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二本學生還沒畢業就能月入過萬?

大學 面試 畢馬威 英語 廣東中公會計 廣東中公會計 2017-09-28

一個普通二本學生還沒畢業就能月入過萬?

我們說的再多,都不如前路的人說一句話管用,下面中公菌給大家分享一位來自上海某二本學校的一名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拿下畢馬威的過程。

這位學生是個外地人,績點3.2,只拿過一次獎學金,還是三等的,六級440分,勉強過了六級,沒有任何的大學學生會和社團經驗,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習經驗。而他的競爭者來自上海,乃至世界各地名校的佼佼者。他能贏的理由是什麼,大概就是他比同齡人更瞭解四大,知道如何投起所好。這也是中公菌想說的,我們拿著名校的背景學歷,但對四大卻一無所知,甚至連四大業務都是懵懵懂懂。什麼是四大真正在乎的?那是你本身的人格和能力。

關於網申——大一的時候就去試一次

  他在大一時瞭解各行業的發展後,就確定了“審計師”這樣的職業追求,並且未來幾年都沒有動搖。所以,他大學階段,一直是朝著這份職業設計去的。

  於是,大一下學期,聽說了畢馬威的精英計劃,雖不能參加,但他也去做了做網申。主要是想了解四大他們的招人標準。

我們分析得知,影響最終錄取的因素有:

一、一些基本信息。四大錄取的標準不在乎面試者的籍貫,對於他們來說,一年四季出差的頻率非常高,簡單來說,我們就是流動人口。但是四大在性別選擇上會考慮,畢竟審計這個職業也算是個體力活。如果你有健身、運動習慣就最好了。在這一關不會卡人,所以如實填寫就可以了。

  二、你想任職的所。就畢馬威而言,上海算是總部,全國也有十幾個辦事處,大所要的人多,報的人也多,要考慮自己所在的市。

  三、語言。進四大,英語的首要的。不過,放眼望去還是有神多人沒有考過六級的,所以不填也不是很重要。因為在後面的筆試中會有英文測試,而且六級並沒有突出口語,對於他們而言,分數遠遠沒有口語來的實在。對於畢馬威來說,其次就是粵語,畢馬威的香港合夥人很多的。會的同學可以加分,不會也沒關係。

  四、資質。資質是他們考慮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各種的CPA、ACCA這類證書,他在大學期間就考下ACCA前七門,而且在校期間也在報讀CPA,雖然當時還不能參與考試,但是這一點絕對是加分的。做審計師最重要的就是CPA,四大面試官聽到他有在報讀CPA,問了幾個專業問題都能對答如流,這比一紙名校畢業證書來的有用很多。

  五、實習。四大喜歡招應屆生,因為他們單純,可打磨。況且大二的學生裡,真正有像樣實習經歷的不多。

  六、社團。他沒參加什麼社團。

  七、獎項。這個如實寫就好了。

  八、開放問題。我是先截圖下來,研究了半天,寫好後再貼上去的。策略是,營造情景(時間、人物、地點、起因、經過、結果),這樣有根有據,娓娓道來(但也別太拖沓),反映品質(正直、團結、服務精神、吃苦耐勞、熱愛學習等)。

  大概就這八個方面。除去第一個方面的七個裡,中公菌覺得,有CPA報讀(而且是真的有在研究)這點,比什麼都強。

一個普通二本學生還沒畢業就能月入過萬?

再來,就是總結一下策略,如果你也是學校背景不夠硬,那你就必須要拿出一樣東西來證明自己,你一定是優秀的。一些社團和實習或者是一些基礎比賽都是比較虛的,沒有辦法作為你超越別人能力的支撐。那什麼才是有用的呢?比如,一個雅思託福四六級的高分!或者是一個CPA、ACCA這一類的資質,簡單粗暴的引起HR的注意,你要相信來面試的人,從來就不缺乏名校背景,但在校期間就有這種考資質證思想或者付諸行動的人絕對是佔少數的。資質類的東西是足以跟名校做比較,可核實的。所以,如果你想有一天與這些名校學生平起平坐,或者高人一等,那就在大學裡學點實在的。  

  另外,你進入了筆試、面試後,網申信息還會一直伴隨著你,說不定你的網申和麵試時提交的簡歷的不一致就很麻煩。所以,實話實說,認真對待。

一個普通二本學生還沒畢業就能月入過萬?

如果你也想剛畢業就月入過萬,進四大,進投行就是最好的選擇。反正我現在還沒有,你們呢?跟小編聊聊那些年的大學都是怎麼過來的,.....早知道我也去面試四大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