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冶名人堂:中南礦冶學院首任院長陳新民

大學 陳新民 有色金屬 武漢大學 礦冶園 2017-06-10

陳新民,冶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10月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有色金屬冶金高等教育的開拓者。對火法冶金、溼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體熱力學理論有深入的研究。所做的“金屬―氧系熱力學和動力學”、“高溫熔體物理化學性質”等研究成果,為中國有色金屬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礦冶名人堂:中南礦冶學院首任院長陳新民

身處亂世,心繫家國

陳新民,1912年出生於安徽望江縣。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裡,他從小就沒有接觸過系統的教育,小時候家裡人安排讀過幾年私塾,後因時局動盪,隨家裡人四處搬遷,便再沒有上學。然而這並沒有磨滅他對著知識的渴望,他自學了小學教材,並且憑藉過人的努力成功考入久負盛名的南開中學,中學畢業後進入西南交大化工系學習。1935年,本可以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的陳新民在國難之際選擇了放棄讀研,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他選擇在當時著名的唐山啟新洋灰公司工作。不久,又因華北局勢動盪,他南下擔任南京江南水泥公司副化學師。1937年,日寇大舉入侵。是年冬,南京淪陷,陳新民隨企業內遷至湖北大冶,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1938年10月,華中淪入敵手,他跋山涉水撤到蘭州,先後在甘肅省建設廳任技士和省科學教育館任助理研究員。1939年冬,他輾轉到達雲南昆明,在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從事潤滑油、精鹽等抗戰急需物資的生產研究工作,為祖國的抗戰出力。

1945年6月,陳新民順利通過了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博士論文答辯。他一度在卡內基鋼鐵公司所屬芝加哥南廠任冶金研究員,從事鋼中氫含量的研究。身在海外,但他的心卻始終與祖國聯繫在一起。1945年國內傳來抗日戰爭勝利的消息,他毅然放棄美國優裕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選擇回到中國。

飽受戰爭摧殘的中國滿目瘡痍,他回國後不僅注重對礦冶人才的培養,也將美國先進的採礦選礦技術帶到中國,有力推動了我國礦冶冶金事業的發展和戰後經濟的恢復。為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冶金事業,他不遺餘力,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礦冶名人堂:中南礦冶學院首任院長陳新民

醉心科研,攻堅克難

1976年後,他主編的《物理化學》、《冶金熱力學導論》 、《火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等教材先後出版。其中《火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他的論文多次在《金屬學報》等刊物上發表,或在全國性的學術會議上宣讀。其中,《氯化鎂水合物熱分解的綜合研究》、《金屬中氣體分析的熱力學基礎》等論文,獲冶金部和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特別是“金屬—氧系熱力學和動力學”、“高溫熔體物化性質”等研究成果,為中國有色金屬的開發綜合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在一些重點建設項目中得到了應用。

1941年9月,他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求學期間他專注於科研,潛心研究,孜孜不倦,有時候在圖書館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因為長期在高溫下做實驗,晚年的他患上了眼疾。1945年6月他的博士論文《熔鐵中的鉻-氧平衡》,首次以實驗方法測出“熔鐵內的鉻含量增加,會降低鐵內氧的活度”,從而證明了氧的活度係數的對數與鉻含量呈向下傾斜的直線關係。這一發現是J·啟普曼等人後來提出的“交互作用係數”的實驗依據,其數據被同行公認並廣泛引用。這篇論文被選登在美國金屬學會會志上,為中國留學生爭得了榮譽。

他積極創導和參與學術交流活動。曾當選為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物理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兼冶金物理化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1981年3月,陳新民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他先後出席過在北京、杭州、昆明、長沙召開的國際冶金學術會議,還應邀去美國、德國的一些大學講學或作校際學術交流訪問。

礦冶名人堂:中南礦冶學院首任院長陳新民

杏壇巨匠,為國育才

陳新民還是我國當代偉大的教育家。1952年冬天,為了響應國家人才培養計劃,陳新民來到中國有色金屬之鄉湖南創建了第一所培養礦冶類專門人才的高校。那時候的條件十分艱苦,嶽麓山腳下有抗戰時期清華準備南遷時建的兩座教學樓,歷經歲月打磨早已破爛不堪。然而就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背景下,他率先舉家前往湖南,帶領一批年輕人開始了緊張的學校籌建工作。他們修葺了舊樓,又搭起一批工棚,迎來了院系調整後轉來的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工業學院礦冶類專業的師生,又招新生1050人。寂靜的嶽麓山頓時沸騰起來了。一間斗室,住宿、辦公、接待“三合一”。他帶領全體師生髮揚當年延安抗大的作風,人人振奮,在荒丘窪地上自己動手平地基、修操場、鋪道路、築水庫,開闢了一個萬人規模的校區。1952年11月1日,中南礦冶學院正式成立,陳新民擔任第一屆校長。

當時,中國的高校沒有明確的專業劃分,建校之初,陳新民借鑑蘇聯教育模式,首創了礦冶研究專業化學習模式。由於當時國內缺乏自主翻譯自主出版的專業教材,他便鼓勵在校教授積極翻譯外國教材或者自己研發教材,並且開設了專門的研發項目,極大推動了中南礦冶學院教學科研和礦冶事業的發展。

60多年過去了,陳新民當初開創的事業已花繁枝茂、碩果累累。如今,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已經成長為一所以有色金屬各專業學科為特色、理工文管各部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數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


1992年冬,八旬高齡的陳新民仍被選為民盟湖南省主任委員。他是六屆中央常委,年底赴北京參加民盟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由於心臟病突發,於12月23日22時20分溘然辭世。12月25日,中共湖南省委根據他生前要求,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