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在準備這個對談提綱過程中,我和柏琳有過交流,她認為,吳琦以後的《單讀》,是一本未來型的、文學、藝術和思想性兼備的刊物,它不會拘泥在主流圈子已經固化甚至僵硬的品味和判斷,由於作者隊伍的開放性和全球性(視野),很難去形成那種我們以往所謂的“文學圈”,它關心世界在想什麼,青年在想什麼,它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文體和表達,只要它是新鮮的,元氣的,具有再生性的。你認可她的說法嗎?

吳琦:她準確地描述了在我看來《單讀》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未來的方向,她理解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至於是否能實現,除了我前面說到的那些標準,事實上正是包括柏琳在內的好幾位充滿“元氣”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武器。不僅鼓舞我個人繼續扮演一個編輯,更重要的是,重拾作為一個讀者的熱情。

何平:現在,文學當然是《單讀》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我之所以欣賞這本雜誌,是因為它起始於文學,但能帶給我文學以外的思考,它並不專注於文學內部那些在我看來沒多大意義的文本結構問題(但是它又歡迎多元的文體探索),它專注於文本背後的精神氣象、道德思考和關懷,它關注的是人頭腦中正在形成的東西(以及形成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定型的東西。《單讀》讓我們看見背後的鮮活存在的人。談理想容易談,我們現實一點,你原來好像是文化口的記者,你應該清楚中國文學的現狀和痼疾,那麼,當《單讀》介入當下中國文學的生產,你不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的刊物,你警惕怎樣的文學趣味?

吳琦:坦白說,做記者時我並不那麼清楚中國文學的痼疾,因為記者總是外圍的觀察者,尤其在文化領域,即便看到了內部的真實,大家也不會說,畢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公共利益在裡面。但我恰恰覺得這種思維慣性有問題,文學不能一方面微言大義,一方面又不痛不癢,總是給自己廓出一塊特別安全、乾淨的場域,這是一種自我抵消,更是一種自我貶低。做文學、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承認自己在做一件重大的事,哪怕是一種內心的重大性,然後再把這種“重大”還原到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兩點都不能偏廢,否則這個行業便失去了張力。而如果不重新回到人,不去探尋未知,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樂趣。至少對我自己來講是這樣。

不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這麼大的中國,在這麼大的“文學”概念之下,《單讀》或者單向空間做的是一件小事。這肯定不是謙虛。所以當我說反對、說警惕,其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可能扭轉什麼,至多是一種自我要求。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對“邊緣”的充分認知,我們才獲得了一點自由,不管不顧,做出獨特的選擇。任何人想要擺脫老套路都是困難的,辯證法本身就有陷阱,單純的反標準和標準本身是一體兩面的東西。說邊緣也好,業餘也好,本質上都是期待《單讀》回到一種“痴人”的狀態,回到最樸素的發心——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夠打動我們,無論智識還是情感上。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批評家、期刊、獎項而寫,為了藝術流派和學術風格而寫,而是真的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其實也是期待作者們都是“痴人”,而不是精明多思的利己主義者。我始終相信作者如果足夠誠實,內心都知道這是一條底線,認真的編輯和讀者也能分辨。所以我們的標準,我們的願景,我們的反對,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不斷吸引、尋獲這樣的作者和讀者。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在準備這個對談提綱過程中,我和柏琳有過交流,她認為,吳琦以後的《單讀》,是一本未來型的、文學、藝術和思想性兼備的刊物,它不會拘泥在主流圈子已經固化甚至僵硬的品味和判斷,由於作者隊伍的開放性和全球性(視野),很難去形成那種我們以往所謂的“文學圈”,它關心世界在想什麼,青年在想什麼,它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文體和表達,只要它是新鮮的,元氣的,具有再生性的。你認可她的說法嗎?

吳琦:她準確地描述了在我看來《單讀》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未來的方向,她理解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至於是否能實現,除了我前面說到的那些標準,事實上正是包括柏琳在內的好幾位充滿“元氣”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武器。不僅鼓舞我個人繼續扮演一個編輯,更重要的是,重拾作為一個讀者的熱情。

何平:現在,文學當然是《單讀》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我之所以欣賞這本雜誌,是因為它起始於文學,但能帶給我文學以外的思考,它並不專注於文學內部那些在我看來沒多大意義的文本結構問題(但是它又歡迎多元的文體探索),它專注於文本背後的精神氣象、道德思考和關懷,它關注的是人頭腦中正在形成的東西(以及形成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定型的東西。《單讀》讓我們看見背後的鮮活存在的人。談理想容易談,我們現實一點,你原來好像是文化口的記者,你應該清楚中國文學的現狀和痼疾,那麼,當《單讀》介入當下中國文學的生產,你不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的刊物,你警惕怎樣的文學趣味?

吳琦:坦白說,做記者時我並不那麼清楚中國文學的痼疾,因為記者總是外圍的觀察者,尤其在文化領域,即便看到了內部的真實,大家也不會說,畢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公共利益在裡面。但我恰恰覺得這種思維慣性有問題,文學不能一方面微言大義,一方面又不痛不癢,總是給自己廓出一塊特別安全、乾淨的場域,這是一種自我抵消,更是一種自我貶低。做文學、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承認自己在做一件重大的事,哪怕是一種內心的重大性,然後再把這種“重大”還原到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兩點都不能偏廢,否則這個行業便失去了張力。而如果不重新回到人,不去探尋未知,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樂趣。至少對我自己來講是這樣。

不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這麼大的中國,在這麼大的“文學”概念之下,《單讀》或者單向空間做的是一件小事。這肯定不是謙虛。所以當我說反對、說警惕,其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可能扭轉什麼,至多是一種自我要求。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對“邊緣”的充分認知,我們才獲得了一點自由,不管不顧,做出獨特的選擇。任何人想要擺脫老套路都是困難的,辯證法本身就有陷阱,單純的反標準和標準本身是一體兩面的東西。說邊緣也好,業餘也好,本質上都是期待《單讀》回到一種“痴人”的狀態,回到最樸素的發心——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夠打動我們,無論智識還是情感上。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批評家、期刊、獎項而寫,為了藝術流派和學術風格而寫,而是真的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其實也是期待作者們都是“痴人”,而不是精明多思的利己主義者。我始終相信作者如果足夠誠實,內心都知道這是一條底線,認真的編輯和讀者也能分辨。所以我們的標準,我們的願景,我們的反對,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不斷吸引、尋獲這樣的作者和讀者。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2016年,你和許知遠在北京大學單讀沙龍的海報上說:“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我們的黃金時代”。“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你們做了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去”的“水手計劃”,而“我們的黃金時代”後來也成為了第15期的話題,你為本期撰寫了《文學致幻劑》的導言,如何理解青年、文學和你們說的“我們的黃金時代”?

吳琦:您對文本真是十分敏感。提出“我們的黃金時代”本身是有點反諷的,但當時沒有刻意強化這一點,因為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反駁這種反諷,至少與之形成張力。

不過還能怎麼辦呢,不想隨大流、還想做點自己的東西的話,在今天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這些年工作下來,我已經從旁觀者成了局內人,現在又跟您談了這麼多,白紙黑字,總不能太快打臉吧。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和牛津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項飆老師一起做一個訪談項目,他說起理想的大學,標準應該是允許和培養“例外”,我想借這個表述來回答您的提問。不論對於青年還是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成為一個在各方面自我維持的“例外”。這個野心已經不小,裡面殘存著所有的希望、可能和未來。延續我們之前關於詞語的討論的話,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它也本身就是一個動詞。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在準備這個對談提綱過程中,我和柏琳有過交流,她認為,吳琦以後的《單讀》,是一本未來型的、文學、藝術和思想性兼備的刊物,它不會拘泥在主流圈子已經固化甚至僵硬的品味和判斷,由於作者隊伍的開放性和全球性(視野),很難去形成那種我們以往所謂的“文學圈”,它關心世界在想什麼,青年在想什麼,它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文體和表達,只要它是新鮮的,元氣的,具有再生性的。你認可她的說法嗎?

吳琦:她準確地描述了在我看來《單讀》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未來的方向,她理解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至於是否能實現,除了我前面說到的那些標準,事實上正是包括柏琳在內的好幾位充滿“元氣”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武器。不僅鼓舞我個人繼續扮演一個編輯,更重要的是,重拾作為一個讀者的熱情。

何平:現在,文學當然是《單讀》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我之所以欣賞這本雜誌,是因為它起始於文學,但能帶給我文學以外的思考,它並不專注於文學內部那些在我看來沒多大意義的文本結構問題(但是它又歡迎多元的文體探索),它專注於文本背後的精神氣象、道德思考和關懷,它關注的是人頭腦中正在形成的東西(以及形成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定型的東西。《單讀》讓我們看見背後的鮮活存在的人。談理想容易談,我們現實一點,你原來好像是文化口的記者,你應該清楚中國文學的現狀和痼疾,那麼,當《單讀》介入當下中國文學的生產,你不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的刊物,你警惕怎樣的文學趣味?

吳琦:坦白說,做記者時我並不那麼清楚中國文學的痼疾,因為記者總是外圍的觀察者,尤其在文化領域,即便看到了內部的真實,大家也不會說,畢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公共利益在裡面。但我恰恰覺得這種思維慣性有問題,文學不能一方面微言大義,一方面又不痛不癢,總是給自己廓出一塊特別安全、乾淨的場域,這是一種自我抵消,更是一種自我貶低。做文學、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承認自己在做一件重大的事,哪怕是一種內心的重大性,然後再把這種“重大”還原到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兩點都不能偏廢,否則這個行業便失去了張力。而如果不重新回到人,不去探尋未知,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樂趣。至少對我自己來講是這樣。

不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這麼大的中國,在這麼大的“文學”概念之下,《單讀》或者單向空間做的是一件小事。這肯定不是謙虛。所以當我說反對、說警惕,其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可能扭轉什麼,至多是一種自我要求。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對“邊緣”的充分認知,我們才獲得了一點自由,不管不顧,做出獨特的選擇。任何人想要擺脫老套路都是困難的,辯證法本身就有陷阱,單純的反標準和標準本身是一體兩面的東西。說邊緣也好,業餘也好,本質上都是期待《單讀》回到一種“痴人”的狀態,回到最樸素的發心——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夠打動我們,無論智識還是情感上。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批評家、期刊、獎項而寫,為了藝術流派和學術風格而寫,而是真的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其實也是期待作者們都是“痴人”,而不是精明多思的利己主義者。我始終相信作者如果足夠誠實,內心都知道這是一條底線,認真的編輯和讀者也能分辨。所以我們的標準,我們的願景,我們的反對,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不斷吸引、尋獲這樣的作者和讀者。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2016年,你和許知遠在北京大學單讀沙龍的海報上說:“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我們的黃金時代”。“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你們做了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去”的“水手計劃”,而“我們的黃金時代”後來也成為了第15期的話題,你為本期撰寫了《文學致幻劑》的導言,如何理解青年、文學和你們說的“我們的黃金時代”?

吳琦:您對文本真是十分敏感。提出“我們的黃金時代”本身是有點反諷的,但當時沒有刻意強化這一點,因為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反駁這種反諷,至少與之形成張力。

不過還能怎麼辦呢,不想隨大流、還想做點自己的東西的話,在今天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這些年工作下來,我已經從旁觀者成了局內人,現在又跟您談了這麼多,白紙黑字,總不能太快打臉吧。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和牛津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項飆老師一起做一個訪談項目,他說起理想的大學,標準應該是允許和培養“例外”,我想借這個表述來回答您的提問。不論對於青年還是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成為一個在各方面自我維持的“例外”。這個野心已經不小,裡面殘存著所有的希望、可能和未來。延續我們之前關於詞語的討論的話,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它也本身就是一個動詞。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在準備這個對談提綱過程中,我和柏琳有過交流,她認為,吳琦以後的《單讀》,是一本未來型的、文學、藝術和思想性兼備的刊物,它不會拘泥在主流圈子已經固化甚至僵硬的品味和判斷,由於作者隊伍的開放性和全球性(視野),很難去形成那種我們以往所謂的“文學圈”,它關心世界在想什麼,青年在想什麼,它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文體和表達,只要它是新鮮的,元氣的,具有再生性的。你認可她的說法嗎?

吳琦:她準確地描述了在我看來《單讀》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未來的方向,她理解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至於是否能實現,除了我前面說到的那些標準,事實上正是包括柏琳在內的好幾位充滿“元氣”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武器。不僅鼓舞我個人繼續扮演一個編輯,更重要的是,重拾作為一個讀者的熱情。

何平:現在,文學當然是《單讀》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我之所以欣賞這本雜誌,是因為它起始於文學,但能帶給我文學以外的思考,它並不專注於文學內部那些在我看來沒多大意義的文本結構問題(但是它又歡迎多元的文體探索),它專注於文本背後的精神氣象、道德思考和關懷,它關注的是人頭腦中正在形成的東西(以及形成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定型的東西。《單讀》讓我們看見背後的鮮活存在的人。談理想容易談,我們現實一點,你原來好像是文化口的記者,你應該清楚中國文學的現狀和痼疾,那麼,當《單讀》介入當下中國文學的生產,你不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的刊物,你警惕怎樣的文學趣味?

吳琦:坦白說,做記者時我並不那麼清楚中國文學的痼疾,因為記者總是外圍的觀察者,尤其在文化領域,即便看到了內部的真實,大家也不會說,畢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公共利益在裡面。但我恰恰覺得這種思維慣性有問題,文學不能一方面微言大義,一方面又不痛不癢,總是給自己廓出一塊特別安全、乾淨的場域,這是一種自我抵消,更是一種自我貶低。做文學、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承認自己在做一件重大的事,哪怕是一種內心的重大性,然後再把這種“重大”還原到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兩點都不能偏廢,否則這個行業便失去了張力。而如果不重新回到人,不去探尋未知,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樂趣。至少對我自己來講是這樣。

不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這麼大的中國,在這麼大的“文學”概念之下,《單讀》或者單向空間做的是一件小事。這肯定不是謙虛。所以當我說反對、說警惕,其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可能扭轉什麼,至多是一種自我要求。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對“邊緣”的充分認知,我們才獲得了一點自由,不管不顧,做出獨特的選擇。任何人想要擺脫老套路都是困難的,辯證法本身就有陷阱,單純的反標準和標準本身是一體兩面的東西。說邊緣也好,業餘也好,本質上都是期待《單讀》回到一種“痴人”的狀態,回到最樸素的發心——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夠打動我們,無論智識還是情感上。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批評家、期刊、獎項而寫,為了藝術流派和學術風格而寫,而是真的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其實也是期待作者們都是“痴人”,而不是精明多思的利己主義者。我始終相信作者如果足夠誠實,內心都知道這是一條底線,認真的編輯和讀者也能分辨。所以我們的標準,我們的願景,我們的反對,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不斷吸引、尋獲這樣的作者和讀者。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2016年,你和許知遠在北京大學單讀沙龍的海報上說:“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我們的黃金時代”。“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你們做了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去”的“水手計劃”,而“我們的黃金時代”後來也成為了第15期的話題,你為本期撰寫了《文學致幻劑》的導言,如何理解青年、文學和你們說的“我們的黃金時代”?

吳琦:您對文本真是十分敏感。提出“我們的黃金時代”本身是有點反諷的,但當時沒有刻意強化這一點,因為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反駁這種反諷,至少與之形成張力。

不過還能怎麼辦呢,不想隨大流、還想做點自己的東西的話,在今天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這些年工作下來,我已經從旁觀者成了局內人,現在又跟您談了這麼多,白紙黑字,總不能太快打臉吧。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和牛津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項飆老師一起做一個訪談項目,他說起理想的大學,標準應該是允許和培養“例外”,我想借這個表述來回答您的提問。不論對於青年還是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成為一個在各方面自我維持的“例外”。這個野心已經不小,裡面殘存著所有的希望、可能和未來。延續我們之前關於詞語的討論的話,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它也本身就是一個動詞。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我們常常看到讀者在後臺分享對我們公號的感受,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們從哪裡而來,對我們有沒有更多的評價和建議。最近,我們發起一個小小的調查問卷,期待你來回答一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閱讀摯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問卷。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在準備這個對談提綱過程中,我和柏琳有過交流,她認為,吳琦以後的《單讀》,是一本未來型的、文學、藝術和思想性兼備的刊物,它不會拘泥在主流圈子已經固化甚至僵硬的品味和判斷,由於作者隊伍的開放性和全球性(視野),很難去形成那種我們以往所謂的“文學圈”,它關心世界在想什麼,青年在想什麼,它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文體和表達,只要它是新鮮的,元氣的,具有再生性的。你認可她的說法嗎?

吳琦:她準確地描述了在我看來《單讀》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未來的方向,她理解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至於是否能實現,除了我前面說到的那些標準,事實上正是包括柏琳在內的好幾位充滿“元氣”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武器。不僅鼓舞我個人繼續扮演一個編輯,更重要的是,重拾作為一個讀者的熱情。

何平:現在,文學當然是《單讀》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我之所以欣賞這本雜誌,是因為它起始於文學,但能帶給我文學以外的思考,它並不專注於文學內部那些在我看來沒多大意義的文本結構問題(但是它又歡迎多元的文體探索),它專注於文本背後的精神氣象、道德思考和關懷,它關注的是人頭腦中正在形成的東西(以及形成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定型的東西。《單讀》讓我們看見背後的鮮活存在的人。談理想容易談,我們現實一點,你原來好像是文化口的記者,你應該清楚中國文學的現狀和痼疾,那麼,當《單讀》介入當下中國文學的生產,你不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的刊物,你警惕怎樣的文學趣味?

吳琦:坦白說,做記者時我並不那麼清楚中國文學的痼疾,因為記者總是外圍的觀察者,尤其在文化領域,即便看到了內部的真實,大家也不會說,畢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公共利益在裡面。但我恰恰覺得這種思維慣性有問題,文學不能一方面微言大義,一方面又不痛不癢,總是給自己廓出一塊特別安全、乾淨的場域,這是一種自我抵消,更是一種自我貶低。做文學、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承認自己在做一件重大的事,哪怕是一種內心的重大性,然後再把這種“重大”還原到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兩點都不能偏廢,否則這個行業便失去了張力。而如果不重新回到人,不去探尋未知,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樂趣。至少對我自己來講是這樣。

不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這麼大的中國,在這麼大的“文學”概念之下,《單讀》或者單向空間做的是一件小事。這肯定不是謙虛。所以當我說反對、說警惕,其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可能扭轉什麼,至多是一種自我要求。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對“邊緣”的充分認知,我們才獲得了一點自由,不管不顧,做出獨特的選擇。任何人想要擺脫老套路都是困難的,辯證法本身就有陷阱,單純的反標準和標準本身是一體兩面的東西。說邊緣也好,業餘也好,本質上都是期待《單讀》回到一種“痴人”的狀態,回到最樸素的發心——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夠打動我們,無論智識還是情感上。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批評家、期刊、獎項而寫,為了藝術流派和學術風格而寫,而是真的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其實也是期待作者們都是“痴人”,而不是精明多思的利己主義者。我始終相信作者如果足夠誠實,內心都知道這是一條底線,認真的編輯和讀者也能分辨。所以我們的標準,我們的願景,我們的反對,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不斷吸引、尋獲這樣的作者和讀者。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2016年,你和許知遠在北京大學單讀沙龍的海報上說:“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我們的黃金時代”。“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你們做了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去”的“水手計劃”,而“我們的黃金時代”後來也成為了第15期的話題,你為本期撰寫了《文學致幻劑》的導言,如何理解青年、文學和你們說的“我們的黃金時代”?

吳琦:您對文本真是十分敏感。提出“我們的黃金時代”本身是有點反諷的,但當時沒有刻意強化這一點,因為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反駁這種反諷,至少與之形成張力。

不過還能怎麼辦呢,不想隨大流、還想做點自己的東西的話,在今天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這些年工作下來,我已經從旁觀者成了局內人,現在又跟您談了這麼多,白紙黑字,總不能太快打臉吧。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和牛津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項飆老師一起做一個訪談項目,他說起理想的大學,標準應該是允許和培養“例外”,我想借這個表述來回答您的提問。不論對於青年還是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成為一個在各方面自我維持的“例外”。這個野心已經不小,裡面殘存著所有的希望、可能和未來。延續我們之前關於詞語的討論的話,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它也本身就是一個動詞。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我們常常看到讀者在後臺分享對我們公號的感受,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們從哪裡而來,對我們有沒有更多的評價和建議。最近,我們發起一個小小的調查問卷,期待你來回答一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閱讀摯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問卷。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2018文學報合訂本 已上線微店

如果您不想錯過每日我們推送的資訊,

可將公號設為星標,

作為特別關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在準備這個對談提綱過程中,我和柏琳有過交流,她認為,吳琦以後的《單讀》,是一本未來型的、文學、藝術和思想性兼備的刊物,它不會拘泥在主流圈子已經固化甚至僵硬的品味和判斷,由於作者隊伍的開放性和全球性(視野),很難去形成那種我們以往所謂的“文學圈”,它關心世界在想什麼,青年在想什麼,它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文體和表達,只要它是新鮮的,元氣的,具有再生性的。你認可她的說法嗎?

吳琦:她準確地描述了在我看來《單讀》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未來的方向,她理解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至於是否能實現,除了我前面說到的那些標準,事實上正是包括柏琳在內的好幾位充滿“元氣”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武器。不僅鼓舞我個人繼續扮演一個編輯,更重要的是,重拾作為一個讀者的熱情。

何平:現在,文學當然是《單讀》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我之所以欣賞這本雜誌,是因為它起始於文學,但能帶給我文學以外的思考,它並不專注於文學內部那些在我看來沒多大意義的文本結構問題(但是它又歡迎多元的文體探索),它專注於文本背後的精神氣象、道德思考和關懷,它關注的是人頭腦中正在形成的東西(以及形成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定型的東西。《單讀》讓我們看見背後的鮮活存在的人。談理想容易談,我們現實一點,你原來好像是文化口的記者,你應該清楚中國文學的現狀和痼疾,那麼,當《單讀》介入當下中國文學的生產,你不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的刊物,你警惕怎樣的文學趣味?

吳琦:坦白說,做記者時我並不那麼清楚中國文學的痼疾,因為記者總是外圍的觀察者,尤其在文化領域,即便看到了內部的真實,大家也不會說,畢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公共利益在裡面。但我恰恰覺得這種思維慣性有問題,文學不能一方面微言大義,一方面又不痛不癢,總是給自己廓出一塊特別安全、乾淨的場域,這是一種自我抵消,更是一種自我貶低。做文學、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承認自己在做一件重大的事,哪怕是一種內心的重大性,然後再把這種“重大”還原到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兩點都不能偏廢,否則這個行業便失去了張力。而如果不重新回到人,不去探尋未知,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樂趣。至少對我自己來講是這樣。

不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這麼大的中國,在這麼大的“文學”概念之下,《單讀》或者單向空間做的是一件小事。這肯定不是謙虛。所以當我說反對、說警惕,其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可能扭轉什麼,至多是一種自我要求。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對“邊緣”的充分認知,我們才獲得了一點自由,不管不顧,做出獨特的選擇。任何人想要擺脫老套路都是困難的,辯證法本身就有陷阱,單純的反標準和標準本身是一體兩面的東西。說邊緣也好,業餘也好,本質上都是期待《單讀》回到一種“痴人”的狀態,回到最樸素的發心——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夠打動我們,無論智識還是情感上。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批評家、期刊、獎項而寫,為了藝術流派和學術風格而寫,而是真的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其實也是期待作者們都是“痴人”,而不是精明多思的利己主義者。我始終相信作者如果足夠誠實,內心都知道這是一條底線,認真的編輯和讀者也能分辨。所以我們的標準,我們的願景,我們的反對,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不斷吸引、尋獲這樣的作者和讀者。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2016年,你和許知遠在北京大學單讀沙龍的海報上說:“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我們的黃金時代”。“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你們做了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去”的“水手計劃”,而“我們的黃金時代”後來也成為了第15期的話題,你為本期撰寫了《文學致幻劑》的導言,如何理解青年、文學和你們說的“我們的黃金時代”?

吳琦:您對文本真是十分敏感。提出“我們的黃金時代”本身是有點反諷的,但當時沒有刻意強化這一點,因為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反駁這種反諷,至少與之形成張力。

不過還能怎麼辦呢,不想隨大流、還想做點自己的東西的話,在今天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這些年工作下來,我已經從旁觀者成了局內人,現在又跟您談了這麼多,白紙黑字,總不能太快打臉吧。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和牛津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項飆老師一起做一個訪談項目,他說起理想的大學,標準應該是允許和培養“例外”,我想借這個表述來回答您的提問。不論對於青年還是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成為一個在各方面自我維持的“例外”。這個野心已經不小,裡面殘存著所有的希望、可能和未來。延續我們之前關於詞語的討論的話,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它也本身就是一個動詞。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我們常常看到讀者在後臺分享對我們公號的感受,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們從哪裡而來,對我們有沒有更多的評價和建議。最近,我們發起一個小小的調查問卷,期待你來回答一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閱讀摯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問卷。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2018文學報合訂本 已上線微店

如果您不想錯過每日我們推送的資訊,

可將公號設為星標,

作為特別關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賈平凹、王安憶談新時代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學術出版物的未來 | 張愛玲與楊絳的互相評價 | ......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圖畫書界奧斯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近年來湧現了許多新形式的文學期刊,相比傳統文學期刊,它們在視覺上更青春先鋒,內容上更多元甚至流行,有時候它們讀起來顯得不夠專業,很“業餘”。

但是,“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

我們報紙最新一期“新批評”專刊繼續關注文學期刊的新動態,這次是《單讀》。

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

吳琦(《單讀》雜誌主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總體上,“記錄、探索、批評”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

何平:《單讀》的前史是2010年創刊的《單向街》,《單向街》出到五期,2014年第六期改成《單讀》,你從2015年第10期介入《單讀》的主編工作,第11期開始獨立主編《單讀》,到現在《單向街》和《單讀》已經連續出版了19期。《單向街》時期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印在封面的“紀錄”、“探索”和“批評”;另一個是在扉頁的“想象另一種可能”。從第六期開始,“批評”被“審美”替換,第11期“想象另一種可能”換成了“為了人與書的相遇”。我覺得,第10-12期是你和《單讀》傳統的磨合、協商期,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在傳統中生長出屬於你自己的“單讀”想象,這就是封面上的“We read the world”和“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以及扉頁的“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裡面涉及到《單讀》的趣旨、目標讀者和願景等等。不妨具體說說,你和《單讀》如何發生關係的?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前面五期《單向街》

吳琦:我和《單讀》的關係其實特別簡單,也特別偶然。當時《單讀》需要編輯,據說是老同事楊瀟跟許知遠介紹了我,他就加了我的微信,讓我過來工作。他那時應該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瞭解我此前在媒體工作,就輕信了別人的話。而我呢,做記者時候就最討厭名人,所以突然被名人找,雖然嘴上沒說,但內心是抗拒的。一開始我想兼職來編《單讀》,因為記者這一行沒幹夠,甚至可以說正在興頭上,但是無奈2013年前後傳統媒體幾乎雪崩,這一行裡很多前輩、同事、朋友紛紛離開,沒有人提出新的想象,那種不知道往哪裡使勁的感覺很強烈,最終是抱著一種有點潰敗的心態,“躲”進了書店。

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實在沒有戲劇性,可能在一個過分追求戲劇性的大環境裡,它顯得有點反常。最初《單讀》就給我安靜、獨立、偏遠的印象,和我那種躲避的心態不謀而合,所以一開始我就是埋頭編稿,不太愛講話,有一種插班生的感覺。當時連編輯部都沒有,幾乎就一個人,周圍同事忙著單向空間創業的事,好像和我手頭的稿子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對這份工作期待不高,甚至有所防備,所以覺得幹不了太久,只是暫時躲躲風頭,其實還在關注周圍媒體的動態,隨時都想逃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您的觀察很準確,大概是從第13期《消失的作家》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帶到《單讀》裡,但這好像不是一個那麼自覺的過程。當時我對自己、對《單讀》都還沒有特別篤定、清晰的認知,純粹是工作的時間和強度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提供一個醞釀變化的培養皿。畢竟在此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四期《單讀》了,時間也過去了兩三年,其實挺慢熱的,任何工作起碼都需要兩三年才能琢磨出一點滋味。那時我才回過神來,比較冷靜、客觀、正面地面對這份工作。當然更具體的刺激是《單讀》的責任編輯換成了羅丹妮,她的敬業和專業程度,向我展示出一種期待已久的全新想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總在前臺的媒體工作,被細緻、勤勞、苦幹、默默無聞等等在出版業稀鬆平常的職業素養所衝擊,甚至替代。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教育,讓我意識到內容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需要動腦筋、下功夫,不能再冷眼旁觀、坐收漁利了。《單讀》的變化可能跟我的這個變化有關係,但也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畢竟變化有很多種,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只是我找到的那種罷了。

總體上我覺得“記錄、探索、批評”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對《單讀》準確的描述,能夠代表我們對各類文體、各種聲音的期待,這個中心一直沒有偏離。後來一些文本層面的修改和更新,有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有的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延續陳舊的文藝副刊式的語言,而是想要有所更新。具體的變化後面可以再談,您說“理想和現實的商量”,我覺得是對整個過程很好的概括。

另外要澄清一下,“想象另一種可能”和“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都是來自我們的出版合作伙伴“理想國”,他們出的每一本書都印著這句。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本純粹意義上的雜誌,它是在一個系統中的,或者說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中的。《單向街》時期是雜誌和單向街書店;《單讀》時期則更為複雜,商業資本介入“單向街”之後,單向街書店變身為單向空間,“單向”就不再只是圍繞著書店和雜誌的知識分子同人意義的沙龍了。單向空間由微在(wezei t)新媒體和“單”系列的生活方式兩個團隊組成。後者,單向街的共同發起人許知遠稱之為“產品線”。這也許能夠理解由“批評”到“審美”的微妙調整,不再是《單讀》時期居高臨下的啟蒙,而是對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創造和倡導,它是未來的、世界的,也是現實的、實踐的,它的目標用戶是我們時代的青年。你的《單讀》編輯和出版活動是“單向空間”的一部分,你是如何設計、想象並參與到“單向空間”的?具體到“產品線”,《單讀》這個“產品”和單向空間的其他產品如何構成“產品線”?

吳琦:就像我前面說的,初期我基本上是一個狀況外的員工,也會參與,出點子,但對這一切沒有自己的理解,只是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算是趕個創業的時髦。我也不知道《單讀》和其他產品線之間有什麼關係,甚至不知道“產品”是什麼意思。雖然單向空間內部一直強調《單讀》是一個制高點,但在個人情感上,我一直都有點抗拒這種說法,主要因為責任重大、令人焦慮。直到後面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更多的工作,才對它、也對自己與它的相對關係,有了切身的瞭解。還是那句話,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真是需要時間。

如果說我現在對所謂“產品線”有一些發言權,也全部來自於我參加的那些具體工作。這些工作很雜,也很瑣碎,可能超過很多人傳統上對編輯這個角色的設想,比如,在公共活動上露面講話就是第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做了很多的掙扎。還有市場營銷、商務合作、產品策劃、社交媒體運營等等,都是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做,又不得不做。也是在這個不情不願的過程中,我才終於走到這份工作的內部。我認為《單讀》和公司的其他產品線是並行的關係,比如文創產品、文化活動等,一方面彼此連接,《單讀》要源源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入新的概念,為其他同事帶來靈感,這是它走在前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應該創造價值,接受各方面的考驗,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這才算真正的彼此支撐。單向空間是一門小生意,很多年來甚至不掙錢,《單讀》再驕傲,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所有同事都得一起想辦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也是從外面看這個機構的同人含義/公共空間的熱鬧時所很難體會的艱辛。

具體到每期《單讀》的主題,我們以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為原點,去和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單讀》作為一種雜誌書(MOOK),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概念或者是“思想”。《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是以知識分子自我想象為中心的,而從你獨立主編的第13期,明顯看到既考慮到知識分子自我想象意義上的“批評”,也考慮到這種“批評”在我們時代的傳播、轉化,最終在某些人群的聯結和紮根,不只是名詞的“策源地”,也是動詞的“相遇”和“r ead”,所謂的產品是以這個為前提的,是在此之後的,這也《單讀》在我們時代的存在的價值。有一點小遺憾的是,我覺得“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好像有點不及物,太空泛了,你有沒有考慮更好的表達?

吳琦:好巧,今年是《單讀》十週年,我們馬上就要換掉這個有點自賣自誇式的說法了,“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但還沒有做到。之後會換成一句更有召喚性的話,因為我們和讀者一樣,都得繼續努力才好。

具體到每一期《單讀》的主題,的確如您所說,希望擺脫知識分子單方面的自我想象,但的確不可能完全擺脫,那樣說就不夠誠實了,毋寧說是以這種思想和寫作方式作為原點,然後拉出更多的輔助線和延長線,去和陌生的讀者、更廣泛的社會情緒相交,繪製出新的圖形。改版後的第一期《消失的作家》,題目裡就有這一層含義。再具體到語言、語法的策略,的確是一個不斷擺脫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尋找動詞的過程。但這太難了,不是一本刊物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文化結構的命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動詞,動詞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您前一個問題也提到“批評”的問題,這裡可以一併迴應,也作為一個例子。從“批評”到“審美”,可能還不足夠來形容《單讀》的變化,這只是一個語詞的位移,背後有更大更根本的語境。閱讀與寫作、啟蒙敘事、知識分子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到底還殘留什麼意義,這是我們的行業必須面對的拷問。我們不妨對自己更殘酷一點,否則時代只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來沖刷我們,在它尚未演變成彼此互斥、水火不容的情況之前,我們需要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權,包括《單讀》在內至今也在享受這個紅利,那麼真正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改造這種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這首先是一種自我改造,而不是對外的批評,創作者們不要因為事情不符合此前的認知結構立刻感到不快,而是應該首先感到好奇,甚至承認無知。這也意味著把自我批評補充到批評中去,在暴露矛盾的同時,承認自己也身處矛盾之中。這種思考方式,在不丟失批評能力的前提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發言的位置和方式,主動地和視野之外的聲音互動,碰撞,擁抱那些未完成、不確定、尚在運動之中的事物。也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動詞們才會復活,迎來新的含義。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你在河南“鬆社”的演講有過類似的表述:“《單讀》的自信,建立在人們永遠都需要精神方面的內容。”《單讀》可能有點“曲高”,但並不“和寡”。此前,《單讀》第13期的《我們改版了》也說過:“《單讀》已經由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合出版了7期,成為中文世界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在製作最新一期《單讀13·消失的作家》之前,我們覺察到閱讀的氛圍似乎正在起變化。嚴肅新聞、文化機構遭遇危機,支離破碎的信息、花邊甚至謠言成為公眾話語的主導,閱讀行為不僅被邊緣化,而且成為娛樂、營銷的道具。體面的思想生活,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成為小眾趣味的代表。”能具體說《單讀》的改版在哪些方面“改”了嗎?

吳琦: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起,也一直很樂意講,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不光是理念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僅需要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要訓練自己描述這種實踐的能力,只有那樣,那些看起來可疑的抽象的命題才能變得可拆解、能溝通,而不再虛無縹緲地飄在半空中。這正是眼下的一個困局,理念、意識形態失去了號召力,我們陷入一種不可溝通的主體間性,一種屏障,一個內在於人文主義自身的陷阱。

改版首先改的是編輯思路,把過去對《單讀》這個品牌單方面的強調,改為對每一期主題的強調,因為只有每一期主題能夠落到實處,與普遍的社會生活發生共鳴,才能不斷爭取新的讀者,反過來豐富這個所謂的品牌。體現在封面設計上,我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層級”,字體的大小、擺放的位置、顏色和工藝的選擇,決定了讀者首先看到哪部分內容,那麼編輯思路就很容易調整了,無非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選擇——讓“單讀”兩個字縮小,讓主題變大,把主編的名字從封面拿掉(因為我的名字不能給讀者提供太多輔助的信息),以此類推。

另外我們也修改了過去比較冷淡的美學風格,開始使用顏色,更多地使用圖案,在文字的編排上從報紙吸取靈感,儘可能多地把一些我們認為重要、有趣的摘要放在封面、封底,同時如果把《單讀》的封面展開,它就自成一張海報。整體上希望讓這本書變得熱烈、主動一些,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內容上最大的變化是比較堅定地把虛構部分納入進來,成為固定欄目,包括小說和詩歌,有時甚至成了主部,比如《我們的黃金時代》和《都市一無所有》。出乎我意料的是,這部分內容成了被討論、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可能因為過去《單讀》的非虛構屬性更強,這和它誕生在傳統媒體發達的年代有關係,作者們多數有媒體背景,突然多了文學的部分,新老讀者都不適應,也看不清我們的標準,覺得是亂來。但這不算我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地反映了這一代作者的面貌,在媒體工作的作者變少了,而拿起筆寫小說寫詩歌的人從來很多,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繼續著記錄時代的任務。而且虛構本身就比現實更真實,在一個缺少真相的年代,它的批評能力和戰鬥屬性被低估了。

除此之外,整本書的開本大小、正文的版面設計、其他欄目安排,我們都堅持不變,它們一直都是《單讀》和讀者保持親密的方式。

哦對了,我們還從軟精裝改成了平裝本,因為我是堅定的反精裝主義者。

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大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何平:在加入單向空間主編《單讀》之前,你是《南方人物週刊》記者,從記者到《單讀》主編會對一本刊物的方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單向街》和早期的《單讀》時期強調“紀錄”,它的作者也有許多有媒體從業背景。對你而言,記者職業背景影響到《單讀》應該是想象世界的觀念和方式上的。

吳琦:與其說是影響,不如說是一種互相發現和互相調動。我沒覺得自己和之前的編輯有那麼大的不同,最近我們重新整理最早的《單讀》一至五期,當時還叫《單向街》,主編是郭玉潔,雖然作者隊伍、文體、具體的編輯體例一樣,但問題意識是驚人一致的。問題意識才是一本刊物的核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單讀》的氣質是穩定而且一貫的。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既因為創始人和編輯們都有媒體的背景,也因為這群人同時是重度的文學閱讀者,既因為“紀錄”,也因為“審美”。如果一定要說記者的背景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這個職業本身就相對開放,鼓勵大家出去走,認識人,和世界打交道,這滋養了最早的《單讀》的精神。

總體上,我感覺現在大家的思維慣性對媒體、對文學的想象都太狹窄了,有時候甚至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新聞行業裡有文學素養的人比例是很高的,很多記者都有文學夢,同時很多作家也做過記者,在虛構作品以外,他們在其他文體上都充滿興趣和創造力的。不同類型的作者、文體、媒介、創作形式原本就應該彼此交融,而不是過早地劃清界限,文化領域的壁壘被人為地誇張了,如此精細而不容越界的專業分工,常常是由於既得利益和虛榮心的緣故。《單讀》想要突破這一點。

在這方面我的確想得比較多,也比較自覺,我有一個習慣,總是跳脫出來用研究的眼光看自己的工作,有點把它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想,來總結,因為我一直想去做學術工作,學術研究對我的影響可能不亞於記者這個行業。同時我非常反感理念與實踐的脫節,言行不一等知識分子典型的毛病,所以很希望讓這些沒能變成論文的想法投入到實踐,讓它們來回驗證。所以應該說影響不全是我帶來的,但我的確試圖梳理這本刊物的行動和思維過程,或者說,讓它的道路更加清晰。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第13期之前的《單讀》其實是思想文化類雜誌書,文學在其中所佔比重並不大,這種思想文化、新聞報道和文學的複合體,是現代期刊的一個重要傳統,像《新青年》《語絲》《現代評論》《新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第13期,也就是改版之後,審美,或者說文學成為《單讀》的——即使不是中心,也是“副中心”。我注意到這些小說家和詩人也在傳統文學刊物發表產品,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小說家和詩人都是《單讀》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說,你,或者《單讀》有著自己取捨的審美和文學尺度。作為一個“文學”編輯,你的文學標準,具體說,就是《單讀》的用稿標準?

吳琦:在文學方面,我只能說自己是一個業餘者,並且希望有一部分永遠保持業餘。“業餘”挺美妙的,它是一種比“專業”更敞開的狀態。尤其在面對新作者、陌生的題材的時候,保持開放比什麼都重要,它會帶來錯誤和遺憾,以及樂趣和真正的冒險。我也喜歡那種難以描述、無法歸類的感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個誇獎,比清晰的、邏輯的標準體系更有機。雖然也讀一點理論,但在閱讀和編輯的過程中,理論會在最後出場,甚至是不出場的。

一定要說標準的話,前面其實已經陸續提到一些,比如不喜歡太陳舊的語言方式,不用文體、類型、職業身份來為作者設限,寫得好不如寫得準確,希望捕捉真正的時代精神或者回應它……但這些都太抽象,而且我們也未必每一次都能做到,難免偷懶或者妥協,所以總是不太敢談標準。最關鍵的地方可能是,編輯的思維也應該有“層級”之分,如果在我們的知識結構和審美範疇內發現了有關鍵突破能力的作者,那麼我願意降低局部的標準去保護和堅持,對於一些相對成熟和穩健型選手,也不必用一個外在的標準干預太多,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長處,標準本身應該足夠靈活……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保持敞開最重要,然後作者才能獲得他們各自的位置,標準首先是針對編輯自己。

具體到文學的選稿,可能有一個最糾結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文學性和政治性,我經常在天平的兩端搖擺。在翻譯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他的說法來說服自己。有人問他,在年輕的時候怎麼區分藝術和抗議,他說,“我認為他們都是文學,到今天我依然這麼認為。我沒看出來這裡面有其他人所指出的那種內在的矛盾,儘管我知道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說在社會現實面前,他做不到一心錘鍊自己的才華,而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不論對青年,還是對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在準備這個對談提綱過程中,我和柏琳有過交流,她認為,吳琦以後的《單讀》,是一本未來型的、文學、藝術和思想性兼備的刊物,它不會拘泥在主流圈子已經固化甚至僵硬的品味和判斷,由於作者隊伍的開放性和全球性(視野),很難去形成那種我們以往所謂的“文學圈”,它關心世界在想什麼,青年在想什麼,它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文體和表達,只要它是新鮮的,元氣的,具有再生性的。你認可她的說法嗎?

吳琦:她準確地描述了在我看來《單讀》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未來的方向,她理解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至於是否能實現,除了我前面說到的那些標準,事實上正是包括柏琳在內的好幾位充滿“元氣”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武器。不僅鼓舞我個人繼續扮演一個編輯,更重要的是,重拾作為一個讀者的熱情。

何平:現在,文學當然是《單讀》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我之所以欣賞這本雜誌,是因為它起始於文學,但能帶給我文學以外的思考,它並不專注於文學內部那些在我看來沒多大意義的文本結構問題(但是它又歡迎多元的文體探索),它專注於文本背後的精神氣象、道德思考和關懷,它關注的是人頭腦中正在形成的東西(以及形成的過程),而不是已經定型的東西。《單讀》讓我們看見背後的鮮活存在的人。談理想容易談,我們現實一點,你原來好像是文化口的記者,你應該清楚中國文學的現狀和痼疾,那麼,當《單讀》介入當下中國文學的生產,你不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的刊物,你警惕怎樣的文學趣味?

吳琦:坦白說,做記者時我並不那麼清楚中國文學的痼疾,因為記者總是外圍的觀察者,尤其在文化領域,即便看到了內部的真實,大家也不會說,畢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公共利益在裡面。但我恰恰覺得這種思維慣性有問題,文學不能一方面微言大義,一方面又不痛不癢,總是給自己廓出一塊特別安全、乾淨的場域,這是一種自我抵消,更是一種自我貶低。做文學、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承認自己在做一件重大的事,哪怕是一種內心的重大性,然後再把這種“重大”還原到具體的實踐過程。這兩點都不能偏廢,否則這個行業便失去了張力。而如果不重新回到人,不去探尋未知,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樂趣。至少對我自己來講是這樣。

不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這麼大的中國,在這麼大的“文學”概念之下,《單讀》或者單向空間做的是一件小事。這肯定不是謙虛。所以當我說反對、說警惕,其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可能扭轉什麼,至多是一種自我要求。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對“邊緣”的充分認知,我們才獲得了一點自由,不管不顧,做出獨特的選擇。任何人想要擺脫老套路都是困難的,辯證法本身就有陷阱,單純的反標準和標準本身是一體兩面的東西。說邊緣也好,業餘也好,本質上都是期待《單讀》回到一種“痴人”的狀態,回到最樸素的發心——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夠打動我們,無論智識還是情感上。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批評家、期刊、獎項而寫,為了藝術流派和學術風格而寫,而是真的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其實也是期待作者們都是“痴人”,而不是精明多思的利己主義者。我始終相信作者如果足夠誠實,內心都知道這是一條底線,認真的編輯和讀者也能分辨。所以我們的標準,我們的願景,我們的反對,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不斷吸引、尋獲這樣的作者和讀者。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何平:2016年,你和許知遠在北京大學單讀沙龍的海報上說:“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我們的黃金時代”。“尋找最年輕的創造力”,你們做了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去”的“水手計劃”,而“我們的黃金時代”後來也成為了第15期的話題,你為本期撰寫了《文學致幻劑》的導言,如何理解青年、文學和你們說的“我們的黃金時代”?

吳琦:您對文本真是十分敏感。提出“我們的黃金時代”本身是有點反諷的,但當時沒有刻意強化這一點,因為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反駁這種反諷,至少與之形成張力。

不過還能怎麼辦呢,不想隨大流、還想做點自己的東西的話,在今天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這些年工作下來,我已經從旁觀者成了局內人,現在又跟您談了這麼多,白紙黑字,總不能太快打臉吧。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和牛津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項飆老師一起做一個訪談項目,他說起理想的大學,標準應該是允許和培養“例外”,我想借這個表述來回答您的提問。不論對於青年還是文學來說,《單讀》都希望成為今天的一個“例外”,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成為一個在各方面自我維持的“例外”。這個野心已經不小,裡面殘存著所有的希望、可能和未來。延續我們之前關於詞語的討論的話,在名詞與形容詞被拋棄之後,《單讀》想要成為一個動詞,它也本身就是一個動詞。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我們常常看到讀者在後臺分享對我們公號的感受,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們從哪裡而來,對我們有沒有更多的評價和建議。最近,我們發起一個小小的調查問卷,期待你來回答一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閱讀摯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問卷。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2018文學報合訂本 已上線微店

如果您不想錯過每日我們推送的資訊,

可將公號設為星標,

作為特別關注

《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單讀》:我們很想成為青年思想策源地,但更希望帶來樂趣和熱情 | 新批評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