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資產到價值量化,新零售轉型之路應該這麼走

近日,TalkingData諮詢部總經理劉翔出席在上海康師傅通路創新中心舉辦的“前瞻創新 攜手同行”康師傅開放日活動,為康師傅高層及核心員工分享了TalkingData以全閉環數字鏈路和數據中臺策略大腦助力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路、經驗與案例。

從數據資產到價值量化,新零售轉型之路應該這麼走

(康師傅 通路創新中心)

十年前,我們還在談大數據的4V概念;而十年後的今天,大數據早已超越技術範疇,它已經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驅動力,並已成為很多領先企業的業務戰略重點之一。大數據的應用落地快速深化,逐步走入數據智能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大數據能夠如何驅動商業模式創新,能夠帶來哪些新的利潤點,能夠創造怎樣可量化的價值。

從數據資產到價值量化,新零售轉型之路應該這麼走

(TalkingData諮詢部總經理 劉翔)

數據賦能下的零售業未來將往怎樣的方向發展?劉翔從客戶時間、近場觸點、生態場景三大方面進行了總結。

從數據資產到價值量化,新零售轉型之路應該這麼走

以往行業更關注流量,無論是線上流量還是線下流量。而劉翔認為,流量背後的本質是客戶,而爭奪客戶的本質其實是佔據客戶的時間,如何引導並創造出更多的高頻場景是很多客戶非常關注的領域。近場觸點上,從覆蓋3-5公里商圈的超市和購物中心,到覆蓋300米-500米的便利業態,到一步之遙的無人購物貨架,到電梯的大屏,甚至到家庭客廳的智能電視,覆蓋渠道也將越來越多並進行打通連接,實現立體式的觸達。而生態場景方面將走向高度融合,與客戶的交互不再區分單純的線上與線下。用數據去描摹人群、用數據去描述貨品、用數據去還原場景,進而通過面向不同場景的數據模型產品可以重構人、貨、場三者之間的關係,最終實現人、貨、場的數據化重構。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把數據作為一種資產來看待。劉翔認為,對數據資產的管理要像理財一樣,有明確的策略,去考慮如何多元化配置、如何持續增值。大數據時代,很多企業遇到的問題不是數據太少,而是數據太多太雜,缺乏有效管理、運營併產生價值。而TalkingData在全閉環數字鏈路和數據中臺策略大腦的基礎上,基於為零售企業服務的豐富經驗,總結出從數據到數據資產管理、從數據資產到價值量化、通過數據資產運營實現業務價值、通過數據閉環驗證實現價值量化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通過數據中臺打通各項內外部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建模,形成數據應用來供業務部門使用,將數據轉化為可量化的商業價值。

從數據資產到價值量化,新零售轉型之路應該這麼走

劉翔通過幾個典型案例介紹了這一解決方案的具體實踐。其中,在與某餐飲企業的合作中,TalkingData基於數據中臺,結合該企業自有的產品物料、優惠活動、實時訂單、歷史銷售等數據以及節假日等數據,形成銷售預測模型,實現提前0.5小時預測該企業數千家門店細化到每個SKU單品的銷量,預測準確率提升超過15%,同時也顯著提高了門店人員排班效率。而在與某知名服飾集團的合作中,TalkingData幫助該企業整體搭建了數據資產管理平臺,基於數字化運營框架,形成營銷數據閉環,在今年夏季的營銷活動中,圈選出90餘個不同的人群,並和數十種權益、多渠道實現最優組合,進行精準營銷觸達,實現了高達94倍的ROI效果。

“數據是驅動而不是參考,試驗不是發展策略之一,試驗就是策略本身。”劉翔以亞馬遜CEO貝佐斯的這句話作為此次分享的結語。未來,數據不只是決策的參考,而將成為全面的驅動力,驅動企業整體數字化的轉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