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州哨馬營減河

文圖無關


馬惠彬

減河:為分洩主河流的洪水,在關鍵的部位用人工開挖的河道稱為“減河”。所開挖的“減河”有的直接入海、入湖或在下游再重新匯入幹流。它的作用在於減殺水勢,防止洪水漫溢或堤壩決口。

哨馬營減河簡介

南運河以四女寺水利樞紐為起端,向北流經德城區二屯鎮第三店村進入河北省滄州等地,在注入天津的海河後入海。現流經德州城西的這段運河河道,基本上保留了清雍正年間改道後的原貌。運河岸邊可以辨認的多處碼頭,記錄著流經德州城的南運河,曾經有過的漕運的繁忙和航運的興旺。

衛運河進入南運河後,它不僅含沙量較大,且河道狹窄彎曲。歷史上曾多次因洪水氾濫而釀成水患。為解決這些弊端,歷代朝廷曾分數次對其治理,並在南運河右岸挑挖了五條減河,以確保漕運暢通。

當時開挖的這五條減河,在德州境內就有兩條,即四女寺減河和哨馬營減河,可見德州城當時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了。比如四女寺減河,它於明·永樂九年(1411)開挖。自四女寺始,經九龍廟(原屯氏河廢棄故道)入老黃河故道後,向東北行至果子李、李小吳村出境,出境後經吳橋、寧津、樂陵、慶雲,由無棣人海。全長228.5公里,德州城境內31.1公里。

四女寺減河在明清時代,雖經多次疏浚。至清末該河已基本淤塞為廢河平地。位於德州城西北6公里處的哨馬營減河,其命運還不如四女寺減河。他不僅早已被淤塞成平地,甚至,今日德州人知其者都寥寥無幾了。

在德州城西北方約6公里的大運河旁,有個位於哨馬營村南,名曰閘子的村落。因歷史上此地域系駐軍的營房或軍屯的地方,且靠近明朝初期的十二連營。故這一帶的村莊名字多帶有屯、營之字,如駙馬營、二屯、馮羅屯等。唯獨閘子村例外,追其原因:就是因為哨馬營減河在此處置滾水閘,滾水壩即河道里水漲至一定高度時,可以從壩頂滾流而過的壩。故官家設人在此看護,久而久之聚落成今日的“閘子村”

由此可知哨馬營減河起於德州城長莊鄉閘子村。據有關資料記載及實地考查:閘子村西的河沿下,離水面較近的位置仍保留著當時滾水壩的基石。在滾水壩遺址的河堤上,立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運河管理局的石碑。

哨馬營減河的開鑿

哨馬營減河相對於四女寺減河,德州人稱它為“北支河”。它從閘子村起東行,經東、西長莊村至陳公堤,由曹村西入鉤盤河故道,再流向東北至河北吳橋縣玉泉莊,流入四女寺減河後歸海。

此河,開鑿的時間爭議較大、記載也繁多。據《明史·宋禮傳》記載:“九年命開會通河。”“禮請自魏家灣開支河二,洩水入土河,復自德州西北開支河一,洩水入舊黃河……帝命俟秋成後為之。”宋禮在德州西北開一小渠入舊黃河,為明永樂十年(1412)。

1993年版《中國江河防洪叢書·海河卷》認為該河的挑挖,是清·雍正年間;1987年版的《中國水利史綱要》、2003年版的《漳衛南運河志》,均認為該減河的挑挖時間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1997年版的《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則認為該河的挑挖時間是明·永樂十年(1412)。《德縣誌》上則說:“清·雍正十一年(1733)夏,運河水漲,在哨馬營、老虎倉等地漫決。次年7月,哨馬營等地運河再次漫溢。山東巡撫嶽睿建議朝廷就勢疏導,“開挖新渠,以資分減”。


經直隸、山東兩省官員會合勘察,決定在哨馬營一帶開挖減河。清雍正十三年(1735)建成,進口滾水壩長30丈,壩脊較河底高l丈6尺。清乾隆十四年(1749)將滾水壩中間落低2尺,全壩共30孔,挑挖河道長12裡。

還有說法:該減河是清朝大臣劉統勳負責開鑿的。查劉統勳資料知:“乾隆十三年(1748)3月,受命同大學士高斌查辦山東賑務。5月,先後至濟南府德州哨馬營、東昌府及聊城縣運河東岸、泰安府東平縣戴村壩以及沂河西岸江楓口,改壩浚河,成績卓著。”

這個記載與《德州志》清·乾隆十四年(1749)將滾水壩中間落低的時間記載基本一致,故德州哨馬營減河不是劉統勳負責開鑿的,是經他實地考察後,為了加速減少主河道里的流量,將閘子滾水壩的中間位置,比原來降低了2尺,使大運河更加暢通,故得到了皇上的讚揚。

綜上述,德州哨馬營減河,應該是明·永樂十年(1412)開鑿的。至今已600餘年。

哨馬營減河的消失

德州哨馬營減河,在清·乾隆年間,“照歲修之例,每年疏浚”故一直暢通。至清·嘉慶年間,德州哨馬營減河逐漸淤塞。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河身盡成民用地”。清·道光四年(1824),山東巡撫琦善曾奏請皇帝,再開哨馬營減水河,未能實施。

清·光緒十年(1884),監察御史劉恩溥上書“請飭疏浚南運河減河”。他在奏摺中說:“自同治七年,山東德州北境老虎倉處決口,淹灌直隸吳橋、東光、南皮、鹽山諸縣。九年,又於德州北境之桑園南決口,淹灌直隸吳橋、東光諸縣。十年,又於德州北境馮羅屯、南小楊莊決口,淹灌直隸吳橋諸縣如前。今光緒九年,復於德州小楊莊堤岸開決。”

劉恩溥還說“其四女寺、哨馬營兩處減河,已先壅閉、譬之病在胸腹。應請飭令直隸總督會同山東巡撫。將四女寺、哨馬營兩處減河,嬌諦蘅砸允笨放。令宣惠河頭上接德州哨馬營減河。庶運河水有分消,不至潰決堤防,及早興修。切勿聽其阻撓,致貽畿南巨患,民生幸甚。

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1884年的清朝及傀儡式的皇帝光緒,那有能力和心思管這樣的小事,這封奏書的下場,只能是石沉大海了。從而,致使德州境內的四女寺、哨馬營兩條減河全部淤積堵塞,京杭大運河也就藉機大發淫威,製造了數次“水淹德州城”的歷史悲劇。

如:民國六年(1917),運河再次決口,德州大地成了一片汪洋,史志上說“水繞城垣,僅露七磚”並說“城牆上洗腳丫、可觀景州塔”。三丈多高的城牆僅露七磚,坐在城牆上可以洗腳,多麼壯觀!可城外百姓如何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為加強南運河的防洪能力,曾先後3次對四女寺減河進行疏浚和治理。1957年治理後的河道,經歷了1963年特大洪水,分減衛運河洪水流量達1180立方米/秒,確保了京浦路的安全,使德州城沒有受到損失。

上世紀60年代,由於沿大運河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上游建成“嶽城水庫”後,運河水源逐漸枯竭。至上世紀70年代末,南運河干涸、全線航運停止。

喜看今日“四女寺減河”邊,溼地及公園風景如畫;“哨馬營減河”的故道上,處處是工廠、商店、綠地和花園,成了樓房林立、馬路寬闊的現代化城市。

只有“閘子村”的居民,仍然居守著早已消失的“哨馬營減河”滾水壩大閘。

注:

1、古時,“四女寺”屬恩縣管理,號稱恩縣的二衙門。今屬武城。

2、中國南運河,又稱御河。原為古老河道,後經人工開鑿,為京杭運河的北段。南運河南起四女寺,流經德州、吳橋、東光、滄縣、青縣、至天津三岔河口與北運河會合後入海河。全長309公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