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鄧龍

均州具有2700多年曆史。春秋屬麇,秦滅楚國,因境內武當山而置武當縣,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1959年因興建漢江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庫區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縣改市中,均縣改為丹江口市,成為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新興水電城市。今天的丹江口又因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有了“水都”之稱,因此,漢江孕育了丹江口的歷史文化,也將貫穿丹江口的未來發展過程。

"

文 | 鄧龍

均州具有2700多年曆史。春秋屬麇,秦滅楚國,因境內武當山而置武當縣,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1959年因興建漢江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庫區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縣改市中,均縣改為丹江口市,成為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新興水電城市。今天的丹江口又因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有了“水都”之稱,因此,漢江孕育了丹江口的歷史文化,也將貫穿丹江口的未來發展過程。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漢江流經丹江口市區

漢江奠定了丹江口歷史文化的基礎

滄浪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與滄浪傳說,據《禹貢》及有關史料記載,禹二次治理漢水經過:4000多年前,大禹自陝西寧強縣嶓冢山開始治理、疏導漾水及漢水後,順江而下,到武當滄浪後,在龍巢山察看漢水流經滄浪洲的情形,進而從龍巢山順曾河而上入武當山察看。傳說,為導溝壑之水入漢水,大禹先疏導武當山之鬼谷澗、黑虎澗、磨針澗之水,匯入九渡河、劍河流入漢水,併到武當滄浪段,劈開堵住漢水的龍巢山,疏導滄浪之水,使其順暢地流入長江,成功地治理了武當滄浪地的水患。

《史記》卷二中敘述大禹治理漢水時說: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為滄浪之水。嶓冢山是漢水的發源地,發源處叫漾水,到漢中始名漢水,東到楚地武當處,又名滄浪之水。漢水自陝西流經鄖西、鄖縣、均州(今丹江口市),即滄浪之水的流經地。武當滄浪地的先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武當山下龍巢山上建起一座禹王廟,此遺址尚在龍山寶塔下,此山口處稱龍山嘴。在今天的武當山紫霄宮一帶,還有禹跡池、禹跡橋、禹跡亭等,是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建的。

孔子、屈原與滄浪洲之緣。《孺子歌》初見於《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書中記載,孔子聽到這首歌后,對弟子說:“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

"

文 | 鄧龍

均州具有2700多年曆史。春秋屬麇,秦滅楚國,因境內武當山而置武當縣,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1959年因興建漢江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庫區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縣改市中,均縣改為丹江口市,成為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新興水電城市。今天的丹江口又因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有了“水都”之稱,因此,漢江孕育了丹江口的歷史文化,也將貫穿丹江口的未來發展過程。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漢江流經丹江口市區

漢江奠定了丹江口歷史文化的基礎

滄浪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與滄浪傳說,據《禹貢》及有關史料記載,禹二次治理漢水經過:4000多年前,大禹自陝西寧強縣嶓冢山開始治理、疏導漾水及漢水後,順江而下,到武當滄浪後,在龍巢山察看漢水流經滄浪洲的情形,進而從龍巢山順曾河而上入武當山察看。傳說,為導溝壑之水入漢水,大禹先疏導武當山之鬼谷澗、黑虎澗、磨針澗之水,匯入九渡河、劍河流入漢水,併到武當滄浪段,劈開堵住漢水的龍巢山,疏導滄浪之水,使其順暢地流入長江,成功地治理了武當滄浪地的水患。

《史記》卷二中敘述大禹治理漢水時說: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為滄浪之水。嶓冢山是漢水的發源地,發源處叫漾水,到漢中始名漢水,東到楚地武當處,又名滄浪之水。漢水自陝西流經鄖西、鄖縣、均州(今丹江口市),即滄浪之水的流經地。武當滄浪地的先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武當山下龍巢山上建起一座禹王廟,此遺址尚在龍山寶塔下,此山口處稱龍山嘴。在今天的武當山紫霄宮一帶,還有禹跡池、禹跡橋、禹跡亭等,是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建的。

孔子、屈原與滄浪洲之緣。《孺子歌》初見於《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書中記載,孔子聽到這首歌后,對弟子說:“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均州八景之龍山煙雨塔

孔子在滄浪聞《孺子歌》的故事,在它的誕生之地——武當山下的滄浪地流傳至今,均州滄浪地還建有滄浪亭以紀念。更有懷古尊孔者在一千多年前的滄浪亭下山崖上刻了“孺子歌處”四個大字。

楚懷王二十四年,屈原來到漢水北的滄浪地,實地考察前線失地情況,順便考察民情。在這裡巧遇漁父,聆聽《漁父歌》教誨,深受啟發而成就《離騷》。因為屈原在武當滄浪聞漁父歌及所答所作,千百年來,武當山下的均州人民懷著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之情,紀念他,學習他,並修滄浪亭以示紀念。每年端午節,當地百姓要劃龍船及詠詩作賦,表達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並形成了一種節日文化,一種愛國情結流傳至今。

歷史又將孔子滄浪聞《孺子歌》和以後屈原滄浪吟《漁父歌》合二為一,並由此形成了流傳千古、經久不衰的滄浪文化。《孺子歌》倡導了君子處世為人的正確理念,鼓吹了一種積極向上奮進有為的進取精神,又能根據不同境況選擇不同的進取方式。這就是滄浪文化的思想內涵,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所認同、喜愛和推崇的原因。滄浪綠水也同時成為古均州八景之一。

楚文化對當地文化的影響。據近年對丹江口庫區考古發掘成果可以推定,鄂西北丹江口庫區,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交匯、融合更為密切,是楚文化起源、發展的核心地帶。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楚文化。春秋戰國時代,楚爭雄天下840年,是著名的霸主雄國。楚文化厚實的文化背景顯示出極大的開放性、多元性和務實性,形成了獨特的荊楚精神。這些荊楚精神、荊楚風俗、荊楚文學、荊楚哲學、荊楚藝術,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啟發意義。

武當文化的獨特性。武當文化是以武當山為中心的、方圓八百里地域內的人們,在以道教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下,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武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內容涵蓋道教史、道教理論、道教建築、道教養生文化、武當武術、文學藝術及民俗民風等各個方面。

北以漢水為“蛇”,南以天柱峰為“龜”的道教仙山——武當山,濱臨亞洲第一大湖——丹江口水庫,仙山聖水,相依相伴,組成了一幅大山、大水、大人文的瑰麗畫卷。

"

文 | 鄧龍

均州具有2700多年曆史。春秋屬麇,秦滅楚國,因境內武當山而置武當縣,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1959年因興建漢江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庫區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縣改市中,均縣改為丹江口市,成為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新興水電城市。今天的丹江口又因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有了“水都”之稱,因此,漢江孕育了丹江口的歷史文化,也將貫穿丹江口的未來發展過程。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漢江流經丹江口市區

漢江奠定了丹江口歷史文化的基礎

滄浪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與滄浪傳說,據《禹貢》及有關史料記載,禹二次治理漢水經過:4000多年前,大禹自陝西寧強縣嶓冢山開始治理、疏導漾水及漢水後,順江而下,到武當滄浪後,在龍巢山察看漢水流經滄浪洲的情形,進而從龍巢山順曾河而上入武當山察看。傳說,為導溝壑之水入漢水,大禹先疏導武當山之鬼谷澗、黑虎澗、磨針澗之水,匯入九渡河、劍河流入漢水,併到武當滄浪段,劈開堵住漢水的龍巢山,疏導滄浪之水,使其順暢地流入長江,成功地治理了武當滄浪地的水患。

《史記》卷二中敘述大禹治理漢水時說: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為滄浪之水。嶓冢山是漢水的發源地,發源處叫漾水,到漢中始名漢水,東到楚地武當處,又名滄浪之水。漢水自陝西流經鄖西、鄖縣、均州(今丹江口市),即滄浪之水的流經地。武當滄浪地的先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武當山下龍巢山上建起一座禹王廟,此遺址尚在龍山寶塔下,此山口處稱龍山嘴。在今天的武當山紫霄宮一帶,還有禹跡池、禹跡橋、禹跡亭等,是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建的。

孔子、屈原與滄浪洲之緣。《孺子歌》初見於《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書中記載,孔子聽到這首歌后,對弟子說:“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均州八景之龍山煙雨塔

孔子在滄浪聞《孺子歌》的故事,在它的誕生之地——武當山下的滄浪地流傳至今,均州滄浪地還建有滄浪亭以紀念。更有懷古尊孔者在一千多年前的滄浪亭下山崖上刻了“孺子歌處”四個大字。

楚懷王二十四年,屈原來到漢水北的滄浪地,實地考察前線失地情況,順便考察民情。在這裡巧遇漁父,聆聽《漁父歌》教誨,深受啟發而成就《離騷》。因為屈原在武當滄浪聞漁父歌及所答所作,千百年來,武當山下的均州人民懷著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之情,紀念他,學習他,並修滄浪亭以示紀念。每年端午節,當地百姓要劃龍船及詠詩作賦,表達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並形成了一種節日文化,一種愛國情結流傳至今。

歷史又將孔子滄浪聞《孺子歌》和以後屈原滄浪吟《漁父歌》合二為一,並由此形成了流傳千古、經久不衰的滄浪文化。《孺子歌》倡導了君子處世為人的正確理念,鼓吹了一種積極向上奮進有為的進取精神,又能根據不同境況選擇不同的進取方式。這就是滄浪文化的思想內涵,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所認同、喜愛和推崇的原因。滄浪綠水也同時成為古均州八景之一。

楚文化對當地文化的影響。據近年對丹江口庫區考古發掘成果可以推定,鄂西北丹江口庫區,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交匯、融合更為密切,是楚文化起源、發展的核心地帶。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楚文化。春秋戰國時代,楚爭雄天下840年,是著名的霸主雄國。楚文化厚實的文化背景顯示出極大的開放性、多元性和務實性,形成了獨特的荊楚精神。這些荊楚精神、荊楚風俗、荊楚文學、荊楚哲學、荊楚藝術,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啟發意義。

武當文化的獨特性。武當文化是以武當山為中心的、方圓八百里地域內的人們,在以道教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下,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武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內容涵蓋道教史、道教理論、道教建築、道教養生文化、武當武術、文學藝術及民俗民風等各個方面。

北以漢水為“蛇”,南以天柱峰為“龜”的道教仙山——武當山,濱臨亞洲第一大湖——丹江口水庫,仙山聖水,相依相伴,組成了一幅大山、大水、大人文的瑰麗畫卷。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滄浪海

均州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囊括了上下五千年中的滄浪、均陵、武當縣、古均州,這幾個階段和歷史時空所形成的文化,均屬於均州文化的範疇。均州文化是域內的古文化、歷史傳統文化的濃縮,另含有本地域特有的孝道文化、民歌文化、故事文化、秦巴民俗文化以及歷史名人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

孝道文化:秦巴山地獨有的喪葬文化——打待屍;

民歌文化:“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的呂家河民歌村;

故事文化:中國民間故事活化石——伍家溝故事村;

民俗文化:鹽池河山坡鑼鼓、婚喪民俗文化;

民間戲曲:武當神戲——清塘村現存古老的孤本戲種。

《秦香蓮》與《鍘美案》等戲曲影響廣泛,陳世美與秦香蓮是傳統戲曲中婦孺皆知的人物,陳世美與秦香蓮均屬於均州人,並有實物證據可考;李時珍與武當山的故事;賀龍與武當山的傳奇故事;文革期間,中國文化大家們在均縣文字六零五工廠生活工作的經歷等等。

今天的丹江口文化繼承和延續了均州文化的精神內涵。作為一種獨具特質的地域文化,均州文化的包容、奉獻、尚文、創新、和諧的價值觀值得弘揚和傳承,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動力源泉的有機組成部分。

"

文 | 鄧龍

均州具有2700多年曆史。春秋屬麇,秦滅楚國,因境內武當山而置武當縣,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1959年因興建漢江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庫區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縣改市中,均縣改為丹江口市,成為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新興水電城市。今天的丹江口又因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有了“水都”之稱,因此,漢江孕育了丹江口的歷史文化,也將貫穿丹江口的未來發展過程。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漢江流經丹江口市區

漢江奠定了丹江口歷史文化的基礎

滄浪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與滄浪傳說,據《禹貢》及有關史料記載,禹二次治理漢水經過:4000多年前,大禹自陝西寧強縣嶓冢山開始治理、疏導漾水及漢水後,順江而下,到武當滄浪後,在龍巢山察看漢水流經滄浪洲的情形,進而從龍巢山順曾河而上入武當山察看。傳說,為導溝壑之水入漢水,大禹先疏導武當山之鬼谷澗、黑虎澗、磨針澗之水,匯入九渡河、劍河流入漢水,併到武當滄浪段,劈開堵住漢水的龍巢山,疏導滄浪之水,使其順暢地流入長江,成功地治理了武當滄浪地的水患。

《史記》卷二中敘述大禹治理漢水時說: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為滄浪之水。嶓冢山是漢水的發源地,發源處叫漾水,到漢中始名漢水,東到楚地武當處,又名滄浪之水。漢水自陝西流經鄖西、鄖縣、均州(今丹江口市),即滄浪之水的流經地。武當滄浪地的先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武當山下龍巢山上建起一座禹王廟,此遺址尚在龍山寶塔下,此山口處稱龍山嘴。在今天的武當山紫霄宮一帶,還有禹跡池、禹跡橋、禹跡亭等,是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建的。

孔子、屈原與滄浪洲之緣。《孺子歌》初見於《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書中記載,孔子聽到這首歌后,對弟子說:“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均州八景之龍山煙雨塔

孔子在滄浪聞《孺子歌》的故事,在它的誕生之地——武當山下的滄浪地流傳至今,均州滄浪地還建有滄浪亭以紀念。更有懷古尊孔者在一千多年前的滄浪亭下山崖上刻了“孺子歌處”四個大字。

楚懷王二十四年,屈原來到漢水北的滄浪地,實地考察前線失地情況,順便考察民情。在這裡巧遇漁父,聆聽《漁父歌》教誨,深受啟發而成就《離騷》。因為屈原在武當滄浪聞漁父歌及所答所作,千百年來,武當山下的均州人民懷著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之情,紀念他,學習他,並修滄浪亭以示紀念。每年端午節,當地百姓要劃龍船及詠詩作賦,表達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並形成了一種節日文化,一種愛國情結流傳至今。

歷史又將孔子滄浪聞《孺子歌》和以後屈原滄浪吟《漁父歌》合二為一,並由此形成了流傳千古、經久不衰的滄浪文化。《孺子歌》倡導了君子處世為人的正確理念,鼓吹了一種積極向上奮進有為的進取精神,又能根據不同境況選擇不同的進取方式。這就是滄浪文化的思想內涵,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所認同、喜愛和推崇的原因。滄浪綠水也同時成為古均州八景之一。

楚文化對當地文化的影響。據近年對丹江口庫區考古發掘成果可以推定,鄂西北丹江口庫區,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交匯、融合更為密切,是楚文化起源、發展的核心地帶。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楚文化。春秋戰國時代,楚爭雄天下840年,是著名的霸主雄國。楚文化厚實的文化背景顯示出極大的開放性、多元性和務實性,形成了獨特的荊楚精神。這些荊楚精神、荊楚風俗、荊楚文學、荊楚哲學、荊楚藝術,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啟發意義。

武當文化的獨特性。武當文化是以武當山為中心的、方圓八百里地域內的人們,在以道教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下,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武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內容涵蓋道教史、道教理論、道教建築、道教養生文化、武當武術、文學藝術及民俗民風等各個方面。

北以漢水為“蛇”,南以天柱峰為“龜”的道教仙山——武當山,濱臨亞洲第一大湖——丹江口水庫,仙山聖水,相依相伴,組成了一幅大山、大水、大人文的瑰麗畫卷。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滄浪海

均州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囊括了上下五千年中的滄浪、均陵、武當縣、古均州,這幾個階段和歷史時空所形成的文化,均屬於均州文化的範疇。均州文化是域內的古文化、歷史傳統文化的濃縮,另含有本地域特有的孝道文化、民歌文化、故事文化、秦巴民俗文化以及歷史名人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

孝道文化:秦巴山地獨有的喪葬文化——打待屍;

民歌文化:“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的呂家河民歌村;

故事文化:中國民間故事活化石——伍家溝故事村;

民俗文化:鹽池河山坡鑼鼓、婚喪民俗文化;

民間戲曲:武當神戲——清塘村現存古老的孤本戲種。

《秦香蓮》與《鍘美案》等戲曲影響廣泛,陳世美與秦香蓮是傳統戲曲中婦孺皆知的人物,陳世美與秦香蓮均屬於均州人,並有實物證據可考;李時珍與武當山的故事;賀龍與武當山的傳奇故事;文革期間,中國文化大家們在均縣文字六零五工廠生活工作的經歷等等。

今天的丹江口文化繼承和延續了均州文化的精神內涵。作為一種獨具特質的地域文化,均州文化的包容、奉獻、尚文、創新、和諧的價值觀值得弘揚和傳承,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動力源泉的有機組成部分。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武當山

武當山塑造了丹江口的地域文化。

武當山鍾靈毓秀,丹江水碧波盪漾。丹江口自然生態資源豐富而獨特。丹江口地處漢水流域上游與中游的分界處,漢水與丹水在此匯合,最終形成了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得這一方土地山川靈秀、山水壯美。這裡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這裡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地;這裡有享譽四海的的均州八大景。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丹江口水庫建成後古均州城被俺沒,均州一名就到此結束而不再沿用,所以均州就成為了歷史。 

根據史籍記載古均州前身為均陵,《索隱》記:“均陵在南陽,蓋今之均州。”《辭源》註釋:“均陵,地名,戰國楚地,在今湖北均縣。”1911年均州改稱均縣,丹江口市最古老的名稱叫均陵。這個名稱最早可見於典籍的《史記·蘇秦》:秦昭王十八年(前289年)秦欲攻魏重楚,則以南陽郡委於楚,曰:“寡人固與韓且絕矣,殘均陵,塞鄳(音meng )隘,苟利於楚,寡人如自有之。”這裡的“殘均陵”,指的就是均州的前身。還有考古資料《新出楚簡文字考》有記載:“昔我先出自(均),歸宅沮漳,以選遷居[於郢]。”簡文大意:“過去,我的先輩出自均陵,往居此沮漳流域,又選擇遷居在郢。”這兩隻竹簡出自楚悼王時期楚墓。這是現在最為完備記載均陵的考古資料,說明均州在古代稱之為均陵。 

武當山道教文化對於丹江口的地域文化極具影響力。從均州古城的建築風格到武當山百里神道建設的特色,無不顯現出武當道教古建築風格的深深烙印;從民間風俗到大眾文化,無不體現出武當山道教文化對本地域文化的影響力。

丹江口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鐵打的均州”之譽。因境內武當山延綿800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因漢水與丹水流經均州地域,在以水運為主要交通的古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凸現。因而佔據均州,其上通關中,下達江淮,有控荊楚而扼巴蜀之要,乃古代屯兵佈陣之要地。

丹江口歷史上是商貿發達之地。丹江口扼守入陝進川之要,在古代,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漢水流域,居險要關隘的均州古城的重要地位凸顯。均州古城位於今丹江口市均縣鎮關門巖村前碼頭二里處水下,為洪武五年(1372年)守禦副千戶李春修築,是武當古建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時均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往來商旅停留、香客朝拜武當山的必經之地。當時均州城的商貿活動十分繁榮,有大小商號和會館100多家,設有江西會館、川陝會館、湖州會館等。

"

文 | 鄧龍

均州具有2700多年曆史。春秋屬麇,秦滅楚國,因境內武當山而置武當縣,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1959年因興建漢江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庫區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縣改市中,均縣改為丹江口市,成為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新興水電城市。今天的丹江口又因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有了“水都”之稱,因此,漢江孕育了丹江口的歷史文化,也將貫穿丹江口的未來發展過程。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漢江流經丹江口市區

漢江奠定了丹江口歷史文化的基礎

滄浪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與滄浪傳說,據《禹貢》及有關史料記載,禹二次治理漢水經過:4000多年前,大禹自陝西寧強縣嶓冢山開始治理、疏導漾水及漢水後,順江而下,到武當滄浪後,在龍巢山察看漢水流經滄浪洲的情形,進而從龍巢山順曾河而上入武當山察看。傳說,為導溝壑之水入漢水,大禹先疏導武當山之鬼谷澗、黑虎澗、磨針澗之水,匯入九渡河、劍河流入漢水,併到武當滄浪段,劈開堵住漢水的龍巢山,疏導滄浪之水,使其順暢地流入長江,成功地治理了武當滄浪地的水患。

《史記》卷二中敘述大禹治理漢水時說: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為滄浪之水。嶓冢山是漢水的發源地,發源處叫漾水,到漢中始名漢水,東到楚地武當處,又名滄浪之水。漢水自陝西流經鄖西、鄖縣、均州(今丹江口市),即滄浪之水的流經地。武當滄浪地的先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武當山下龍巢山上建起一座禹王廟,此遺址尚在龍山寶塔下,此山口處稱龍山嘴。在今天的武當山紫霄宮一帶,還有禹跡池、禹跡橋、禹跡亭等,是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建的。

孔子、屈原與滄浪洲之緣。《孺子歌》初見於《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書中記載,孔子聽到這首歌后,對弟子說:“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均州八景之龍山煙雨塔

孔子在滄浪聞《孺子歌》的故事,在它的誕生之地——武當山下的滄浪地流傳至今,均州滄浪地還建有滄浪亭以紀念。更有懷古尊孔者在一千多年前的滄浪亭下山崖上刻了“孺子歌處”四個大字。

楚懷王二十四年,屈原來到漢水北的滄浪地,實地考察前線失地情況,順便考察民情。在這裡巧遇漁父,聆聽《漁父歌》教誨,深受啟發而成就《離騷》。因為屈原在武當滄浪聞漁父歌及所答所作,千百年來,武當山下的均州人民懷著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之情,紀念他,學習他,並修滄浪亭以示紀念。每年端午節,當地百姓要劃龍船及詠詩作賦,表達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並形成了一種節日文化,一種愛國情結流傳至今。

歷史又將孔子滄浪聞《孺子歌》和以後屈原滄浪吟《漁父歌》合二為一,並由此形成了流傳千古、經久不衰的滄浪文化。《孺子歌》倡導了君子處世為人的正確理念,鼓吹了一種積極向上奮進有為的進取精神,又能根據不同境況選擇不同的進取方式。這就是滄浪文化的思想內涵,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所認同、喜愛和推崇的原因。滄浪綠水也同時成為古均州八景之一。

楚文化對當地文化的影響。據近年對丹江口庫區考古發掘成果可以推定,鄂西北丹江口庫區,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交匯、融合更為密切,是楚文化起源、發展的核心地帶。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楚文化。春秋戰國時代,楚爭雄天下840年,是著名的霸主雄國。楚文化厚實的文化背景顯示出極大的開放性、多元性和務實性,形成了獨特的荊楚精神。這些荊楚精神、荊楚風俗、荊楚文學、荊楚哲學、荊楚藝術,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啟發意義。

武當文化的獨特性。武當文化是以武當山為中心的、方圓八百里地域內的人們,在以道教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下,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武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內容涵蓋道教史、道教理論、道教建築、道教養生文化、武當武術、文學藝術及民俗民風等各個方面。

北以漢水為“蛇”,南以天柱峰為“龜”的道教仙山——武當山,濱臨亞洲第一大湖——丹江口水庫,仙山聖水,相依相伴,組成了一幅大山、大水、大人文的瑰麗畫卷。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滄浪海

均州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囊括了上下五千年中的滄浪、均陵、武當縣、古均州,這幾個階段和歷史時空所形成的文化,均屬於均州文化的範疇。均州文化是域內的古文化、歷史傳統文化的濃縮,另含有本地域特有的孝道文化、民歌文化、故事文化、秦巴民俗文化以及歷史名人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

孝道文化:秦巴山地獨有的喪葬文化——打待屍;

民歌文化:“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的呂家河民歌村;

故事文化:中國民間故事活化石——伍家溝故事村;

民俗文化:鹽池河山坡鑼鼓、婚喪民俗文化;

民間戲曲:武當神戲——清塘村現存古老的孤本戲種。

《秦香蓮》與《鍘美案》等戲曲影響廣泛,陳世美與秦香蓮是傳統戲曲中婦孺皆知的人物,陳世美與秦香蓮均屬於均州人,並有實物證據可考;李時珍與武當山的故事;賀龍與武當山的傳奇故事;文革期間,中國文化大家們在均縣文字六零五工廠生活工作的經歷等等。

今天的丹江口文化繼承和延續了均州文化的精神內涵。作為一種獨具特質的地域文化,均州文化的包容、奉獻、尚文、創新、和諧的價值觀值得弘揚和傳承,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動力源泉的有機組成部分。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武當山

武當山塑造了丹江口的地域文化。

武當山鍾靈毓秀,丹江水碧波盪漾。丹江口自然生態資源豐富而獨特。丹江口地處漢水流域上游與中游的分界處,漢水與丹水在此匯合,最終形成了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得這一方土地山川靈秀、山水壯美。這裡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這裡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地;這裡有享譽四海的的均州八大景。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丹江口水庫建成後古均州城被俺沒,均州一名就到此結束而不再沿用,所以均州就成為了歷史。 

根據史籍記載古均州前身為均陵,《索隱》記:“均陵在南陽,蓋今之均州。”《辭源》註釋:“均陵,地名,戰國楚地,在今湖北均縣。”1911年均州改稱均縣,丹江口市最古老的名稱叫均陵。這個名稱最早可見於典籍的《史記·蘇秦》:秦昭王十八年(前289年)秦欲攻魏重楚,則以南陽郡委於楚,曰:“寡人固與韓且絕矣,殘均陵,塞鄳(音meng )隘,苟利於楚,寡人如自有之。”這裡的“殘均陵”,指的就是均州的前身。還有考古資料《新出楚簡文字考》有記載:“昔我先出自(均),歸宅沮漳,以選遷居[於郢]。”簡文大意:“過去,我的先輩出自均陵,往居此沮漳流域,又選擇遷居在郢。”這兩隻竹簡出自楚悼王時期楚墓。這是現在最為完備記載均陵的考古資料,說明均州在古代稱之為均陵。 

武當山道教文化對於丹江口的地域文化極具影響力。從均州古城的建築風格到武當山百里神道建設的特色,無不顯現出武當道教古建築風格的深深烙印;從民間風俗到大眾文化,無不體現出武當山道教文化對本地域文化的影響力。

丹江口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鐵打的均州”之譽。因境內武當山延綿800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因漢水與丹水流經均州地域,在以水運為主要交通的古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凸現。因而佔據均州,其上通關中,下達江淮,有控荊楚而扼巴蜀之要,乃古代屯兵佈陣之要地。

丹江口歷史上是商貿發達之地。丹江口扼守入陝進川之要,在古代,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漢水流域,居險要關隘的均州古城的重要地位凸顯。均州古城位於今丹江口市均縣鎮關門巖村前碼頭二里處水下,為洪武五年(1372年)守禦副千戶李春修築,是武當古建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時均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往來商旅停留、香客朝拜武當山的必經之地。當時均州城的商貿活動十分繁榮,有大小商號和會館100多家,設有江西會館、川陝會館、湖州會館等。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滄浪水

丹江口歷史人文資源豐厚。丹江口庫區是楚國的發祥地丹陽之所在,是楚人先民“蓽路襤褸,以啟山林”的出發地;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屈原都曾到過此地,並留下歷史遺篇《孺子歌問答》與《抽思》;傳統戲劇《鍘美案》中的主角陳世美家喻戶曉,陳世美高中狀元,招為駙馬,不認前妻,被包公處決。而真實的歷史人物陳世美出生於清朝初年,湖廣均州人氏,曾在均州城南的滄浪亭邊發憤苦讀,終於一舉高中,於康熙年間任戶部侍郎,為官清正,剛直無私,因得罪同鄉,遭同鄉報復,被編撰醜化成戲劇《鍘美案》主角。至今在丹江口市仍流傳著“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語。而均縣鎮存有陳世美之父陳一奇的墓葬、碑刻、石牌坊;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到武當山五龍宮偷嘗榔梅的故事;近代革命戰爭年代,賀龍率紅三軍上武當山,道長徐本善幫助紅軍治病療傷,派遣道徒協助紅軍夜襲老河口偽警局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

丹江口市的文化悠久、古遠,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武當道教文化厚實的文化背景,顯示出極具包容性、多元性和務實性,形成了道教與地方文化風俗相融合的獨特的武當文化。如呂家河是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伍家溝是中國民間故事村,傳承至今的具有楚國巫文化遺風的喪葬風俗、三月三趕廟會、五月端午的划龍舟等節俗,也反映出丹江口區域民眾群體社會生活的文化意識、文化心理。丹江口地區的傳說故事、道教音樂、漢水民歌、山坡鑼鼓等民間音樂,蠶絲地毯、繡花鞋墊、千層底布鞋、均州老土布、均陶工藝等民間工藝美術,太極拳、武當神戲、舞獅子、趕旱船、滾燈舞等民間舞蹈,無不反映出丹江口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

文 | 鄧龍

均州具有2700多年曆史。春秋屬麇,秦滅楚國,因境內武當山而置武當縣,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1959年因興建漢江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庫區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縣改市中,均縣改為丹江口市,成為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新興水電城市。今天的丹江口又因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有了“水都”之稱,因此,漢江孕育了丹江口的歷史文化,也將貫穿丹江口的未來發展過程。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漢江流經丹江口市區

漢江奠定了丹江口歷史文化的基礎

滄浪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與滄浪傳說,據《禹貢》及有關史料記載,禹二次治理漢水經過:4000多年前,大禹自陝西寧強縣嶓冢山開始治理、疏導漾水及漢水後,順江而下,到武當滄浪後,在龍巢山察看漢水流經滄浪洲的情形,進而從龍巢山順曾河而上入武當山察看。傳說,為導溝壑之水入漢水,大禹先疏導武當山之鬼谷澗、黑虎澗、磨針澗之水,匯入九渡河、劍河流入漢水,併到武當滄浪段,劈開堵住漢水的龍巢山,疏導滄浪之水,使其順暢地流入長江,成功地治理了武當滄浪地的水患。

《史記》卷二中敘述大禹治理漢水時說: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為滄浪之水。嶓冢山是漢水的發源地,發源處叫漾水,到漢中始名漢水,東到楚地武當處,又名滄浪之水。漢水自陝西流經鄖西、鄖縣、均州(今丹江口市),即滄浪之水的流經地。武當滄浪地的先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武當山下龍巢山上建起一座禹王廟,此遺址尚在龍山寶塔下,此山口處稱龍山嘴。在今天的武當山紫霄宮一帶,還有禹跡池、禹跡橋、禹跡亭等,是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建的。

孔子、屈原與滄浪洲之緣。《孺子歌》初見於《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書中記載,孔子聽到這首歌后,對弟子說:“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均州八景之龍山煙雨塔

孔子在滄浪聞《孺子歌》的故事,在它的誕生之地——武當山下的滄浪地流傳至今,均州滄浪地還建有滄浪亭以紀念。更有懷古尊孔者在一千多年前的滄浪亭下山崖上刻了“孺子歌處”四個大字。

楚懷王二十四年,屈原來到漢水北的滄浪地,實地考察前線失地情況,順便考察民情。在這裡巧遇漁父,聆聽《漁父歌》教誨,深受啟發而成就《離騷》。因為屈原在武當滄浪聞漁父歌及所答所作,千百年來,武當山下的均州人民懷著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之情,紀念他,學習他,並修滄浪亭以示紀念。每年端午節,當地百姓要劃龍船及詠詩作賦,表達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並形成了一種節日文化,一種愛國情結流傳至今。

歷史又將孔子滄浪聞《孺子歌》和以後屈原滄浪吟《漁父歌》合二為一,並由此形成了流傳千古、經久不衰的滄浪文化。《孺子歌》倡導了君子處世為人的正確理念,鼓吹了一種積極向上奮進有為的進取精神,又能根據不同境況選擇不同的進取方式。這就是滄浪文化的思想內涵,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所認同、喜愛和推崇的原因。滄浪綠水也同時成為古均州八景之一。

楚文化對當地文化的影響。據近年對丹江口庫區考古發掘成果可以推定,鄂西北丹江口庫區,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交匯、融合更為密切,是楚文化起源、發展的核心地帶。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楚文化。春秋戰國時代,楚爭雄天下840年,是著名的霸主雄國。楚文化厚實的文化背景顯示出極大的開放性、多元性和務實性,形成了獨特的荊楚精神。這些荊楚精神、荊楚風俗、荊楚文學、荊楚哲學、荊楚藝術,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啟發意義。

武當文化的獨特性。武當文化是以武當山為中心的、方圓八百里地域內的人們,在以道教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下,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武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內容涵蓋道教史、道教理論、道教建築、道教養生文化、武當武術、文學藝術及民俗民風等各個方面。

北以漢水為“蛇”,南以天柱峰為“龜”的道教仙山——武當山,濱臨亞洲第一大湖——丹江口水庫,仙山聖水,相依相伴,組成了一幅大山、大水、大人文的瑰麗畫卷。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滄浪海

均州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囊括了上下五千年中的滄浪、均陵、武當縣、古均州,這幾個階段和歷史時空所形成的文化,均屬於均州文化的範疇。均州文化是域內的古文化、歷史傳統文化的濃縮,另含有本地域特有的孝道文化、民歌文化、故事文化、秦巴民俗文化以及歷史名人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

孝道文化:秦巴山地獨有的喪葬文化——打待屍;

民歌文化:“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的呂家河民歌村;

故事文化:中國民間故事活化石——伍家溝故事村;

民俗文化:鹽池河山坡鑼鼓、婚喪民俗文化;

民間戲曲:武當神戲——清塘村現存古老的孤本戲種。

《秦香蓮》與《鍘美案》等戲曲影響廣泛,陳世美與秦香蓮是傳統戲曲中婦孺皆知的人物,陳世美與秦香蓮均屬於均州人,並有實物證據可考;李時珍與武當山的故事;賀龍與武當山的傳奇故事;文革期間,中國文化大家們在均縣文字六零五工廠生活工作的經歷等等。

今天的丹江口文化繼承和延續了均州文化的精神內涵。作為一種獨具特質的地域文化,均州文化的包容、奉獻、尚文、創新、和諧的價值觀值得弘揚和傳承,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動力源泉的有機組成部分。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武當山

武當山塑造了丹江口的地域文化。

武當山鍾靈毓秀,丹江水碧波盪漾。丹江口自然生態資源豐富而獨特。丹江口地處漢水流域上游與中游的分界處,漢水與丹水在此匯合,最終形成了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得這一方土地山川靈秀、山水壯美。這裡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這裡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地;這裡有享譽四海的的均州八大景。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丹江口水庫建成後古均州城被俺沒,均州一名就到此結束而不再沿用,所以均州就成為了歷史。 

根據史籍記載古均州前身為均陵,《索隱》記:“均陵在南陽,蓋今之均州。”《辭源》註釋:“均陵,地名,戰國楚地,在今湖北均縣。”1911年均州改稱均縣,丹江口市最古老的名稱叫均陵。這個名稱最早可見於典籍的《史記·蘇秦》:秦昭王十八年(前289年)秦欲攻魏重楚,則以南陽郡委於楚,曰:“寡人固與韓且絕矣,殘均陵,塞鄳(音meng )隘,苟利於楚,寡人如自有之。”這裡的“殘均陵”,指的就是均州的前身。還有考古資料《新出楚簡文字考》有記載:“昔我先出自(均),歸宅沮漳,以選遷居[於郢]。”簡文大意:“過去,我的先輩出自均陵,往居此沮漳流域,又選擇遷居在郢。”這兩隻竹簡出自楚悼王時期楚墓。這是現在最為完備記載均陵的考古資料,說明均州在古代稱之為均陵。 

武當山道教文化對於丹江口的地域文化極具影響力。從均州古城的建築風格到武當山百里神道建設的特色,無不顯現出武當道教古建築風格的深深烙印;從民間風俗到大眾文化,無不體現出武當山道教文化對本地域文化的影響力。

丹江口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鐵打的均州”之譽。因境內武當山延綿800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因漢水與丹水流經均州地域,在以水運為主要交通的古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凸現。因而佔據均州,其上通關中,下達江淮,有控荊楚而扼巴蜀之要,乃古代屯兵佈陣之要地。

丹江口歷史上是商貿發達之地。丹江口扼守入陝進川之要,在古代,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漢水流域,居險要關隘的均州古城的重要地位凸顯。均州古城位於今丹江口市均縣鎮關門巖村前碼頭二里處水下,為洪武五年(1372年)守禦副千戶李春修築,是武當古建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時均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往來商旅停留、香客朝拜武當山的必經之地。當時均州城的商貿活動十分繁榮,有大小商號和會館100多家,設有江西會館、川陝會館、湖州會館等。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滄浪水

丹江口歷史人文資源豐厚。丹江口庫區是楚國的發祥地丹陽之所在,是楚人先民“蓽路襤褸,以啟山林”的出發地;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屈原都曾到過此地,並留下歷史遺篇《孺子歌問答》與《抽思》;傳統戲劇《鍘美案》中的主角陳世美家喻戶曉,陳世美高中狀元,招為駙馬,不認前妻,被包公處決。而真實的歷史人物陳世美出生於清朝初年,湖廣均州人氏,曾在均州城南的滄浪亭邊發憤苦讀,終於一舉高中,於康熙年間任戶部侍郎,為官清正,剛直無私,因得罪同鄉,遭同鄉報復,被編撰醜化成戲劇《鍘美案》主角。至今在丹江口市仍流傳著“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語。而均縣鎮存有陳世美之父陳一奇的墓葬、碑刻、石牌坊;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到武當山五龍宮偷嘗榔梅的故事;近代革命戰爭年代,賀龍率紅三軍上武當山,道長徐本善幫助紅軍治病療傷,派遣道徒協助紅軍夜襲老河口偽警局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

丹江口市的文化悠久、古遠,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武當道教文化厚實的文化背景,顯示出極具包容性、多元性和務實性,形成了道教與地方文化風俗相融合的獨特的武當文化。如呂家河是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伍家溝是中國民間故事村,傳承至今的具有楚國巫文化遺風的喪葬風俗、三月三趕廟會、五月端午的划龍舟等節俗,也反映出丹江口區域民眾群體社會生活的文化意識、文化心理。丹江口地區的傳說故事、道教音樂、漢水民歌、山坡鑼鼓等民間音樂,蠶絲地毯、繡花鞋墊、千層底布鞋、均州老土布、均陶工藝等民間工藝美術,太極拳、武當神戲、舞獅子、趕旱船、滾燈舞等民間舞蹈,無不反映出丹江口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漢江行 | 丹江口文化探詢

丹江口市區二橋

丹江口文化的特色分析。

文化是一個歷史時期經濟生產及其社會形態的反映,不同城市的性質和功能直接決定各城市文化的特色和趣味。丹江口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具有南北過渡性特徵,使得丹江口文化的總體特徵呈現出融合性、開放性、包容性等特點,具有“兼顧周邊,融合古今”的特色。具體來說,丹江口文化具有以下特點。

惰性中有擔當。丹江口境內的武當山是道教文化的發祥地。道家倡導出世、無為。因此丹江口文化中自古以來就含有循規蹈矩、隨遇而安的處世理念。這與丹江口地處秦巴山系有關,這裡山高林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自然條件便利,土地肥沃,雨水豐沛,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農耕文明發達,靠勤勞之手,能維持溫飽。因此,丹江口這塊土地上,鮮有冒險之舉,“揭竿而起”的壯舉鮮有發生,缺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霸氣與決絕之氣,善守中庸,“不敢為天下先”,這就是丹江口文化中的惰性。

然而,丹江口人民在新中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中,做出過兩次巨大的奉獻,一次是上世紀60年代,為了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縣城整體搬遷,古城淹沒水中,外遷內安大量移民;第二次是本世紀初,為了世紀工程南水北調,丹江口二次安置移民7.8萬人。自從1958年丹江口大壩動工修建以來,這座城市就一直與移民問題緊緊地糾纏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說,丹江口的歷史就是一部水庫移民史。這種舍小家為大家,勇於擔當,敢於犧牲的精神與道教文化出世的惰性奇特地糅合在一起,這也是丹江口文化的奇妙之處。

聰穎中有平庸。丹江口的歷史文化厚重,養育和造訪過一批歷史傳奇人物。其中有春秋時期的孔子、屈原,有唐代均州太守姚簡、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醫學家李時珍,還有清代的陳世美、近現代著名詩人賀敬之等歷史人物。影響最大的當數武當太極拳創始人、著名傳奇道士張三丰,他為武當道教發展注入了新理念,為振興武當道教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創立了武當太極,併成為太極拳的開山鼻祖。在這些歷史名人的聰慧和道家思想的薰陶下,丹江口文化中自然含有智慧的靈氣與光芒。丹江口人為人處世顯得頗為聰穎,於無為處有為,於不爭處有爭,有時看似平庸無奇,卻深含機敏和靈巧。另一方面,丹江口文化中與生俱來的小農經濟思想根深蒂固,凡事注重眼前,多少有些急功近利,愛斤斤計較,顯得又有些庸俗。但這種平庸之氣既不讓人心生惡念,也不讓人心生厭煩。

創新中有保守。丹江口文化中有開拓進取的基因。在時代潮流的大勢推動下,有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一面。本世紀初,世紀工程南水北調中線調水順利實施,丹江口市面臨歷史上第二次移民外遷內安的問題,工程之浩大,工作之艱鉅,前所未有。丹江口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創造性地建立了“一會八包兩線六網”移民搬遷服務管理機制,順利完成全部移民安置工作。深刻體現了丹江口的創新精神。但丹江口人骨子裡又有一些保守的因子,比如小富即安,容易知足,缺乏“長跑”的韌性與耐性。這種“知足常樂”的心態制約了丹江口的發展。

俗氣中有高雅。丹江口是歷史文化名城,滄浪洲是《詩經》《楚辭》的淵藪,武當山是歷代文人墨客朝覲的聖地,留下豐富的詩詞墨寶。文革期間,丹江口作為文化部向陽湖五七幹校分校所在地,一大批文化大家分流到此。1970年,直接從北京來到這裡的有中國畫大師李可染、著名油畫家許幸之、著名翻譯家金人、著名京劇鼓師白登雲、著名作家李又然、著名書法家陳述亮、著名版畫家沃渣、著名作家編輯家鄭爾康、著名電影導演袁牧之、著名攝影家黃翔、著名雕塑家滑田友、著名音樂理論家曹安和、著名翻譯家趙少候、著名圖書館家袁湧進等。從1971年夏秋之際,馮雪峰、張兆和、沈從文、王利器、李長路、傅振倫、徐邦達、單士元、顧學頡、朱家溍等一批老弱病殘的文化大家,陸續從咸寧向陽湖遷到丹江口文字六0五廠。這裡成了文化精英的薈萃之地。丹江口文化中也融進了高雅文化。

但在廣大的城鄉居民之中,地域民俗文化仍佔有一席之地,有些婚喪風俗雖顯得俗不可耐,但擁有自己的獨特市場。丹江口民間音樂、戲劇、民間文學十分豐富,在吸收外來文化、現代文化的基礎上,仍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失丹江口民間文化的底色和風味。

多元中有主流。丹江口地處中國東西南北交匯之地,既有優秀的傳統文化,又深受現代文明洗禮。因此,丹江口文化呈現開放多元的態勢。在丹江口文化中,從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既有道家文化,又有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還有其他外來文化,各民族文化和諧相處,各有自己的陣地,又互不相擾,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從時代文化的角度看,既有2000多年前的漢文化和楚文化,又有本地域特有的武當文化、滄浪文化、均州文化和移民文化;作為文化載體的民間戲劇,有流傳四百多年的均州戲曲活化石之稱的武當神戲、八岔子戲,還有當代都市歌舞劇。兼容百家、豐富多彩,就是丹江口文化多元開放的表現。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之中,主流文化始終處於支配地位。

所謂主流文化,是指在社會中佔據主導地位,具有重要影響的文化,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反映,國家意志的體現。每個社會、每個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在當代中國,主流文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社會觀念和社會思潮的文化。在今天丹江口,主流文化最具有群眾基礎,最具有感召力和影響力,是丹江口“三宜”城市建設的基本文化生態,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大眾性。

[本文為原創首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