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初始的知青生活

大窪 農民 農村 文章 遼陽 瀋陽 鄭凱 盤錦 北票 回眸如煙往事 2019-06-05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原創:荊亞軍 195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75年12月由遼陽市下鄉到大窪縣新立農場前胡大隊五隊,任作業組長。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975年12月15日,是我一生難以忘懷的日子。這一天,我到大窪縣新立農場前胡大隊,成為一名盤錦“知識青年”,距今已經整整41年了。41年來,那段艱難困苦的知青生活,特別是最初時的生活和勞動的情景,時常浮現在眼前。

記得那天,我和趙愛民等10多個家住遼陽的鐵道兵第九師子女,在親朋好友依依惜別的相送下,滿懷紮根農村幹革命的豪情,告別了父母,告別了親友,告別了故鄉——遼陽,在師政治部群工科侯幹事的帶領下,乘火車到達新立火車站,又換乘汽車到後胡大隊旁邊的師農場吃午飯,然後把我們送到了前胡大隊。早已在那裡等候迎接我們的老農民和老知青,以熱情的鑼鼓和喜慶的鞭炮聲來歡迎我們。

大隊黨支部書記、革委會主任李連富,副主任樑玉生,候任五隊隊長鄭凱等領導和我們一一握手錶示歡迎。當天,我們被分配到老鄉家居住,我和史立明、譚建軍、儲得民被分到農民孫洪山家裡。他家只住著老兩口,其子女為了給我們騰出地方,都投宿到親戚家去住了。

第二天,我們早早起來,主動幫助擦桌掃地、抱柴燒火、打掃院子,當我們要去挑水時,孫大爺堅決不讓,他說,你們年齡太小,根本挑不了,我們拗不過他,只好做罷。好像是當天下午,我從供銷社買東西回來,屋裡只有房東大娘一人坐在炕頭做針線活,我看到水缸裡只有多半缸水,便悄悄挑著兩個空桶,走到近一里路遠的水泡子那兒挑水。

開始掌握不好技巧,打上來的水總是不多,後來,我拎起水桶將桶口向下扎進冰窟窿裡,將水桶灌滿水提上來,在冰面上放穩擺好,把扁擔的中間放在左肩上,扁擔鉤鉤住水桶提手,身體下蹲,屈膝,挺胸抬頭,兩眼環顧前後,雙手握住扁擔鉤,找找平衡,搖晃著慢慢站起來,在扁擔一會前高後低,一會後高前低的晃晃悠悠中起步行走,還沒走幾步,水桶裡的水就灑落了好多,就這樣還休息了5、6次,當把水挑回房東家時,兩個桶裡都只剩下了半桶水。

從那時起,我暗下決心,儘快闖過挑水關,邁好鍛鍊第一步,並抄改一首小詩,“不做溫室一朵花,願做青松經風颳,上山下鄉幹革命,盤錦大地把根扎。”以此明志,激勵自己。1978年2月我應徵入伍體檢時,才發現脖子後面脊椎骨處隆起很高一個大包,醫生說與長期挑擔子擠壓有關係,沒有大的問題,不會影響你當兵。我想肯定是長年累月挑苗抬臺、挑稻挑水所致,這個“大包”至今清晰可見,成為我知青生活頗有收穫的歷史見證,這是後話。

晚上,帶隊幹部指導員黃廷雨(湖北恩施縣人),排長王洪才(遼寧北票縣人)召集我們開會,後勤部副政委韓智給我們講話,對我們這些新來的知青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幾天後,41團、42團、44團、45團的子女,陸續全部到達前胡大隊。大隊在青年點食堂召開了簡短的會議。會議由大隊副主任樑玉生主持,宣佈成立前胡大隊五隊,鄭凱為五隊隊長(70屆瀋陽知青)。會上,青年副主任李世銘(74屆瀋陽知青)介紹了體會,鐵九師子女劉建民代表我們表示決心,指導員黃廷雨講話,提出了“八不準”,要求我們給父母爭光,不要給部隊丟臉,最後大隊黨支部書記李連富講話,他說,你們是部隊的知青,五隊是年齡最小的生產隊,在勞動中要特別注意安全,防止傷病事故的發生。從此,“小五隊”、“軍青”作為對我們特有的稱呼,不脛而走,沿叫至今。以後聽說,前胡大隊共有80戶左右農戶,各種拖拉機20多臺,耕種4000多畝地。大隊共有4個生產隊,其中:一隊和二隊是知青隊,全部是瀋陽市下鄉知青(從68屆到74屆),共有300多人,兩個隊耕種近2000多畝地;三隊和四隊為老農隊。我們鐵九師子女組成的五隊,當時不到50人(1976年春節後增加到54人),耕種近700畝地。此後,我們便直接投入到脫谷大會戰的倒垛運稻、脫谷揚場、裝袋送糧的勞動中。

冬天的場院,大型脫穀機轟隆隆響徹場院,各種機械噠噠的運轉不停。記得好像我們是配屬一、二隊老青年脫谷,分了大概四個組,有往大型脫穀機運稻捆的、有在脫穀機出口運稻子的、有揚場的、有裝袋送糧的。

我接觸到的第一個活就是揚場,面對稻堆,站在風向的側面,雙手握住木杴,撮起稻穀,用力向空中甩去時,木杴稍微傾斜,把稻子在空中撒開。開始掌握不好,稻灰和碎稻草(當地農民稱之為“稻亂子”)落得滿身滿臉,稻子也散的滿地都是,不能全部落在稻堆上。揚了10多分鐘,就感到胳膊發酸,費了很大的勁,身體好累。鄭隊長看到了,和藹誠懇的對我說,這樣幹不行啊。然後他親自示範指導,我又重新學習並漸漸地掌握了揚場的動作要領。

在興奮和勞累之餘,第一次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小時候吃飯時,父母不讓剩飯,掉在飯桌上的飯粒和饅頭渣,讓我撿起來吃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深深感受到父母的教誨是那麼的有道理。也許是父母教育的結果,也許是自己親身體會到了種糧的艱辛,我一直保持著吃飯不掉飯、不剩飯、不扔飯的習慣,並告訴晚輩們也要這樣做。即使是現在,除接待工作外,無論任何名義的聚餐,我都主張夠吃、吃好為原則,不要剩飯剩菜,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大吃大喝。

大概是1976年的元旦剛過,我們從農民家裡,搬遷到剛剛搭建好的棉帳篷居住。數九隆冬,寒風凜冽,帳篷裡儘管有地火龍,室內溫度也達不到零上10度,晚上睡覺尤感寒氣逼人,有的戴著棉帽鑽進被窩,有的用被子矇住頭睡覺,幾乎所有的人都被凍醒過兩次,很多人凍得腿抽筋,疼的嗷嗷叫,這樣的生活環境一直持續著……,於是,大家都盼望著早日放假,春節回家,脫離這個生活環境,曾經“永不想家”的承諾開始改變,“紮根農村幹一輩子革命”的誓言逐漸動搖。誰能想到更重的勞累和更多的艱辛,還在後面等著我們……

41年過去了,真是彈指一揮間。當年16、7歲的青少年,現已兩鬢斑白,走近花甲。兩年多的知青生活,不算長,也不算短,飽嘗了酸甜苦辣的艱辛,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不可磨滅,終生難忘。

如今,回顧往事,認為我們是“被坑害的一代”有之;有怨恨、有遺憾的有之,可謂莫衷一是,眾說紛紜。我作為知青的一員,不想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對與錯進行評價和評說,也從未因為有“知青”的生活經歷,感到驕傲和自豪,就我個人體會而言,在農村兩年多的知青生活,確實鍛鍊了我的意志和毅力,人格和品德,為我在以後的工作中,不畏艱難困苦,打下了良好的、堅實的基礎。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在那裡度過,沒有遺憾,沒有後悔,只有回憶,只有希望。希望我們前胡知青,不忘過去、正視過去,把握現在、珍視現在,讓我們以後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生活在健康快樂、祥和幸福之中!

往事悠悠:初始的知青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