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

作者 / 藍河

在中國,良好的父子關係比大熊貓還稀缺。

這個觀點在昨日上映的《銀河補習班》中得到了頗具玩味的印證。電影裡鄧超飾演的“別人家的爸爸”,大概踩中了無數原生家庭生活並不那麼愉悅的人的痛腳,“毒雞湯”、“素質教育洗腦之作”、“學渣逆襲太假”等言論不絕於耳,一時間眾人皆成了刻薄的閻主任。

截然相反的童年經歷,不允許我們相信中國也有死亡詩社和阿甘式的馬飛,甚至能隨口舉出一萬個迷信快樂教育而並不成功的反例。但且不說電影本就是白日夢,《銀河補習班》中的很多情節恰恰取材於導演的真實經歷:

"

作者 / 藍河

在中國,良好的父子關係比大熊貓還稀缺。

這個觀點在昨日上映的《銀河補習班》中得到了頗具玩味的印證。電影裡鄧超飾演的“別人家的爸爸”,大概踩中了無數原生家庭生活並不那麼愉悅的人的痛腳,“毒雞湯”、“素質教育洗腦之作”、“學渣逆襲太假”等言論不絕於耳,一時間眾人皆成了刻薄的閻主任。

截然相反的童年經歷,不允許我們相信中國也有死亡詩社和阿甘式的馬飛,甚至能隨口舉出一萬個迷信快樂教育而並不成功的反例。但且不說電影本就是白日夢,《銀河補習班》中的很多情節恰恰取材於導演的真實經歷: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網友認為看花草就可以寫好作文純屬臆想,其實“草色遙看近卻無”是父親說給當時還在上小學5年級的俞白眉聽的,從那以後他就成了一個寫作狂人。差點被開除家長推門而入的橋段則是“學渣”鄧超的回憶,當時沒有誰會想到被父母哄騙進中戲的他,有朝一日竟成了影帝。

就連他們在電影中致敬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曾經也不過是個調皮搗蛋還患有恐高症的普通少年。

當然,藝術總會有演繹和戲劇化的成分。比如電影中98年抗洪丟孩子的經歷,現實中俞白眉曾差點被帶他遠遊的父親落在了北京永定門車站。而作為江西人的鄧超還記得,那一年因為發大水,他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來得很晚。

不相信平凡人可以改變命運,而篤定成功必然來自於天賦異稟或“家裡有礦”,才是真正的毒雞湯。也許很多年後,《銀河補習班》在中國教育進程中書寫的一筆,會遠超於它對於電影史的意義。

從ABCD到XYZ

首先,質疑《銀河補習班》抨擊應試教育、給孩子灌輸洗腦思想的人可以先歇歇。人家電影賊大的字幕標記此片是“獻給父親,送給孩子”,故事通篇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未否定學校教育的基礎地位。

甚至電影有幾處還表達了對於學校教育的肯定:總站在馬皓文父子反面的閻主任,是從小山村裡赤腳走出來的農民子弟。教育改變命運的事實,讓他企圖在下一代身上嚴格復刻自己的成功,也的確令博喻學校人才輩出。

"

作者 / 藍河

在中國,良好的父子關係比大熊貓還稀缺。

這個觀點在昨日上映的《銀河補習班》中得到了頗具玩味的印證。電影裡鄧超飾演的“別人家的爸爸”,大概踩中了無數原生家庭生活並不那麼愉悅的人的痛腳,“毒雞湯”、“素質教育洗腦之作”、“學渣逆襲太假”等言論不絕於耳,一時間眾人皆成了刻薄的閻主任。

截然相反的童年經歷,不允許我們相信中國也有死亡詩社和阿甘式的馬飛,甚至能隨口舉出一萬個迷信快樂教育而並不成功的反例。但且不說電影本就是白日夢,《銀河補習班》中的很多情節恰恰取材於導演的真實經歷: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網友認為看花草就可以寫好作文純屬臆想,其實“草色遙看近卻無”是父親說給當時還在上小學5年級的俞白眉聽的,從那以後他就成了一個寫作狂人。差點被開除家長推門而入的橋段則是“學渣”鄧超的回憶,當時沒有誰會想到被父母哄騙進中戲的他,有朝一日竟成了影帝。

就連他們在電影中致敬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曾經也不過是個調皮搗蛋還患有恐高症的普通少年。

當然,藝術總會有演繹和戲劇化的成分。比如電影中98年抗洪丟孩子的經歷,現實中俞白眉曾差點被帶他遠遊的父親落在了北京永定門車站。而作為江西人的鄧超還記得,那一年因為發大水,他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來得很晚。

不相信平凡人可以改變命運,而篤定成功必然來自於天賦異稟或“家裡有礦”,才是真正的毒雞湯。也許很多年後,《銀河補習班》在中國教育進程中書寫的一筆,會遠超於它對於電影史的意義。

從ABCD到XYZ

首先,質疑《銀河補習班》抨擊應試教育、給孩子灌輸洗腦思想的人可以先歇歇。人家電影賊大的字幕標記此片是“獻給父親,送給孩子”,故事通篇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未否定學校教育的基礎地位。

甚至電影有幾處還表達了對於學校教育的肯定:總站在馬皓文父子反面的閻主任,是從小山村裡赤腳走出來的農民子弟。教育改變命運的事實,讓他企圖在下一代身上嚴格復刻自己的成功,也的確令博喻學校人才輩出。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究竟是死記硬背ABCD,還是想問題要考慮XYZ?兩者不是二元對立,而是教育階段和教育層次的差異。換言之,掌握了ABCD,你才會有XYZ等更多選擇。

其次,認為《銀河補習班》通過鼓勵教育培養出一個“賣父求榮”者的觀眾,大概也沒看懂電影。獨立思考能力是馬皓文教給馬飛最重要的一課,而非忠義仁孝等大道理,因此犯錯也是成長中必經的學習。

電影中馬皓文的犯錯已經為成年後馬飛勸父親放手埋下伏筆:因為受困於自己的平反案心情不佳,馬皓文首次斥責了興致沖沖想和他討論航展的馬飛,並拿出了“你能不能給我爭口氣”的口吻。隨後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向馬飛解釋自己也是頭一回做父親,也會犯錯。

電影結尾馬飛向馬皓文的道歉與之形成巧妙呼應,這裡傳遞的價值觀不是鼓勵教育培養完人,而是在反思中學會換位理解。兩次犯錯與和解是馬皓文真正的教育寶藏,將兒子培養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只是附贈品——更普遍的現實結果是,馬飛成長為一個普通卻很快樂的人。只不過出於鼓舞人心的需要,《銀河補習班》為其安排了一個偉大而夢幻的職業。

"

作者 / 藍河

在中國,良好的父子關係比大熊貓還稀缺。

這個觀點在昨日上映的《銀河補習班》中得到了頗具玩味的印證。電影裡鄧超飾演的“別人家的爸爸”,大概踩中了無數原生家庭生活並不那麼愉悅的人的痛腳,“毒雞湯”、“素質教育洗腦之作”、“學渣逆襲太假”等言論不絕於耳,一時間眾人皆成了刻薄的閻主任。

截然相反的童年經歷,不允許我們相信中國也有死亡詩社和阿甘式的馬飛,甚至能隨口舉出一萬個迷信快樂教育而並不成功的反例。但且不說電影本就是白日夢,《銀河補習班》中的很多情節恰恰取材於導演的真實經歷: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網友認為看花草就可以寫好作文純屬臆想,其實“草色遙看近卻無”是父親說給當時還在上小學5年級的俞白眉聽的,從那以後他就成了一個寫作狂人。差點被開除家長推門而入的橋段則是“學渣”鄧超的回憶,當時沒有誰會想到被父母哄騙進中戲的他,有朝一日竟成了影帝。

就連他們在電影中致敬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曾經也不過是個調皮搗蛋還患有恐高症的普通少年。

當然,藝術總會有演繹和戲劇化的成分。比如電影中98年抗洪丟孩子的經歷,現實中俞白眉曾差點被帶他遠遊的父親落在了北京永定門車站。而作為江西人的鄧超還記得,那一年因為發大水,他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來得很晚。

不相信平凡人可以改變命運,而篤定成功必然來自於天賦異稟或“家裡有礦”,才是真正的毒雞湯。也許很多年後,《銀河補習班》在中國教育進程中書寫的一筆,會遠超於它對於電影史的意義。

從ABCD到XYZ

首先,質疑《銀河補習班》抨擊應試教育、給孩子灌輸洗腦思想的人可以先歇歇。人家電影賊大的字幕標記此片是“獻給父親,送給孩子”,故事通篇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未否定學校教育的基礎地位。

甚至電影有幾處還表達了對於學校教育的肯定:總站在馬皓文父子反面的閻主任,是從小山村裡赤腳走出來的農民子弟。教育改變命運的事實,讓他企圖在下一代身上嚴格復刻自己的成功,也的確令博喻學校人才輩出。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究竟是死記硬背ABCD,還是想問題要考慮XYZ?兩者不是二元對立,而是教育階段和教育層次的差異。換言之,掌握了ABCD,你才會有XYZ等更多選擇。

其次,認為《銀河補習班》通過鼓勵教育培養出一個“賣父求榮”者的觀眾,大概也沒看懂電影。獨立思考能力是馬皓文教給馬飛最重要的一課,而非忠義仁孝等大道理,因此犯錯也是成長中必經的學習。

電影中馬皓文的犯錯已經為成年後馬飛勸父親放手埋下伏筆:因為受困於自己的平反案心情不佳,馬皓文首次斥責了興致沖沖想和他討論航展的馬飛,並拿出了“你能不能給我爭口氣”的口吻。隨後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向馬飛解釋自己也是頭一回做父親,也會犯錯。

電影結尾馬飛向馬皓文的道歉與之形成巧妙呼應,這裡傳遞的價值觀不是鼓勵教育培養完人,而是在反思中學會換位理解。兩次犯錯與和解是馬皓文真正的教育寶藏,將兒子培養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只是附贈品——更普遍的現實結果是,馬飛成長為一個普通卻很快樂的人。只不過出於鼓舞人心的需要,《銀河補習班》為其安排了一個偉大而夢幻的職業。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更有人質疑影片並未提供具備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論,好像父親說了幾句雞湯,馬飛成績就突飛猛進,然而他們忽略了言傳身教才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馬飛的變化並不來源於更先進的教育理論,而是因為馬皓文本身就是一個永不放棄、不停思索的人。

其實比起影片中呈現的教育觀念差異,和諧平等的父子關係更令人動容。比如兩次關於“橋”的對話,一次是兩人露宿橋下,當馬飛質疑父親到底拿了多少黑心錢導致大橋塌方時,馬皓文很嚴肅地向馬飛保證,雖然你親眼看到爸爸修的橋塌了,但爸爸這個人沒有塌。

另一次則是馬飛勸父親放棄平反時,“我是一個很驕傲的人”,是馬皓文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像是說給馬飛聽,更像是說給自己聽。把心裡的橋修好,是一個落魄知識分子最後的尊嚴。

情感含蓄的中國社會更信奉父愛如山,父親是不能輕易向兒子暴露柔軟的,因此《銀河補習班》裡馬皓文哭都要把臉埋在毛巾裡。但在電影的這兩處,父親馬皓文把兒子馬飛當做了可以真心相對掏心掏肺的朋友,馬飛也真正開始學會理解父親的苦衷。

在電影同名小說裡,馬皓文出獄後去設計研究院宿舍找兒子。筒子樓裡音樂傳出港片《英雄本色》小馬哥的臺詞,“我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我一定要自己拿回來......”

馬皓文也姓馬。現實生活裡,小時候爸爸是兒子眼裡的英雄,長大後卻日漸疏離甚至反目成仇的情況比比皆是。比起教育,中國觀眾又何嘗不需補習父子關係?

“一直想”

人長大了很容易不再相信夢想,相信的多半去拍了電影,還不止一部。

從2014年的《分手大師》到2015年的《惡棍天使》,俞白眉和鄧超做編劇和演員都是個中好手,但湊到一起執導電影卻總存在爭議。換做是內心脆弱點的,拍兩部也就撒手不幹了,這兩人卻是越挫越勇,仔細研讀每一條觀眾評論,試圖將批評轉化為專業批評。

後來俞白眉把前兩部作品總結為“與觀眾之間的界面”出現了問題:天馬行空在西方吃得開,中國觀眾也能接受,但如果中國人自己做蒸汽朋克或者中文版寶萊塢,就顯得不倫不類。

花了4年時間,俞白眉和鄧超找到了適合中國人審美的類型片講述模式。教育是在中國人人都可以說上一嘴的民生話題,為了體現30年的時間跨度,《銀河補習班》中運用了很多金曲方便觀眾更快“穿越”到《渴望》、《晚秋》流行的年代。

片中的亞運會場景被放在浙江建德,為了願景重現當年的盛況,美術組找來了數千張歷史圖片,讓出現在火炬接力賽道上的每一個人物和細節都有跡可循:老人嗩吶隊,醫生隊,稅務人員隊,舞龍隊和小朋友組成的熊貓盼盼隊,僅服裝就準備了1000多套,火炬也是真的找到當年為亞運會設計火炬的老師1:1做出的原型。

98年洪水是另一個集體記憶的重大歷史場面。大壩是臨時搭建的,為了現場能夠拍攝出真實場景的水流,道具部門花了3個月實驗水上漂浮物以及防水材料,試圖還原20多年前抗洪搶險的觸目驚心。

"

作者 / 藍河

在中國,良好的父子關係比大熊貓還稀缺。

這個觀點在昨日上映的《銀河補習班》中得到了頗具玩味的印證。電影裡鄧超飾演的“別人家的爸爸”,大概踩中了無數原生家庭生活並不那麼愉悅的人的痛腳,“毒雞湯”、“素質教育洗腦之作”、“學渣逆襲太假”等言論不絕於耳,一時間眾人皆成了刻薄的閻主任。

截然相反的童年經歷,不允許我們相信中國也有死亡詩社和阿甘式的馬飛,甚至能隨口舉出一萬個迷信快樂教育而並不成功的反例。但且不說電影本就是白日夢,《銀河補習班》中的很多情節恰恰取材於導演的真實經歷: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網友認為看花草就可以寫好作文純屬臆想,其實“草色遙看近卻無”是父親說給當時還在上小學5年級的俞白眉聽的,從那以後他就成了一個寫作狂人。差點被開除家長推門而入的橋段則是“學渣”鄧超的回憶,當時沒有誰會想到被父母哄騙進中戲的他,有朝一日竟成了影帝。

就連他們在電影中致敬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曾經也不過是個調皮搗蛋還患有恐高症的普通少年。

當然,藝術總會有演繹和戲劇化的成分。比如電影中98年抗洪丟孩子的經歷,現實中俞白眉曾差點被帶他遠遊的父親落在了北京永定門車站。而作為江西人的鄧超還記得,那一年因為發大水,他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來得很晚。

不相信平凡人可以改變命運,而篤定成功必然來自於天賦異稟或“家裡有礦”,才是真正的毒雞湯。也許很多年後,《銀河補習班》在中國教育進程中書寫的一筆,會遠超於它對於電影史的意義。

從ABCD到XYZ

首先,質疑《銀河補習班》抨擊應試教育、給孩子灌輸洗腦思想的人可以先歇歇。人家電影賊大的字幕標記此片是“獻給父親,送給孩子”,故事通篇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未否定學校教育的基礎地位。

甚至電影有幾處還表達了對於學校教育的肯定:總站在馬皓文父子反面的閻主任,是從小山村裡赤腳走出來的農民子弟。教育改變命運的事實,讓他企圖在下一代身上嚴格復刻自己的成功,也的確令博喻學校人才輩出。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究竟是死記硬背ABCD,還是想問題要考慮XYZ?兩者不是二元對立,而是教育階段和教育層次的差異。換言之,掌握了ABCD,你才會有XYZ等更多選擇。

其次,認為《銀河補習班》通過鼓勵教育培養出一個“賣父求榮”者的觀眾,大概也沒看懂電影。獨立思考能力是馬皓文教給馬飛最重要的一課,而非忠義仁孝等大道理,因此犯錯也是成長中必經的學習。

電影中馬皓文的犯錯已經為成年後馬飛勸父親放手埋下伏筆:因為受困於自己的平反案心情不佳,馬皓文首次斥責了興致沖沖想和他討論航展的馬飛,並拿出了“你能不能給我爭口氣”的口吻。隨後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向馬飛解釋自己也是頭一回做父親,也會犯錯。

電影結尾馬飛向馬皓文的道歉與之形成巧妙呼應,這裡傳遞的價值觀不是鼓勵教育培養完人,而是在反思中學會換位理解。兩次犯錯與和解是馬皓文真正的教育寶藏,將兒子培養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只是附贈品——更普遍的現實結果是,馬飛成長為一個普通卻很快樂的人。只不過出於鼓舞人心的需要,《銀河補習班》為其安排了一個偉大而夢幻的職業。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更有人質疑影片並未提供具備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論,好像父親說了幾句雞湯,馬飛成績就突飛猛進,然而他們忽略了言傳身教才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馬飛的變化並不來源於更先進的教育理論,而是因為馬皓文本身就是一個永不放棄、不停思索的人。

其實比起影片中呈現的教育觀念差異,和諧平等的父子關係更令人動容。比如兩次關於“橋”的對話,一次是兩人露宿橋下,當馬飛質疑父親到底拿了多少黑心錢導致大橋塌方時,馬皓文很嚴肅地向馬飛保證,雖然你親眼看到爸爸修的橋塌了,但爸爸這個人沒有塌。

另一次則是馬飛勸父親放棄平反時,“我是一個很驕傲的人”,是馬皓文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像是說給馬飛聽,更像是說給自己聽。把心裡的橋修好,是一個落魄知識分子最後的尊嚴。

情感含蓄的中國社會更信奉父愛如山,父親是不能輕易向兒子暴露柔軟的,因此《銀河補習班》裡馬皓文哭都要把臉埋在毛巾裡。但在電影的這兩處,父親馬皓文把兒子馬飛當做了可以真心相對掏心掏肺的朋友,馬飛也真正開始學會理解父親的苦衷。

在電影同名小說裡,馬皓文出獄後去設計研究院宿舍找兒子。筒子樓裡音樂傳出港片《英雄本色》小馬哥的臺詞,“我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我一定要自己拿回來......”

馬皓文也姓馬。現實生活裡,小時候爸爸是兒子眼裡的英雄,長大後卻日漸疏離甚至反目成仇的情況比比皆是。比起教育,中國觀眾又何嘗不需補習父子關係?

“一直想”

人長大了很容易不再相信夢想,相信的多半去拍了電影,還不止一部。

從2014年的《分手大師》到2015年的《惡棍天使》,俞白眉和鄧超做編劇和演員都是個中好手,但湊到一起執導電影卻總存在爭議。換做是內心脆弱點的,拍兩部也就撒手不幹了,這兩人卻是越挫越勇,仔細研讀每一條觀眾評論,試圖將批評轉化為專業批評。

後來俞白眉把前兩部作品總結為“與觀眾之間的界面”出現了問題:天馬行空在西方吃得開,中國觀眾也能接受,但如果中國人自己做蒸汽朋克或者中文版寶萊塢,就顯得不倫不類。

花了4年時間,俞白眉和鄧超找到了適合中國人審美的類型片講述模式。教育是在中國人人都可以說上一嘴的民生話題,為了體現30年的時間跨度,《銀河補習班》中運用了很多金曲方便觀眾更快“穿越”到《渴望》、《晚秋》流行的年代。

片中的亞運會場景被放在浙江建德,為了願景重現當年的盛況,美術組找來了數千張歷史圖片,讓出現在火炬接力賽道上的每一個人物和細節都有跡可循:老人嗩吶隊,醫生隊,稅務人員隊,舞龍隊和小朋友組成的熊貓盼盼隊,僅服裝就準備了1000多套,火炬也是真的找到當年為亞運會設計火炬的老師1:1做出的原型。

98年洪水是另一個集體記憶的重大歷史場面。大壩是臨時搭建的,為了現場能夠拍攝出真實場景的水流,道具部門花了3個月實驗水上漂浮物以及防水材料,試圖還原20多年前抗洪搶險的觸目驚心。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當然電影也絕非沒有瑕疵,主要體現在節奏上,有時過強的戲劇化沖淡了情緒的連續性,而一些需要被強調的節點卻被輕描淡寫。

比如最後修補宇宙飛船的危難時刻,觀眾們都能預設到解圍肯定得益於馬飛吸取了父親“一直想”的觀念啟發。在小說中這段有著更詳盡的解釋:在出艙前馬飛就曾質疑過宇航員手冊的艙門打開時長並不準確,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讓他成功修復了故障並返回。

然而在成片中,這一細節沒能得到展現,觀眾對於馬飛扔掉繩索後自語“爸爸,你的教育沒有失敗”多少感到雲裡霧裡。

另外部分前後呼應的鏡頭似乎有些用力過猛,頗像是深諳市場審美后的精準投喂。比如父子分別在陽臺舉著手電筒的畫面,年幼的馬飛為了給“坐宇宙飛船回來”的父親照路,是未泯的童心使然;30年後,年邁的馬皓文以同樣的手勢晃動手電筒,冥冥中關照遠在太空的馬飛,雖充滿溫情卻也略顯刻意。

電影也是“魔術”

但相信對俞白眉和鄧超,以及為人父母的觀眾而言,馬皓文做出怎樣的舉動都再正常不過,有些事情只有當我們自己有了孩子才能體會。

參與出品並在片中出演總指揮潘萬里的吳京可能也感同身受。合作《戰狼2》的時候,俞白眉就曾開玩笑讓吳京投資自己下一部電影。當吳京出現在大銀幕上,恍惚間覺得《流浪地球》裡的父親劉培強終於回家了,還見證了新的家庭團聚。

"

作者 / 藍河

在中國,良好的父子關係比大熊貓還稀缺。

這個觀點在昨日上映的《銀河補習班》中得到了頗具玩味的印證。電影裡鄧超飾演的“別人家的爸爸”,大概踩中了無數原生家庭生活並不那麼愉悅的人的痛腳,“毒雞湯”、“素質教育洗腦之作”、“學渣逆襲太假”等言論不絕於耳,一時間眾人皆成了刻薄的閻主任。

截然相反的童年經歷,不允許我們相信中國也有死亡詩社和阿甘式的馬飛,甚至能隨口舉出一萬個迷信快樂教育而並不成功的反例。但且不說電影本就是白日夢,《銀河補習班》中的很多情節恰恰取材於導演的真實經歷: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網友認為看花草就可以寫好作文純屬臆想,其實“草色遙看近卻無”是父親說給當時還在上小學5年級的俞白眉聽的,從那以後他就成了一個寫作狂人。差點被開除家長推門而入的橋段則是“學渣”鄧超的回憶,當時沒有誰會想到被父母哄騙進中戲的他,有朝一日竟成了影帝。

就連他們在電影中致敬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曾經也不過是個調皮搗蛋還患有恐高症的普通少年。

當然,藝術總會有演繹和戲劇化的成分。比如電影中98年抗洪丟孩子的經歷,現實中俞白眉曾差點被帶他遠遊的父親落在了北京永定門車站。而作為江西人的鄧超還記得,那一年因為發大水,他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來得很晚。

不相信平凡人可以改變命運,而篤定成功必然來自於天賦異稟或“家裡有礦”,才是真正的毒雞湯。也許很多年後,《銀河補習班》在中國教育進程中書寫的一筆,會遠超於它對於電影史的意義。

從ABCD到XYZ

首先,質疑《銀河補習班》抨擊應試教育、給孩子灌輸洗腦思想的人可以先歇歇。人家電影賊大的字幕標記此片是“獻給父親,送給孩子”,故事通篇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未否定學校教育的基礎地位。

甚至電影有幾處還表達了對於學校教育的肯定:總站在馬皓文父子反面的閻主任,是從小山村裡赤腳走出來的農民子弟。教育改變命運的事實,讓他企圖在下一代身上嚴格復刻自己的成功,也的確令博喻學校人才輩出。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究竟是死記硬背ABCD,還是想問題要考慮XYZ?兩者不是二元對立,而是教育階段和教育層次的差異。換言之,掌握了ABCD,你才會有XYZ等更多選擇。

其次,認為《銀河補習班》通過鼓勵教育培養出一個“賣父求榮”者的觀眾,大概也沒看懂電影。獨立思考能力是馬皓文教給馬飛最重要的一課,而非忠義仁孝等大道理,因此犯錯也是成長中必經的學習。

電影中馬皓文的犯錯已經為成年後馬飛勸父親放手埋下伏筆:因為受困於自己的平反案心情不佳,馬皓文首次斥責了興致沖沖想和他討論航展的馬飛,並拿出了“你能不能給我爭口氣”的口吻。隨後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向馬飛解釋自己也是頭一回做父親,也會犯錯。

電影結尾馬飛向馬皓文的道歉與之形成巧妙呼應,這裡傳遞的價值觀不是鼓勵教育培養完人,而是在反思中學會換位理解。兩次犯錯與和解是馬皓文真正的教育寶藏,將兒子培養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只是附贈品——更普遍的現實結果是,馬飛成長為一個普通卻很快樂的人。只不過出於鼓舞人心的需要,《銀河補習班》為其安排了一個偉大而夢幻的職業。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更有人質疑影片並未提供具備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論,好像父親說了幾句雞湯,馬飛成績就突飛猛進,然而他們忽略了言傳身教才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馬飛的變化並不來源於更先進的教育理論,而是因為馬皓文本身就是一個永不放棄、不停思索的人。

其實比起影片中呈現的教育觀念差異,和諧平等的父子關係更令人動容。比如兩次關於“橋”的對話,一次是兩人露宿橋下,當馬飛質疑父親到底拿了多少黑心錢導致大橋塌方時,馬皓文很嚴肅地向馬飛保證,雖然你親眼看到爸爸修的橋塌了,但爸爸這個人沒有塌。

另一次則是馬飛勸父親放棄平反時,“我是一個很驕傲的人”,是馬皓文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像是說給馬飛聽,更像是說給自己聽。把心裡的橋修好,是一個落魄知識分子最後的尊嚴。

情感含蓄的中國社會更信奉父愛如山,父親是不能輕易向兒子暴露柔軟的,因此《銀河補習班》裡馬皓文哭都要把臉埋在毛巾裡。但在電影的這兩處,父親馬皓文把兒子馬飛當做了可以真心相對掏心掏肺的朋友,馬飛也真正開始學會理解父親的苦衷。

在電影同名小說裡,馬皓文出獄後去設計研究院宿舍找兒子。筒子樓裡音樂傳出港片《英雄本色》小馬哥的臺詞,“我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我一定要自己拿回來......”

馬皓文也姓馬。現實生活裡,小時候爸爸是兒子眼裡的英雄,長大後卻日漸疏離甚至反目成仇的情況比比皆是。比起教育,中國觀眾又何嘗不需補習父子關係?

“一直想”

人長大了很容易不再相信夢想,相信的多半去拍了電影,還不止一部。

從2014年的《分手大師》到2015年的《惡棍天使》,俞白眉和鄧超做編劇和演員都是個中好手,但湊到一起執導電影卻總存在爭議。換做是內心脆弱點的,拍兩部也就撒手不幹了,這兩人卻是越挫越勇,仔細研讀每一條觀眾評論,試圖將批評轉化為專業批評。

後來俞白眉把前兩部作品總結為“與觀眾之間的界面”出現了問題:天馬行空在西方吃得開,中國觀眾也能接受,但如果中國人自己做蒸汽朋克或者中文版寶萊塢,就顯得不倫不類。

花了4年時間,俞白眉和鄧超找到了適合中國人審美的類型片講述模式。教育是在中國人人都可以說上一嘴的民生話題,為了體現30年的時間跨度,《銀河補習班》中運用了很多金曲方便觀眾更快“穿越”到《渴望》、《晚秋》流行的年代。

片中的亞運會場景被放在浙江建德,為了願景重現當年的盛況,美術組找來了數千張歷史圖片,讓出現在火炬接力賽道上的每一個人物和細節都有跡可循:老人嗩吶隊,醫生隊,稅務人員隊,舞龍隊和小朋友組成的熊貓盼盼隊,僅服裝就準備了1000多套,火炬也是真的找到當年為亞運會設計火炬的老師1:1做出的原型。

98年洪水是另一個集體記憶的重大歷史場面。大壩是臨時搭建的,為了現場能夠拍攝出真實場景的水流,道具部門花了3個月實驗水上漂浮物以及防水材料,試圖還原20多年前抗洪搶險的觸目驚心。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當然電影也絕非沒有瑕疵,主要體現在節奏上,有時過強的戲劇化沖淡了情緒的連續性,而一些需要被強調的節點卻被輕描淡寫。

比如最後修補宇宙飛船的危難時刻,觀眾們都能預設到解圍肯定得益於馬飛吸取了父親“一直想”的觀念啟發。在小說中這段有著更詳盡的解釋:在出艙前馬飛就曾質疑過宇航員手冊的艙門打開時長並不準確,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讓他成功修復了故障並返回。

然而在成片中,這一細節沒能得到展現,觀眾對於馬飛扔掉繩索後自語“爸爸,你的教育沒有失敗”多少感到雲裡霧裡。

另外部分前後呼應的鏡頭似乎有些用力過猛,頗像是深諳市場審美后的精準投喂。比如父子分別在陽臺舉著手電筒的畫面,年幼的馬飛為了給“坐宇宙飛船回來”的父親照路,是未泯的童心使然;30年後,年邁的馬皓文以同樣的手勢晃動手電筒,冥冥中關照遠在太空的馬飛,雖充滿溫情卻也略顯刻意。

電影也是“魔術”

但相信對俞白眉和鄧超,以及為人父母的觀眾而言,馬皓文做出怎樣的舉動都再正常不過,有些事情只有當我們自己有了孩子才能體會。

參與出品並在片中出演總指揮潘萬里的吳京可能也感同身受。合作《戰狼2》的時候,俞白眉就曾開玩笑讓吳京投資自己下一部電影。當吳京出現在大銀幕上,恍惚間覺得《流浪地球》裡的父親劉培強終於回家了,還見證了新的家庭團聚。

《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值得電影這一大眾媒介放大聲量?

​從五六年前鄧超興奮地給俞白眉打電話說“我們拍宇宙吧”開始,他們早就做好了迎接不同聲音的準備。教育在任何國家都擁有五花八門的論述與觀點,常識與共識稀缺,有人會感動流淚,也自然有人嗤之以鼻。

如果能通過《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能夠引起人們關於何為教育的討論,導演的目的已經達成,那些不同的聲音不就是XYZ麼?

在娛sir看來,藝術反哺社會在中國並不常見,很多現實題材屬於敏感禁忌,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望洋興嘆,誇隔壁韓國或印度有多敢鍼砭時弊。如今一部試圖打破沉默的國產片登上大銀幕,姑且不論其藝術性與敘事能力如何,《銀河補習班》傳遞的鼓勵教育與獨立思考能力,值得通過電影這一大眾媒介進一步放大聲量。

對導演來說,別人怎麼說也許並不重要。他們更期待有一天孩子們看過電影,會纏住他們鬧著問:這個魔術太厲害了,爸爸,還能再變一次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