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一小國:總統是北大博士,在中國生活十幾年,稱中國為故鄉

大學 北京大學 非洲 埃塞俄比亞 敏敏愛歷史 2017-04-27

非洲有一小國:總統是北大博士,在中國生活十幾年,稱中國為故鄉

今天給大家聊聊非洲一個小國的故事,這個小國就是埃塞俄比亞。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東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人口約7760萬,國土面積110萬平方公里。在其國內高原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整個國家平均海拔近3000米,歷來有“非洲屋脊”之稱。

非洲有一小國:總統是北大博士,在中國生活十幾年,稱中國為故鄉

雖然埃塞爾比亞這個歷史超過三千多年,但是“埃塞爾比亞”這個名字直到1941年才正式使用。在古希臘語中,“埃塞爾比亞”的意思是“這裡是被太陽晒黑的人們所居住的土地”。但是埃塞爾比亞不僅有優美的風景,而且讓其最出名的是這個國家盛產美女,因此也得到了“美女之國”的稱號。

在中國人看來,埃塞爾比亞是和中國的關係一直良好穩定的發展,兩國早在1970年11月24日建立了外交關係。自從雙方建立外交關係之後,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訪問一直持續不斷。2013年1月7日,在由人民代表院和聯邦院組成的埃塞俄比亞聯邦議會舉行的聯合會議上,穆拉圖·特肖梅當選為新一任總統。

非洲有一小國:總統是北大博士,在中國生活十幾年,稱中國為故鄉

可能大家很少有人知道,穆拉圖·特肖梅還是北京大學博士生。那麼一個遠在非洲的總統,怎麼就是北京大學的博士生呢?1976年,穆拉圖以一名公派生的身份來到了北京,起初他學習的第一站是北京語言大學,隨後轉入北京大學本科部。

穆拉圖進入北京大學之後,他來到哲學系學習,並於1982年獲得學士學位。從1985年到1991年,穆拉圖繼續在北大深造,在這期間他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當時年僅34歲的穆拉圖以參贊身份來到埃塞爾比亞外交部,由於政績卓著,很快就成為埃塞爾比亞駐中國的大使。

非洲有一小國:總統是北大博士,在中國生活十幾年,稱中國為故鄉

在穆拉圖擔任埃塞爾比亞駐中國大使期間,中埃雙方的關係發展很快。如果不是因為長相的原因,單憑穆拉圖的口音很容易被認為是一名中國人,這是因為穆拉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我很久沒說漢語了,水平退步了很多。要是10年前,我一口‘京腔’,人家會以為我是北京人。”(穆拉圖來中國訪問時接受採訪時的口述)

非洲有一小國:總統是北大博士,在中國生活十幾年,稱中國為故鄉

2010年,在教育部和北大等聯合舉辦新中國接受外國留學生60週年紀念活動,穆拉圖專程來華並在大會上發表演講。在演講中,穆拉圖表示,“北大在我的求學生涯裡佔據了重要地位,我為自己曾就讀世界上最高學府之一的北大而驕傲。作為北大的學生,作為中國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的見證人,我感到無上光榮。”

非洲有一小國:總統是北大博士,在中國生活十幾年,稱中國為故鄉

不僅如此,穆拉圖還表示中國是第二故鄉,而且將來還要把兒子送到中國來留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