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洋用信念譜寫人生醫德讚歌

大學 高峰 社會 中國山東網東營頻道 2017-05-30
宋安洋用信念譜寫人生醫德讚歌

宋安洋,自小因病殘疾,憑著自強不息的毅力和信念,逐步走向人生的高峰,現任勝利油田勝利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在實踐中總結了經驗,在一些醫學領域頗有建樹,救助無數,多次在獲得管理局和東營市科技進步獎。

沒事時就坐下來學習,對待病人特別有耐心,幹什麼工作都不推辭,總有股不服輸的熱情,這是同事對待一個普通大夫的誠懇評價。宋安洋,自小因病殘疾,憑著自強不息的毅力,逐步走向人生的高峰,現勝利油田勝利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在實踐中總結了經驗,在一些醫學領域頗有建樹,救助無數,多次在獲得管理局和東營市科技進步獎。

老宋,同事們也最喜歡這麼稱呼他了,自身的經歷、頭銜和為人,足以證實了一切。老宋是農工黨員,心血管內科碩士,同是東營市老年學學會副主任委員,東營市醫學會老年病委員會祕書長,發表論文十餘篇,主編和參編專著4部,主持完成科研3項,還多次獲得勝利油田道德模範。

時勢造英雄,成功的人總會有波瀾不驚的事發生,就像老宋笑對自己,我敗在殘疾,成功也在殘疾。一歲那年,宋安洋發燒拉肚子,腿軟無力無法行走,焦急的父母每天揹著他四處求醫,勉強能站起來了,卻傳染上了脊髓灰質炎,與其他死的十幾個嬰兒來說,他是幸運的,他頑強的活了下來,卻迴天無力的讓他右腳烙下三級殘疾,一瘸一拐,也註定了他一生的一股拼勁,一股堅韌不服輸的傲骨倔強的性格。宋安洋自小喜歡學習,同齡的夥伴一個個都上班上學,都各自有個出路,身為殘疾,考試,考試是他心中出人頭地的唯一一條路。80年代體制下的高校是不收殘疾人的,85年,潤豐化甘甜,一個好消息傳到耳邊,濱州醫學院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專門招收殘疾青年的大學本科專業,一時心血迸發,看到了方向的他,醫學院成了他努力的方向。全省招生才3個人,而且分數很高,宋安洋為此刻苦拼搏,87年開始連續復課三年,年年都達到分數線,年年都落榜。“別把孩子逼巴瘋了”,鄰居們都這樣勸父母放棄。89年,宋安洋高考分數線超過錄取分數線50分,終於被濱醫錄取,也成了東營市及勝利油田考上濱醫的第一人。宋安洋清楚的記者拿通知書時,招生辦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小夥子繼續努力你一定能成功。”宋安洋考學的事也成了周邊的傳奇,許多父母都用他的事蹟告誡自己的孩子:“安洋都能考上大學,你還不好好努力”。

94年,大學畢業的他沒有被分到與能救死扶傷沾邊的大醫院,在父母原單位的勝利油田油建公司三分公司樁西海港前線的一個5人的衛生所一呆就是三年寂寞難耐,每天看不見人,堂堂大學生被“流放”的壓抑在折磨著他,大學學的東西基本用不上,被分到大醫院的同學都真正成為醫生了,於是,他自閉起來,不和任何同學、朋友聯繫。在這期間,宋安洋並沒有迷失方向,他堅持每日看書學習,自我加壓,系統學習了《臨床心電圖學》、《實用內科學》等著作,也曾經在烈日下騎著自行車學外語,學習計算機。97年,宋安洋被抽調到衛生院工作,12年的經歷,也是他突飛猛進的階段,每一次學習機會他都不錯過,別人不願意去的他主動要求去。98年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進修神經內科,03年在齊魯醫院進修心內科、內分泌科,也遇到了恩師張遠院士,參加了 青島大學研究生的學習,為今後精湛的醫療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每次學有所成,宋安洋也犧牲了很多,每次有機會和妻兒團聚,總是匆匆趕回去。“經驗都是那時學的,”交流中,宋安洋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宋安洋用信念譜寫人生醫德讚歌

在基層打拼15年,宋安洋終於有機會來到了他心目中的大醫院,終於有機會救死扶傷了,他被勝利醫院慧眼選中,調到了更加能施展技能的老年病科,“老宋有學識,在醫生中又威望,有人脈,包括醫生護士,還有病人,在這裡真的起到頂樑柱支撐作用,不但擔任我科醫療組組長、科委會成員,還擔任我科的經營管理等工作,作為老大哥,他是我見到的大夫中各方面最全面的一個”,勝利醫院老年病醫院院長、醫學博士後張萬義這樣說。

宋安洋的手機24小時開機,每時每刻都懸著一顆心,並且電話鈴聲很大,生怕給別人耽誤事,每次尋醫問診的都十分詳細具體,在這方面,他承認虧欠家裡很多,時間久了,家人也就默許了他,支持他的工作。“給病人打飯是常有的事”,護士長孝俊梅這樣說,主管護師閔萍給我們說個這樣一件事,老宋人心好,對誰都熱情,主要是水平也高,自然找他的也多,以來病人,護士們總是開玩笑:“老宋,你親戚來了”。當然,對於醫生,每個人都是親戚,宋安洋更是如此。從醫21年,特別到了老年病科,宋安洋更懂得如何從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幫助他們減輕痛苦,不僅治療病人,而且從生活、經濟上幫助患者,替病人墊付押金、解決家庭矛盾的事也就斯通見怪了。很多病人這樣說:“宋大夫是隨叫隨到的朋友。”梅大爺和宋安洋有了10年的醫患關係,老人一旦身體不適,就打電話給他,不僅如此,生活上的問題也找他。有一次深夜,宋安洋接到梅大爺電話,以為有什麼病情,心急火了的問個究竟,原來,出院的梅大爺沒事幹,想到老年病醫院牆上的《二十四孝》來,想要上一份,第二天,宋安洋給老人專門打了一份,頂著烈日,騎車幾公里送到老人家裡。

在採訪工程中,正在住院的宋安洋一個“老朋友”家發生了一件突發事。老人是老革命,工資很高,兩個孩子因種種問題都依賴老人,家裡矛盾由來已久。這一次矛盾是因為一個外孫上學學校和費用以及照料問題,得到老人的電話天色已晚,宋安洋騎著自行車,快速來到老人家,詳細瞭解了情況,分別與幾個當事人單獨聊天,告誡子女一定要控制老人情緒,讓老人更好的安度晚年,孩子的事也要妥善處理,這樣一來二去,足足呆老人家三個多小時,回到家已經是一點多鐘。

宋安洋用信念譜寫人生醫德讚歌

已經是主任醫師的宋安洋,不但喜歡汲取精華,更樂意把自己的經驗與人分享。他做好科裡的教學工作,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他採取言傳身教,傳授不同醫學知識,務求把問題講解透徹,引導他們把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加強學生臨床思維,很多學生已經小有成就。宋安洋很喜歡公益事業,義診活動、助殘活動經常主動報名參加,把愛的暖陽傳播出去。宋安洋清楚的認識到,老年病學是個朝陽學科,更是綜合學科,他把自己所學的所積累的經驗融合進來,用於責任和擔當,積極優化每個病人的治療方案,積極提高全科的救治水平,在他與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醫療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宋大夫人好,脾氣好,水平高,我們喜歡找他給我們看”,正在住院的病人說。

近來,從工會系統又傳佳音,宋安洋被管理局又評委自強不息模範。“雖然我是一名殘疾人,是人生一大憾事,但是我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所有工作上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要求進步,自立自強,事事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用人格魅力感染身邊的人,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我加壓,通過多途徑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宋安洋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