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

德州扒雞 鮑魚 海蔘 竹筍 德州新聞網 2017-05-11
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

將每批生產的布袋雞留樣保存

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

嚴格的實驗室實驗,每次都要自己查看

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

通過努力將布袋雞帶入新的高度

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

簡單五六刀,就將一隻白條雞“脫骨”

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

將營養搭配均勻的食材放入“脫骨”完後的“雞布袋”內

當代“庖丁”魏憲華:兩分鐘解出“布袋雞”

在“脫骨”完的“雞布袋”內倒入水,滴水不漏

“一切,二滑,三劈……”5月3日,在夏津縣一間普通的加工車間,德州市首屆“德州工匠”稱號獲得者魏憲華正向職工傳授解剖白條雞的竅門。

魏憲華拿起一隻雞,從脖子處開一刀,然後從脖子處開始向下褪皮。雞皮褪到胸部,他拿起刀分離雞肉和雞骨,剔除下來的雞大腿骨不帶一絲肉,整個雞外形完整。往“雞布袋”裡面灌水,滴水不漏。整個過程,僅用時兩分鐘左右。

魏憲華說,布袋雞最講究刀工,要做到雞骨不帶肉,雞肉不帶骨,灌水不漏湯,把脖頸一拎,仍是渾然一體。殊不知,這樣的解剖過程,他練了近三十年,解剖了數千只雞。

1991年,一直從事廚師工作的魏憲華,拜布袋雞第九代正宗傳人紀尚忠老師學習布袋雞製作工藝,曾在北京、濟南、德州、夏津等大酒店任廚師長,弘揚布袋雞製作工藝。

在輾轉多個城市過程中,魏憲華逐漸發現,傳統布袋雞現做現食,不易冷藏和運輸,無法適應快捷、方便的現代消費要求。同時,作為夏津的一種特色名吃,當地有很多家庭作坊也在從事布袋雞的生產。

按照傳承,布袋雞的原材料需要兩年以上的笨雞,但是部分家庭作坊,為了節省成本,將餵養幾個月的肉食雞代替笨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混亂,影響了布袋雞品牌。漸漸地,吃布袋雞的人越來越少,會做的廚師也少了,布袋雞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面對布袋雞瀕臨失傳的境地,作為鴻熙居第十代正宗傳承者的魏憲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此,魏憲華暫時放棄了自家酒店,潛心投入布袋雞的保鮮工藝研究。受真空包裝的德州扒雞的啟發,魏憲華想到了製作真空布袋雞。

魏憲華專門成立了布袋雞美食文化研究會,聘請上海、北京等地的專家擔任顧問。歷經3個月技術攻關,花費幾十萬元,用掉幾百只雞,2011年8月真空布袋雞終於研製成功,產品完全達到營養搭配合理、傳統風味濃郁、易於保存運輸等要求。

2011年9月,魏憲華正式成立鴻熙居布袋雞有限公司,註冊了“鴻熙居”商標,專門從事布袋雞生產經營。鴻熙居布袋雞採用散養柴雞製作,把海蔘、乾貝、冬筍、魷魚等十幾種山珍海味放進“雞布袋”,運用58道傳統手工藝和“3S”膳理技術,祕製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劑、防腐劑,做到了整雞無骨、雞形不變、醇香味美。

日前,時值雞年,魏憲華正在研製一款價值近萬元的“至尊布袋雞”,將澳洲鮑魚、桑黃、野生刺蔘等名貴的山珍海味,按照科學的配方加以搭配,放進“雞布袋”,將夏津這款特色美食進一步推廣。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鄭乃春攝影記者劉振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