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放棄國企工作搞創業,年銷售額竟達3000多萬

大學 水牛 瑞麗市 創業 創業家 2018-11-28

廖世明,出生在雲南省龍陵縣的一個偏遠小村,貧寒的家境使他剛上小學就開始在學校裡做生意。

1996年廖世明從昆明一所大學畢業後,放棄國有單位的工作,在昆明擺起了地攤。一次進貨的經歷給他的人生帶來了轉機。

1998年9月,廖世明到中緬邊境的瑞麗市進貨,經過這裡時當地老百姓向他兜售一種傣家特產。

大學生放棄國企工作搞創業,年銷售額竟達3000多萬

那天廖世明突然心血來潮就買了一袋,一吃之後,就覺得這個口味相當好。廖世明一下子買了30多包牛乾巴帶回昆明,給朋友品嚐後大家都讚不絕口,看到這種傣家特產當時昆明還沒人銷售,他決定立即動身到雲南德宏進貨。

廖世明老家距離昆明600多公里,當地傣家老百姓都會做牛乾巴,用瘦肉多脂肪少的公水牛作原料,牛的年齡要在5~8歲,而且只能用牛腿肉來做,把牛腿肉割成長條進行醃製後,要用炭火均勻烘烤。

最後再用特製的小木錘手工敲軟。牛乾巴吃起來筋道可口,越嚼越帶勁。牛乾巴讓他掙俏錢。

1999年初,廖世明進了一批兩萬元的牛乾巴。當時進貨價是60元/公斤,他把銷售價定在每公斤80元。

他在昆明市最繁華的五華區租下了一個店面,可是這批2萬元的牛乾巴他足足賣了快3個月,除去房租等各項開支不賺反虧。

在一次進貨時,看著敲牛乾巴的木錘突然有了主意。廖世明把術錘木墩挪到專賣店,現場加熱牛乾巴進行錘制,直到現在他都沿用這種銷售方式。

大學生放棄國企工作搞創業,年銷售額竟達3000多萬

顧客路過專賣店都覺得很好奇,有的人還忍不住要親手錘上兩下,聽過店員介紹再聞香品味之後,顧客也願意購買了,當月就賣出了價值1.5萬元的牛乾巴。

廖世明這才發現滯銷的原因不在產品本身,展示傣族特色才是關鍵所在。

於是他想出了傣族歌舞表演和觀眾參與競猜,然後把傣族牛乾巴作為獎品這個創意,結果大獲成功。

廖世明趁勢出擊,在昆明及周邊城市相繼開了26家專賣店,每家專賣店雖然面積很小,但都選在繁華地段,人氣很旺。

到2007年,廖世明的牛乾巴一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他還在德宏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廠,還增加了酸角糕等傣族特產與牛乾巴搭配銷售,生意越來越紅火。

大學生放棄國企工作搞創業,年銷售額竟達3000多萬

在2008年廖世明的養殖場突然來了兩個陌生人,要花2萬元錢買一頭公水牛,一打聽原來是人家收去當鬥牛用的。

“這個鬥牛也是我們的無意之財,原來我們只當作肉牛賣,後來突然知道市場上大家都在找這種鬥牛,所以說我們就讓在這些牛中間挑選。”

現在剛開始,廖世明賣出了6頭鬥牛,但是以後發展起來他的產值能提高3倍左右。

其實賣鬥牛只是銷路之一,廖世明靠加工公水牛現在一年銷售收入就有3000多萬元。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7000種賺錢生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