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原著策劃出品方IP運營總監丁起航、網絡文學評論家安曉良一起聊聊文娛大IP。

​長夏漫漫難熬,而IP改編的熱風,吹得影視市場人心癢癢。

6月以來,以《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為代表的多部熱劇,熱鬧爭搶著暑期檔的市場。細看來,這些劇無論題材如何,無一不是IP改編的作品。

可以說,經過文學、遊戲等市場初篩的IP,有著一大波自帶熱度流量的原著黨關注,再經過流量明星參演的合力,給人一種IP即王道的錯覺。不禁讓人好奇,在文娛行業的大IP時代裡,這些IP作品為什麼能改編成功呢?改編劇與原作真的能做到互利共贏嗎?文學IP影視化中最難破壁的地方在哪裡呢……

為此,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邀請《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蜜汁燉魷魚》)原著策劃出品方白馬時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IP運營總監丁起航,河北省作協會員、網絡文學評論家、作家安曉良圍桌而坐,以原著作家、出品方、網絡文學評論家的獨特IP改編“上游”視角,共話IP改編那些事兒。

文娛圓桌會

歡迎來到大IP時代

文娛君

Q1:最近《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等劇非常火,大家怎麼看這幾部IP改編劇的,有驚喜或不滿意的地方嗎?


馬伯庸:我聊一聊劇版的《長安十二時辰》吧。可以說作為原著作家來看,還是挺滿意的(笑),我原來想象過盛唐該是什麼樣子,但我本身審美比較差,只能是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他們能夠展現出這麼一個絢爛多彩的大唐,應該說是超過我預期的!

比如,劇中歌女許鶴子花車斗彩的場景就特別美,我印象很深。之前出品方那邊說給我先看片,我沒看,我跟大家一起追劇。聽說改編的和原著內容還有點變化,那麼就更期待!我想看看接下來發展和原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安曉良:我也看了《長安十二時辰》,感覺改編還是非常成功的,從服裝道具到劇情都很還原,劇情的緊張感保持得很不錯,讓人想要一直往下看,幾個角色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作為直男(笑)看《陳情令》(劇版《魔道祖師》),我覺得裡面多角色故事很討巧,直戳年輕人的萌點。現在年輕女性熱衷於“搞CP”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她們可能對自己的情感生活不是很在意,但特別在意小說人物、電視劇人物的愛恨情仇,喜歡看劇中的人撒糖。這裡面一定有深刻的社會學意義,也讓這類青春愛情故事的書、電視劇很火。

丁起航:我覺得一部劇是否達標,它的評判標準不在於我們,而在於觀眾。其實從出版角度看,《親愛的,熱愛的》《長安十二時辰》這幾部劇我是覺得還蠻好的,原著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包括演員選擇、場景還原,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還是蠻還原原著的。

所以這點倒還是蠻開心的,尊重原著作者,以及原著的一些靈魂跟特色,也是在尊重原著的粉絲和讀者。這種情況下他們做出來的作品,大家就會去支持、會選擇去看。大IP改編,我們會通過合同的方式去約束雙方的一些改編細則,如果改編一旦超脫於原著太多了,甚至可能跟原著講的不是一個故事的,那還挺危險的。


"

與《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原著策劃出品方IP運營總監丁起航、網絡文學評論家安曉良一起聊聊文娛大IP。

​長夏漫漫難熬,而IP改編的熱風,吹得影視市場人心癢癢。

6月以來,以《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為代表的多部熱劇,熱鬧爭搶著暑期檔的市場。細看來,這些劇無論題材如何,無一不是IP改編的作品。

可以說,經過文學、遊戲等市場初篩的IP,有著一大波自帶熱度流量的原著黨關注,再經過流量明星參演的合力,給人一種IP即王道的錯覺。不禁讓人好奇,在文娛行業的大IP時代裡,這些IP作品為什麼能改編成功呢?改編劇與原作真的能做到互利共贏嗎?文學IP影視化中最難破壁的地方在哪裡呢……

為此,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邀請《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蜜汁燉魷魚》)原著策劃出品方白馬時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IP運營總監丁起航,河北省作協會員、網絡文學評論家、作家安曉良圍桌而坐,以原著作家、出品方、網絡文學評論家的獨特IP改編“上游”視角,共話IP改編那些事兒。

文娛圓桌會

歡迎來到大IP時代

文娛君

Q1:最近《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等劇非常火,大家怎麼看這幾部IP改編劇的,有驚喜或不滿意的地方嗎?


馬伯庸:我聊一聊劇版的《長安十二時辰》吧。可以說作為原著作家來看,還是挺滿意的(笑),我原來想象過盛唐該是什麼樣子,但我本身審美比較差,只能是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他們能夠展現出這麼一個絢爛多彩的大唐,應該說是超過我預期的!

比如,劇中歌女許鶴子花車斗彩的場景就特別美,我印象很深。之前出品方那邊說給我先看片,我沒看,我跟大家一起追劇。聽說改編的和原著內容還有點變化,那麼就更期待!我想看看接下來發展和原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安曉良:我也看了《長安十二時辰》,感覺改編還是非常成功的,從服裝道具到劇情都很還原,劇情的緊張感保持得很不錯,讓人想要一直往下看,幾個角色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作為直男(笑)看《陳情令》(劇版《魔道祖師》),我覺得裡面多角色故事很討巧,直戳年輕人的萌點。現在年輕女性熱衷於“搞CP”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她們可能對自己的情感生活不是很在意,但特別在意小說人物、電視劇人物的愛恨情仇,喜歡看劇中的人撒糖。這裡面一定有深刻的社會學意義,也讓這類青春愛情故事的書、電視劇很火。

丁起航:我覺得一部劇是否達標,它的評判標準不在於我們,而在於觀眾。其實從出版角度看,《親愛的,熱愛的》《長安十二時辰》這幾部劇我是覺得還蠻好的,原著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包括演員選擇、場景還原,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還是蠻還原原著的。

所以這點倒還是蠻開心的,尊重原著作者,以及原著的一些靈魂跟特色,也是在尊重原著的粉絲和讀者。這種情況下他們做出來的作品,大家就會去支持、會選擇去看。大IP改編,我們會通過合同的方式去約束雙方的一些改編細則,如果改編一旦超脫於原著太多了,甚至可能跟原著講的不是一個故事的,那還挺危險的。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長安十二時辰》IP

文娛君

Q2:大家怎麼看待IP影視化後改名的?如《蜜汁燉魷魚》(劇版為《親愛的,熱愛的》)《魔道祖師》(劇版為《陳情令》)《悲傷逆流成河》(劇版為《流淌的美好時光》)等,改名對原著有沒有什麼影響?


丁起航:對我們來說,一般IP版權運營時,特別是知名流量作品,儘量能不改還是不改的。但是要是特定環境下必須要改名了,也只能改了,好在影視版改名前製作方那邊會跟我們提前溝通。對很多劇來說,一部分數據缺口(關注度、流量)則來自書粉,這種情況下肯定要照顧讀者的心理,不能突然改名之後直接公佈。

這種情況下的改名,原著作者、版權方、製作方三方會先互相通氣、協調。IP改名對賣書多少有些影響,我們會在銷售網站該書頁面最醒目的地方提示讀者。像《凰權·弈天下》更名為《天盛長歌》,我們做營銷策略時也會跟著調整。


安曉良:拿《蜜汁燉魷魚》來說,這本書其實是作者墨寶非寶另一本書《密室困游魚》的外傳,取名字是因為跟前面那個相似,而《密室困游魚》這個名字來自於女主角佟年的遊戲ID:密室の游魚。總體來說,對書的營銷方面肯定是有影響的,不過一般電視劇播出以後,小說也會再版加上電視劇名。我覺得《蜜汁燉魷魚》其實就體現了讀者和觀眾在受眾方面的不同之處,《親愛的,熱愛的》這個甜甜的名字我們至少能感覺到它要講什麼,但是《蜜汁燉魷魚》就讓人一頭霧水,難道要講小吃嗎?感覺會比較容易誤解。

《悲傷逆流成河》改名為《流淌的美好時光》,則體現了導演對作品主題的理解把控,從青春期的悲傷轉換到了美好時光,意思完全改變了,也從一個青少年的視角,轉變成了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可以說,網文讀者和出版讀者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晉江女頻,很多時候需要用一個特別奇怪的書名吸引讀者注意,到出版、改編成劇的時候就不適合了。


馬伯庸:(笑)我的書《長安十二時辰》《三國機密》改編成劇版的時候都沒改名過。


"

與《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原著策劃出品方IP運營總監丁起航、網絡文學評論家安曉良一起聊聊文娛大IP。

​長夏漫漫難熬,而IP改編的熱風,吹得影視市場人心癢癢。

6月以來,以《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為代表的多部熱劇,熱鬧爭搶著暑期檔的市場。細看來,這些劇無論題材如何,無一不是IP改編的作品。

可以說,經過文學、遊戲等市場初篩的IP,有著一大波自帶熱度流量的原著黨關注,再經過流量明星參演的合力,給人一種IP即王道的錯覺。不禁讓人好奇,在文娛行業的大IP時代裡,這些IP作品為什麼能改編成功呢?改編劇與原作真的能做到互利共贏嗎?文學IP影視化中最難破壁的地方在哪裡呢……

為此,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邀請《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蜜汁燉魷魚》)原著策劃出品方白馬時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IP運營總監丁起航,河北省作協會員、網絡文學評論家、作家安曉良圍桌而坐,以原著作家、出品方、網絡文學評論家的獨特IP改編“上游”視角,共話IP改編那些事兒。

文娛圓桌會

歡迎來到大IP時代

文娛君

Q1:最近《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等劇非常火,大家怎麼看這幾部IP改編劇的,有驚喜或不滿意的地方嗎?


馬伯庸:我聊一聊劇版的《長安十二時辰》吧。可以說作為原著作家來看,還是挺滿意的(笑),我原來想象過盛唐該是什麼樣子,但我本身審美比較差,只能是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他們能夠展現出這麼一個絢爛多彩的大唐,應該說是超過我預期的!

比如,劇中歌女許鶴子花車斗彩的場景就特別美,我印象很深。之前出品方那邊說給我先看片,我沒看,我跟大家一起追劇。聽說改編的和原著內容還有點變化,那麼就更期待!我想看看接下來發展和原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安曉良:我也看了《長安十二時辰》,感覺改編還是非常成功的,從服裝道具到劇情都很還原,劇情的緊張感保持得很不錯,讓人想要一直往下看,幾個角色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作為直男(笑)看《陳情令》(劇版《魔道祖師》),我覺得裡面多角色故事很討巧,直戳年輕人的萌點。現在年輕女性熱衷於“搞CP”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她們可能對自己的情感生活不是很在意,但特別在意小說人物、電視劇人物的愛恨情仇,喜歡看劇中的人撒糖。這裡面一定有深刻的社會學意義,也讓這類青春愛情故事的書、電視劇很火。

丁起航:我覺得一部劇是否達標,它的評判標準不在於我們,而在於觀眾。其實從出版角度看,《親愛的,熱愛的》《長安十二時辰》這幾部劇我是覺得還蠻好的,原著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包括演員選擇、場景還原,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還是蠻還原原著的。

所以這點倒還是蠻開心的,尊重原著作者,以及原著的一些靈魂跟特色,也是在尊重原著的粉絲和讀者。這種情況下他們做出來的作品,大家就會去支持、會選擇去看。大IP改編,我們會通過合同的方式去約束雙方的一些改編細則,如果改編一旦超脫於原著太多了,甚至可能跟原著講的不是一個故事的,那還挺危險的。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長安十二時辰》IP

文娛君

Q2:大家怎麼看待IP影視化後改名的?如《蜜汁燉魷魚》(劇版為《親愛的,熱愛的》)《魔道祖師》(劇版為《陳情令》)《悲傷逆流成河》(劇版為《流淌的美好時光》)等,改名對原著有沒有什麼影響?


丁起航:對我們來說,一般IP版權運營時,特別是知名流量作品,儘量能不改還是不改的。但是要是特定環境下必須要改名了,也只能改了,好在影視版改名前製作方那邊會跟我們提前溝通。對很多劇來說,一部分數據缺口(關注度、流量)則來自書粉,這種情況下肯定要照顧讀者的心理,不能突然改名之後直接公佈。

這種情況下的改名,原著作者、版權方、製作方三方會先互相通氣、協調。IP改名對賣書多少有些影響,我們會在銷售網站該書頁面最醒目的地方提示讀者。像《凰權·弈天下》更名為《天盛長歌》,我們做營銷策略時也會跟著調整。


安曉良:拿《蜜汁燉魷魚》來說,這本書其實是作者墨寶非寶另一本書《密室困游魚》的外傳,取名字是因為跟前面那個相似,而《密室困游魚》這個名字來自於女主角佟年的遊戲ID:密室の游魚。總體來說,對書的營銷方面肯定是有影響的,不過一般電視劇播出以後,小說也會再版加上電視劇名。我覺得《蜜汁燉魷魚》其實就體現了讀者和觀眾在受眾方面的不同之處,《親愛的,熱愛的》這個甜甜的名字我們至少能感覺到它要講什麼,但是《蜜汁燉魷魚》就讓人一頭霧水,難道要講小吃嗎?感覺會比較容易誤解。

《悲傷逆流成河》改名為《流淌的美好時光》,則體現了導演對作品主題的理解把控,從青春期的悲傷轉換到了美好時光,意思完全改變了,也從一個青少年的視角,轉變成了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可以說,網文讀者和出版讀者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晉江女頻,很多時候需要用一個特別奇怪的書名吸引讀者注意,到出版、改編成劇的時候就不適合了。


馬伯庸:(笑)我的書《長安十二時辰》《三國機密》改編成劇版的時候都沒改名過。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親愛的,熱愛的》改名前


文娛君

Q3:大家覺得在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中,最難破壁的部分是哪些?或者說這種改編之間最難跨越的鴻溝是什麼?

安曉良:我覺得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劇情為主的小說,比如已經改編過的《餘罪》《心理罪》等,影視改編的話,就會按劇情來走,人設不太重要。另一種則是《魔道祖師》這種人設和CP更重要的類型,比較適合編劇們自由發揮。

像科幻、玄幻題材確實比現實題材更難改編,兩個原因,一個是小說裡隨便一句幻想的話,表現成影視就會需要特別厲害的特效;另一個則是每一個讀者的想象都不太一樣,做出來的效果很難讓所有人滿意。《流浪地球》能夠贏得那麼多讀者的喜歡,非常厲害。但其實電影《流浪地球》只是用了小說的背景,劇情跟原著完全不一樣,基本都是原創的。為什麼呢,首先就是因為原著太難拍了,大場面實在太多了,最難的地方主要在於幻想轉化成現實的過程。我寫一句“宇宙空間裡有無數外星艦隊排列得整整齊齊,向前進發”,導演要花多少錢才能滿足讀者的想象啊,更何況每個人的想象都是不一樣的。

我個人感覺有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小說的表現和影視劇的表現手法其實是不同的。就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例,小說中的很多古代典故,小說讀者讀到的時候會覺得眼前一亮,有點咀嚼到梗的感覺,但是拍成電視劇以後,可能那些小細節就只在畫面中一閃而過,觀眾沒看懂精妙之處。所以越是那種文筆特別好,描寫特別細緻的小說越是難拍,因為這裡面就沒有導演發揮的空間。

馬伯庸:我就以《長安十二時辰》來細化聊聊這個話題吧。因為小說裡的故事比較特別,都發生在長安的一天12時辰裡,所以我覺得影視化改編最難的點就在於速度。實際上它對劇情的要求是速度上始終要保持著一種壓力,而且速度要特別快,節奏要快,不能像以前很多古裝劇一樣慢吞吞的。這種速度感雖然看起來好像虛無縹緲,但是實現起來難度很大。從目前的播出效果來看,我覺得《長安十二時辰》劇版的節奏,已經好過大部分我看過的溫吞的古裝劇。

丁起航:我也認同是要分作品的。比如說像《三體》這種硬科幻IP,最難破壁部分就在於它的場景設計。硬科幻它需要場景也必須做到一個完全特別精細的還原,才有一定視覺效果和視覺衝擊。因為科幻的東西大家看的話,其實第一是故事和視覺衝擊,這是很重要的。這部分是很難跨越的,從特效製作到後期剪輯,都需要一個特別強大的支撐。

而一些古裝、仙俠劇的話,場景還原可能是製作成本的大頭。特別對於古裝劇的人物原型的追溯要求特別嚴謹,需要把故事落地到一個朝代,每個朝代的衣食住行都不一樣,每個朝代的人生活方式也不一樣,需要細緻考證和重新設定,這是比較難改編的地方吧。

而刑偵懸疑這類IP,人設外,內容框架和故事是最難改編的。故事的案件要出奇討巧,同時在獵奇與合理間巧妙把握尺度,儘量不會對未成年人或心理承受力弱的人產生不好的衝擊


"

與《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原著策劃出品方IP運營總監丁起航、網絡文學評論家安曉良一起聊聊文娛大IP。

​長夏漫漫難熬,而IP改編的熱風,吹得影視市場人心癢癢。

6月以來,以《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為代表的多部熱劇,熱鬧爭搶著暑期檔的市場。細看來,這些劇無論題材如何,無一不是IP改編的作品。

可以說,經過文學、遊戲等市場初篩的IP,有著一大波自帶熱度流量的原著黨關注,再經過流量明星參演的合力,給人一種IP即王道的錯覺。不禁讓人好奇,在文娛行業的大IP時代裡,這些IP作品為什麼能改編成功呢?改編劇與原作真的能做到互利共贏嗎?文學IP影視化中最難破壁的地方在哪裡呢……

為此,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邀請《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蜜汁燉魷魚》)原著策劃出品方白馬時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IP運營總監丁起航,河北省作協會員、網絡文學評論家、作家安曉良圍桌而坐,以原著作家、出品方、網絡文學評論家的獨特IP改編“上游”視角,共話IP改編那些事兒。

文娛圓桌會

歡迎來到大IP時代

文娛君

Q1:最近《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等劇非常火,大家怎麼看這幾部IP改編劇的,有驚喜或不滿意的地方嗎?


馬伯庸:我聊一聊劇版的《長安十二時辰》吧。可以說作為原著作家來看,還是挺滿意的(笑),我原來想象過盛唐該是什麼樣子,但我本身審美比較差,只能是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他們能夠展現出這麼一個絢爛多彩的大唐,應該說是超過我預期的!

比如,劇中歌女許鶴子花車斗彩的場景就特別美,我印象很深。之前出品方那邊說給我先看片,我沒看,我跟大家一起追劇。聽說改編的和原著內容還有點變化,那麼就更期待!我想看看接下來發展和原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安曉良:我也看了《長安十二時辰》,感覺改編還是非常成功的,從服裝道具到劇情都很還原,劇情的緊張感保持得很不錯,讓人想要一直往下看,幾個角色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作為直男(笑)看《陳情令》(劇版《魔道祖師》),我覺得裡面多角色故事很討巧,直戳年輕人的萌點。現在年輕女性熱衷於“搞CP”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她們可能對自己的情感生活不是很在意,但特別在意小說人物、電視劇人物的愛恨情仇,喜歡看劇中的人撒糖。這裡面一定有深刻的社會學意義,也讓這類青春愛情故事的書、電視劇很火。

丁起航:我覺得一部劇是否達標,它的評判標準不在於我們,而在於觀眾。其實從出版角度看,《親愛的,熱愛的》《長安十二時辰》這幾部劇我是覺得還蠻好的,原著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包括演員選擇、場景還原,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還是蠻還原原著的。

所以這點倒還是蠻開心的,尊重原著作者,以及原著的一些靈魂跟特色,也是在尊重原著的粉絲和讀者。這種情況下他們做出來的作品,大家就會去支持、會選擇去看。大IP改編,我們會通過合同的方式去約束雙方的一些改編細則,如果改編一旦超脫於原著太多了,甚至可能跟原著講的不是一個故事的,那還挺危險的。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長安十二時辰》IP

文娛君

Q2:大家怎麼看待IP影視化後改名的?如《蜜汁燉魷魚》(劇版為《親愛的,熱愛的》)《魔道祖師》(劇版為《陳情令》)《悲傷逆流成河》(劇版為《流淌的美好時光》)等,改名對原著有沒有什麼影響?


丁起航:對我們來說,一般IP版權運營時,特別是知名流量作品,儘量能不改還是不改的。但是要是特定環境下必須要改名了,也只能改了,好在影視版改名前製作方那邊會跟我們提前溝通。對很多劇來說,一部分數據缺口(關注度、流量)則來自書粉,這種情況下肯定要照顧讀者的心理,不能突然改名之後直接公佈。

這種情況下的改名,原著作者、版權方、製作方三方會先互相通氣、協調。IP改名對賣書多少有些影響,我們會在銷售網站該書頁面最醒目的地方提示讀者。像《凰權·弈天下》更名為《天盛長歌》,我們做營銷策略時也會跟著調整。


安曉良:拿《蜜汁燉魷魚》來說,這本書其實是作者墨寶非寶另一本書《密室困游魚》的外傳,取名字是因為跟前面那個相似,而《密室困游魚》這個名字來自於女主角佟年的遊戲ID:密室の游魚。總體來說,對書的營銷方面肯定是有影響的,不過一般電視劇播出以後,小說也會再版加上電視劇名。我覺得《蜜汁燉魷魚》其實就體現了讀者和觀眾在受眾方面的不同之處,《親愛的,熱愛的》這個甜甜的名字我們至少能感覺到它要講什麼,但是《蜜汁燉魷魚》就讓人一頭霧水,難道要講小吃嗎?感覺會比較容易誤解。

《悲傷逆流成河》改名為《流淌的美好時光》,則體現了導演對作品主題的理解把控,從青春期的悲傷轉換到了美好時光,意思完全改變了,也從一個青少年的視角,轉變成了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可以說,網文讀者和出版讀者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晉江女頻,很多時候需要用一個特別奇怪的書名吸引讀者注意,到出版、改編成劇的時候就不適合了。


馬伯庸:(笑)我的書《長安十二時辰》《三國機密》改編成劇版的時候都沒改名過。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親愛的,熱愛的》改名前


文娛君

Q3:大家覺得在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中,最難破壁的部分是哪些?或者說這種改編之間最難跨越的鴻溝是什麼?

安曉良:我覺得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劇情為主的小說,比如已經改編過的《餘罪》《心理罪》等,影視改編的話,就會按劇情來走,人設不太重要。另一種則是《魔道祖師》這種人設和CP更重要的類型,比較適合編劇們自由發揮。

像科幻、玄幻題材確實比現實題材更難改編,兩個原因,一個是小說裡隨便一句幻想的話,表現成影視就會需要特別厲害的特效;另一個則是每一個讀者的想象都不太一樣,做出來的效果很難讓所有人滿意。《流浪地球》能夠贏得那麼多讀者的喜歡,非常厲害。但其實電影《流浪地球》只是用了小說的背景,劇情跟原著完全不一樣,基本都是原創的。為什麼呢,首先就是因為原著太難拍了,大場面實在太多了,最難的地方主要在於幻想轉化成現實的過程。我寫一句“宇宙空間裡有無數外星艦隊排列得整整齊齊,向前進發”,導演要花多少錢才能滿足讀者的想象啊,更何況每個人的想象都是不一樣的。

我個人感覺有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小說的表現和影視劇的表現手法其實是不同的。就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例,小說中的很多古代典故,小說讀者讀到的時候會覺得眼前一亮,有點咀嚼到梗的感覺,但是拍成電視劇以後,可能那些小細節就只在畫面中一閃而過,觀眾沒看懂精妙之處。所以越是那種文筆特別好,描寫特別細緻的小說越是難拍,因為這裡面就沒有導演發揮的空間。

馬伯庸:我就以《長安十二時辰》來細化聊聊這個話題吧。因為小說裡的故事比較特別,都發生在長安的一天12時辰裡,所以我覺得影視化改編最難的點就在於速度。實際上它對劇情的要求是速度上始終要保持著一種壓力,而且速度要特別快,節奏要快,不能像以前很多古裝劇一樣慢吞吞的。這種速度感雖然看起來好像虛無縹緲,但是實現起來難度很大。從目前的播出效果來看,我覺得《長安十二時辰》劇版的節奏,已經好過大部分我看過的溫吞的古裝劇。

丁起航:我也認同是要分作品的。比如說像《三體》這種硬科幻IP,最難破壁部分就在於它的場景設計。硬科幻它需要場景也必須做到一個完全特別精細的還原,才有一定視覺效果和視覺衝擊。因為科幻的東西大家看的話,其實第一是故事和視覺衝擊,這是很重要的。這部分是很難跨越的,從特效製作到後期剪輯,都需要一個特別強大的支撐。

而一些古裝、仙俠劇的話,場景還原可能是製作成本的大頭。特別對於古裝劇的人物原型的追溯要求特別嚴謹,需要把故事落地到一個朝代,每個朝代的衣食住行都不一樣,每個朝代的人生活方式也不一樣,需要細緻考證和重新設定,這是比較難改編的地方吧。

而刑偵懸疑這類IP,人設外,內容框架和故事是最難改編的。故事的案件要出奇討巧,同時在獵奇與合理間巧妙把握尺度,儘量不會對未成年人或心理承受力弱的人產生不好的衝擊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文學作品IP

文娛君

Q4:對於原著而言,在改編時,你們覺得作者擔任編劇還是交給專業團隊比較好?會比較關心改編了哪些部分呢?


馬伯庸:我覺得現在影視工業化程度也提升了,每個環節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好了。我其實不太會寫劇本,專業的事交給專業團隊去做比較好,因為很多人會覺得寫劇本跟小說都是寫文字、都是寫故事沒什麼區別,其實區別非常大。

像拍《長安十二時辰》時,我就跟曹盾導演說你儘管放手去改。實際上,IP的文本表現和視覺表現是兩種不同的體系,那麼這種體系的轉換之間一定會有變化。所以我說你不用擔心說原作者會怎麼樣,你只要保證原著最重要的點不改變,可以盡情發揮。我覺得IP化實際上就是一種從文學領域來吸取源頭的內容,再由工業化的流程來進行IP改編,每個環節進行分工化和細緻化,作為原著作者來說只要專心生產內容就行了

丁起航:要是我經手過版權出售的書改編的作品,我會最關心劇版的故事是否是原著中的故事,是否也是跟原著有一定的配比度。包括它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基於原著的基礎上所做的一些改變,我們會具體去觀察這些東西,並進行分析判斷,給下一部作品的IP版權出售策劃做參考。

安曉良:實際上作者跟編劇是兩個行業,互通並不容易。編劇與小說作者不同的關注點主要是細節、對話和場景這些吧,尤其是人物說話的時候。編劇寫的東西是給演員和導演來看的,必須寫清楚每一句話做什麼樣的表情,是什麼樣的狀態,細節都需要揣摩清楚,小說作者就沒有這個煩惱。

我覺得作者是否參與改編,也要看作者對小說的感情。如果是對小說有特別的熱愛,有的作者會選擇自己做編劇。比如說月關的《夜天子》、墨寶非寶的《親愛的,熱愛的》,就是作者全程參與改編的,也收穫了很好的口碑。


"

與《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原著策劃出品方IP運營總監丁起航、網絡文學評論家安曉良一起聊聊文娛大IP。

​長夏漫漫難熬,而IP改編的熱風,吹得影視市場人心癢癢。

6月以來,以《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為代表的多部熱劇,熱鬧爭搶著暑期檔的市場。細看來,這些劇無論題材如何,無一不是IP改編的作品。

可以說,經過文學、遊戲等市場初篩的IP,有著一大波自帶熱度流量的原著黨關注,再經過流量明星參演的合力,給人一種IP即王道的錯覺。不禁讓人好奇,在文娛行業的大IP時代裡,這些IP作品為什麼能改編成功呢?改編劇與原作真的能做到互利共贏嗎?文學IP影視化中最難破壁的地方在哪裡呢……

為此,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邀請《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作者馬伯庸,《親愛的,熱愛的》(《蜜汁燉魷魚》)原著策劃出品方白馬時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IP運營總監丁起航,河北省作協會員、網絡文學評論家、作家安曉良圍桌而坐,以原著作家、出品方、網絡文學評論家的獨特IP改編“上游”視角,共話IP改編那些事兒。

文娛圓桌會

歡迎來到大IP時代

文娛君

Q1:最近《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等劇非常火,大家怎麼看這幾部IP改編劇的,有驚喜或不滿意的地方嗎?


馬伯庸:我聊一聊劇版的《長安十二時辰》吧。可以說作為原著作家來看,還是挺滿意的(笑),我原來想象過盛唐該是什麼樣子,但我本身審美比較差,只能是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他們能夠展現出這麼一個絢爛多彩的大唐,應該說是超過我預期的!

比如,劇中歌女許鶴子花車斗彩的場景就特別美,我印象很深。之前出品方那邊說給我先看片,我沒看,我跟大家一起追劇。聽說改編的和原著內容還有點變化,那麼就更期待!我想看看接下來發展和原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安曉良:我也看了《長安十二時辰》,感覺改編還是非常成功的,從服裝道具到劇情都很還原,劇情的緊張感保持得很不錯,讓人想要一直往下看,幾個角色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作為直男(笑)看《陳情令》(劇版《魔道祖師》),我覺得裡面多角色故事很討巧,直戳年輕人的萌點。現在年輕女性熱衷於“搞CP”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她們可能對自己的情感生活不是很在意,但特別在意小說人物、電視劇人物的愛恨情仇,喜歡看劇中的人撒糖。這裡面一定有深刻的社會學意義,也讓這類青春愛情故事的書、電視劇很火。

丁起航:我覺得一部劇是否達標,它的評判標準不在於我們,而在於觀眾。其實從出版角度看,《親愛的,熱愛的》《長安十二時辰》這幾部劇我是覺得還蠻好的,原著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包括演員選擇、場景還原,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還是蠻還原原著的。

所以這點倒還是蠻開心的,尊重原著作者,以及原著的一些靈魂跟特色,也是在尊重原著的粉絲和讀者。這種情況下他們做出來的作品,大家就會去支持、會選擇去看。大IP改編,我們會通過合同的方式去約束雙方的一些改編細則,如果改編一旦超脫於原著太多了,甚至可能跟原著講的不是一個故事的,那還挺危險的。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長安十二時辰》IP

文娛君

Q2:大家怎麼看待IP影視化後改名的?如《蜜汁燉魷魚》(劇版為《親愛的,熱愛的》)《魔道祖師》(劇版為《陳情令》)《悲傷逆流成河》(劇版為《流淌的美好時光》)等,改名對原著有沒有什麼影響?


丁起航:對我們來說,一般IP版權運營時,特別是知名流量作品,儘量能不改還是不改的。但是要是特定環境下必須要改名了,也只能改了,好在影視版改名前製作方那邊會跟我們提前溝通。對很多劇來說,一部分數據缺口(關注度、流量)則來自書粉,這種情況下肯定要照顧讀者的心理,不能突然改名之後直接公佈。

這種情況下的改名,原著作者、版權方、製作方三方會先互相通氣、協調。IP改名對賣書多少有些影響,我們會在銷售網站該書頁面最醒目的地方提示讀者。像《凰權·弈天下》更名為《天盛長歌》,我們做營銷策略時也會跟著調整。


安曉良:拿《蜜汁燉魷魚》來說,這本書其實是作者墨寶非寶另一本書《密室困游魚》的外傳,取名字是因為跟前面那個相似,而《密室困游魚》這個名字來自於女主角佟年的遊戲ID:密室の游魚。總體來說,對書的營銷方面肯定是有影響的,不過一般電視劇播出以後,小說也會再版加上電視劇名。我覺得《蜜汁燉魷魚》其實就體現了讀者和觀眾在受眾方面的不同之處,《親愛的,熱愛的》這個甜甜的名字我們至少能感覺到它要講什麼,但是《蜜汁燉魷魚》就讓人一頭霧水,難道要講小吃嗎?感覺會比較容易誤解。

《悲傷逆流成河》改名為《流淌的美好時光》,則體現了導演對作品主題的理解把控,從青春期的悲傷轉換到了美好時光,意思完全改變了,也從一個青少年的視角,轉變成了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可以說,網文讀者和出版讀者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晉江女頻,很多時候需要用一個特別奇怪的書名吸引讀者注意,到出版、改編成劇的時候就不適合了。


馬伯庸:(笑)我的書《長安十二時辰》《三國機密》改編成劇版的時候都沒改名過。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親愛的,熱愛的》改名前


文娛君

Q3:大家覺得在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中,最難破壁的部分是哪些?或者說這種改編之間最難跨越的鴻溝是什麼?

安曉良:我覺得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劇情為主的小說,比如已經改編過的《餘罪》《心理罪》等,影視改編的話,就會按劇情來走,人設不太重要。另一種則是《魔道祖師》這種人設和CP更重要的類型,比較適合編劇們自由發揮。

像科幻、玄幻題材確實比現實題材更難改編,兩個原因,一個是小說裡隨便一句幻想的話,表現成影視就會需要特別厲害的特效;另一個則是每一個讀者的想象都不太一樣,做出來的效果很難讓所有人滿意。《流浪地球》能夠贏得那麼多讀者的喜歡,非常厲害。但其實電影《流浪地球》只是用了小說的背景,劇情跟原著完全不一樣,基本都是原創的。為什麼呢,首先就是因為原著太難拍了,大場面實在太多了,最難的地方主要在於幻想轉化成現實的過程。我寫一句“宇宙空間裡有無數外星艦隊排列得整整齊齊,向前進發”,導演要花多少錢才能滿足讀者的想象啊,更何況每個人的想象都是不一樣的。

我個人感覺有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小說的表現和影視劇的表現手法其實是不同的。就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例,小說中的很多古代典故,小說讀者讀到的時候會覺得眼前一亮,有點咀嚼到梗的感覺,但是拍成電視劇以後,可能那些小細節就只在畫面中一閃而過,觀眾沒看懂精妙之處。所以越是那種文筆特別好,描寫特別細緻的小說越是難拍,因為這裡面就沒有導演發揮的空間。

馬伯庸:我就以《長安十二時辰》來細化聊聊這個話題吧。因為小說裡的故事比較特別,都發生在長安的一天12時辰裡,所以我覺得影視化改編最難的點就在於速度。實際上它對劇情的要求是速度上始終要保持著一種壓力,而且速度要特別快,節奏要快,不能像以前很多古裝劇一樣慢吞吞的。這種速度感雖然看起來好像虛無縹緲,但是實現起來難度很大。從目前的播出效果來看,我覺得《長安十二時辰》劇版的節奏,已經好過大部分我看過的溫吞的古裝劇。

丁起航:我也認同是要分作品的。比如說像《三體》這種硬科幻IP,最難破壁部分就在於它的場景設計。硬科幻它需要場景也必須做到一個完全特別精細的還原,才有一定視覺效果和視覺衝擊。因為科幻的東西大家看的話,其實第一是故事和視覺衝擊,這是很重要的。這部分是很難跨越的,從特效製作到後期剪輯,都需要一個特別強大的支撐。

而一些古裝、仙俠劇的話,場景還原可能是製作成本的大頭。特別對於古裝劇的人物原型的追溯要求特別嚴謹,需要把故事落地到一個朝代,每個朝代的衣食住行都不一樣,每個朝代的人生活方式也不一樣,需要細緻考證和重新設定,這是比較難改編的地方吧。

而刑偵懸疑這類IP,人設外,內容框架和故事是最難改編的。故事的案件要出奇討巧,同時在獵奇與合理間巧妙把握尺度,儘量不會對未成年人或心理承受力弱的人產生不好的衝擊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文學作品IP

文娛君

Q4:對於原著而言,在改編時,你們覺得作者擔任編劇還是交給專業團隊比較好?會比較關心改編了哪些部分呢?


馬伯庸:我覺得現在影視工業化程度也提升了,每個環節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好了。我其實不太會寫劇本,專業的事交給專業團隊去做比較好,因為很多人會覺得寫劇本跟小說都是寫文字、都是寫故事沒什麼區別,其實區別非常大。

像拍《長安十二時辰》時,我就跟曹盾導演說你儘管放手去改。實際上,IP的文本表現和視覺表現是兩種不同的體系,那麼這種體系的轉換之間一定會有變化。所以我說你不用擔心說原作者會怎麼樣,你只要保證原著最重要的點不改變,可以盡情發揮。我覺得IP化實際上就是一種從文學領域來吸取源頭的內容,再由工業化的流程來進行IP改編,每個環節進行分工化和細緻化,作為原著作者來說只要專心生產內容就行了

丁起航:要是我經手過版權出售的書改編的作品,我會最關心劇版的故事是否是原著中的故事,是否也是跟原著有一定的配比度。包括它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基於原著的基礎上所做的一些改變,我們會具體去觀察這些東西,並進行分析判斷,給下一部作品的IP版權出售策劃做參考。

安曉良:實際上作者跟編劇是兩個行業,互通並不容易。編劇與小說作者不同的關注點主要是細節、對話和場景這些吧,尤其是人物說話的時候。編劇寫的東西是給演員和導演來看的,必須寫清楚每一句話做什麼樣的表情,是什麼樣的狀態,細節都需要揣摩清楚,小說作者就沒有這個煩惱。

我覺得作者是否參與改編,也要看作者對小說的感情。如果是對小說有特別的熱愛,有的作者會選擇自己做編劇。比如說月關的《夜天子》、墨寶非寶的《親愛的,熱愛的》,就是作者全程參與改編的,也收穫了很好的口碑。


喝口“涼”茶,跟著“上游”視角一起聊聊IP改編

熱劇《長安十二時辰》

文娛君

Q5:大家覺得之前和近兩年IP改編趨勢有什麼變化呢?IP改編又是怎麼操作的呢?


安曉良:前幾年,古裝和玄幻類型更受歡迎一些,像火爆的《步步驚心》《琅琊榜》以及《將夜》等電視劇都不錯。因為當時投入的資本比較多,特效捨得花錢,願意多做嘗試。這兩年影視的熱度下來以後,更多的資金願意在現實題材下功夫了。

從題材上說,現實生活類尤其是都市青春校園類、婚戀家庭類,還有偵探推理類的IP是最受歡迎的。古代言情類、玄幻言情類稍微差一些,比較難賣的是那些需要特效才能好看的玄幻、奇幻、科幻類小說。不過今年《流浪地球》火了以後,科幻類也有所抬頭了。

從寫法上說,其實大多數影視公司不太需要作者把細節寫得清清楚楚,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站得住腳,讀者比較認可的人設然後需要一個新奇有想法的世界觀和故事框架,其他的都可以由編劇們來操刀修改。

從篇幅上說,20-50萬字的小說是比較容易改編的,最長不要超過100萬字,至於那些五六百萬字的大長篇就不太受歡迎。從影響力上說,影視公司更青睞那些知名作家的作品,比如說馬伯庸、唐家三少等,而不大喜歡新人作者的作品。

馬伯庸(笑)我只是運氣比較好,作品能夠被相關的人看到,獲得一個改編的機會。我見過很多小說其實非常好看,但是因為發出去之後看到的人不多,結果就很可惜被漏過去。


丁起航:我們很早開始進行版權運營了,在這兩年出版的原生市場越來越難做的情況下,IP版權也是我們突破的一個重點方向。從版權出售來看,去年開始遇冷,因為IP版權出售在2014-2017到了峰值,然後開始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那麼肯定需要時間去調整整治,現在大部分相關的公司都處於沉澱儲備期。我們IP運營流程是會先內部評估,再根據不同平臺、製作方要求進行分類,最後三方進行版權出售。

目前來說,IP改編的影視作品還是很多熱門作家以前出售過的作品版權。甜寵劇這麼火,也是因為它的體量輕、多喜劇,適合改編成網劇。長線來看,市場趨勢變化不太大,觀眾口味還是優質劇作,像現實題材這幾年也是很火,其實每個平臺想要的IP內容也不太一樣。對於IP改編來說,最主要考量其是否成功的標準還是製作的精細程度怎麼樣,做得好不好。


IP改編的市場仍舊火熱,而IP改編也並非萬能公式,如上所述,有許多需要考慮的方面。同樣的,有多少熱門的IP改編劇爆了,就有多少重金買下IP全版權的劇撲得悄無聲息。IP改編,還需謹慎。


-END-

作者 | Siberia

編輯丨卡奧卡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