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百萬校友回漢工程:雷軍當顧問,引資超4000億

大學 雷軍 武漢大學 投資 中國新聞週刊 中國新聞週刊 2017-11-01

武漢百萬校友回漢工程:雷軍當顧問,引資超4000億

武漢復興如何破題?

本刊記者/霍思伊

本文首發於總第826期《中國新聞週刊》

凌晨兩三點的時候,陳東昇乘坐的飛機終於到達武漢。他有一絲疲憊,但很快被驚喜所代替。他沒想到,半夜等在機場的工作人員,竟然是武漢市委組織部長楊漢軍,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待遇。

這一轉變與他此次赴漢的特殊身份有關。除了眾所周知的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一職,他又被賦予了一個獨特的身份:武漢的“招才顧問”。

2017年4月8日,武漢市招才局成立。新成立的招才局實行“虛擬機構、實體運行”,與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對全市人才工作職能、政策、資金、力量進行統籌。

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市招才引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一新在當日為市招才局授牌,並頒發首批武漢“招才顧問”和“招才大使”聘書。

與陳東昇一起被聘為“招才顧問”的,還有小米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武漢大學校友。

雷軍感動於武漢的熱情接待,他感慨:“人還沒到武漢,就有5個區委書記和我取得了聯繫。”

武漢市招才局招才引智工作部部長王鳳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他們知道雷軍喜歡吃熱乾麵,於是讓賓館每天早晨為他特意準備熱乾麵。雷軍還喜歡即時翻閱媒體對他各種活動的報道,招才局專門派出一位工作人員,每天早晨6點去全市的報刊攤亭搜尋與雷軍有關的出版物,並梳理互聯網上前一天的相關新聞。

武漢的熱情與其對於人才的迫切需求有關。該市提出,將招才引智列為“一把手工程”,與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相互策應、共同發力,打造武漢趕超發展的“雙引擎”。

效果很快就顯現了出來。今年5月29日,華中科技大學校友專場,簽訂投資項目總額達989.7億元;8月27日,武漢大學校友專場,簽下1576.7億元;9月17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專場,現場簽下1546億元。

王鳳說,這個結果有點出乎意料。“我們叫‘千人千億’,每一場都是千名校友,以及超過一千億的投資。規模和數量都非常大。”

據瞭解,10月29日,這裡還將舉辦武漢理工大學校友專場,而在隨後的11月份,預計還要連續舉辦三場。

陳東昇認為,武漢的發展,到了起飛的最佳時期。

武漢百萬校友回漢工程:雷軍當顧問,引資超4000億

5月29日,“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暨華中科技大學第十屆企業家論壇在湖北武漢市舉辦,簽訂投資項目總額近千億元。圖/視覺中國

最好的機遇期

2016年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規劃【2016】2650號文覆函湖北省政府,原則同意和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覆函指出,武漢市作為中部和長江中游地區唯一的人口超千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元的城市,區位優勢突出,科教人才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具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條件。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與漢水分隔出武漢三鎮,京廣、京九等5 條鐵路幹線在此交匯。以武漢為圓心,無論是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還是西安,都在直徑為1000公里左右的圓周範圍內,作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武漢承東啟西、溝通南北。

武漢的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89所普通本專科高校,30多個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63名兩院院士以及 130 萬在校大學生。

自晚清以來,武漢就是工業重鎮。張之洞在這裡發展漢陽鐵廠等實業,至20世紀初,“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武漢已經成為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漢”從而得名。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戰略的調整和政策的傾斜,位於長江中游的內陸城市武漢逐漸落後於東南沿海地區。20世紀80年代以後,曾經的“大武漢”GDP陸續被瀋陽、廣州等城市超越,一度排至全國十七八位。

2011年,武漢實施工業倍增計劃,GDP以每年1000億元的速度增長,2012年超過杭州和青島;2014年首次突破萬億,在全國15座副省級城市中,武漢超越成都,排名第三。

從2010年至2014年,雖然武漢經濟5年平均增幅保持在兩位數,但武漢市社會科學院有關專家發現,“十二五”期間,通過綜合比較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消費/投資、城鎮化率、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外貿依存度和實際利用外資/全社會固定投資等6個反映經濟結構狀況的指標可以得出結論,在全國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武漢排名第10位,和它的經濟規模(排名第7位)和經濟累計增幅(排名第2位)都不相匹配。

專家指出,與發達副省級城市相比,武漢經濟增長更多還是依賴資源和要素投入,仍處在要素驅動的發展階段。

2015年,武漢市的服務業增加值佔比為51%,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52%,而且低於2010年51.44%的水平。

另一方面,武漢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遠低於規劃目標。2014年,高新技術增加值佔比為20.17%,2015年為20.5%,與“十二五”規劃中的預期目標27%還有相當的距離。

專家認為,問題的原因主要在於轉型的動力不足。

武漢市招商局專職副局長易仁川說,一方面,武漢缺乏在全國甚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大企業的帶動作用弱;另一方面,由於武漢是傳統的工業重鎮,以武鋼、東風汽車等為代表的央企國企是武漢的經濟支柱,民營經濟一直是武漢發展的短板。

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湖北省民營經濟佔全省GDP比重,已穩步上升至55.1%,而武漢市民營經濟佔全市GDP比重為42%,比湖北省佔比低了13.1個百分點。與之相對,成都市民營經濟佔全市GDP的比重,為60.8%,比武漢高了18個百分點。

在科技創新方面,據武漢市統計局2013年的數據顯示,雖然武漢的科教實力為全國第三,且科技成果中有90%以上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利申請中也有60%以上集中在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但武漢科技成果的實際轉化率只有35%,且80%流向外地。武漢全市技術開發機構只有30%建立在企業,而深圳可以達到90%。

陳一新指出,武漢發展遇到了階段性困難,後勁不足、動力減弱,標兵領先優勢加大、追兵緊追勢頭迅猛,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緊要關口。他最喜歡用一個詞:勇立潮頭。

多位受訪對象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今年1月3日履新武漢市委書記的陳一新,具有典型的浙江人風格,務實的作風和大膽的改革思維,貫穿其主持出臺的主要政策和舉措。

陳一新此前曾擔任浙江省委辦公廳副主任、浙江省委副祕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以及省委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從2012年起,他開始擔任地市的“一把手”,先後任金華市委書記和溫州市委書記,並在溫州市委書記任上一年多後進入省委常委班子,一年後出任中央深改組專職副主任,今年他履新武漢市委書記。

分析人士認為,陳一新轉任武漢市“一把手”,也與武漢在湖北省、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重要戰略地位密不可分。

武漢市委改革辦一位負責人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國家大的戰略是東中西梯次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因此需要佈局武漢。

國家發改委的上述覆函指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利於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利於激發改革創新動力、推動中西部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內陸開發平臺、縱深拓展國家開放總體格局。

2016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覆,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自此,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和成都之後,武漢成為第七個國家中心城市(鄭州也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全國共有八個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百萬校友回漢工程:雷軍當顧問,引資超4000億

鳥瞰武漢

一號工程

武漢市招商局專職副局長易仁川第一次聽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這個口號,是在今年1月9日。

在來到武漢之後的第六天,陳一新突然造訪了武漢市招商局。易仁川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前一天晚上8點我們接到通知,說書記第二天要來,這是自招商局成立以來第一次有市委書記親自來調研,我們非常激動,壓力也非常大。”

2016年,成都的GDP首次超越武漢,位列第三,武漢落居第四。而這一年,深圳GDP為1.95萬億元,武漢為1.19萬億元,比深圳低了0.76萬億元,差距拉大。

“前面的標兵離我們更遠,後面的追兵離我們越來越近,在這種背景下,陳一新書記提出要奮力拼搏趕超。”武漢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要實現趕超,招商引資非常重要。陳一新在接受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專訪時說:“招商引資是當前生產力的最直接的表現,它可以馬上見效。”

武漢市對招商局的幹部提出要求:把招商引資作為武漢趕超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努力擴大有效投資。

2016年,武漢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含農村私人投資)為7093.17億元,比上一年下降2.6%;第二產業投資為2263.36億元,下降13.1%;其中,工業投資2117.05億元,下降16.3%;突出表現為產業項目不多、外資項目偏少、項目轉化速度不快和重大項目統籌不夠。

另外,各區之間競爭激烈,不同區域之間仍然存在信息不共享、博弈矛盾升級等情況。而項目在落地過程中需要城建、環保、消防、規劃等不同部門間的協調和聯動。因此亟待從市一級對招商引資進行高效統籌,避免內部競爭。

武漢市在市級層面成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和市長萬勇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的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發改委、環保局、規劃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負責統一組織協調全市招商引資工作。

招商局和商務局原本是兩塊牌子、一個班子,局長是同一個人。現在分設局長,雙方的職能分開,專司專辦。招商局原有的在編和非編人員,全部整合到新批准成立的六個專職處室,在全市範圍內新增編制約一百多人。

領導機制的調整,使武漢的招商引資煥發出新的活力。董明珠在第三批百萬校友資智回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專場活動上直白地說:“今天在這裡,我想談的感受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財大氣粗’。”

易仁川感覺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率先垂範,使武漢市從上到下形成一種拼搏趕超的氛圍。從今年2月開始,武漢每月都會舉行一次“拼搏趕超交流會”。“這種氛圍影響到我們每一個幹部。在多個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投資者都曾跟我們說武漢幹部像打了雞血一樣。”

6月29日,武漢市與小米科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在東湖高新區投資建設小米(武漢)總部,長江小米產業基金、小米之家銷售總部在此落地。參與項目全過程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幹部楊少丹回憶起其中的過程,十分感慨——從4月8日第一次接觸雷軍,到5月2日小米全部高管團隊來區考察,在這20天左右的時間裡,楊少丹平均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還經常通宵加班。

5月2日當天,小米團隊只給引資方留出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為了說服27位高管,負責招商引資的官員仔細研究雷軍在金山和小米的發展歷程,小米近年來的發展需求,以及東湖高新區與它的契合點,甚至還找到了雷軍最初在“光谷”創業時的名片。在經過不斷推翻和優化後,他們製作了一個不超過30頁的ppt,最終成功打動了小米。

除了用事實證明小米目前的發展階段與“光谷”的產業環境非常契合以外,楊少丹認為,東湖高新區勝出的關鍵還在於服務。

據楊少丹介紹,按照正常的速度,與企業簽訂項目協議,短則半年,長則1~2年,甚至有時候3~5年都有可能。但本次簽約小米,只用了50天左右。“這是非常非常快的。”

為了完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提高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效率,武漢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陳一新於3月提出“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的改革模式。

“馬上辦”指“即來即辦,立等可取”,企業和民眾現場辦事可以在1小時內辦結。“網上辦”讓企業和民眾隨時隨地可以在網上辦理,24小時均可提交材料,會有專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核。“一次辦”是讓企業和群眾最多跑一次現場,“一件事情、一次辦結”。

何謂“一件事情”?陳一新說,對群眾來說,它可能是辦理不動產登記證;對企業來說,可能就是投資建設一個項目。企業和群眾在辦理“一件事情”時,並不關心政府內部如何流轉,經過了多少個部門和多少個審批事項環節,只關心能不能馬上辦、網上辦和一次辦。因此,審批服務改革,必須徹底轉變工作理念,從以職能部門審批的“一件事項”為中心,轉向以企業和群眾辦理的“一件事情”為中心。

2015年6月29日,東湖高新區成立政務服務局,將原本分散在不同職能部門中涉及行政職能審批的人員全部劃歸至政務服務局。“關鍵是‘劃’的過程和職責邊界的劃分。人權、事權都劃歸過來,就跟原來單位沒有關係了。這是很徹底的改變。”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夏華強說。

在幹部的考核和問責方面,武漢將“招商一線作為考核幹部的主戰場”,表現優秀者會得到提拔,落實政策不力者嚴肅問責。設立招商引資投訴處理中心,對損害發展軟環境的行為“零容忍”。

對重大項目,只要對幹部有舉報,首先讓幹部停職,再進行調查。紀檢監察部門每天都要明察暗訪抓典型,電視臺每天都要播報典型案例及整改情況。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武漢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6307.5億元,同比增長43.1%,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的93.4%,分別超年度預期增幅目標25.3個百分點、超時序進度18.4個百分點。預計全年有望突破7000億元,創歷史新高。

城市合夥人

在招商引資方面,武漢市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做法,強調將招商與招才結合起來,為此實施“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

武漢市招商局專職副局長易仁川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武漢市重點圍繞全產業鏈、城市功能鏈、創新鏈進行招商,聚焦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重點引進大型央企、中國民企500強和世界500強企業,同時通過招商引資,推動武漢經濟方式的轉變和產業升級。

該市強調由專業隊伍、企業家隊伍、投資人隊伍和校友隊伍組成“四支招商大軍”,即專業招商、以商招商、資本招商和校友招商,增強招商引資的精準度和實效。

招商引資的主要形式,為三類系列專場:校友專場、新民營經濟專場和商會專場。

易仁川說,這是武漢首次利用校友資源進行招商,“我們之前做了一系列準備工作,首先摸清底數,瞭解有關高校的所有知名企業家校友,然後和他們提前溝通,根據他們的投資意向,介紹武漢市目前已有的各個項目,進行對接。”

在短短的半年之內,武漢連辦三場校友資智回漢活動,共吸引校友投資突破4000億元。

武漢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曾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不僅是邀請了一批企業家到武漢來投資,也不僅是邀請了一些優秀的校友回到武漢發展,“對這座城市而言,是一種綜合效應。”

陳一新指出,引進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個創新團隊,培育一個創新企業,甚至帶動一個創新產業。

4月8日,武漢市招才局正式成立。該局實行“虛擬機構,實體運行”,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相關工作整合到一個平臺。內設4個機構,分別為招才引智工作部、“雙創”協調推進部、發展促進部和綜合管理部。該局從有關部門抽調了28位工作人員,集中辦公。

招才局的主要職能,是整合資源,統籌管理,統一運行,形成合力。針對人才政策“碎片化”、落地率不高的問題,新成立的招才局對全市近五年出臺的人才政策進行了調研評估,將龐雜的支持政策精煉成“一張政策清單”“一張政策導圖”。

招才局初步整合了10億元的專項資金,實行“一個系統報、一套班子審、一個口子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能。

在武漢市招才局的成立大會上,陳一新頒發了首批武漢“招才顧問”“招才大使”聘書。陳東昇、雷軍、程一兵(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入選第一批“千人計劃”)、閻志(卓爾控股公司董事長)等均在其中。截至目前,武漢市共向24位國內知名企業家頒發了聘書。

武漢市招才局綜合管理部科長晏鴻鷹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無論是“招才顧問”,還是“招才大使”,都需要至少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有足夠大的影響力;二是有充分的資源,包括人脈資源、資金資源、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等。

他說,這兩種角色主要是一種榮譽。“招才大使”也會部分參與到組織、協調、聯繫、溝通等具體事務中。比如,有海外背景的“招才大使”,可以為武漢引進曾經與其一起在美國實驗室共事的老師或同學。

在招才局成立1個多月後,武漢市組建了“在漢高校校友總會聯盟”,把在武漢的82所高校聯合起來,同時成立了具有20億元規模的武漢校友資智回漢產業引導基金。

招才引智取得成效的背後,是武漢市人才引進模式和理念的轉變。據晏鴻鷹介紹,以前武漢人才引進的模式與其他城市類似,是在中組部“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的框架下,各地以政府主導的方式,設立地方特色的人才計劃項目。如對應“千人計劃”,武漢設計了“黃鶴英才計劃”,專門引進海內外產業高端人才。

2015年,武漢市啟動“城市合夥人計劃”,建立由市場、專業組織、用人單位等多元評價主體共同參與的“城市合夥人”評審機制,探索授權行業協(學)會、行業領軍企業和新型科研機構推薦認定人才;邀請領軍人才參與武漢重大戰略和重大項目決策,參與產業要素資源調配和產業創新活動。

從“拼資金”轉向“拼環境”

今年4月,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採訪了鬥魚CEO張文明。張文明的一番話,引起了很多在漢大學生的共鳴。

曾就讀於武漢理工大學的張文明,自2008年開始在武漢創業,發展至今,鬥魚直播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網絡直播平臺。針對武漢的創業環境,張文明坦言,武漢本地的企業待遇低,仍是造成該市大量人才流失和制約創新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業招不到人,民營經濟難以發展壯大。高端人才外流,創新和產業升級難以破局。

據武漢市人社局統計,從2007年開始,畢業生留漢的比例逐年遞減。2007年為55.3%,2008年為52.19%,2010年為 50.7%;2011年首次跌破50%,為47.04%。其中,2011年,“211”院校留漢就業比例僅為26.45%。

2015年,螞蟻金服通過大數據對全國2325所高校近5年的畢業生進行分析發現,在最愛遠距離遷移的學生中,湖北的大學畢業生位居前列。在前五大熱門的跨省遠距離遷移路線中,就有三條從武漢出發,分別是武漢到深圳(第一),武漢到北京(第二)和武漢到廣州(第五)。

2013年,留在武漢的大學生為10.4萬人,到2016年升至15萬人。過去4年,武漢的畢業生“出走”人數雖有下降,但仍是人才淨輸出地。

2014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等6所在漢部屬高校,首次發佈了各自學校2013年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武漢理工大學2013屆本科畢業生的起薪以2500元〜4000元為主,佔比58.47%;2500元以下的佔比22.03%。武漢大學本科生畢業1年後的月平均收入約為4835元。

今年6月,武漢市打包推出“大學生留漢九條”。10月11日,武漢市針對大學生留漢發佈三個文件,進一步放寬大學生落戶條件,提出留漢大學畢業生年齡不滿40週歲,憑畢業證即可申請登記武漢市常住戶口;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

另外,未來五年,武漢將建設和籌集250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租到租賃房。

武漢還在全國率先確定了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大學專科生4萬元、大學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這一標準,在同類城市中居前列,與一線城市的差距也大幅縮小。這個標準將每2~3年隨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動態調整。

武漢市招才局綜合管理部科長晏鴻鷹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城市之間的人才爭奪戰漸趨白熱化,幾乎每天都有不同城市出臺新的人才政策,“武漢今天發佈了一個新的人才政策,明天其他城市就會立刻出一個和你類似的,或者比你含金量更高的政策。”

為了避免這種“撞車”,制定人才政策的理念,逐漸由原來的“拼資金”,向現在的“拼環境、拼服務”轉變,由原來的完全由政府主導,逐步轉變為政府引導,以市場為主體,充分發動社會力量的作用。

“我們努力讓人才通過自身創造價值而獲得財富,而不是簡單地由政府給錢。”晏鴻鷹說。

截至2016年底,武漢市共有1076萬常住人口,其中戶籍人口800多萬;共有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130多萬在校大學生。

在7月8日第17屆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上,陳一新說:“100萬大學生留下來不是簡單的留人問題,而是一個人口戰略。100萬是什麼概念?武漢目前人口1076萬,也就是說,武漢五年內人口優化10%,這個城市將是青年之城、夢想之城、活力之城、創新之城。”

打通科研“最後一公里”

在浙江主政地方時,陳一新高度重視發展民營經濟。在武漢,他在民營經濟的前面,加上了一個“新”字。

新民營經濟以“新四軍”為主體,即新近畢業大學生、“海歸”人才、科研院校技術人員和職業經理人。陳一新在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現在武漢‘新民營經濟’發展的主體,全是大學生、高知,他的資本不是像過去要靠自己一塊錢一塊錢地積累、原生態地完成,現在資本的積累是眾籌的。”

在武漢,民企融資難一直是個頑疾。據媒體公開報道,2016年,聯思普瑞(武漢)電子科技公司總經理羅暢在處理100萬臺神目智能攝像頭的海外訂單時,遇到了資金困難,但金融機構認為他的海外訂單不屬於國內常見的法律文書,遲遲沒有發放貸款。羅暢說,和沿海城市相比,武漢金融機構的外向性和開放度都亟待提升。

武漢市委統戰部經濟處處長萬良貴對《中國新聞週刊》介紹,在新中國建立之初的“一五”時期,國家出於戰略原因,一批“武字頭”重工業企業在漢投建。當時聞名全國的有武鋼、武重、武船、武鍋等大型國企。從1959年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的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國城市第四位。

這些大型國企在當時極大地推動了武漢經濟的發展,但也壟斷了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等核心資源,使武漢的民企只能在夾縫中生存,逐漸落後於沿海地區城市。

一方面是傳統國企不願意被民企搶奪資源,另一方面是有些領導幹部對民企也心存顧慮,不敢對其開放相關的民生領域,還會人為地設置很多障礙。

“就是在面子上給你一點,在形式上給你一點,讓你聞到一點香,或者吃一點點麵包屑,但是真正能從市場經濟主體進入的民企很少。”武漢市一位知情人士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民營企業在多地遇到的“彈簧門”“旋轉門”“玻璃門”,在武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在武漢,這種國企思維可見於社會治理和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武漢市工商聯副主席劉珍秀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她建議,新民營經濟發展要想破題,需要領導幹部首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既加強管理監督,又樹立服務意識。

武漢市科技局副局長趙峰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武漢的科教資源雖然豐富,但很多高校是部屬院校,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結合不緊密,科研也並非圍繞武漢的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進行,不利於科技成果的轉化。

另外,武漢的民營經濟發展較緩,活躍度不夠,企業的承接能力也相對較弱。

在企業和高校院所之間,科技局主要扮演“推手”的角色——每年會梳理高校的各項科研成果,向企業進行推介;也會先去企業徵集技術需求,與高校對接。

8月14日,武漢在全國首創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與招才局類似,該局“虛擬機構、實體運作”,掛靠市科技局,工作人員從市科技局現有職能處室及局屬事業單位中調整,專門負責在漢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轉化,承擔統籌協調、服務對接和監督落實工作,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聯動。

當天,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組建院士專家顧問團,李德仁、陳煥春、葉朝輝、餘少華和姜德生等五位院士獲聘。

該市提出一個目標,力爭5年內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佔比達到80%,著力打通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趙峰坦言,這個目標很難實現。目前,武漢50%以上的科技成果在外地轉化。如果從數量上來統計,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佔比只有40%左右;如果從額度上計算,僅有27%,離80% 的目標還相差甚遠。

陳一新在科技成果轉化局成立大會上指出,不論是吸引大學生、校友、海歸三類人才留漢回漢來漢,還是鼓勵20多萬現有教學科研人員投身創新創業;不論是集聚產業核心龍頭項目,還是孵化培育“四新”經濟——關鍵都取決於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和轉化。

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正是針對當前現狀的“破題之舉”。他說:“這一切入點很小,但著眼點很大。”

(實習生袁睿對本文亦有貢獻)

值班編輯:寒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