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讓玻璃心影響到你的生活

大學 經濟 情感 投黑馬 2017-06-23
請別讓玻璃心影響到你的生活

我們常把玻璃心掛在嘴邊,到底什麼是玻璃心呢?

●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兩個談話多一點你就覺得別人是針對你;

●別人關門聲大一點,你就覺得別人討厭你;

●跟別人聊天沒有秒回,你便會臆想出來一大堆可怕的事情;

這,就是玻璃心。

不過還有兩種情況需要排除在外。那就是因為童年陰影,以及身體疾病所造成的對某句話或某件事的敏感。

玻璃心可以簡單地歸為社交恐懼症,說到底更多的是自卑的一種表現。

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著一套自己的社交理論,一旦發現跟別人的社交方式發生衝突便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覺得自己極其可憐。

請別讓玻璃心影響到你的生活

其實我們每個人大多都有點玻璃心,大多數人只是會影響自己一時的心情,而有些人甚至會鑽牛角尖選擇輕生。

那麼我們該如何擺脫玻璃心呢?以下是我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歸納總結的五個方法。

降低對他人的期待

剛上大學那會兒,可能看多了電視劇電影,總以為大學室友就是這輩子的摯友,沒了他們自己的人生都將黯淡無光,甚至因為剛開學跟某一個室友打招呼,因為他愛搭不理的態度就能難過半天。

可事實是:

我們來自天南海北,上大學前大家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每個人也都有著自己的處事方式。

我們不過是由學校的某一臺電腦按著設定的程序將其中幾個原本毫無關係的同性分配在一個宿舍,僅此而已!

頂多是大家有緣分,可是緣分也並不都是完美的啊!為什麼我們總要幻想自己的室友就是自己一輩子的摯友呢?

如果是,那就是錦上添花,如果不是,也完全不用過度傷心。

降低對別人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我們也會看輕別人對你的傷害。少點胡思亂想,從而減輕自己玻璃心的程度。

擺脫依賴,實現經濟獨立

愛情有很多種方式,(投黑馬www.touheima.com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每個人也都有著自己的愛情觀。

這裡說的完全是我個人的愛情觀:

我認為兩個人的愛情歸根到底還是要講究“門當戶對”,經濟上的以及精神上的。

兩個人的愛情,只有當經濟和精神兩者都達到豐富的狀態,這段愛情才是最完美的。

如果其中一方過多的依賴對方,到最後你甚至連發洩自己的情緒,連吼他的底氣都是不足的!

可能一時的經濟獨立會讓你的生活質量下降,但從長遠來看,則更有利於兩個人的發展。

請別讓玻璃心影響到你的生活

我這裡所講的經濟獨立不是兩個人的分開,只是心理上擺脫對他人的依賴,努力完善自己,爭取早日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至於跟另一方還存在差距並不是重點。

可怕的是巨大的物質差距讓你喪失了表達自己情感的權利。窮而弱往往更容易玻璃心,別人稍稍一碰就會立刻炸毛,覺得自己被忽視。

所以,只有經濟和精神的雙獨立才能少點玻璃心,也更有底氣,少點戾氣。

學會表達,克服自卑

是不是有很多時候自己所想的跟所說的存在很大的差距,偶爾還會因為詞不達意造成誤解,而你又總因為別人的不理解悶悶不樂?

你喜歡一個人,想要得到他的關注,那你就試著將自己打扮的漂亮一點,又或是大膽一些,直接向他要一個聯繫方式。

不要總在看到他的時候激動不已甚至高興地捂嘴大笑。別忘了,他根本不知道對面的姑娘在做啥,說不定還以為你傻呢?

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直抒胸臆算是一種。可現實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不是太過實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去學習更多相關書籍,來提高自己表達的技能。

良好的表達技能不單單能解決玻璃心的問題,也可以給你的生活方方面面帶來好處。不要害怕出錯,時刻記得自己沒有那麼多觀眾!

要知道,真正關心你的人是不會笑話你的。而會笑話你的人他們對你而言也沒那麼重要!

讓自己忙起來,轉移注意力

玻璃心對人最大的傷害一般都來源於自己的胡思亂想。

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自己可憐自己。換句話說很多時候的玻璃心根本就是閒的。人一閒就習慣性的瞎想,容易鑽牛角尖。

所以,不妨學會轉移注意力:參加一個社團,參加一個聚會,聽會歌,跑跑步。試著讓自己忙起來,努力提升自己,形成良性的循環!

請別讓玻璃心影響到你的生活

不但可以減少過多閒暇時間的胡思亂想,也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啊,你擔心的那點事大多情況下並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了等過去也不再是事,而是故事。

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玻璃心往往來自於對自己的不自信。每年大學生填報志願都有不少家長阻止孩子上大學的新聞,說現在讀大學就是浪費,大學生出來照樣找不到工作。

坐公交車的時候難免幾個多嘴的大爺大媽含沙射影的嘲笑當今大學生的墮落。大多數的你想必並不會生氣,因為經歷過的你知道大學到底帶給了你什麼。

漂亮的人被說“醜八怪”並不會難過,滿腹經綸的人被說“書呆子”並不會生氣,因為他們知道不是。他們或許會一笑而過,或許會憤怒還擊,但絕不會難過。

而你會難過生氣,不過是因為你覺得他們說的對。只有當自己真正強大時,面對那些所謂的流言蜚語才會坦然面對、一笑而過。

(文章來源於:行動派DreamList摘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