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雲計算、大數據、算法的推動下,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智媒體這一商業場景也已經完全落地,字節跳動、快手等就是其中的典範。而對於飽受互聯網衝擊的傳統媒體來說,無論是否願意、是否能夠轉型成功,智媒體都是其不得不探索的道路。

一、智媒體時代到來

技術助推媒體變革和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智媒體成為現實且成為了傳媒業的最新發展趨勢。

(一)智媒體所需的技術已經成熟

縱觀人類傳媒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技術變革史,技術是傳媒業發展和變革的根本驅動力量。自從1994年4月20日互聯網正式進入我國以來,技術對傳媒業的驅動和變革力量更大,PC互聯網技術助推了門戶網站的崛起,社交技術助推了Facebook、微博和微信的繁榮,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則成就了字節跳動、快手等,並向所有的媒體普及。具體來說,人工智能技術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雲計算技術提供了強大的算力。雲計算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強大的算力才能滿足人工智能對算力的要求。得益於摩爾定律,計算存儲資源的價格呈指數式下降,雲計算技術已經成熟,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雲平臺都可以提供充足、價格低廉、彈性的算力。

第二,大數據技術提供了足夠的數據資源。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核燃料,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積累了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數據資源。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 億,普及率達59.6%;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互聯網網民和手機網民的消費行為與痕跡,進而積累數以億計乃至十億計的數據。

第三,算法技術能夠更好地對內容和用戶畫像。算法是人工智能的靈魂,算法決定著智媒體的效率和質量。算法的核心是實現內容和用戶之間的智能化匹配,這就要求對內容和用戶進行精準畫像,而自然語言、語音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不僅能夠更好地對文字、語言、圖像和視頻進行識別,進而對其進行畫像,而且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來對其進行精準畫像。在對內容進行畫像技術方面,知識圖譜技術也已經成熟,能夠更好地對內容進行更為精準的畫像。


"

在雲計算、大數據、算法的推動下,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智媒體這一商業場景也已經完全落地,字節跳動、快手等就是其中的典範。而對於飽受互聯網衝擊的傳統媒體來說,無論是否願意、是否能夠轉型成功,智媒體都是其不得不探索的道路。

一、智媒體時代到來

技術助推媒體變革和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智媒體成為現實且成為了傳媒業的最新發展趨勢。

(一)智媒體所需的技術已經成熟

縱觀人類傳媒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技術變革史,技術是傳媒業發展和變革的根本驅動力量。自從1994年4月20日互聯網正式進入我國以來,技術對傳媒業的驅動和變革力量更大,PC互聯網技術助推了門戶網站的崛起,社交技術助推了Facebook、微博和微信的繁榮,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則成就了字節跳動、快手等,並向所有的媒體普及。具體來說,人工智能技術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雲計算技術提供了強大的算力。雲計算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強大的算力才能滿足人工智能對算力的要求。得益於摩爾定律,計算存儲資源的價格呈指數式下降,雲計算技術已經成熟,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雲平臺都可以提供充足、價格低廉、彈性的算力。

第二,大數據技術提供了足夠的數據資源。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核燃料,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積累了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數據資源。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 億,普及率達59.6%;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互聯網網民和手機網民的消費行為與痕跡,進而積累數以億計乃至十億計的數據。

第三,算法技術能夠更好地對內容和用戶畫像。算法是人工智能的靈魂,算法決定著智媒體的效率和質量。算法的核心是實現內容和用戶之間的智能化匹配,這就要求對內容和用戶進行精準畫像,而自然語言、語音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不僅能夠更好地對文字、語言、圖像和視頻進行識別,進而對其進行畫像,而且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來對其進行精準畫像。在對內容進行畫像技術方面,知識圖譜技術也已經成熟,能夠更好地對內容進行更為精準的畫像。


智媒體:媒體融合集大成


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億。

第四,其他相關技術也助力智媒體能力和效率提升。其他相關技術主要包括機器人寫稿、智能報道指揮系統、智能採編策劃、熱點追蹤、智能審核等技術,這些技術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智媒體生產、傳播的能力和效率,尤其是基於機器學習的智能審核技術的相對成熟,使得自媒體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二)字節跳動、快手等已經為智媒體發展樹立了榜樣

首先,字節跳動整體人工智能技術先進。成立於2012年的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於移動互聯網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由於其創立時間晚、採取的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系統,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巨頭既有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又有相對落後的PC互聯網技術體系來說,其整體技術是先進和引領時代潮流。字節跳動旗下的各類應用,通過海量信息採集、深度數據挖掘和用戶行為分析,為用戶智能推薦個性化信息,開創了算法推薦的新模式,這種模式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大規模推廣。字節跳動充分利用了移動互聯網紅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紅利、自媒體紅利和短視頻紅利,在短短的6 年多的時間內,用戶數、營業收入和市值都取得了急速增長,成功打造了巨型生態系統,截至2018年底,字節跳動月活躍用戶過6億,其中抖音日活躍用戶為2.5 億,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市值高達750億美元,已經成為可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相媲美的互聯網第四巨頭。

其次,快手引領了智能短視頻潮流。2011年,在移動互聯網開始快速發展的時期,快手正式創立,主打短視頻。快手一開始也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底,同樣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紅利、人工智能紅利、自媒體紅利和短視頻紅利,商業生態系統已見雛形。截至2018年12月底,快手日活用戶超過1.6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每日上傳短視頻超過1500萬條,庫存短視頻數量超過80億條,2018 年營收超過200億元。

(三)傳統媒體亟須通過智媒體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

首先,傳統媒體正在陷入困境。在互聯網的猛烈衝擊下,傳統媒體遭遇了受眾流失、“二次銷售”商業模式坍塌、人才大量流失和影響力大幅度削弱的惡性循環。我國市場化報紙收入從2012年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目前絕大多數處於嚴重虧損中;電視臺廣告收入從2016年也出現斷崖式下滑,目前除了幾個排位靠前的電視臺之外,其他基本上陷入了嚴重虧損,主要靠各級財政支持,2017年國家各級財政通過各種方式給予電視業的總補貼在1200億元左右;有線電視網絡從2017 年起,用戶也開始出現了實質性下滑。

其次,傳統媒體深陷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用戶連接失效。關於傳統媒體深陷困境原因的說法林林總總,而通過分析國內外的傳統媒體衰落實踐,根本原因就是互聯網衝擊帶來的用戶連接失效,即用戶拋棄了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要真正融合轉型來重新煥發生機,就要通過智媒體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進而重塑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二、智媒體的本質、特徵及構成

傳統媒體長期以來“重採編輕經營無管理無技術”,對技術極為輕視,這也導致傳統媒體融合很不成功。傳統媒體要想有效融合,首先必須認清智媒體的本質與特徵。

(一)智媒體及其本質

所謂智媒體,是指基於移動互聯、大數據、人機交互、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充分發揮社會群體中每個人的認知盈餘,而形成的自強化的智能化生態系統,該系統實現了信息與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智媒體的本質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智慧,即具有高尚的價值觀。媒體作為社會的良心和真相的記錄者、傳播者,應具有優秀的價值觀,避免作惡。具有智慧的媒體可以利用技術手段來甄別假新聞和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信息,避免為了達到給自己賺取利益的目的而利用技術手段欺騙用戶。

其次,智能,即能夠實現信息智能匹配。在信息過載的時代,用戶需要個性化、定製化、精準化的信息,而智媒體能夠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再次,智力,即智媒體本身能夠不斷自我演化和發展。智媒體基於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具備較高程度的智力,這種智力能夠幫助媒體自我進化、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二)智媒體的特徵

第一,以互聯網為主體。智媒體的本質就是互聯網,尤其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媒體此消彼長的時代大背景下,互聯網媒體已經成為傳媒業的主導和主流,而傳統媒體的地位則越來越邊緣化。因此,智媒體一定是基於互聯網的,否則就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

第二,技術驅動。縱觀人類發展史,到目前為止我們經歷了文字發明、古登堡印刷術、電報和互聯網技術四次傳播革命,每一次傳播革命都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媒體形態。1989年萬維網的出現,給人類帶來了互聯網媒體,而1994年互聯網技術傳入我國,給我們帶來了互聯網媒體,短短的2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媒體已經成為主流,正可謂技術決定媒體變革。那麼,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技術的變革尚未平息,各類技術仍將日新月異,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新技術呢?可以預測的是,移動互聯技術、大數據技術、VR、AR、人工交互、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將進入商用和普及期,推動著媒體發生新一輪變革,給我們帶來智媒體。

第三,能夠更好地建立用戶連接。任何媒介的作用都是連接,唯有與用戶建立起有效的連接,才能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入口,才能更好地實現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傳統媒體出現困境的根源在於與用戶連接失效或者說只有受眾而沒有用戶,進而導致廣告主流失、骨幹流失和話語權喪失,進而進入快速衰落通道。而互聯網媒體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關鍵在於能夠更好地與更多的用戶建立起連接。在未來,誰能幫助媒體與用戶建立起更好的連接,誰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誰才能成為智媒體。

第四,生態系統。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之間的競爭已經從之前的內容、產品、平臺競爭上升到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單純的內容不可能打造成熟的生態系統,更難以贏得未來。成熟的生態系統能夠實現正反饋和自強化,供應商、用戶、平臺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良性發展。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有內容提供商、有分發商、有營銷服務商,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因此,在未來,智媒體能夠打造正反饋的生態系統,能夠更好地為用戶服務。

第五,實現了盈利模式多元化。當前,很多媒體高度依賴於廣告這一單一的盈利模式,必然造成風險高企,而隨著大數據等技術的日漸成熟,人們消費的升級,未來媒體的盈利模式一定會更加多元化。從單一的廣告向信息收費、廣告、電商服務、多元服務等綜合性盈利模式轉變,智媒體的盈利模式會更加健康,也會更加可持續。


"

在雲計算、大數據、算法的推動下,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智媒體這一商業場景也已經完全落地,字節跳動、快手等就是其中的典範。而對於飽受互聯網衝擊的傳統媒體來說,無論是否願意、是否能夠轉型成功,智媒體都是其不得不探索的道路。

一、智媒體時代到來

技術助推媒體變革和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智媒體成為現實且成為了傳媒業的最新發展趨勢。

(一)智媒體所需的技術已經成熟

縱觀人類傳媒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技術變革史,技術是傳媒業發展和變革的根本驅動力量。自從1994年4月20日互聯網正式進入我國以來,技術對傳媒業的驅動和變革力量更大,PC互聯網技術助推了門戶網站的崛起,社交技術助推了Facebook、微博和微信的繁榮,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則成就了字節跳動、快手等,並向所有的媒體普及。具體來說,人工智能技術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雲計算技術提供了強大的算力。雲計算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強大的算力才能滿足人工智能對算力的要求。得益於摩爾定律,計算存儲資源的價格呈指數式下降,雲計算技術已經成熟,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雲平臺都可以提供充足、價格低廉、彈性的算力。

第二,大數據技術提供了足夠的數據資源。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核燃料,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積累了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數據資源。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 億,普及率達59.6%;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互聯網網民和手機網民的消費行為與痕跡,進而積累數以億計乃至十億計的數據。

第三,算法技術能夠更好地對內容和用戶畫像。算法是人工智能的靈魂,算法決定著智媒體的效率和質量。算法的核心是實現內容和用戶之間的智能化匹配,這就要求對內容和用戶進行精準畫像,而自然語言、語音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不僅能夠更好地對文字、語言、圖像和視頻進行識別,進而對其進行畫像,而且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來對其進行精準畫像。在對內容進行畫像技術方面,知識圖譜技術也已經成熟,能夠更好地對內容進行更為精準的畫像。


智媒體:媒體融合集大成


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億。

第四,其他相關技術也助力智媒體能力和效率提升。其他相關技術主要包括機器人寫稿、智能報道指揮系統、智能採編策劃、熱點追蹤、智能審核等技術,這些技術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智媒體生產、傳播的能力和效率,尤其是基於機器學習的智能審核技術的相對成熟,使得自媒體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二)字節跳動、快手等已經為智媒體發展樹立了榜樣

首先,字節跳動整體人工智能技術先進。成立於2012年的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於移動互聯網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由於其創立時間晚、採取的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系統,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巨頭既有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又有相對落後的PC互聯網技術體系來說,其整體技術是先進和引領時代潮流。字節跳動旗下的各類應用,通過海量信息採集、深度數據挖掘和用戶行為分析,為用戶智能推薦個性化信息,開創了算法推薦的新模式,這種模式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大規模推廣。字節跳動充分利用了移動互聯網紅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紅利、自媒體紅利和短視頻紅利,在短短的6 年多的時間內,用戶數、營業收入和市值都取得了急速增長,成功打造了巨型生態系統,截至2018年底,字節跳動月活躍用戶過6億,其中抖音日活躍用戶為2.5 億,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市值高達750億美元,已經成為可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相媲美的互聯網第四巨頭。

其次,快手引領了智能短視頻潮流。2011年,在移動互聯網開始快速發展的時期,快手正式創立,主打短視頻。快手一開始也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底,同樣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紅利、人工智能紅利、自媒體紅利和短視頻紅利,商業生態系統已見雛形。截至2018年12月底,快手日活用戶超過1.6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每日上傳短視頻超過1500萬條,庫存短視頻數量超過80億條,2018 年營收超過200億元。

(三)傳統媒體亟須通過智媒體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

首先,傳統媒體正在陷入困境。在互聯網的猛烈衝擊下,傳統媒體遭遇了受眾流失、“二次銷售”商業模式坍塌、人才大量流失和影響力大幅度削弱的惡性循環。我國市場化報紙收入從2012年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目前絕大多數處於嚴重虧損中;電視臺廣告收入從2016年也出現斷崖式下滑,目前除了幾個排位靠前的電視臺之外,其他基本上陷入了嚴重虧損,主要靠各級財政支持,2017年國家各級財政通過各種方式給予電視業的總補貼在1200億元左右;有線電視網絡從2017 年起,用戶也開始出現了實質性下滑。

其次,傳統媒體深陷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用戶連接失效。關於傳統媒體深陷困境原因的說法林林總總,而通過分析國內外的傳統媒體衰落實踐,根本原因就是互聯網衝擊帶來的用戶連接失效,即用戶拋棄了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要真正融合轉型來重新煥發生機,就要通過智媒體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進而重塑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二、智媒體的本質、特徵及構成

傳統媒體長期以來“重採編輕經營無管理無技術”,對技術極為輕視,這也導致傳統媒體融合很不成功。傳統媒體要想有效融合,首先必須認清智媒體的本質與特徵。

(一)智媒體及其本質

所謂智媒體,是指基於移動互聯、大數據、人機交互、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充分發揮社會群體中每個人的認知盈餘,而形成的自強化的智能化生態系統,該系統實現了信息與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智媒體的本質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智慧,即具有高尚的價值觀。媒體作為社會的良心和真相的記錄者、傳播者,應具有優秀的價值觀,避免作惡。具有智慧的媒體可以利用技術手段來甄別假新聞和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信息,避免為了達到給自己賺取利益的目的而利用技術手段欺騙用戶。

其次,智能,即能夠實現信息智能匹配。在信息過載的時代,用戶需要個性化、定製化、精準化的信息,而智媒體能夠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再次,智力,即智媒體本身能夠不斷自我演化和發展。智媒體基於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具備較高程度的智力,這種智力能夠幫助媒體自我進化、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二)智媒體的特徵

第一,以互聯網為主體。智媒體的本質就是互聯網,尤其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媒體此消彼長的時代大背景下,互聯網媒體已經成為傳媒業的主導和主流,而傳統媒體的地位則越來越邊緣化。因此,智媒體一定是基於互聯網的,否則就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

第二,技術驅動。縱觀人類發展史,到目前為止我們經歷了文字發明、古登堡印刷術、電報和互聯網技術四次傳播革命,每一次傳播革命都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媒體形態。1989年萬維網的出現,給人類帶來了互聯網媒體,而1994年互聯網技術傳入我國,給我們帶來了互聯網媒體,短短的2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媒體已經成為主流,正可謂技術決定媒體變革。那麼,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技術的變革尚未平息,各類技術仍將日新月異,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新技術呢?可以預測的是,移動互聯技術、大數據技術、VR、AR、人工交互、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將進入商用和普及期,推動著媒體發生新一輪變革,給我們帶來智媒體。

第三,能夠更好地建立用戶連接。任何媒介的作用都是連接,唯有與用戶建立起有效的連接,才能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入口,才能更好地實現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傳統媒體出現困境的根源在於與用戶連接失效或者說只有受眾而沒有用戶,進而導致廣告主流失、骨幹流失和話語權喪失,進而進入快速衰落通道。而互聯網媒體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關鍵在於能夠更好地與更多的用戶建立起連接。在未來,誰能幫助媒體與用戶建立起更好的連接,誰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誰才能成為智媒體。

第四,生態系統。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之間的競爭已經從之前的內容、產品、平臺競爭上升到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單純的內容不可能打造成熟的生態系統,更難以贏得未來。成熟的生態系統能夠實現正反饋和自強化,供應商、用戶、平臺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良性發展。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有內容提供商、有分發商、有營銷服務商,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因此,在未來,智媒體能夠打造正反饋的生態系統,能夠更好地為用戶服務。

第五,實現了盈利模式多元化。當前,很多媒體高度依賴於廣告這一單一的盈利模式,必然造成風險高企,而隨著大數據等技術的日漸成熟,人們消費的升級,未來媒體的盈利模式一定會更加多元化。從單一的廣告向信息收費、廣告、電商服務、多元服務等綜合性盈利模式轉變,智媒體的盈利模式會更加健康,也會更加可持續。


智媒體:媒體融合集大成


全球首位AI合成女主播2019年3月3日在新華社正式上崗。

第六,用戶主導。智媒體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對用戶信息需求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情況下再把信息與需求進行智能化匹配,其本質是用戶主導,這和傳統媒體的採編人員主導存在本質不同。當然,用戶主導的用戶體驗更好,因此更能獲得用戶的青睞。

第七,效率更高。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採編能力和採編效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效率更高,這也幫助傳統媒體能夠突破單一媒體形式而打造巨型的生態系統。

(三)智媒體的構成

一般來說,智媒體在信息發佈、信息層次、信息內容、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上都有相對獨特的構成,具體如下:

第一,在信息發佈上,充分發揮個人的認知盈餘,既有專業的媒體機構,有自媒體和自媒體組織,也有基於個人的用戶自生產內容,更有信息機器人等提供的內容。

第二,在信息服務的層次上,既有免費的淺層次信息服務,也有收費的針對個人的深層次信息服務,更有高收費的針對組織的專業的信息服務。

第三,在信息內容上,在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信息的基礎上,也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甄別和分析虛假信息,以提升信息服務的質量。

第四,在信息服務的方式上,實現了智能信息匹配服務。在信息過載的情況下,要真正滿足用戶個性化、定製化和精準化的信息需求,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技術,實現信息和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在大大節省用戶時間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第五,在信息技術上,以大數據、移動互聯、雲計算、物聯網、虛擬技術、人工智能等各類新技術為基礎。

三、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為智媒體

近些年來,尤其是2014 年以來,傳統媒體積極推進融合,而通過智媒體融合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無疑是最佳路徑。傳統媒體的融合轉型是涉及觀念、頂層設計、採編流程、技術、體制機制、內容和渠道、人員結構等方面的系統性工程,由於該項工程牽涉面廣、工作任務重、難以有效實施,很多傳統媒體或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能力夠而不願意承擔責任,而導致媒體融合轉型體現在某一個或少數幾個方面,實際上只是實效未顯的“表層式”融合轉型,因此要真正融合為智媒體,必須進行系統化轉型。

(一)觀念轉變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轉變是智媒體融合轉型的先決條件,這就需要徹底拋棄之前輕視用戶和技術的觀念,一方面要樹立起“用戶體驗為王”的理念,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用戶在哪裡就服務到哪裡,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另一方面,樹立起技術和內容雙驅動的理念,補上技術短板。

例如,智媒體融合轉型的典範——封面新聞在觀念轉變上就卓有成效。一是一開始就跳出“傳統媒體看媒體”跳出“媒體談融合”,根據封面傳媒董事長兼CEO李鵬的說法,封面新聞客戶端在2016年5月4日上線時就“以‘重新聯接世界’為使命,確定了‘構建引領人工智能時代的泛內容生態平臺’的願景”;二是全員基本上實現了觀念轉變。封面新聞通過“幹中學”“內部研討”“專家培訓”等有效方式,全員觀念實現了有效轉變。具體體現在:一把手李鵬時刻把“智媒體”和“泛內容生態平臺”掛在嘴邊;其他高層和一把手的思路高度一致;中層和普通員工也高度認同封面新聞的融合轉型思路。

(二)搭建智媒體的基礎平臺

打造智媒體,實現信息智能匹配,首要的是打造大數據信息資源平臺、智能生產和傳播平臺和用戶沉澱平臺,並根據新技術而不斷演化。

首先,大數據信息資源平臺是硬件、軟件、數據、雲存儲和平臺服務的組合,具體包括大數據資源中心、大數據智能分析中心、大數據組件服務、虛擬化雲平臺、大數據運營系統、安全管理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內容。其核心是通過互聯網採集、接口導入、歷史數據導入、遠程匯聚等各種方式,將傳媒集團內部資源、互聯網資源、第三方資源以及UGC資源匯聚到大數據資源中心,實現信息和數據資源的彙集。

其次,智能生產和傳播平臺是立足於傳媒集團大數據平臺,以大數據智能分析工具作為技術支撐,將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資源融合共享使用,以“中央廚房”的方式重構新聞生產,實現“一次採集、多元加工、多次發佈”的智能生產和傳播平臺。其核心是建立起智能化的新聞線索智能決策系統、智能創作系統和融媒體智能發佈系統,實現創作的智能化、個性化,提高新聞採編的效率和針對性,進而實現新聞內容的一次加工和多渠道多終端統一發布,將新聞資訊和信息服務點對點推送給潛在用戶,實現信息服務的個性化、智能化。

再次,用戶沉澱平臺是將傳媒集團通過優質內容資源、線下活動、經營行為沉澱下來的優質用戶數據進行整合、清洗、認證、管理、記錄以及深入挖掘、分析,並通過智能化、個性化的信息、數據服務,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其核心是用戶畫像,即對採集數據進行分析,通過不同模型及算法實現對用戶肖像的刻畫、行為軌跡的分析等多維度的分析,為產品優化、精準營銷、以及面向用戶的智能化服務提供服務。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成熟,智媒體將充分利用這種技術而變得更加智能。

傳統媒體融合轉型必須高度重視技術平臺搭建,封面新聞一開始就以智媒體為目標。一是從創立開始,就高度重視技術,積極踐行人工智能和媒體的有機結合,努力為媒體植入技術基因;二是組建了技術較為領先、規模較大的技術隊伍;三是大力搭建封面雲平臺。數據研究部自主開發智能開放雲平臺,從媒體角度出發,搭建一個紙媒和傳統媒體融合轉型的技術、數據、應用交易平臺,降低媒體行業新技術應用的經濟成本、人力投入、時間成本等,讓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可以快速提高內容策劃、採集、生產、審核、分發的效率;四是積極探索人機交互與智能互動。在前期小封機器人與用戶探索性互動的基礎上,封面新聞與微軟深度合作,引入微軟小冰開展人機交互應用;五是建立人工智能與未來媒體實驗;六是積極拓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七是封面新聞圍繞用戶定位不斷快速迭代。封面新聞按照互聯網的發展規律,緊緊圍繞“億萬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個定位,快速迭代產品,在每月一次的小迭代和每年1-2 次大迭代中,封面新聞先後提升了產品的算法推薦功能、AI 聊新聞功能、聽新聞功能、醫療服務掛號功能、地理位置定位功能等等,功能越來越豐富,用戶體驗越來越好。

(三)採編流程等徹底實現融合轉型

當前很多傳統媒體也搭建了“中央廚房”“融媒體中心”等技術平臺,但是實際效果卻不容樂觀,根本原因是採編流程、組織機構等沒有進行徹底重構和優化。而封面新聞就在採編流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化的重構和優化,封面新聞以自主研發的“封巢智媒體系統”為核心來重構採編生產流程,該系統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打造新型媒體融合平臺。具體說來,通過智能機器的方式,把各個生產系統“模塊化”與“集成化”,同時引入人工智能,為採編人員的生產賦能,讓寫作更加輕鬆、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實現了華西都市報和封面新聞組織結構上的一體化;華西都市報和封面新聞傳播體系實現了一體化;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的策、採、編、審、發各個環節實現了運行機制一體化,即實現了一體化的指揮與執行。

(四)多渠道解決資金實力不足難題

傳統媒體融合轉型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一方面來自於三大平臺建設和服務器投入;另一方面來自於運營啟動費用,這兩方面費用加起來至少需要數千萬元,這對於深陷困境的傳統媒體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解決途徑主要有三:一是向各級政府申請各類財政扶持資金;二是把三大平臺的建設納入當地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規劃中,由當地政府撥款;三是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以解決運營資金問題。

(五)採取各種方式來解決技術能力不足難題

傳統媒體的技術能力弱,不具備自主研發和搭建平臺的能力。一方面由於傳統媒體普遍存在嚴重的“重採編輕經營無管理無技術”的問題,技術的地位極為邊緣化,導致自身的技術能力很弱;另一方面新技術需要快速迭代,而傳統媒體業不具備對技術進行快速迭代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的解決途徑有二:一是大力培養技術隊伍。如封面新聞、人民網都組建了規模不小的技術隊伍;二是通過技術外包的方式,如浙報集團、中國教育報刊社等委託拓爾思公司幫助其開發相應的平臺;三是和技術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六)採取儘可能的市場化體制機制

傳統媒體本質上仍然是事業單位體制,這難以滿足智媒體這類互聯網業務發展的需要。互聯網業務作為高風險、高投入的業務,需要採取完全市場化的方式運作,一是儘快調整相關政策,儘量實現與互聯網企業對標,建立起可比較的激勵約束機制;二是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建立起相對市場化的體制機制。


"

在雲計算、大數據、算法的推動下,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智媒體這一商業場景也已經完全落地,字節跳動、快手等就是其中的典範。而對於飽受互聯網衝擊的傳統媒體來說,無論是否願意、是否能夠轉型成功,智媒體都是其不得不探索的道路。

一、智媒體時代到來

技術助推媒體變革和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智媒體成為現實且成為了傳媒業的最新發展趨勢。

(一)智媒體所需的技術已經成熟

縱觀人類傳媒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技術變革史,技術是傳媒業發展和變革的根本驅動力量。自從1994年4月20日互聯網正式進入我國以來,技術對傳媒業的驅動和變革力量更大,PC互聯網技術助推了門戶網站的崛起,社交技術助推了Facebook、微博和微信的繁榮,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則成就了字節跳動、快手等,並向所有的媒體普及。具體來說,人工智能技術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雲計算技術提供了強大的算力。雲計算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強大的算力才能滿足人工智能對算力的要求。得益於摩爾定律,計算存儲資源的價格呈指數式下降,雲計算技術已經成熟,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雲平臺都可以提供充足、價格低廉、彈性的算力。

第二,大數據技術提供了足夠的數據資源。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核燃料,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積累了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數據資源。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 億,普及率達59.6%;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互聯網網民和手機網民的消費行為與痕跡,進而積累數以億計乃至十億計的數據。

第三,算法技術能夠更好地對內容和用戶畫像。算法是人工智能的靈魂,算法決定著智媒體的效率和質量。算法的核心是實現內容和用戶之間的智能化匹配,這就要求對內容和用戶進行精準畫像,而自然語言、語音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不僅能夠更好地對文字、語言、圖像和視頻進行識別,進而對其進行畫像,而且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來對其進行精準畫像。在對內容進行畫像技術方面,知識圖譜技術也已經成熟,能夠更好地對內容進行更為精準的畫像。


智媒體:媒體融合集大成


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億。

第四,其他相關技術也助力智媒體能力和效率提升。其他相關技術主要包括機器人寫稿、智能報道指揮系統、智能採編策劃、熱點追蹤、智能審核等技術,這些技術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智媒體生產、傳播的能力和效率,尤其是基於機器學習的智能審核技術的相對成熟,使得自媒體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二)字節跳動、快手等已經為智媒體發展樹立了榜樣

首先,字節跳動整體人工智能技術先進。成立於2012年的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於移動互聯網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由於其創立時間晚、採取的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系統,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巨頭既有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又有相對落後的PC互聯網技術體系來說,其整體技術是先進和引領時代潮流。字節跳動旗下的各類應用,通過海量信息採集、深度數據挖掘和用戶行為分析,為用戶智能推薦個性化信息,開創了算法推薦的新模式,這種模式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大規模推廣。字節跳動充分利用了移動互聯網紅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紅利、自媒體紅利和短視頻紅利,在短短的6 年多的時間內,用戶數、營業收入和市值都取得了急速增長,成功打造了巨型生態系統,截至2018年底,字節跳動月活躍用戶過6億,其中抖音日活躍用戶為2.5 億,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市值高達750億美元,已經成為可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相媲美的互聯網第四巨頭。

其次,快手引領了智能短視頻潮流。2011年,在移動互聯網開始快速發展的時期,快手正式創立,主打短視頻。快手一開始也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底,同樣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紅利、人工智能紅利、自媒體紅利和短視頻紅利,商業生態系統已見雛形。截至2018年12月底,快手日活用戶超過1.6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每日上傳短視頻超過1500萬條,庫存短視頻數量超過80億條,2018 年營收超過200億元。

(三)傳統媒體亟須通過智媒體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

首先,傳統媒體正在陷入困境。在互聯網的猛烈衝擊下,傳統媒體遭遇了受眾流失、“二次銷售”商業模式坍塌、人才大量流失和影響力大幅度削弱的惡性循環。我國市場化報紙收入從2012年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目前絕大多數處於嚴重虧損中;電視臺廣告收入從2016年也出現斷崖式下滑,目前除了幾個排位靠前的電視臺之外,其他基本上陷入了嚴重虧損,主要靠各級財政支持,2017年國家各級財政通過各種方式給予電視業的總補貼在1200億元左右;有線電視網絡從2017 年起,用戶也開始出現了實質性下滑。

其次,傳統媒體深陷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用戶連接失效。關於傳統媒體深陷困境原因的說法林林總總,而通過分析國內外的傳統媒體衰落實踐,根本原因就是互聯網衝擊帶來的用戶連接失效,即用戶拋棄了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要真正融合轉型來重新煥發生機,就要通過智媒體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進而重塑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二、智媒體的本質、特徵及構成

傳統媒體長期以來“重採編輕經營無管理無技術”,對技術極為輕視,這也導致傳統媒體融合很不成功。傳統媒體要想有效融合,首先必須認清智媒體的本質與特徵。

(一)智媒體及其本質

所謂智媒體,是指基於移動互聯、大數據、人機交互、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充分發揮社會群體中每個人的認知盈餘,而形成的自強化的智能化生態系統,該系統實現了信息與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智媒體的本質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智慧,即具有高尚的價值觀。媒體作為社會的良心和真相的記錄者、傳播者,應具有優秀的價值觀,避免作惡。具有智慧的媒體可以利用技術手段來甄別假新聞和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信息,避免為了達到給自己賺取利益的目的而利用技術手段欺騙用戶。

其次,智能,即能夠實現信息智能匹配。在信息過載的時代,用戶需要個性化、定製化、精準化的信息,而智媒體能夠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再次,智力,即智媒體本身能夠不斷自我演化和發展。智媒體基於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具備較高程度的智力,這種智力能夠幫助媒體自我進化、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二)智媒體的特徵

第一,以互聯網為主體。智媒體的本質就是互聯網,尤其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媒體此消彼長的時代大背景下,互聯網媒體已經成為傳媒業的主導和主流,而傳統媒體的地位則越來越邊緣化。因此,智媒體一定是基於互聯網的,否則就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

第二,技術驅動。縱觀人類發展史,到目前為止我們經歷了文字發明、古登堡印刷術、電報和互聯網技術四次傳播革命,每一次傳播革命都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媒體形態。1989年萬維網的出現,給人類帶來了互聯網媒體,而1994年互聯網技術傳入我國,給我們帶來了互聯網媒體,短短的2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媒體已經成為主流,正可謂技術決定媒體變革。那麼,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技術的變革尚未平息,各類技術仍將日新月異,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新技術呢?可以預測的是,移動互聯技術、大數據技術、VR、AR、人工交互、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將進入商用和普及期,推動著媒體發生新一輪變革,給我們帶來智媒體。

第三,能夠更好地建立用戶連接。任何媒介的作用都是連接,唯有與用戶建立起有效的連接,才能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入口,才能更好地實現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傳統媒體出現困境的根源在於與用戶連接失效或者說只有受眾而沒有用戶,進而導致廣告主流失、骨幹流失和話語權喪失,進而進入快速衰落通道。而互聯網媒體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關鍵在於能夠更好地與更多的用戶建立起連接。在未來,誰能幫助媒體與用戶建立起更好的連接,誰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誰才能成為智媒體。

第四,生態系統。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之間的競爭已經從之前的內容、產品、平臺競爭上升到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單純的內容不可能打造成熟的生態系統,更難以贏得未來。成熟的生態系統能夠實現正反饋和自強化,供應商、用戶、平臺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良性發展。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有內容提供商、有分發商、有營銷服務商,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因此,在未來,智媒體能夠打造正反饋的生態系統,能夠更好地為用戶服務。

第五,實現了盈利模式多元化。當前,很多媒體高度依賴於廣告這一單一的盈利模式,必然造成風險高企,而隨著大數據等技術的日漸成熟,人們消費的升級,未來媒體的盈利模式一定會更加多元化。從單一的廣告向信息收費、廣告、電商服務、多元服務等綜合性盈利模式轉變,智媒體的盈利模式會更加健康,也會更加可持續。


智媒體:媒體融合集大成


全球首位AI合成女主播2019年3月3日在新華社正式上崗。

第六,用戶主導。智媒體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對用戶信息需求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情況下再把信息與需求進行智能化匹配,其本質是用戶主導,這和傳統媒體的採編人員主導存在本質不同。當然,用戶主導的用戶體驗更好,因此更能獲得用戶的青睞。

第七,效率更高。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採編能力和採編效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效率更高,這也幫助傳統媒體能夠突破單一媒體形式而打造巨型的生態系統。

(三)智媒體的構成

一般來說,智媒體在信息發佈、信息層次、信息內容、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上都有相對獨特的構成,具體如下:

第一,在信息發佈上,充分發揮個人的認知盈餘,既有專業的媒體機構,有自媒體和自媒體組織,也有基於個人的用戶自生產內容,更有信息機器人等提供的內容。

第二,在信息服務的層次上,既有免費的淺層次信息服務,也有收費的針對個人的深層次信息服務,更有高收費的針對組織的專業的信息服務。

第三,在信息內容上,在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信息的基礎上,也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甄別和分析虛假信息,以提升信息服務的質量。

第四,在信息服務的方式上,實現了智能信息匹配服務。在信息過載的情況下,要真正滿足用戶個性化、定製化和精準化的信息需求,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技術,實現信息和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在大大節省用戶時間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第五,在信息技術上,以大數據、移動互聯、雲計算、物聯網、虛擬技術、人工智能等各類新技術為基礎。

三、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為智媒體

近些年來,尤其是2014 年以來,傳統媒體積極推進融合,而通過智媒體融合轉型來重建用戶連接無疑是最佳路徑。傳統媒體的融合轉型是涉及觀念、頂層設計、採編流程、技術、體制機制、內容和渠道、人員結構等方面的系統性工程,由於該項工程牽涉面廣、工作任務重、難以有效實施,很多傳統媒體或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能力夠而不願意承擔責任,而導致媒體融合轉型體現在某一個或少數幾個方面,實際上只是實效未顯的“表層式”融合轉型,因此要真正融合為智媒體,必須進行系統化轉型。

(一)觀念轉變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轉變是智媒體融合轉型的先決條件,這就需要徹底拋棄之前輕視用戶和技術的觀念,一方面要樹立起“用戶體驗為王”的理念,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用戶在哪裡就服務到哪裡,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另一方面,樹立起技術和內容雙驅動的理念,補上技術短板。

例如,智媒體融合轉型的典範——封面新聞在觀念轉變上就卓有成效。一是一開始就跳出“傳統媒體看媒體”跳出“媒體談融合”,根據封面傳媒董事長兼CEO李鵬的說法,封面新聞客戶端在2016年5月4日上線時就“以‘重新聯接世界’為使命,確定了‘構建引領人工智能時代的泛內容生態平臺’的願景”;二是全員基本上實現了觀念轉變。封面新聞通過“幹中學”“內部研討”“專家培訓”等有效方式,全員觀念實現了有效轉變。具體體現在:一把手李鵬時刻把“智媒體”和“泛內容生態平臺”掛在嘴邊;其他高層和一把手的思路高度一致;中層和普通員工也高度認同封面新聞的融合轉型思路。

(二)搭建智媒體的基礎平臺

打造智媒體,實現信息智能匹配,首要的是打造大數據信息資源平臺、智能生產和傳播平臺和用戶沉澱平臺,並根據新技術而不斷演化。

首先,大數據信息資源平臺是硬件、軟件、數據、雲存儲和平臺服務的組合,具體包括大數據資源中心、大數據智能分析中心、大數據組件服務、虛擬化雲平臺、大數據運營系統、安全管理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內容。其核心是通過互聯網採集、接口導入、歷史數據導入、遠程匯聚等各種方式,將傳媒集團內部資源、互聯網資源、第三方資源以及UGC資源匯聚到大數據資源中心,實現信息和數據資源的彙集。

其次,智能生產和傳播平臺是立足於傳媒集團大數據平臺,以大數據智能分析工具作為技術支撐,將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資源融合共享使用,以“中央廚房”的方式重構新聞生產,實現“一次採集、多元加工、多次發佈”的智能生產和傳播平臺。其核心是建立起智能化的新聞線索智能決策系統、智能創作系統和融媒體智能發佈系統,實現創作的智能化、個性化,提高新聞採編的效率和針對性,進而實現新聞內容的一次加工和多渠道多終端統一發布,將新聞資訊和信息服務點對點推送給潛在用戶,實現信息服務的個性化、智能化。

再次,用戶沉澱平臺是將傳媒集團通過優質內容資源、線下活動、經營行為沉澱下來的優質用戶數據進行整合、清洗、認證、管理、記錄以及深入挖掘、分析,並通過智能化、個性化的信息、數據服務,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其核心是用戶畫像,即對採集數據進行分析,通過不同模型及算法實現對用戶肖像的刻畫、行為軌跡的分析等多維度的分析,為產品優化、精準營銷、以及面向用戶的智能化服務提供服務。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成熟,智媒體將充分利用這種技術而變得更加智能。

傳統媒體融合轉型必須高度重視技術平臺搭建,封面新聞一開始就以智媒體為目標。一是從創立開始,就高度重視技術,積極踐行人工智能和媒體的有機結合,努力為媒體植入技術基因;二是組建了技術較為領先、規模較大的技術隊伍;三是大力搭建封面雲平臺。數據研究部自主開發智能開放雲平臺,從媒體角度出發,搭建一個紙媒和傳統媒體融合轉型的技術、數據、應用交易平臺,降低媒體行業新技術應用的經濟成本、人力投入、時間成本等,讓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可以快速提高內容策劃、採集、生產、審核、分發的效率;四是積極探索人機交互與智能互動。在前期小封機器人與用戶探索性互動的基礎上,封面新聞與微軟深度合作,引入微軟小冰開展人機交互應用;五是建立人工智能與未來媒體實驗;六是積極拓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七是封面新聞圍繞用戶定位不斷快速迭代。封面新聞按照互聯網的發展規律,緊緊圍繞“億萬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個定位,快速迭代產品,在每月一次的小迭代和每年1-2 次大迭代中,封面新聞先後提升了產品的算法推薦功能、AI 聊新聞功能、聽新聞功能、醫療服務掛號功能、地理位置定位功能等等,功能越來越豐富,用戶體驗越來越好。

(三)採編流程等徹底實現融合轉型

當前很多傳統媒體也搭建了“中央廚房”“融媒體中心”等技術平臺,但是實際效果卻不容樂觀,根本原因是採編流程、組織機構等沒有進行徹底重構和優化。而封面新聞就在採編流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化的重構和優化,封面新聞以自主研發的“封巢智媒體系統”為核心來重構採編生產流程,該系統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打造新型媒體融合平臺。具體說來,通過智能機器的方式,把各個生產系統“模塊化”與“集成化”,同時引入人工智能,為採編人員的生產賦能,讓寫作更加輕鬆、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實現了華西都市報和封面新聞組織結構上的一體化;華西都市報和封面新聞傳播體系實現了一體化;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的策、採、編、審、發各個環節實現了運行機制一體化,即實現了一體化的指揮與執行。

(四)多渠道解決資金實力不足難題

傳統媒體融合轉型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一方面來自於三大平臺建設和服務器投入;另一方面來自於運營啟動費用,這兩方面費用加起來至少需要數千萬元,這對於深陷困境的傳統媒體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解決途徑主要有三:一是向各級政府申請各類財政扶持資金;二是把三大平臺的建設納入當地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規劃中,由當地政府撥款;三是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以解決運營資金問題。

(五)採取各種方式來解決技術能力不足難題

傳統媒體的技術能力弱,不具備自主研發和搭建平臺的能力。一方面由於傳統媒體普遍存在嚴重的“重採編輕經營無管理無技術”的問題,技術的地位極為邊緣化,導致自身的技術能力很弱;另一方面新技術需要快速迭代,而傳統媒體業不具備對技術進行快速迭代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的解決途徑有二:一是大力培養技術隊伍。如封面新聞、人民網都組建了規模不小的技術隊伍;二是通過技術外包的方式,如浙報集團、中國教育報刊社等委託拓爾思公司幫助其開發相應的平臺;三是和技術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六)採取儘可能的市場化體制機制

傳統媒體本質上仍然是事業單位體制,這難以滿足智媒體這類互聯網業務發展的需要。互聯網業務作為高風險、高投入的業務,需要採取完全市場化的方式運作,一是儘快調整相關政策,儘量實現與互聯網企業對標,建立起可比較的激勵約束機制;二是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建立起相對市場化的體制機制。


智媒體:媒體融合集大成


封面新聞依靠“封巢智媒體系統”重構採編生產流程。

(七)智媒體融合轉型已經出現引領者

封面新聞無疑是智媒體融合轉型的榜樣,通過實施數據驅動、視頻傳播、社群營銷三大戰略,突出智慧+ 智能+ 智庫的智媒體打造,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2018年,封面新聞客戶端用戶數超過1480萬,封面新聞移動傳播矩陣總用戶規模超過4500萬;封面新聞- 華西都市報品牌價值達186.75億元,排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262位;封面新聞經營收入同比增長81% 並實現盈利,封面- 華西收入逆市增長,扭轉了連續6年的持續下滑,呈現出一條動人的上揚曲線。

來源:南方傳媒研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