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今天頭版頭條報道浙大的精神與發展

大學 浙江大學 經濟 談家楨 浙江大學 2017-06-06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今天頭版頭條報道浙大的精神與發展

今天是浙江大學120週歲的生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均頭版頭條報道浙大的精神與發展!

以下為《人民日報》內容——

一百二十年與時代進步同向同行

浙大 將創新融入大學精神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21日 01 版)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今天頭版頭條報道浙大的精神與發展

美國當地時間5月11日更新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顯示,浙江大學在學科發展水平、國際學術影響方面取得新突破:植物與動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學科,分別進入ESI世界前100位、世界前50位。由此,浙江大學共計8個學科進入ESI前100位、5個學科進入ESI前50位,1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其ESI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上升8個位次,居全球第133位、內地高校第三位。

作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120歲的浙江大學始終堅持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與時代進步同向同行。“求是創新”,不僅寫入浙江大學的校訓,更貫穿教書育人、科研治學各個環節,融入教育理念和大學精神。

人才培養,發揮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注重整合培養,從浙江大學走出了200多位院士以及大批創新創業人才;科學研究,依託學科交叉會聚的特色,注重協同創新,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飛機等尖端領域取得關鍵成果;服務發展,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讓學科鏈、創新鏈與產業鏈互聯互通,構建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和多元服務平臺。

眼下,從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開始,往西綿延30餘公里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串聯起各類創新要素,浙江大學、阿里巴巴等名校名企相當於其中的主引擎,有望形成超千億元的創業創新經濟帶。

跨越三世紀 走過雙甲子

浙大:求是為基 創新為翼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21日 02 版)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今天頭版頭條報道浙大的精神與發展

120年前,一所新式學堂誕生於錢塘江畔,這是中國人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和選送高材生出國深造最早的學校之一。120年後,這所學校最近一年的國家科技獎勵獲獎總數、發明專利授權量及轉化率、進入ESI世界前100位和前50位的學科數,在國內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這所學校,就是跨越三世紀、走過雙甲子的浙江大學,目前我國學科門類最齊全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支撐起學校120年砥礪奮進的,是其創新的膽識,是它始終以求是為基、以創新為翼。

創新成為一種基因

浙江大學的發展歷程中,創新的精神氣質貫穿始終。

120年前,求是書院的誕生,就是旨在改變“只空談義理,溺志詞章”之狀,開啟民智的創新之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西遷至遵義、湄潭的浙江大學,在艱苦條件下,湧現出世界一流的氣象學家和地理學家竺可楨,數學家陳建功、蘇步青等人物,也是因為學校始終堅持科研創新。

進入新世紀的浙江大學,更是圍繞創新人才培養,培養拔尖創新創造型人才,引領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經濟社會及全球挑戰重大需求,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圍繞提升治理能力,營造包容共享的文化氛圍,在多個方面持續創新,構建起完整的大學創新生態體系。

“讓創新成為大學精神的重要構成”,在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看來,“要始終堅守大學精神,讓大學精神與時代精神同頻共振”。

“浙江大學經過多年實踐,已形成辦學特色以創新引領,政策以改革見長的辦學模式。”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表示。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背起行囊到深山的村小去支教,走出國門做品牌設計……浙江大學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成長軌跡,尊重興趣、挖掘潛能、張揚個性、注重差異。

多年來,浙江大學始終堅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特色人才,更重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一些高水平院校就開始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大膽創新。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是當時首批開展人才培養創新的先行者之一。33年間,學院始終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基點,以交叉複合為培養核心理念,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通識教育與個性化、自主性專業培養結合,培養出包括神舟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宋徵宇在內的一大批領軍人才。

如今,浙江大學將人才培養目標設定為知識、能力、素質、人格四位一體。“浙江大學要培養的絕不是僅僅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而是未來社會的創新者和領導者。”吳朝暉闡釋:“他們不僅要精通專業知識,還要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蘊;不僅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交流能力,還應敢於挑戰權威、質疑問難,具有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不僅具備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能力,還要保有跨越國籍和文化差異的全球視野;不僅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道德品格,還應具有胸懷家國的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打造高科技創新鏈條

上世紀90年代,國內的隧道挖掘被價格高昂的“洋盾構”一統天下。為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在教師楊華勇的牽頭下,浙江大學與中國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聯合攻關,於2004年掌握核心技術,2010年國產盾構開始批量生產。“過去,北京地鐵1號線20公里前後用了18年修成,而現在城市地鐵線50多公里只需5年左右就可建成。中國的盾構技術已經輸送到‘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如今已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楊華勇介紹。

浙大人在科研領域的銳意創新,百年來始終未變。70多年前,浙江大學西遷湄潭,談家楨就在破舊不堪的唐家祠堂建立起了生物實驗室,堅持做遺傳學實驗,最終發現“嵌鑲顯性現象”,在國際引起轟動。時至今天,創新始終是浙大人科技進步的“密鑰”。“十二五”期間,學校科研經費跨入30億元規模,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突破成果,研製出世界上“最輕材料”,H7N9禽流感研究取得突破、成功研發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用溶液法制備高性能量子點發光二極管……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發佈數據顯示,浙江大學自2010年起,已連續7年蟬聯發明專利授權量全國高校第一名。

與此同時,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日臻完善。沿著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向西,綿延33公里,是杭州市政府正在規劃建設的城西科創大走廊。走廊的龍頭就是浙江大學,一端連著紫金眾創小鎮,一個充分整合國內外產學研合作資源,旨在將科技創新要素積聚起來的創新孵化載體;往西跨越未來科技城,同時,走廊還鏈接多個浙江科研單位。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也已掛牌成立。這意味著,一條集原始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完整高科技創新鏈條已經打造。

“這個構架類似於美國硅谷、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關係,依託一流大學,打造一個科技高地,進而帶動一個經濟帶的形成。”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認為。

從創新1.0到創新3.0

在浙大,有一個師生們都熟悉的概念——創新3.0。其內涵為:如果將大學的創新比喻成一個系統的話,1.0時代是線性創新,是相對封閉的;2.0時代是協同創新,是開放式的;到了3.0時代,是生態創新,是網絡化的。本著這樣的思路,浙大在人才引進與聘用、考評制度、科研體系等多方面進行集成創新,力求為育人與科研提供健康的機制。

王浩華,浙江大學青年教師,其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福州大學以及中科院物理所的課題組等合作,聯合研發了十比特超導量子芯片,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多體糾纏。他的快速成長,正得益於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制度。

2010年底,離開美國頂尖的超導量子計算小組,33歲的王浩華回國,通過浙大的“綠色通道”,被評為教授,而且可在一段時間內不受業績考核指標的約束。“這項政策對我這樣剛剛回國在科研上拓荒,承擔著技術難度大、平臺建設週期長、實驗成本高、配套設施短缺的科研方向的年輕人來說,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人事制度的創新改革,浙江大學一直走在前列,鼓勵潛心科研,鼓勵人盡其用。

此外,學校鼓勵組建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研團隊。目前已建立起首批16支科技聯盟。“比如目前很前沿的人工智能研究,學校5個學部近20個學院都涉及相關方向,那麼,就需要一個動態的平臺將人和資源整合起來。”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科技聯盟的首席科學家楊華勇院士說。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

120年前,從只有30名學子誦讀的學堂,發展到今天世界知名的高等學府,浙江大學始終顯示出堅韌不拔的精神氣質與生生不息的創造力。今天,浙江大學正繼續以敢為天下先的格局與勇氣,闊步向世界一流邁進。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今天頭版頭條報道浙大的精神與發展

以下為《光明日報》原文——

群星閃耀西子湖畔

——浙江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紀實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21日 01版)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今天頭版頭條報道浙大的精神與發展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說:“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

總書記充滿信任、期待的諄諄話語,讓所有的浙大人意識到:成為中國的著名學府,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任重道遠。

“必須一以貫之地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廣聚天下英才。”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說,人才是浙大成為中國著名學府、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的核心內容。

人才輩出

站在浙江大學120週年校慶這個時間節點上,回首歷史,曾被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的浙大,在其歷史發展上,可謂群星璀璨,交相輝映。

林啟、陳獨秀、蔣夢麟、竺可楨、馬一浮、李政道、談家楨、蘇步青、王淦昌、錢三強、程開甲、谷超豪、葉篤正、路甬祥……他們懷抱科技救國、教育強國的信念,為民族的進步和國家的強盛作出了巨大貢獻。

國內第一臺高速攝影機、第一臺高純硅烷氣及多晶硅生產裝置、第一臺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第一臺中頻感應加熱電源……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為解經濟社會發展的燃眉之急,浙大人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第一。

回望歷史,作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浙江大學正是因為廣聚天下英才,才實現了百年傳承發展。

廣聚英才

浙江大學吹響了人才集結號。

一系列人才“新政”緊鑼密鼓出臺:實施“求是講席教授”“求是特聘學者”制度,發揮資源組合和激勵效應;推出“百人計劃”,建設高層次人才後備梯隊引進與培育制度,試行教師長聘制;對接國家人才計劃體系,合理調整人才薪酬結構和水平;針對“引進”與“本土”人才待遇不平衡問題,出臺高水平人才支持和培育計劃;針對學術評價簡單機械的“數論文”現象,建立“質量優先、內涵發展”的評價導向,在職稱評定中以標誌性成果、國際影響力、社會貢獻度等水平描述為主要考量……

正是由於這些措施,國際一流人才紛紛加盟浙大。

2016年9月,在“浙大歡迎您”的儀式上,60多歲的翻譯家許鈞教授說:“我一直在思考,到了這個年齡為什麼要換新的工作單位,我想除了家鄉情之外,更重要的是來浙大‘創業’。”

近5年,浙大新增院士6名,國家“千人計劃”學者46名、“長江學者”28名、“國家傑青”34名,“青千”“優青”等優秀青年學者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今年,新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名單公佈,浙大以40名的數量穩居全國高校第一。

更上層樓

近年來,浙大不斷刷新歷史:誕生了第一套懸浮三維成像系統、第一條大型飛機數字化裝配生產線、第一次實現可見光波段的生物隱形、第一次實現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電液驅動和控制系統是盾構隧道施工中出現“失穩、失準、失效”三大國際難題的關鍵所在。在國家“863”和“973”計劃的支持下,浙江大學攻關團隊與企業的技術人員經過數年的攻關,發明了密封艙壓力動態平衡控制系統,首次提出盾構掘進系統載荷順應性設計方法等,突破了盾構國產化的技術瓶頸。

能源清潔利用創新團隊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開發廢棄物和生物質等低碳能源、降低能源利用過程的汙染物排放,引領該領域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是國內外公認的領先團隊。

人才帶來科學成就的同時,也帶動學科建設,浙江大學一些學科已形成較大國際影響,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鋒、發展的典範”。

在ESI學科排行榜上,浙大的18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學術機構前1%,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位,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位。浙江大學還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建起重大交叉研究平臺、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智庫,人文、社會學科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編輯:邵瑞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