個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都找到身上的閃光點,都能為了「生活」而學習。

這樣的教育環境,怎會叫人不向往呢?

然而一個殘酷現實卻是——

芬蘭人口500萬,中國人口14.5億。

我們國家的教育資源,遠遠不足以平等分配到每個孩子頭上。

所以競爭、比較、優勝劣汰,至少在目前來說,恐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社會實現相對公平,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漸小。

即便攀比,比的也是情操、教養,而非誰的名牌包更好看,誰的跑車更高檔……

不標籤孩子,不貶低孩子,就算有誰某一科確實學得很差勁,老師也習慣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問題,而不會一味指責孩子“不聰明”。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每個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都找到身上的閃光點,都能為了「生活」而學習。

這樣的教育環境,怎會叫人不向往呢?

然而一個殘酷現實卻是——

芬蘭人口500萬,中國人口14.5億。

我們國家的教育資源,遠遠不足以平等分配到每個孩子頭上。

所以競爭、比較、優勝劣汰,至少在目前來說,恐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經常聽別人說,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應試教育」的問題。

學生學習僅僅為了分數,而無法實際應用於生活當中。

可如今看過《他鄉的童年》,院長卻產生一些新的看法:

我們的問題,不出在「應試」,而出在了「不一致」

日本從小教孩子集體觀念、遵守規則,自然會教出謹慎嚴格的大人;

芬蘭從小教孩子自我價值、學會愛發現愛,所以能培養精神世界豐富的成年人。

無論教育方式孰優孰劣,最起碼,這兩個國家教育都保持一致,也更容易培養人格穩定、目標明確的人才。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社會實現相對公平,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漸小。

即便攀比,比的也是情操、教養,而非誰的名牌包更好看,誰的跑車更高檔……

不標籤孩子,不貶低孩子,就算有誰某一科確實學得很差勁,老師也習慣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問題,而不會一味指責孩子“不聰明”。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每個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都找到身上的閃光點,都能為了「生活」而學習。

這樣的教育環境,怎會叫人不向往呢?

然而一個殘酷現實卻是——

芬蘭人口500萬,中國人口14.5億。

我們國家的教育資源,遠遠不足以平等分配到每個孩子頭上。

所以競爭、比較、優勝劣汰,至少在目前來說,恐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經常聽別人說,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應試教育」的問題。

學生學習僅僅為了分數,而無法實際應用於生活當中。

可如今看過《他鄉的童年》,院長卻產生一些新的看法:

我們的問題,不出在「應試」,而出在了「不一致」

日本從小教孩子集體觀念、遵守規則,自然會教出謹慎嚴格的大人;

芬蘭從小教孩子自我價值、學會愛發現愛,所以能培養精神世界豐富的成年人。

無論教育方式孰優孰劣,最起碼,這兩個國家教育都保持一致,也更容易培養人格穩定、目標明確的人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中國式的教育呢?

一方面,父母盡全力給孩子創造優渥的條件;令一方面,他們又喜歡打擊孩子自信心,讓他們以為自己處處不如人。

有時,家長告訴孩子“人這輩子活得開心、健康最重要”;可沒過幾天,又對孩子說“除了考出好成績,你沒有任何路可選”。

孩子還小那會兒,鋼琴、跆拳道、芭蕾舞等興趣班齊上陣;升上了初中,連體育課外出打鬧的機會都失去了。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社會實現相對公平,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漸小。

即便攀比,比的也是情操、教養,而非誰的名牌包更好看,誰的跑車更高檔……

不標籤孩子,不貶低孩子,就算有誰某一科確實學得很差勁,老師也習慣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問題,而不會一味指責孩子“不聰明”。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每個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都找到身上的閃光點,都能為了「生活」而學習。

這樣的教育環境,怎會叫人不向往呢?

然而一個殘酷現實卻是——

芬蘭人口500萬,中國人口14.5億。

我們國家的教育資源,遠遠不足以平等分配到每個孩子頭上。

所以競爭、比較、優勝劣汰,至少在目前來說,恐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經常聽別人說,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應試教育」的問題。

學生學習僅僅為了分數,而無法實際應用於生活當中。

可如今看過《他鄉的童年》,院長卻產生一些新的看法:

我們的問題,不出在「應試」,而出在了「不一致」

日本從小教孩子集體觀念、遵守規則,自然會教出謹慎嚴格的大人;

芬蘭從小教孩子自我價值、學會愛發現愛,所以能培養精神世界豐富的成年人。

無論教育方式孰優孰劣,最起碼,這兩個國家教育都保持一致,也更容易培養人格穩定、目標明確的人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中國式的教育呢?

一方面,父母盡全力給孩子創造優渥的條件;令一方面,他們又喜歡打擊孩子自信心,讓他們以為自己處處不如人。

有時,家長告訴孩子“人這輩子活得開心、健康最重要”;可沒過幾天,又對孩子說“除了考出好成績,你沒有任何路可選”。

孩子還小那會兒,鋼琴、跆拳道、芭蕾舞等興趣班齊上陣;升上了初中,連體育課外出打鬧的機會都失去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長此以往,孩子難免會陷入人格矛盾的境地:

他們既覺得自己很寶貴,又覺得自己(的想法)無關緊要。

既充滿自信,又不知道自信的理由是什麼。

總是充滿個性,堅持個人的風格,但你再問他們的風格是什麼?多半又都答不上來。

他們急於成長,又哀嘆失去的童年;願意以健康換金錢,又不惜一切用金錢恢復健康;對未來焦慮不已,又漠視眼前的幸福……

這樣一來——

中國的孩子,到底算活在當下,還是算活在未來呢?

他們到底在為自己的前途奮鬥,還是在為別人的期待奮鬥呢?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社會實現相對公平,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漸小。

即便攀比,比的也是情操、教養,而非誰的名牌包更好看,誰的跑車更高檔……

不標籤孩子,不貶低孩子,就算有誰某一科確實學得很差勁,老師也習慣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問題,而不會一味指責孩子“不聰明”。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每個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都找到身上的閃光點,都能為了「生活」而學習。

這樣的教育環境,怎會叫人不向往呢?

然而一個殘酷現實卻是——

芬蘭人口500萬,中國人口14.5億。

我們國家的教育資源,遠遠不足以平等分配到每個孩子頭上。

所以競爭、比較、優勝劣汰,至少在目前來說,恐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經常聽別人說,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應試教育」的問題。

學生學習僅僅為了分數,而無法實際應用於生活當中。

可如今看過《他鄉的童年》,院長卻產生一些新的看法:

我們的問題,不出在「應試」,而出在了「不一致」

日本從小教孩子集體觀念、遵守規則,自然會教出謹慎嚴格的大人;

芬蘭從小教孩子自我價值、學會愛發現愛,所以能培養精神世界豐富的成年人。

無論教育方式孰優孰劣,最起碼,這兩個國家教育都保持一致,也更容易培養人格穩定、目標明確的人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中國式的教育呢?

一方面,父母盡全力給孩子創造優渥的條件;令一方面,他們又喜歡打擊孩子自信心,讓他們以為自己處處不如人。

有時,家長告訴孩子“人這輩子活得開心、健康最重要”;可沒過幾天,又對孩子說“除了考出好成績,你沒有任何路可選”。

孩子還小那會兒,鋼琴、跆拳道、芭蕾舞等興趣班齊上陣;升上了初中,連體育課外出打鬧的機會都失去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長此以往,孩子難免會陷入人格矛盾的境地:

他們既覺得自己很寶貴,又覺得自己(的想法)無關緊要。

既充滿自信,又不知道自信的理由是什麼。

總是充滿個性,堅持個人的風格,但你再問他們的風格是什麼?多半又都答不上來。

他們急於成長,又哀嘆失去的童年;願意以健康換金錢,又不惜一切用金錢恢復健康;對未來焦慮不已,又漠視眼前的幸福……

這樣一來——

中國的孩子,到底算活在當下,還是算活在未來呢?

他們到底在為自己的前途奮鬥,還是在為別人的期待奮鬥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種種割裂的、自相矛盾的觀念,在我們心頭來回拉扯、互相侵蝕。

所以大家才總是陷入迷茫、自我懷疑、看不見遠方的境地。

我們的教育,總喜歡尋求「意義」,所學所做都是為了“有用”。

可什麼才算有意義的人生呢?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答案。

"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最近收官的《小歡喜》,只詳細刻畫了三組中產階層家庭面貌,卻在細節處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童年——

那個擁有簡單快樂、卻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方一凡;

那個身在離異家庭、人格意志不斷遭父母撕扯的英子;

那個小時由舅舅撫養、父母因工作缺席成長最重要階段的季楊楊……

七零後撫養的九零後,長大再撫養起一零後。

他們面臨的焦慮、壓力、困境,是那般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今整個社會,是處在巨大落差當中的社會。

每個人一股腦向著「成功」奔跑,卻彷彿並不知自己為何前行。

更像一種習慣,又像一種逃避思考的本能。

為什麼教育本該“傳道受業解惑”,卻令我們愈發困惑?

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不清楚,不妨跳出原本框架,去看看世上其他國家孩子。

他們接受怎樣一種教育,又是度過怎樣一種——

《他鄉的童年》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當提到日本,院長腦海第一個會浮現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片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身著同樣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千篇一律。

「集體性」,是日本最鮮明的形象符號。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中國其實也講究集體榮譽感,但仍不及日本,把集體主義融進教育的方方面面。

大阪的「蓮花幼兒園」,是日本成千上萬幼兒園中,相對平凡的一所。

幼兒園中的一天,是從喧譁吵鬧的晨練開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幼兒園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

過去六十年,他甚至讓孩子們清晨赤裸上身進行晨練,直至今年,才迫於輿論壓力放棄這項傳統。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說是晨練,其實不過是讓孩子在沙土地上肆意玩耍,奔跑打鬧而已。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家幼兒園的做法,是讓孩子把一天中最棒的時段,都拿來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比賽、遊戲。

早早體會到集體帶來的歸屬感,便早早樂意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晨練後,是體態訓練。

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學習正坐,即使膝蓋被擦破了,也保持挺拔、端正的姿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訓練殘酷,園長卻說:

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體態。

因為體態好,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明確表達自我的意識。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此外,日本人講求紀律嚴明,遵循各種秩序、規則運營。

從孩童開始,他們便領受這一標準,並自發學習著、遵守著。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日本社會,你隨處可見最多的,便是「規則」。

中國嫁過去的女生,也會理所當然默許丈夫外出上班、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因為這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外面買的東西雖好,比不過媽媽親手製作,因為這也是“規則”;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像這樣子,生活各地各處充斥著約束,豈不活著很累嗎?

不一定。

在規則之外,日本人同樣重視「個性」和「自我」教育,希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東京一家名叫“藤”的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而聞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學習爬樹: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領會剝開洋蔥那一瞬間,最簡單的驚喜: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以見到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茄子苗,然後親手栽種、將它們養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老師會有意訓練孩子,保護屬於自己的食物,不要輕易“分享”給別人: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因為你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好好守護。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但另一方面, 幼兒園會特意把門窗,設計成無法一次關嚴的狀態: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冬天,如果負責關門的孩子如果沒把門關嚴,就會凍到坐在門附近的其他孩子。

所以他們必須把事做得滴水不漏,才不至於“給別人添麻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有屬於自己的領域意識,又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是無數日本教育者推崇的方針。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你說它好,自然是好。

可是一碗水很難端平,過度重視他人感受太久,終歸會壓抑自我的喜惡。

故此,日本甚至開設各種“培養感性品質”的培訓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授課內容也叫人無比迷惑——

居然是想方設法把學員弄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些對於從小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感情充沛的人來說,應該很難以想象吧?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日本的整體氣氛,貫來如此:

既謹慎小心,又堅韌周到;既心潮澎湃,又靜若止水。

哪怕在摯親葬禮上,也“不容許”流淚哀傷。

那些可能給周圍人添麻煩的事,能不做最好不做。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他們的人生像行走於一根緊繃的弦上,直到最後斷絃一刻,會狠狠彈在別人身上。

為什麼以前許多日本人自殺,會選擇跳下電車軌道?

為什麼今年的京阿尼縱火案,縱火者要拉上整個公司作陪葬?

因為身後了無痕,他們單純是想在臨死之前,給社會狠狠“添一次麻煩”

如果說日本教育的結果,是「秩序」和「壓抑」,那麼芬蘭教育相比之下,可謂「人間天堂」。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這裡沒有明確的語文、數學、物理等分科,老師可以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打通哪些科目來教。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孩子們現實中學到的知識,全部都能應用在現實當中。

學校幾乎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排名,因為想要避免競爭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日前主要倡導的理念,叫積極教育。

學校會幫助所有孩子,無論智商高低、能力強弱,都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的價值,認同自身的存在意義。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如果學校在繁華街區,就常帶孩子走進城市;

如果學校靠近森林,就帶孩子們去大自然。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重要的並不是教學地點,更不是照搬某種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繫,讓孩子們真正明白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去愛。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芬蘭社會實現相對公平,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漸小。

即便攀比,比的也是情操、教養,而非誰的名牌包更好看,誰的跑車更高檔……

不標籤孩子,不貶低孩子,就算有誰某一科確實學得很差勁,老師也習慣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問題,而不會一味指責孩子“不聰明”。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每個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都找到身上的閃光點,都能為了「生活」而學習。

這樣的教育環境,怎會叫人不向往呢?

然而一個殘酷現實卻是——

芬蘭人口500萬,中國人口14.5億。

我們國家的教育資源,遠遠不足以平等分配到每個孩子頭上。

所以競爭、比較、優勝劣汰,至少在目前來說,恐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經常聽別人說,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應試教育」的問題。

學生學習僅僅為了分數,而無法實際應用於生活當中。

可如今看過《他鄉的童年》,院長卻產生一些新的看法:

我們的問題,不出在「應試」,而出在了「不一致」

日本從小教孩子集體觀念、遵守規則,自然會教出謹慎嚴格的大人;

芬蘭從小教孩子自我價值、學會愛發現愛,所以能培養精神世界豐富的成年人。

無論教育方式孰優孰劣,最起碼,這兩個國家教育都保持一致,也更容易培養人格穩定、目標明確的人才。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可中國式的教育呢?

一方面,父母盡全力給孩子創造優渥的條件;令一方面,他們又喜歡打擊孩子自信心,讓他們以為自己處處不如人。

有時,家長告訴孩子“人這輩子活得開心、健康最重要”;可沒過幾天,又對孩子說“除了考出好成績,你沒有任何路可選”。

孩子還小那會兒,鋼琴、跆拳道、芭蕾舞等興趣班齊上陣;升上了初中,連體育課外出打鬧的機會都失去了。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長此以往,孩子難免會陷入人格矛盾的境地:

他們既覺得自己很寶貴,又覺得自己(的想法)無關緊要。

既充滿自信,又不知道自信的理由是什麼。

總是充滿個性,堅持個人的風格,但你再問他們的風格是什麼?多半又都答不上來。

他們急於成長,又哀嘆失去的童年;願意以健康換金錢,又不惜一切用金錢恢復健康;對未來焦慮不已,又漠視眼前的幸福……

這樣一來——

中國的孩子,到底算活在當下,還是算活在未來呢?

他們到底在為自己的前途奮鬥,還是在為別人的期待奮鬥呢?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種種割裂的、自相矛盾的觀念,在我們心頭來回拉扯、互相侵蝕。

所以大家才總是陷入迷茫、自我懷疑、看不見遠方的境地。

我們的教育,總喜歡尋求「意義」,所學所做都是為了“有用”。

可什麼才算有意義的人生呢?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答案。

豆瓣9.2,比小歡喜還扎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