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2017-“精神醫學繼續教育研究”專題會拾遺

大學 法律 韓國 美國 大話精神 大話精神 2017-09-13

CSP2017-“精神醫學繼續教育研究”專題會拾遺

2017年9月7日-9日,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學術會議於浙江省杭州市國際博覽中心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關注治療,促進康復”。

9月9日上午,來自北大六院的於欣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精神科施慎遜教授,以及北京回龍觀臨床醫學院楊甫德教授在“精神醫學繼續教育研究”專題會上分別進行了題為《精神科醫生的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中國精神醫學繼續教育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與《中國精神醫學繼續教育的幾點思考》的精彩報告。

三位教授的報告各有千秋,但又互為補充,因此小編將三位教授的報告內容進行整理,為大家提供關於精神科繼續教育方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些情況。

繼續教育是指對已經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獲得一定學歷和專業職稱,已參加實際工作的科研、管理人員和領導者進行的教育,是學歷教育的延伸和發展,是成人教育的一項主要任務。繼續教育注重較為系統地傳授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使受教育者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目前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得醫學發展突飛猛進,新理論,如與精神疾病相關的腦區研究、基因研究、炎症研究乃至蛋白組學的研究,新技術,如經顱磁刺激、MECT等的不斷湧現,對於我們精神科醫師來說,繼續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個人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進一步說更可以促進自身成為某一領域的領軍人。

同我國相比,英美等發達國家開展繼續教育的時間較早。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發起並積極推行學習終身化的國家,其繼續教育具有可借鑑的諸多特點:加強立法,提供法律保障;多渠道募集經費,確保順利運行;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形成多樣化辦學格局等。並且,美國醫學會早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建立了醫師繼續教育認證制度,確定對參加CME活動的醫師進行學分認可。對於可舉辦CME的組織機構也需經過嚴格認證。

英國的成人教育已開展100多年,並於2006年發表白皮書,以提高青年人和成年人的知識技能,並通過CRISISS模式對受教育的質量進行評估。被許多國家視為大學發展典範的德國,雙元制是其獨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繼續教育制度。“雙元”是指兩個地方的學習:“一元”為職業學校,“一元”為企業培訓。另外在韓國、新加坡、法國等國家也有繼續教育的相關法律或機構,呼籲繼續教育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各國的繼續教育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培養目標明確,評價體系日趨完善、教育模式多樣性、培訓手段多樣,多學科教育以及管理機構健全。

我國繼續教育起步較晚,最初主要針對在職科技人員開展專業培訓工作。衛生部1991年頒佈的《繼續醫學教育暫行規定》是第1個CME法規性文件。在精神科內,包括於欣教授在內的多名精神病學家在2002年就著手起草住院醫師的規範化培訓大綱,並參考美國的相關法規,直至2007年才正式完稿。2011年起進一步開始研究亞專業(專科)培訓,2015年成立CPA精神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家委員會,以更好地為精神科醫師的繼續教育制訂更合理更規範的標準。

那麼培訓的成果如何?住院規培方面,2016年已經對超過800名精神科醫生進行了培訓,2017年計劃達到1000名,住院規培的基地目前已達170個;專科培訓方面,目前在老年、兒童、司法、成癮及心身醫學五個領域已通過國家審批,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明確的培訓標準發佈。

儘管如此,我們仍需明確,目前的醫學繼續教育上仍有不足,如立法滯後,法律保障不足; 繼續教育形式相對單一;培養目標廣泛,培養模式普教化;培養目標缺位;培訓經費渠道少,保障不到位等。但隨著立法的完善,借鑑國外完善的模式,促進繼續教育發展,並藉助信息化手段打破傳統授課形式,再結合更多的人文醫學教育,醫學繼續教育會越走越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