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州段運河簡析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長1800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流域最長的人工河流,也是溝通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它為振興民族經濟,融合區域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維護國家統一,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千百年來,德州人民在開鑿運河、管理運河、充分利用運河的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創造了渾厚的運河文化。

人工做彎體現了古代運河在工程規劃方面的科學性,通過人工彎道,達到減小河道縱比降,降低水流流速的目的。即可滿足河道行洪需要,又能有效提高通航質量。綜合效益被歸納為“三灣低一閘”,南運河德州段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彎”的龍形走勢,構成了“九望德州”的獨特景觀。

這是世界文化遺產石碑上的碑文。正是因為這一獨特的景觀,近千年來,德州人民充分利用運河、管理運河,從而造就和發展了古老的德州城,使德州成了“因河而生,因河而興”的城市。也正是這“九曲十八彎”和“九望德州”使德州獲得了九達天衢的尊稱,創造了具有德州特色的運河文化,也稱“德州運河文化”。

德州段運河簡史

德州段運河,漢為屯氏河、隋稱永濟渠。隋大業四年(608)為便利北方地區的軍事運輸,隋煬帝下令開鑿永濟渠。《隋書R26;煬帝紀》中記載:當時“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德州段的運河就是那時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自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開通濟州河、會運河後,改稱京杭大運河。流經德州段的京杭大運河,由衛運河和南運河組成,全長141公里,其中:衛運河96公里,南運河45公里。它的上游有漳河、衛河,兩河並行至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相匯後,稱衛運河。自四女寺至天津段稱為“南運河”。

德州段的運河自隋、唐時興起,北宋時被黃河奪流,黃河曾一度使“御河湮滅,失饋運之利”。金代,大運河或通或塞,可德州段卻一直通航,故金朝廷於天會七年(1129)在德州置將陵倉(現北廠一帶)。

元代,德州段運河已成為溝通南北的大動脈,故元朝將陵倉升格改為陵州倉,年漕運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151.3萬餘石,到元泰定三年(1326)增至335.1萬餘石。所以南運河的河道里常常是“舳艫首尾相銜,密次若鱗甲”。

明和前清時期,德州段運河達到鼎盛期,漕運量達400-600萬石左右,並成為南北水運的咽喉之要地。當時德州倉轄69個州縣,其中24個縣直接將糧食交到倉口,年貨吞吐量佔運河各港口之首。

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改道後,運河被截斷。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漕運全線停止。進入民國時期後,德州以南至臨清段運河,河面寬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雖河道彎曲,水勢迂緩,舟楫通暢,可航運載重2到3萬公斤的木船和吃水較淺的汽船。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1958年和1972年進行了兩次治理工程,並多次撥款修建德州段沿河的港口、碼頭。20世紀50年代,天津經德州至臨清一線,仍可進行航道運輸。上世紀60年代,德州段運河年貨運量仍可達125.5萬噸。但由於諸多的原因,航運水源逐漸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乾涸而停航。

南運河的源頭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南運河經過幾次治理,形成了自四女寺樞紐開始,流經德州、吳橋、滄州、青縣到達天津市,全長309公里的河道。它的左堤長271.4公里,右堤長273.1公里。

漳衛南運河是海河流域的五大水系之一,由漳河、衛河、衛運河、漳衛新河和南運河組成,流經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四省及天津市。漳衛南河系位於太嶽山以東,滏陽河、子牙河以南,黃河、馬頰河以北。流域內大致分山地、平原兩種地貌。

它的西部即上游,地處太嶽山東麓和太行山區,地面高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為土質丘陵區和石質山區;它的東部及東北部即中下游區,為廣闊山前洪積、坡積、沖積的平原。西部山區與東部平原直接相接,山前丘陵過渡區很短。

漳河屬海河水系南運河的上游。它源於長治西部和北部山區,其源有二:一源於山西省平樂縣南少山,該河大部流行於太行山區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區,泥沙較少,水較清。名清漳河;一源於山西省長子縣發鳩山,該河流經山西的黃土地區,水色渾濁,名濁漳河;兩河在河北省涉縣田家嘴匯流後,稱為漳河。漳河進入館陶縣後匯入衛運河,然後進入南運河。

其中,濁漳河是長治境內的最大河流,河分三源:濁漳南源出於長子縣發鳩山;濁漳西源出於沁縣漳源村;濁漳北源出於榆社縣柳樹溝。南源和西源先在襄垣縣甘村交匯,又東至襄垣縣合河口與北源交匯,始稱濁漳河。

清漳河屬海河流域,發源於太行山,分東西兩源,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下交漳村合流後,經黎城縣流入河北省的涉縣,在縣南的合漳村與自西而來的濁漳河匯合,形成漳河。漳河東流,在冀魯交界處的館陶縣與另一條來自太行山的衛河交匯。

衛河是海河水系南運河的上游。春秋時因地處衛地而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溝、永濟渠、御河演變而來,發源于山西太行山脈,流經河南新鄉、鶴壁、安陽,沿途接納淇河、安陽等河,流至河北館陶與漳河匯合後,稱漳衛河。再流經山東臨清入南運河。

衛河,漢稱白溝,隋稱永濟渠,宋曰御河,明稱衛漕,清代因該河發源於春秋衛地,終止於天津衛,取其首末兩端“衛”字,而得名曰“衛河”,一直沿用至今。

衛河源自山西省陵川縣的奪火鄉南嶺,流域內均為山區,流向自北向南,出山西省進入河南省焦作市,經馬安石水庫轉向東流,納入石門河、黃水河、百泉河,全程58公里。

自館陶縣徐萬倉的匯合點起,到四女寺的這段運河稱“衛運河”;自四女寺水利樞紐至天津的這段運河稱“南運河”。

南運河與黃河

流經德州區域的南運河裡,流的是山西長治山區裡的水,不是黃河裡的水。為什麼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南運河源自黃河哪?

黃河自古就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在遠古時期,黃河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在1946年前有記載的黃河決口就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

清朝建立後,南糧北運的形勢沒有改變,京師所需亦是“仰給於江南”,但由於京杭運河,經明代上百年的經營,運河路線大體定型,重大的運河工程也已經完成。期間,黃河是借淮河入海的。

清代,他們只是做了些整理與維修。清咸豐五年(1855)六月,黃河水位猛漲,十七日大雨傾盆,蘭陽(今河南蘭考縣)一帶一片汪洋,許多地方“堤水相平”。十八日,銅瓦廂附近決口三、四丈,二十日,全河潰決。

據《山東通志》載:河決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漕州府南下注,二股由直隸東明南北分注,近山東濮州、範縣至張秋匯流穿運奪大清河。”沖毀運河堤防,向東入海。

改道後的黃河,將大運河在十里堡村北攔腰截斷,被分為南北兩段,破壞了明清以來會通河的水源體系。對此,清政府卻採取“暫行緩堵”的放任態度,“氾濫所至,一片汪洋。遠近村落,半露樹梢屋脊,即漸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灘,人馬不能駐足”(《再續行水金鑑》卷92,第2392頁)。加劇了這場災難的廣度和深度。

黃河在清朝咸豐五年(1855)以前,在安徽的濱海入黃海。這次決口後,改為在墾利縣流入渤海。致使黃淮分離,淮河下游及山東境內黃河兩岸的運河航道淤塞,河道廢弛。

就是說,從這次黃河改道起,截止今日(1855至今)約160餘年間,黃河以北的運河就再也沒有通過黃河到蘇杭去過,這段運河根本沒有用過黃河的水。

現德州西運河河道的形成

清雍正十二年前,流經德州城西的運河,也如游龍一般的彎曲。它在勝利橋附近流向東北,在鹽店口拐彎過小石橋,經八道海子直插火車站北半部。這段故道的部分水面還在,近幾年政府在此修了運河公園。只有火車站西的八道海子消失了。

當它穿過火車站北半部後,向東北方的德州大西門流去。造成了流進了德州城的錯覺。然後它又急調頭轉向西北,經竹竿巷、董子讀書檯驛等古蹟回到了鐵路以西。在老電廠北拐了個“”字彎緩緩流向東北。

當它路過“皇殿”進入橋口中南部時流向正東方。在米市街和橋口街中間,穿過“九達天衢”牌坊下的廣寧橋,朝著城牆流去。當它到了回龍壩時,又突然拐了個“V”字型彎,調頭流向西北方向,在小鍋市街西北與現運河匯合。

綜上,德州城西的運河故道,它南起勝利橋北至小鍋市街西南。在德州城西劃了個不規則的“W”型。故那時它與其他部位的運河沒有兩樣。

可它怎麼成了較直的河道了哪!

據清乾隆《德州志》記載:“雍正十二年(1734),因河水東齧,逼城太近,山東督糧道廣壽在皇殿南筑壩,遏塞舊流不令東折,繞小西關挑引河二百六十五丈(883米),引水從小西關東北流至小鍋市南接合舊流,自皇殿至小鍋市遂為廢河”。

“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皇殿河險,山東督糧道顏希深、德州知州楊成龍、德州營守備徐世恩等又在上碼頭築壩,遏塞舊道,於三裡莊挑引河四百九十五丈(1650米),至浮橋口接合舊流,即改御河繞上碼頭村西至月河。運河自上碼頭至皇殿河道為廢河矣”。

1951春,德州市政府在楊家圈村西,開挖了800米河道,楊家圈村由河西變河東。德州城西運河幾經改道後,自勝利橋到小鍋市這段河道,呈現出了現在較直的模樣。

這條較直的河道從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始,在德州城西流經了250餘年。在這250餘年的風風雨雨裡,它為德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留下了無數的名勝古蹟,塑造了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美好傳說,成了德州城幾百年、乃至上千年文明史不可缺少的一頁,為後代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運河改道後,殘留在城牆邊的舊河道,德州人稱其為“舊河”或 “明運河”。現在的這條較直的河道稱其為“清運河”。

綜上可以看出,原德州城西舊運河的故道,它南起勝利橋北至小鍋市街的西南方。在德州城西劃了個不規則的“W”型。它在兩岸留下了無數的古蹟、名勝,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美好的傳說,成為德州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頁。(原創馬惠彬)

"

德州段運河簡析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長1800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流域最長的人工河流,也是溝通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它為振興民族經濟,融合區域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維護國家統一,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千百年來,德州人民在開鑿運河、管理運河、充分利用運河的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創造了渾厚的運河文化。

人工做彎體現了古代運河在工程規劃方面的科學性,通過人工彎道,達到減小河道縱比降,降低水流流速的目的。即可滿足河道行洪需要,又能有效提高通航質量。綜合效益被歸納為“三灣低一閘”,南運河德州段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彎”的龍形走勢,構成了“九望德州”的獨特景觀。

這是世界文化遺產石碑上的碑文。正是因為這一獨特的景觀,近千年來,德州人民充分利用運河、管理運河,從而造就和發展了古老的德州城,使德州成了“因河而生,因河而興”的城市。也正是這“九曲十八彎”和“九望德州”使德州獲得了九達天衢的尊稱,創造了具有德州特色的運河文化,也稱“德州運河文化”。

德州段運河簡史

德州段運河,漢為屯氏河、隋稱永濟渠。隋大業四年(608)為便利北方地區的軍事運輸,隋煬帝下令開鑿永濟渠。《隋書R26;煬帝紀》中記載:當時“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德州段的運河就是那時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自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開通濟州河、會運河後,改稱京杭大運河。流經德州段的京杭大運河,由衛運河和南運河組成,全長141公里,其中:衛運河96公里,南運河45公里。它的上游有漳河、衛河,兩河並行至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相匯後,稱衛運河。自四女寺至天津段稱為“南運河”。

德州段的運河自隋、唐時興起,北宋時被黃河奪流,黃河曾一度使“御河湮滅,失饋運之利”。金代,大運河或通或塞,可德州段卻一直通航,故金朝廷於天會七年(1129)在德州置將陵倉(現北廠一帶)。

元代,德州段運河已成為溝通南北的大動脈,故元朝將陵倉升格改為陵州倉,年漕運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151.3萬餘石,到元泰定三年(1326)增至335.1萬餘石。所以南運河的河道里常常是“舳艫首尾相銜,密次若鱗甲”。

明和前清時期,德州段運河達到鼎盛期,漕運量達400-600萬石左右,並成為南北水運的咽喉之要地。當時德州倉轄69個州縣,其中24個縣直接將糧食交到倉口,年貨吞吐量佔運河各港口之首。

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改道後,運河被截斷。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漕運全線停止。進入民國時期後,德州以南至臨清段運河,河面寬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雖河道彎曲,水勢迂緩,舟楫通暢,可航運載重2到3萬公斤的木船和吃水較淺的汽船。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1958年和1972年進行了兩次治理工程,並多次撥款修建德州段沿河的港口、碼頭。20世紀50年代,天津經德州至臨清一線,仍可進行航道運輸。上世紀60年代,德州段運河年貨運量仍可達125.5萬噸。但由於諸多的原因,航運水源逐漸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乾涸而停航。

南運河的源頭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南運河經過幾次治理,形成了自四女寺樞紐開始,流經德州、吳橋、滄州、青縣到達天津市,全長309公里的河道。它的左堤長271.4公里,右堤長273.1公里。

漳衛南運河是海河流域的五大水系之一,由漳河、衛河、衛運河、漳衛新河和南運河組成,流經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四省及天津市。漳衛南河系位於太嶽山以東,滏陽河、子牙河以南,黃河、馬頰河以北。流域內大致分山地、平原兩種地貌。

它的西部即上游,地處太嶽山東麓和太行山區,地面高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為土質丘陵區和石質山區;它的東部及東北部即中下游區,為廣闊山前洪積、坡積、沖積的平原。西部山區與東部平原直接相接,山前丘陵過渡區很短。

漳河屬海河水系南運河的上游。它源於長治西部和北部山區,其源有二:一源於山西省平樂縣南少山,該河大部流行於太行山區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區,泥沙較少,水較清。名清漳河;一源於山西省長子縣發鳩山,該河流經山西的黃土地區,水色渾濁,名濁漳河;兩河在河北省涉縣田家嘴匯流後,稱為漳河。漳河進入館陶縣後匯入衛運河,然後進入南運河。

其中,濁漳河是長治境內的最大河流,河分三源:濁漳南源出於長子縣發鳩山;濁漳西源出於沁縣漳源村;濁漳北源出於榆社縣柳樹溝。南源和西源先在襄垣縣甘村交匯,又東至襄垣縣合河口與北源交匯,始稱濁漳河。

清漳河屬海河流域,發源於太行山,分東西兩源,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下交漳村合流後,經黎城縣流入河北省的涉縣,在縣南的合漳村與自西而來的濁漳河匯合,形成漳河。漳河東流,在冀魯交界處的館陶縣與另一條來自太行山的衛河交匯。

衛河是海河水系南運河的上游。春秋時因地處衛地而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溝、永濟渠、御河演變而來,發源于山西太行山脈,流經河南新鄉、鶴壁、安陽,沿途接納淇河、安陽等河,流至河北館陶與漳河匯合後,稱漳衛河。再流經山東臨清入南運河。

衛河,漢稱白溝,隋稱永濟渠,宋曰御河,明稱衛漕,清代因該河發源於春秋衛地,終止於天津衛,取其首末兩端“衛”字,而得名曰“衛河”,一直沿用至今。

衛河源自山西省陵川縣的奪火鄉南嶺,流域內均為山區,流向自北向南,出山西省進入河南省焦作市,經馬安石水庫轉向東流,納入石門河、黃水河、百泉河,全程58公里。

自館陶縣徐萬倉的匯合點起,到四女寺的這段運河稱“衛運河”;自四女寺水利樞紐至天津的這段運河稱“南運河”。

南運河與黃河

流經德州區域的南運河裡,流的是山西長治山區裡的水,不是黃河裡的水。為什麼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南運河源自黃河哪?

黃河自古就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在遠古時期,黃河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在1946年前有記載的黃河決口就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

清朝建立後,南糧北運的形勢沒有改變,京師所需亦是“仰給於江南”,但由於京杭運河,經明代上百年的經營,運河路線大體定型,重大的運河工程也已經完成。期間,黃河是借淮河入海的。

清代,他們只是做了些整理與維修。清咸豐五年(1855)六月,黃河水位猛漲,十七日大雨傾盆,蘭陽(今河南蘭考縣)一帶一片汪洋,許多地方“堤水相平”。十八日,銅瓦廂附近決口三、四丈,二十日,全河潰決。

據《山東通志》載:河決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漕州府南下注,二股由直隸東明南北分注,近山東濮州、範縣至張秋匯流穿運奪大清河。”沖毀運河堤防,向東入海。

改道後的黃河,將大運河在十里堡村北攔腰截斷,被分為南北兩段,破壞了明清以來會通河的水源體系。對此,清政府卻採取“暫行緩堵”的放任態度,“氾濫所至,一片汪洋。遠近村落,半露樹梢屋脊,即漸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灘,人馬不能駐足”(《再續行水金鑑》卷92,第2392頁)。加劇了這場災難的廣度和深度。

黃河在清朝咸豐五年(1855)以前,在安徽的濱海入黃海。這次決口後,改為在墾利縣流入渤海。致使黃淮分離,淮河下游及山東境內黃河兩岸的運河航道淤塞,河道廢弛。

就是說,從這次黃河改道起,截止今日(1855至今)約160餘年間,黃河以北的運河就再也沒有通過黃河到蘇杭去過,這段運河根本沒有用過黃河的水。

現德州西運河河道的形成

清雍正十二年前,流經德州城西的運河,也如游龍一般的彎曲。它在勝利橋附近流向東北,在鹽店口拐彎過小石橋,經八道海子直插火車站北半部。這段故道的部分水面還在,近幾年政府在此修了運河公園。只有火車站西的八道海子消失了。

當它穿過火車站北半部後,向東北方的德州大西門流去。造成了流進了德州城的錯覺。然後它又急調頭轉向西北,經竹竿巷、董子讀書檯驛等古蹟回到了鐵路以西。在老電廠北拐了個“”字彎緩緩流向東北。

當它路過“皇殿”進入橋口中南部時流向正東方。在米市街和橋口街中間,穿過“九達天衢”牌坊下的廣寧橋,朝著城牆流去。當它到了回龍壩時,又突然拐了個“V”字型彎,調頭流向西北方向,在小鍋市街西北與現運河匯合。

綜上,德州城西的運河故道,它南起勝利橋北至小鍋市街西南。在德州城西劃了個不規則的“W”型。故那時它與其他部位的運河沒有兩樣。

可它怎麼成了較直的河道了哪!

據清乾隆《德州志》記載:“雍正十二年(1734),因河水東齧,逼城太近,山東督糧道廣壽在皇殿南筑壩,遏塞舊流不令東折,繞小西關挑引河二百六十五丈(883米),引水從小西關東北流至小鍋市南接合舊流,自皇殿至小鍋市遂為廢河”。

“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皇殿河險,山東督糧道顏希深、德州知州楊成龍、德州營守備徐世恩等又在上碼頭築壩,遏塞舊道,於三裡莊挑引河四百九十五丈(1650米),至浮橋口接合舊流,即改御河繞上碼頭村西至月河。運河自上碼頭至皇殿河道為廢河矣”。

1951春,德州市政府在楊家圈村西,開挖了800米河道,楊家圈村由河西變河東。德州城西運河幾經改道後,自勝利橋到小鍋市這段河道,呈現出了現在較直的模樣。

這條較直的河道從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始,在德州城西流經了250餘年。在這250餘年的風風雨雨裡,它為德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留下了無數的名勝古蹟,塑造了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美好傳說,成了德州城幾百年、乃至上千年文明史不可缺少的一頁,為後代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運河改道後,殘留在城牆邊的舊河道,德州人稱其為“舊河”或 “明運河”。現在的這條較直的河道稱其為“清運河”。

綜上可以看出,原德州城西舊運河的故道,它南起勝利橋北至小鍋市街的西南方。在德州城西劃了個不規則的“W”型。它在兩岸留下了無數的古蹟、名勝,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美好的傳說,成為德州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頁。(原創馬惠彬)

德州段運河簡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